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

华尔街日报 | 中国的利率市场化假象

Craig Stephen 在 国外给出政策建议的时候,中国领导人通常不会加以理会。这一次多少有些令人感到意外,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上周向中国发出加快改革步伐的呼吁后,中国领导人几乎立刻做出反应,取消了银行的贷款利率下限。 不过这到底是中国改革资本市场的最新举措,还是打着放松利率管制的幌子进行相同的金融压制呢? Reuters 虽然中国央行(People’s Bank of China)宣布取消实施了长达十年之久的贷款利率下限,但是市场仍感到失望,因为对存款利率的管制依然没有放松。 但是有改革总比没有强,对不对?毕竟外界普遍认为放松利率管制,让市场在利率决定中发挥更大作用是中国经济恢复平衡的关键。长期以来受到中央政府管控的银行体系人为地把利率水平控制在低于通货膨胀率的水平(即金融压制),这种做法一直受到外界诟病。在这个过程中,储户受到了剥削,同时也抑制了消费,此外向国有企业大量发放的低息贷款变相补贴了一些行业,从而造成了严重的投资过剩局面。 目前看来市场反应大体正面,因为中国央行的最新举措向银行贷款引入了一些市场力量,并深化了中国的改革之路。 不过仔细看就会发现,这种局部改革可能只会加剧中国经济的失衡局面。 要了解?什么会这样,需要看看谁才是这种不对等的放松利率管制(即允许银行降低贷款利率)措施的真正受益者。 不会是银行。银行不大可能游说央行降低贷款利率,因为这样会减少它们的净利息收益率。随着经济增长放缓,加上企业破产的风险加剧,商业利益驱动的银行只会寻求提高贷款利率。 此外,即使不降低贷款利率银行也照样有生意。最近影子银行业务呈爆炸性增长,这表明银行仍有机会以更高的利率向新的借款人贷款。 事实上,我们应该把目光放到老借款人身上。 国有银行的传统客户,即国有企业最有可能从央行这次的政策举动中受益。对于这类客户,银行根据配额发放贷款,唯一的问题就是贷款利率的高低。 负债累累的中国国有企业面临的压力肯定会因为贷款利率下降而有所缓解。由于生产者价格指数长期下滑,导致实际利率上升,国有企业将感受到更沉重的负债压力。 今年上半年中国生产者价格指数(PPI)降低了2.2%,6月份的PPI连续第16个月下降。麦格理(Macquarie)的分析师们表示,在负债水平已近乎全球最高的情况下,PPI下滑将令企业进一步受损。他们还表示,公司负债水平正在上升(截至2011年底已高达国内生产总值(GDP)的108%),令企业濒临陷入债务危机的边缘。 与其说允许银行下调贷款利率是在推进利率市场化,倒不如说是政府在安抚依赖负债的国有企业。 中国领导人最近的一些口风暗示政策的重点发生了变化。上周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表示,要避免经济的“大起大落”,使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经济增长率、就业水平等不滑出“下限”,物价涨幅等不超出“上限”。现在宣告以推进改革和去杠杆化为特征的“李克强经济学”的新时代可能还为时尚早。 中国央行前官员张化桥(Joe Zhang)表示,至少中资银行可以承受下调企业客户贷款利率的成本。目前中资银行净利润占所有上市中资公司总利润的一半。 之前中国银行业的规模也曾受到过质疑。去年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称,中国几家最大的国有银行权力太大,赚取了太多利润,应该打破这种垄断局面。 可以认为,这一新的利率改革措施之后会有后续改革举措。但在看到下一步举措前,我们来回顾一下过去。 通过允许理财产品以及影子银行的发展,中国已经启动了实际上的存款和贷款利率的市场化。 同时,中国政府还通过鼓励人民币贸易结算,采取多种措施撬开资本帐户。 但这些并没有完全按照计划推进,自6月份以来中国政府大力遏制影子银行的发展。除了担心影子银行可以绕过政府对房地产投资的限制以外,数额巨大的虚假贸易也导致取道理财产品的人民币套利交易藉助资本帐户的开放而大幅膨胀。 随着政府打击理财产品及虚开贸易发票行为,银行间利率出现了大幅的飙升。 这表明中国目前的利率水平过低。而上述取消银行贷款利率下限的举措似乎是当局在进一步压低资金成本。 中国政府应该吸取的教训是,只要有规定,市场就会千方百计的去绕开规定。 投资者们应该警惕对中国金融行业的压制可能带来的新隐患,可能是企业破产、政府救助,也可能是利率的再一次飙升,而不要急于为利率市场化喝彩。 本文译自MarketWatch (本文版权归道琼斯公司所有,未经许可不得翻译或转载。)

阅读更多

纽约时报 | 中国模式遇上了大麻烦

所有的经济数据都应被视为一类特别无聊的科幻小说,但中国的数据甚至比大多数国家的数据都显得更不真实。此外,由于中国政府行事隐秘,媒体受控制,国家规模庞大,与任何其他大型经济体相比,我们更难弄明白中国真实发生的事情。...

