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

信息社会研究所 | 网民权利通讯 (总十七期,2012年11月号)

网民权利通讯 (总十七期,2012年11月号) 2012年1月,耶鲁大学教授、摩根斯坦利亚洲执行主席斯蒂芬·罗奇(Stephen S. Roach)在《联合早报》发表了《中国互联性革命》的文章说:“正如“阿拉伯之春”所显示,互联网能将地方事件迅速转化为全国性的爆点——将新的互联性转化成引发政治不稳定和混乱的潜在源头。” 这篇文章还说:“中国的‘天网’团队(据说人数超过3万人),是全世界规模最大的网络警察。”...

阅读更多

译者 | 路透分析:中国地铁建设潮凸显投资风险

核心提示:尽管在中国一些城市,地铁建设的确有其必要。但是在象南昌这样的城市,地铁耗资巨大,回报有限,也带来了投资风险。依靠投资拉动的GDP增长不可持续。 原文: Analysis: China subway boom spotlights investment risks 作者: Koh Gui Qing 日期:12/17/2012 由” 译者 “志愿者翻译并校对 【2012年9月20日,在上海地铁上,一位男子坐在一张办公椅上。路透社/Aly Song/档案】 (路透社)——中国南昌市,当地政府正兴建一个崭新的地铁网络,红土壤上兴起的现代化的地铁站坐落在市里一处空地上。有朝一日南昌市民蜂拥使用地铁的设想仍遥遥无期。 三百万人口的南昌——在中国来说算是小规模——市政府的财政状况给地铁项目的可行性打了个问号。在研究依赖投资来驱动增长给中国带来的风险时,这座城市算是一个典型案例。 “将来,当我们得靠更大的投资项目来保持我们的增长时,”野村综合研究所的经济学家张智威表示。”这不能维持可持续发展。” 当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进入了13年来经济增长最慢的一年时,北京再次尝试扩大投资。这次是投在地铁,桥梁和其他基础设施上,以帮助经济增长。 为了保增长,政府已经加快了对已经计划好的投资进行审批,期望这将比全球金融危机时的4万亿(6408.7亿美元)刺激计划更适度;当年的计划引发了地方政府的基建潮和紧随而来的债务。 今年,北京在仅仅六个月里批准了23个中国城市的楼房建设或地铁扩建计划。中国东部的南昌是那些建设地铁系统的最小城市之一。 南昌市政府说地铁交通将满足该市人口增长的需要——到2015年该市人口预计增长15%,这将使该市成为”大城市”。 但批评者认为这种粗放的投资,凸显中国需要促进消费而减少投资。 该市计划于2015年用274亿元——占该市2011年国民生产总值的11%,财政收入的67%——建成两条超过51公里的的地铁线。 到2020年为止,该市还将投资兴建另外三条地铁线,将总长度延长到117公里。 “这不是你今天想要,明天就有的东西。”南昌轨道交通集团副总经理王朝华说。”拥有地铁将证明南昌是个大城市。”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大多数民间经济学家,甚至是中国中央政府,都认为国家需要摆脱投资驱动的增长。 经济学家称,今年的投资将占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一半,跟2011年的49%不相上下。更发达的经济体的消费占它们经济活动的60%至75%不等。 依赖投资促增长的风险是,它会造成浪费,例如修无用的路,造成坏账,国库空虚并抑制消费。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研究人员估计,11月份中国的过度投资占全年国民生产总值的4%——3030亿美元——,中国需要将减少10%的投资,以保持国内经济稳定。 在南昌西部的乐化镇,一些当地人得出了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相同的结论,至少针对该市的情况(即投资占了2011年国民生产总值的74%)而言。 最近一个下午,一位本地的杂货店主怀疑新地铁是否能否吸引足够的乘客以收回投资,当时街道上的家禽多过行人。 “这里人少。这10年来一直如此。”万先生说,他拒绝给出自己的全名。”经济发展不起来。” 深陷债务 【2012年3月10日,在湖北省武汉市在建的地铁隧道内,建筑工人在吃饭。路透社/Stringer/档案】 对中国基建的批评者们还引述地方政府在2008/09 金融危机后累积的10.7万亿债务作为潜在风险的证据。分析家们称三分之一可能是不良债务。 多亏中央财政转移以及卖地收入,南昌市政府在2011年有112亿元财政盈余。但分析家们称这一数字有些误导。 跟它的许多同伴一样,南昌市政府利用空壳公司——一种融资工具——为预算外支出借贷,同时也给本地经济输血。 公开记录显示南昌市政府直属有两个这样的融资平台,而二者都负债累累。 南昌市政公用投资控股有限责任公司2011年度总债务是135亿元,几乎是它营运现金流量的28倍。 南昌城市建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去年则有1.556亿元的负现金流量和106亿元总债务。 这种债务意味着如若经济下滑,贷款违约会立刻发生,惠誉评级表示,这对中国的AA-主权本币评级有负面的影响。 尽管如此,地铁虽然昂贵而且投资回报偏低,并不是所有的中国地铁建设都是不明智的。 投资促增长模型的支持者则表示,尽管过去5年来投资飞速增长,中国依然有可容纳更多投资的空间。 龙洲经讯(GaveKal-Dragonomics),一个宏观经济咨询公司,在2011年度发布的研究称,中国的人均资本财货投资是美国的6%至7%。基础设施支出占总资本投资的一大块。 延伸的地铁线扩展到目前人烟稀少但将来可能是高密度人口社区的地方,这是在提前规划未来的城市建设,一位世界银行的交通专家杰拉德·奥利维亚(Gerald Ollivier)说。 现在就开始这么做会节省地铁线建设费用,比在经济发达之后再建要划算,他强调说,每个地铁建设项目需要考虑它自己的长处。 这肯定很适合北京和深圳,二者在去年被IBM全球通勤痛苦指数调查报告评为世界第二和第三拥挤城市,紧随墨西哥城。 北京交通大学教授赵坚解释说,中国允许本国不超过20个的最大城市通过建设地铁来减少损失。这个排名不包括南昌。 无论是否经济,很多中国人都不需要关心成本。陈莲英(音),昌西地铁站施工现场的一个58岁的清洁工说,她家离工作地仅需步行20分钟,因此她每天回家吃午饭。 “当然建设地铁线是件好事。我们百姓也该享受生活了,”她说。(1美元等于6.2415人民币) 【2012年3月10日,在湖北省武汉市在建地铁工地上,一位工人坐在灯前面的铁轨上休息,两边是两辆铺轨车。路透社/Stringer/档案】 本文版权属于原出版公司及作者所有。©译者遵守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相同方式共享 3.0许可协议。  译文遵循 CC3.0 版权标准。转载务必标明链接和“转自译者”。不得用于商业目的。点击 这里 查看和订阅《每日译者》手机报。 穿墙查看 译者博客、书刊、音频和视频

