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督

中国之烂尾新闻 | 2013年上半年烂尾新闻

2013年的上半年,一波又一波的新闻让我们目不暇接,有的被盖过去了,有的被晾在一边了,有的变得更烂了。对于烂尾新闻,我们能做的是不断地将这些沉下去未解决的问题提出来,拒绝遗忘,拒绝健忘。...

阅读更多

BBC | 人民监督网被封 创办人朱瑞峰消失

朱瑞峰反腐爆料非常严谨,都是真凭实据。雷政富和范悦都是他引爆的。 据网友爆料,人民监督网遭封。创办人朱瑞峰的新浪、搜狐、腾讯微博均被销号,引起网民的关注。 据新浪微博实名认证为历史学家的作家草军书表示,15日,朱瑞峰爆料福建某市长进京喝花酒。随即微博ID便消失。 作家草军书还表示,朱瑞峰反腐爆料非常严谨,都是真凭实据,曾首度曝光雷政富不雅视频。由他创办的人民监督网就曾遭百度屏蔽。 经香港文汇网记者核查,该网站的确无法登陆。而朱瑞峰的三个微博确实无一存在。 据互动百科上的资料显示,人民监督网由公民记者朱瑞峰创办于2006年6月,2007年5月,经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批准成立人民监督网传媒集团。 人民监督网成立以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公民监督权条款,响应中共中央的号召,揭露了各地众多贪腐大桉,49名厅级以上“活老虎”高官,32名处级以下贪腐官员被监督曝光。导致三分之二官员被党纪处分、免职、撤职或送进监狱。 网民在微博平台纷纷发文,关注朱瑞峰的处境。 孔智勇-:【寻人启示】 一天之内“失踪”了两个人,有人知道许志永、朱瑞峰的下落吗? 性感美狐狸_Fox:朱瑞峰记者爆料好多贪官,高官,微博被封,人民监督网被封,出现安全隐患。真为他担心,发微博的同时我都怕被人肉。 衛星DFH:朱瑞峰报道举报贪腐官员的真实性很高,国家的纪检司法机关为什么不保护?并且不制止封杀网站的人? y-j-b201007:成涛漫画: 朱瑞峰被删号了?!这说明他们不想打老虎,他们想打武松!/发怒.

阅读更多

一五一十 | 章立凡:需要从法理上确定政协的监督机构地位

作者: 章立凡  |  评论(0)  | 标签: 两会 , 政协 , 监督 , 普选 , 章立凡 提案颇多落实无几 政协委员的尴尬 记者: 张楠 | 北京 2012年中国“两会”,随着星期六全国政协会议的开始,拉开了序幕。来自各地的2200多名政协委员,提交了近800件提案。不过,一些委员对于以往的提案迟迟不予落实提出抱怨。有分析人士说,在现行体制下,政协委员很难摆脱目前的尴尬地位。 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教授蔡继明早早就准备好提案了。今年他一下拿出10件提案,内容涉及土地管理法的修改、国家粮食安全长效机制、小产权房的处置、农民自主城市化以及电动汽车的商业化运行等。 *蔡继明:提案回复多 落实少* 记者注意到,有些建议,蔡委员已经连续提了好几年。他解释说:“政协委员提案不能只提一次,一定要反复提,反复提才能引起重视。土地制度改革提了两三次了,小产权房这是第二次提。” 蔡继明的尴尬并不是孤立的,其他委员也有类似抱怨。《南方周末》援引政协委员的话说,对于委员们的提案,回复多,能够真正落实的,相对较少。 按照规定,政协委员提交提案后,有关部门必须以书面、约见或者电话形式给予回复。 蔡继明说,提案大都有回复,比如说“您的建议很好,我们会认真考虑”,至于采不采纳,就不好说了。 他说:“提案是没有法律效力的,只是建议。建议他可以采纳,也可以不采纳。提案是100%回复,但是往往一个小处长就回复你了。” *政协委员避免碰触敏感问题* 对于一些重大但又敏感的问题,政协委员们甚至连碰也不碰。蔡委员说:“腐败肯定是老百姓觉得不满的。但是政协的发言里边公开讲腐败的几乎是没有,而且不允许在大会上发言。真正直接讲政治体制改革的一个没有。” 中国的政治协商会议是个咨询式机构,也是共产党领导下的统一战线组织。有人把政协比作“政治花瓶”,还有人视政协委员为荣誉头衔。 据《南方周末》报道,2010年“两会”上,倪萍委员的一句“我爱国,我不添乱,从不反对或弃权”,引起外界对于政协委员角色的争论。 *章立凡:政协委员地位尴尬* 北京历史学者章立凡说,他曾跟梁思成的儿子梁从诫聊过当政协委员的经历。 他说:“他在当政协委员期间,经常有一些被认为出格的提案。这些提案根本不会被进入文件系列,而且他也不断地得到劝告:‘梁先生,您的意见是好的,但是这些东西我们不能给您发。’实际上,政协委员地位尴尬。” 确有许多委员认真对待自己的工作。一位要求匿名的政协委员对《南方周末》说,很多问题明知道很难,但还是得说,哪怕当年不能推,过几年能够推动也好。 记者参加“两会”报道的体会是,政协委员往往比人大代表更敢说话。去年“两会”期间,记者旁听九三学社的讨论,就听到委员们就高铁大跃进所发表的反对意见。 今年,九三学社中央建议“三公浪费”入刑。《新京报》说,九三学社的提案建议,将公款吃喝、公车私用、公款旅游等“三公浪费”纳入《刑法》调节范畴;“三公”经费等行政成本纳入政绩考核范畴,决定官员仕途。 九三学社的数据显示,中国一年公款吃喝的开销达3000亿元,挤占了教育、卫生、医疗、社会保障等民生支出。 *学者:政协应是监督机构* 章立凡认为,很多政协委员都是有良知的知识分子,愿意表达自己的意见。但政协毕竟是个统一战线组织,委员的产生没有民意背书,不能真正行使监督权。 他说:“我觉得,如果说要改变政协这种尴尬的现状,就需要加强政协的权力,把它作为监督机构正式的用起来。在历史上它曾经是一个制宪会议,我们共和国的合法性就来自于第一届政协。我觉得,需要重新从法理地位上确定政协的地位。这样,政协委员的议政才有意义。” 章立凡说,1956年,中共高层和民主党派曾有磋商,希望启动两院制,并把政协变成一个监督机构。 但是,由于1957年的反右斗争,这个构想没有实现,两院制还被当作右派言论受到批判。章立凡说,实际上,那是中共党内高层刘少奇的主张。 他表示,期待政协委员和人大代表通过普选产生。他说,委员和代表的产生方式决定了他们发言的力度,否则底气不足。

