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淦恭:多看效果 莫问动机 从《穹顶之下》说起
最近几天,朋友圈被柴静的视频刷屏了。根据我自己对环境和能源问题的粗浅认知,柴静这部片子并不算完美,尤其在关于雾霾解决方案的讨论中,的确存在瑕疵甚至是硬伤。 在前述前提下,抛开这个片子内容本身,随便谈几点: 【1】 我同意不少朋友指出的,不应该用新闻专业主义的要求去要求这部片子。柴静拍这部片子,不是以新闻记者的身份,而是以一个普通公民,一个环境社会运动的倡导者的身份。当然,因此你可以从她倡导社运的角度做评判。 【2】...
阅读更多发布者小熊维尼 | 3 月 3, 2015
最近几天,朋友圈被柴静的视频刷屏了。根据我自己对环境和能源问题的粗浅认知,柴静这部片子并不算完美,尤其在关于雾霾解决方案的讨论中,的确存在瑕疵甚至是硬伤。 在前述前提下,抛开这个片子内容本身,随便谈几点: 【1】 我同意不少朋友指出的,不应该用新闻专业主义的要求去要求这部片子。柴静拍这部片子,不是以新闻记者的身份,而是以一个普通公民,一个环境社会运动的倡导者的身份。当然,因此你可以从她倡导社运的角度做评判。 【2】...
阅读更多发布者小熊维尼 | 3 月 3, 2015
无论“是从柴静谈雾霾,还是从雾霾谈柴静”,这三天以来,能谈论的话题基本都被说尽了,说烦了。不是说失焦,因为民间焦虑繁复,担忧频出,本就没有焦点可言。从朋友圈看到友人的这几段话,开宗明义从阶级谈雾霾,在我看来这个立场是不多见的。此国中产的命运自是被权力玩弄于鼓掌间,但在涉及到自身利益时,他们(还是说我们?)的自私也是难出其右。 文/张跃然...
阅读更多发布者小熊维尼 | 3 月 1, 2015
舆论场怎样对待柴静,我不关心。说“私人恩怨”,指的就是我独立面对这部“互联网时代的公民调查”纪录片,被激发的心理感受。 首先承认有标题党之嫌。我与柴静素不相识,这里只是借用了她《穹顶之下》里的说辞,柴静说《穹顶之下》是她和雾霾的私人恩怨,那么我也可以说,《穹顶之下》是我与柴静的私人恩怨。...
阅读更多发布者小熊维尼 | 3 月 1, 2015
在一个极权国家,道德当然是种政治资源,最高领袖的伉俪情深、廉洁亲民、雷厉风行,政敌的荒淫奢侈,异议者无凭据的丑闻,乃至于明星私生活触犯腐朽的传统价值观而受到网民鞭尸,都在于由上而下的舆论导向。柴静片中令人心生疑虑的人脉和尺度、官媒的力捧、紧接其后的人事任命、良心记者公知女神的又一波造神运动,让为体制背书、派系斗争棋子的猜测显得并不突兀。我想柴静对此心知肚明,更准确的说法或许是,她精准地把握受众心态、巧妙利用各方势力的博弈与所有可能的政治缝隙与情感弱点,制作...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