阅读更多

萝卜网 | 北漂族被挤到河北当房奴的悲催生活

前几天住在燕郊的同事小贾说他们那个小区的一些住户因为缴纳了取暖费却又享受不到起码的采暖服务而被迫堵路维权。她没有参与活动,但同样受着寒冬腊月家里温度很低的煎熬,全家人都感冒了。住在那个小区这几年,年年如此,最好的时候冬天家里的温度也就十几度,取暖费却跟其他地区没有分别。她向物业反映了很多次,问题始终没能得到解决,那些同住在一个小区的人忍无可忍了才上街维权。 小贾说这事儿的时候很有点无奈,另一个年轻的同事听见了,疑惑不解地问她:“既然那个小区那么不好,又没办法改变,为什么不把房子卖了重新买个呢?燕郊啥地儿?那都出了北京啦!每天来来回回坐车都能把人累死。”小贾听了年轻同事的话,摇头苦笑:“如果有那么容易,就不会有那么多人住在河北,天天起早贪黑跑北京来上班了。” 年轻人刚来北京没多久,恐怕体会不到小贾话里的无奈。这几年我目睹她起早贪黑上下班,深知像她一样住在燕郊的人真的非常辛苦。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与北京毗邻的一些河北的县市在短短的时间里从沉寂的小县城变成了新城,高楼林立,小区密布,许许多多在北京工作的年轻人成了那里的新住民,北京的繁荣从二环越过三四五六环,给那些昔日宁静的河北小县城带去了变化,比如东边的燕郊如今已经是新兴城市,南头原有人口三万的固安如今一个新小区就有三四万人。 十年间北京有了太多变化,这话总变化也辐射到了周边县市,与其说是经济发展改变了北京和周边地区,不如说是房子改变了一切,因为无论是燕郊还是固安抑或涿州,所有的变化集中体现在房子上面,除了一个个拔地而起的新小区,一切如旧。 我认识几个住在这些地方的年轻人,工作和居住的地方相隔甚远,每天在北京与河北两地之间奔波,虽然在北京工作,也算有了自己的房子,但生活却变得单调而辛苦,除了跨省市上班之外,还要经受许多意料不到的折腾,比如前面说到的燕郊小区供暖不合格的问题,比如不便利的交通,比如那些地方相对比较差的基础设施等。 无数年轻人揣着梦想来到北京,在这里工作,在这里谋生,当奋斗的脚步始终追不上攀升的生活成本,当房租越来越成为不能承受之重的时候,很多人选择了退而求其次在北京周边的河北县市买房安家,即便条件差一点,即便每天辛苦一点,好歹有了自己的家。不在这样的处境中,也许永远都不会明白他们的处境。在当地人眼中他们是买得起大房子的有钱人,在北京人眼里他们是被挤到六环外的穷人,在艳羡与不屑交织的目光中,他们过得很充实也很辛苦,他们在北京,却又不在北京,是一群北京的边缘人。 小贾住在一个叫做上上城的小区,几年前那里的房子三千多块钱一平米,那时北京房价还不算非常贵,小贾和爱人凑不出太多首付款,最终选择在燕郊安家,三十多万买了套宽敞房子,把父母接来安顿好了,总算有了一个可以一家人在一起的安稳日子,只是两口子每天大早要出门坐车上班,晚上回家也已经夜深人静。这两年条件略微好一点,有条件买车了,却又始终摇不到车牌,只能依旧坐公交。燕郊的住户越来越多,交通越来越拥堵,每天花在上下班路上的时间差不多赶得上半个工作日。小贾说,这两年夜里睡得很少,大部分睡眠是在公交车上补足的。 小齐也住在与北京相邻的河北县城。他因为家里人口多,父母需要照顾,三年前在北京南边的固安县买了套上下三层的房子。