阅读更多

魏英杰 | 监督保障教育经费,两手都要硬

监督保障教育经费,两手都要硬 文/魏英杰 央视记者在安徽界首市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一些农村学校在校学生人数和上报统计表的人数对不上。一个通过虚报在校生人数套取义务教育保障资金的现象,因此被曝光了。 这问题一点都不奇怪。读过历史就知道,清朝治理河道的官员还会故意使坏,让河道决堤,这样才好贪污朝廷的治河费用。毕竟,钱上面又不会写,这是保障义务教育的经费,不能乱动。只要是钱,如果没有严格的审计、监督程序,就很难提防经手部门及相关人员伸出黑手。 所以,发生这类现象,首先只能从资金管理和监督上找原因。 当地套取国家补助的手段其实很拙劣,形同公开化。因为,实际学生人数和报表数字不符,只要稍加核对,谁都能看得出来。这表明,有关部门要么是有意睁一眼闭一眼,要么就是睡着了。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这大概是因为,义务教育保障资金虽由国家和地方按比例分担(东部地区按财力状况分省确定比例),但在资金管理上只能是以地方为主,这就给地方相关部门提供了合谋骗取国家补助的机会。 2005年国务院下发通知,要求安排农村义务教育经费要做到公开透明,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报告,并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各级有关部门要加强监督检查,真正使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成为德政工程、民心工程和阳光工程。如果能够做到这几点,套取国家补助的现象肯定会大为减少。如今看来,相关改革不仅让广大农村孩子受益,由于不够“阳光化”,还让有关部门和人员搭了便车。对此,国家相关部门必须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措施加以遏制。否则,最终受损的不光是国家财政,还会是近年来推行的农村义务教育新政。 除了从监督管理上找原因,还应进一步审视相关改革,并加以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大方向是对的,加大财政投入当然也是“实现真正意义的免费义务教育”(温家宝语)的必要措施。但怎样才能让地方不仅有决心、而且有能力落实相关措施,在具体做法上值得考量。目前做法已考虑到中西部和东部的财力状况不同,即便如此,还是可能出现部分地方因财力不足而侵占、骗取国家补助的做法。这就需要加大改革力度,让地方政府充分保障义务教育经费预算与投入。 界首市教育主管部门套取国家补助的做法,已经涉及违法违规。话说回来,这些钱既可能被相关部门侵占瓜分,却也可能是在上级部门默许下,拿来填补教育经费亏空了。这种情形即使没有发生在当地,却有可能存在于其他地方。毕竟,地方财力不足或教育投入不到位,就很容易发生类似情况。因此,做好教育保障资金监督管理,让地方加大教育经费投入,这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这样的话,才能真正贯彻相关改革精神,让免费义务教育走得更好。 应该说,一旦地方政府充分保障教育经费投入,除非相关部门利欲熏心,否则也就没必要去骗取国家教育补助了。 2012年1月8日