阅读更多

纽约时报 | 央行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

据 中国人民银行官网 消息,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3年7月20日起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   一、取消金融机构贷款利率0.7倍的下限,由金融机构根据商业原则自主确定贷款利率水平。   二、取消票据贴现利率管制,改变贴现利率在再贴现利率基础上加点确定的方式,由金融机构自主确定。   三、对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不再设立上限。   四、为继续严格执行差别化的住房信贷政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浮动区间暂不作调整。   全面放开贷款利率管制后,金融机构与客户协商定价的空间将进一步扩大,有利于促进金融机构采取差异化的定价策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有利于金融机构不断提高自主定价能力,转变经营模式,提升服务水平,加大对企业、居民的金融支持力度;有利于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更好地发挥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作用,更有力地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附: 央行有关负责人就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答记者问 本文刊载于2013年7月19日的财新网,原文标题为“ 央行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 ”。本文由财新网授权提供,未经书面许可不得部分或全文翻印、转载。

阅读更多

纽约时报 | 地方债务膨胀 中国或已陷入金融危机

中国第二季度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数据达到了7.5%的官方目标,然而,正面数据点屈指可数,经济学家已再次下调他们对中国经济在2013年和2014年的增长预期。 根据周一发布的数据,转向消费、远离投资的再平衡策略没有按计划得到推进。针对官方报告,凯投宏观公司(Capital Economics)做出了如下书面回应: “第二季度的增长中,有5.9个百分点的增长来自投资,这比第一季度投资贡献的2.3个百分点高了很多,也是2010年第二季度以来投资贡献的最高百分点。来自消费的贡献从4.3个百分点降到了2.5个百分点。一年以来,净出口首次出现了负增长。 “我们之前认为,似乎存在一种季节性的规律,第一季度消费会升高。同样,经济增长在第二季度的明显放缓可能并不像初看起来那么剧烈。不过,总体看来,驱动经济增长的核心依然是投资而非消费。” 中国政府似乎并未惊慌失措,这也许是因为,数据显示,到目前为止,劳动力市场依然相对繁荣。拒绝发布另一轮激进刺激政策也可能是一个信号,表明增长掉到一定标准之下就会引发社会动荡的传统观点并不正确。一段时间之内,人们认为这个标准是8%。 此刻,除了会影响政府的公关形象之外,国内生产总值是否达到了预期的几个基准点也许无关紧要。关键的问题是中国如何化解日渐加剧的坏账问题、为此要付出多大的代价,以及中国领导层有多大的决心推进改革。 我在上周的专栏里讨论了国务院经济发展研究中心经济学家李佐军在2011年做出的预测,他认为,中国将在2013年夏季面临一次经济危机。李佐军的同事夏斌在上周末的一次论坛中说,一味关注国内生产总值是错误的,此外,中国已经陷入了一场金融危机: “争论中国经济是否会按7%或7.5%的速度增长,是‘毫无意义的’,因为中国经济已经陷入一场金融危机,如果政府不解决后果严重的债务问题,中国的金融危机只会更加严重…… “决策者应该尽快地寻找如何逐步刺破泡沫的办法,逐步冲销实际已经造成的损失,以便摆脱大面积危机的爆发…..

阅读更多

【舒立观察】同样危机不同处方

美国经济重振对中国既是机会,也不无启迪 两国领导团队更替后首轮战略与经济对话刚刚落幕。此时此刻,业界更为关注中美两国经济走势,追根由,明得失,寻机遇,思对策。 时值酷暑,近期中国经济数据却颇有些寒气。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二季度进出口增速明显放缓,6月当月更是出现了进口、出口增速双降。如果剔除春节因素的影响,上一次中国进口、出口增速双降出现在全球金融危机的低谷2009年10月。综合性经济领先指标经理人采购指数(PMI),6月也出现较大幅度下滑。中采联PMI已逼近荣枯分界线,汇丰PMI则创下九个月以来的低点,显示制造业运行放缓。中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已经连续16个月为负。种种迹象显示,中国经济虽然总体尚称平稳,但增长压力明显加大。 当此之时,我们需要镇静和信心,也需要加深忧患意识。清晰的忧患意识可催生结构性改革,这正是经济局势好转的希望所在。   阅读全文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十月之声(2024)

【404文库】“再找演员的话,请放过未成年”(外二篇)

【404媒体】“等帘子拉开,模特已经换上了新衣”(外二篇)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