那个叫做孔雀城的别墅小区被誉为阳光小镇,房子盖得很漂亮,价格也不高,一百多万买了三层楼,全家老小都能住得下,小齐自己有车,虽然小两口每天都要开车进城上班,往返一百多公里,但因为交通便利,小齐很满意。去年简单装修后住进去,但没过多久又回到北京租房居住,因为孔雀城虽然是个非常安静漂亮的小区,但住在那里太折磨人。 小齐说,因为小县城的基础设施不好,三天两头停电,夏天几乎随时停电,小齐住了几个月时间,新买的电器几乎全都因为频繁的突然停电不同程度损坏,而一河之隔的地方虽然是农村,却因为地属北京而很少停电。 去年六月底,罕见的大雨侵袭北京,小齐居住的孔雀城未能幸免,家里被淹。积水从倾斜的车库外直接进入家里,家里的下水道地漏不断往外涌水,家里瞬间变成汪洋,新装修的家房子连同电器家具损毁严重。几天后的周末小齐一家去那里度周末,才发现家里一片狼藉。忙于工作的小齐只能抽时间慢慢清理房子,几个月后重新装修,未料到今年7月底的一场大雨又将家里淹成汪洋,墙面开裂,四处漏水,因为下水道往外冒水,安放在卫生间的洗衣机浴缸都飘到了客厅,墙上的插座呼呼往外冒水,房子像一张网一样四处都在漏。 小齐的老父亲受惊之下心脏病发作,屋外大雨倾盆,停电后的小县城一片漆黑,小齐的车开了没多远就在大雨中熄火了…… 说起这段经历,小齐又气又悔,说自己不该把家安在这样的地方,但这套房子花掉了家里全部积蓄,背上了几十万贷款,一时间又无法卖出,他不具备在北京买房的条件,只能在那里呆着,忍受没完没了的停电,窗外飘雨全家人胆战心惊,赶紧扛着沙袋去堵门,还得忙着把所有家电的电源都切断,一年多烧坏七八样电器实在伤不起。 “辛苦一点不怕,咱年轻人吃得起苦,可这太折腾人了!”小齐发牢骚。虽然那个叫做孔雀城的小区在北京口碑不错,广告做得挺多,但也许只有住在那里的人才明白个中滋味。因为房子质量非常差,设计上又存在重大缺陷,整个小区一层住户逢雨必淹,车库门外三百六十天堵着沙袋,频频停电让家家户户的电器灯具损毁殆尽。 “没办法,小县城,条件差,当初买房只看到价格便宜,哪晓得会有这么多问题?哪知道这么多折腾在后头等着呢?”小齐尝试与开发商交涉房子漏水和频繁停电的问题,没想到对方一句话就堵了回来:“这就是个贫困县,既然在这破地儿买了房,就得受得了这折腾。”交涉未果,小齐决定忍痛卖掉房子,哪怕租房也在北京住着。 今年九月,有个同事打算在孔雀城买房,小齐死活劝住了他们:“想多活两年,好赖都别在那儿安家。”小齐说房子现在都不敢住,经过几次水泡,原本就非常脆弱的墙体现在更让人不安,伸手抠一下墙面,水泥沙子哗哗往下掉,小齐说那房子早晚得塌。 小贾和小齐是我熟悉的两个优秀年轻人,工作勤奋,分别住在北京东边和南头,是不折不扣的北京边缘人,今天仍然起早贪黑往来于北京与河北之间,为了梦想,为了生活,在这里奋斗。 北漂的生活,外人也许永远都不会明白,他们痛并快乐着,心里揣着希望,所以每一步都走得很坚决,尽管每一步都充满未知的艰辛。但我非常欣赏他们,年轻人只要不惧怕艰难,熬得过困境,总有一天会拥有自己的天地,那个时候回头来看走过的路,那些风风雨雨也许就是年轻岁月的见证,也是生命历程中最美的风景。 来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ad6b05f20101dczn.html?tj=1 如果您的阅读器看不到图片,请订阅 http://feed.luobo8.com/ 即可显示图片。