阅读更多

苗蛮子 | 官府曲线获信与“不搞异地监督”

作者: 苗蛮子  |  评论(0)  | 标签: 时事观点 在我们这里,获取资讯方面所存在的“灯下黑”现象,无疑颇具“中国特色”——人们对本地的所谓“负面信息”的获取途径,往往源于外埠媒体,而且在时效上原本具有先天优势的本地居民,却往往滞后于外地人士。比如,山西省最近通报了去年多起突发事故迟报案,其中忻州市新高乡一起造成9人死亡的山体滑坡事故,市政府在24小时后才从新华网上得知消息。 就忻州山体滑坡事故而言,上一级政府尽管“后知后觉”了些,但毕竟还是从外埠网站知晓了这件事。如果市政府不上网,如果外埠媒体也自觉深刻“领会”湖北省常委会最近对辖区媒体所提出的要求——“不搞异地监督,不搞跨省监督采访”,哪怕眼皮底下的动静闹得再大再响,事故再怎么惨烈,恐怕也难以与上级主管部门产生交集,由此而呈现于本地报章或领导文件中的,要么是“这里的黎明静悄悄”,要么是形势一片大好的和谐局面。 忻州市政府通过外埠媒体知晓辖区内发生的重大事故,无疑是对“不搞异地监督,不搞跨省监督采访”这一谬论的有力反证。换句话说,上一级政府这种“曲线”获取辖区内资讯的现象,再一次彰显了媒体异地监督之于当下中国的价值。 需要说明的是,媒体监督的范围本无“异地”和“外地”之分;而且,即便突显出“异地监督”,也并非否定“本地监督”的存在及其作为,只不过这种力量较之前者更为有限、更为微弱而已。显然,对媒体职能的这种颇为无奈的区分,实则是中国媒体自身境遇的悲情折射。 不必讳言,中国语境下,较之异地监督,本地监督的“天花板”显然更低,甚至已被我们踩在脚下。当然,本地监督是可以有的,但这种监督,在很多时候只能充当“只打苍蝇,不打老虎”,甚至只唱赞歌的角色。而相对的,异地监督的空间就大许多。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没有“异地监督”,就没有舆论监督。本来,媒体本地监督因束缚多而难有作为,而“异地监督”也仅是一种次优选择,如若异地监督、异跨省采访的大门都被堵死了,无疑让原本就很逼仄的舆论空间雪上加霜。 媒体监督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这是现代社会的一个基本常识。媒体的监督权实质是一种社会公共权利,是代表公众行使的一种职权。媒体秉着事实求是的原则,最大限度地接近真相、报道真相,既是其职责本分,也是发挥媒体作为社会加压阀的功能所在——尽管媒体的监督作用有限,但在舆论压力下,公众的诉求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 而不搞异地监督、跨省监督采访,不啻于画地为牢,这是违背时代潮流的倒行逆施。毫无疑问,此举不仅是对民众日益增长的“四权”(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之诉求的公然践踏,而且也是在哄骗上级,令上级部门成为“信息匮乏的冤大头”(吴思语)。无疑,忻州市政府“曲线”获取资讯,以及当前普遍存在的突发事故迟报现象,正是此中的明证。 地方权力封堵言路、拒绝异地监督的理由,我们耳熟能详——比如“添乱”“制造矛盾”“影响社会和谐”等等。显然,这种冠冕堂皇的说辞,实质不过是块遮羞布,其目的无非是:人为制造大好和谐局面,以便于向上邀功请赏、加官封爵;乃至于,有的地方官员本身就和所谓的“负面事件”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而不搞异地监督,无疑为问题官员开脱罪责设置了一道坚实屏障。显然,在一个信息被权力垄断的“王国”里,权力的品性如何可想而知。 一五一十部落原文链接 | 查看所有 0 个评论 苗蛮子的最新更新: 民生工程成空谈让监管再次裸奔 / 2012-01-04 23:24 / 评论数( 0 ) “米贵稻贱”考问公权执政良心 / 2012-01-04 23:20 / 评论数( 1 ) 孩子非“私产”,反家暴须社会合力 / 2011-12-20 23:33 / 评论数( 1 ) 脊梁奖挺而不倒是权力失序的表征 / 2011-12-13 22:47 / 评论数( 0 ) 农村学校撤并是个价值选择问题 / 2011-12-06 22:31 / 评论数( 0 )

阅读更多
  • 1
  • ……
  • 6
  • 7
  • 8
  • ……
  • 12

CDT/CDS今日重点

八月之声(2024)

【网络民议】我们仍缺乏让游戏行业自由健康发展的氛围

【网络民议】“这种震耳欲聋的沉默何尝不是现在这个时代的写照”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浏览器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