共识网 | 石龙洪:动车事故后的国家与公民:对垒还是合作?
温州动车事故已经过去快3天,但对事故的讨论、汹涌的民意并没有随着时间而沉寂,反而公众的愤懑情绪变得更加剧烈。民意的焦点集中在对事故的遇难人数透明公开与否,事故对媒体报道开放与否、国家是否在积极处理好事故的后续工作、相关部门,甚至国家整体对事故是否彻底反思等问题。 显然就目前相关部门处理事故的表现难以让公众满意。在遇难人数上遮遮掩掩,多个版本的消息使得公众对政府非常不满意,质疑政府对事故处理的诸多“野蛮”的做法。比如过早的宣布救援结束,没有生命体征,但是在这一决定之后却还救出乘客,这一点难以让人不质疑相关部门的粗暴的作法。 同时过早的销毁残损的车厢,也被网友深刻质疑,到底是为什么在没有调查清楚事故原因之前就急于销毁,难道是为了销毁证据吗? 而铁道部所召开的新闻发布会和发出诸多言论,比如:救援宣布结束之后被救出的生命是“救援奇迹”,以及众多官员住香格里拉酒店、享受美食、匆忙问责官员等行为也遭到网友揭发、批评。 而且在此次事故中,政府也力图限制记者行动,限制媒体报道,试图控制对事故的传播,限制媒体的力量,这种封闭的态度也遭到众多网友的口诛笔伐。 因此,从此次事故政府的表现来看,难得民心,让诸多的人失望透顶。但从另一面,即公民的角度来看,在此次公民的行动更让人看到了人间的温暖、情义、力量,事故当天就有超过500个温州地区的人连夜去献血,微博上更是众多网友在传递信息,传递爱心,时刻关注着事态的发展,给予遇难、受伤者帮助,在25号就有大量温州市民自发在温州世纪广场为723特大事故死难者默哀,并且公众也一直在努力挖掘真相,还遇难者一个公道,避免国家再发生类似悲剧,真正地推动国人对高铁的认识,促进国家渡过难关。 因此,从国家和公民在事故中表现来看,双方的行为似乎截然相反的,成为极具差异的两级,国家和公民似乎成为对垒的两方:有如此国家就没有公民,有公民就没有如此国家。 如果真的到达如此地步,不能不说是国家与公民之间关系莫大的悲哀。而在现代国家中,国家和公民需要形成良性的关系,国家既由公民组成,公民是国家的力量之源,但同时公民又有独立于国家的空间,能够形成独立于国家之外的公民社会,形成防止国家过分专权以致侵犯个人的自由权利的力量,使得公民社会能够有能力反对国家。 因此,良性的国家与公民之间关系中,国家即爱护公民,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的实现,同时国家又能够得到公民的信任,能够得到公民的力量支持,一个强大的公民社会也会帮助造就一个强大的国家。 所以,从此次动车事故来看,公民在国家发生灾难时踊跃得贡献自己的力量,献血、传递信息、爱心,组织活动为遇难者哀悼,挖掘事实真相以让国家从事故中吸取教训,避免下一次的灾难,帮助国家渡过难关,帮助国家成长,变得更好。 但是作为国家的一方,并没有显示对对遇难者的生命最高的尊重,并没有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并没有做到公开透明,保证新闻自由,并没有深刻反思事故,并没有尊重公民社会的力量。 而公民要求有时候并不复杂,只是希望国家能够透明、公开,查明事故真相,给遇难者一个公道,避免下一次灾难。如果国家连这些公民“简单”的诉求都难以满足,那难以说国家与公民之间的关系是良性、积极的,那国家和公民在最危难的时刻也就不能形成最大的合力,发挥最大的力量去渡过难关。 因此,国家需要变得更好,需要处理好与公民之间的关系,理解公民、理解公民社会本身,还原公民社会本身的角色和力量;同时公民需要发挥自身更大的作用,不抛弃、不放弃,坚持让国家变得更好的信念,贡献自己的力量。唯有如此,国家和公民精诚合作,互相尊重,互相信任,才能够缔结一个真正强大、幸福的国家,而这也是一次次的灾难对中国深刻的经验教训。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