阅读更多

BBC | 艾未未:没有自由中国经济增长难维持

艾未未表示,他对未来总是抱乐观的态度。 中国知名艺术家、异议人士艾未未在星期一(17日)的英国《泰晤士报》上发表文章说,中国压制公民权利和声音与时代不符。 艾未未说,中国的当权者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惧怕人民,他们试图不惜一切代价避免任何正面冲突甚至讨论。这种情况在十八大召开的时候尤其突出。 艾未未认为,中国压制个人权利,不让人们发表意见的结果是使中国成为受害者。因为这样,中国的年轻人缺乏想象力、没有热情和创造力。他们无法接受和消化不同的意见,甚至认可不同声音的存在。 中国新当选的政治局就是中国这种制度的产物。艾未未说,中国领导人脱离现实,并不了解他们该做什么或是国家需要什么。他们的承诺只不过是口号而已。 中国共产党控制着全部的媒体宣传,中国的媒体只不过是宣传的工具和被审查的对象。中国的社交媒体不允许登载有意义的探讨,除非是娱乐与八卦。 十八大期间的社交媒体更是受到严格的控制,所有微博上的帖子都受到严格监控。 艾未未还表示,中国的网站上任何提到他名字,有关他的图片、评论、甚至是批评他的帖子都会受到审查,以免引起公众的注意。 而那些发帖子人的帐户也可能会被关闭。由于这种压力,许多人只好远离是非,因为不想进监狱或被“失踪”。 经济发展不等于言论自由 中国的经济发展给社会带来了迅速的变化,但中国公民参与社会事务并没有因此而变得更容易。他们不能自由发表不同意见,建立非政府组织等等。 过去几十年的经验证明,那些敢于行使自己公民权利的人不得不经常面对警察的骚扰,他们日常的生活极其艰苦,饱受身心折磨甚至被迫失踪以及进监狱。 中国的人民并没有从中国的经济增长中受益,相反,中国的经济增长反而制约了变革的可能性。 如果不彻底改变政府的制度和结构,中国不可能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中国政府缺乏创造力和独立性来培养一个强大的社会。 中国政府惧怕变革会影响其经济增长,导致社会动乱,而这也成为他们镇压公民权利的理由。中国的这种态度和做法与现代社会不相符。 艾未未说,现在已经不是冷战时期,所有的国家都面临经济挑战和全球竞争。如果没有信息自由以及公民的参与,中国不可能在全球竞争中占优势。 艾未未最后说,我们生活在一个艰难的时刻,但同时也是关键时刻。虽然没有改善的迹象,我们只能希望局势将不会继续恶化。 艾未未表示,他对未来总是抱乐观的态度。他说,如果要想让中国年轻一代能够面临未来生活的挑战,就必须让他们成为自由人,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承担起责任,满腔热忱地投入社会事务中去。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九月之声(2024)

【网络民议】【CDTV】“国家只是让你尽量拿不到退休金,其他死不死,活不活它可不管”

【网络民议】“很多人在乎的是立场,是国籍,是历史,是仇恨,根本没人在乎这个生命”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浏览器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