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刊推荐

OhMyMedia | 新世纪周刊:IPO有偿沉默

财新《新世纪》 2012年第22期 记者 陆媛 揭露上市公司和拟上市公司的问题所在,本为媒体职责,却被一些人当成了发财的工具,被蒙蔽的是广大投资者。          部分媒体的“有偿沉默”,已经成为当前新股首次发行(IPO)过程中的一个普遍现象,形成了一条达到每年数十亿元规模的灰色产业链,催生了一批以此为生的中介机构。   “这是一个公开的秘密。追究起来可以入刑。但无人追究。”一位知名财经公关人士说。   “创业板上市企业花费的此类额外费用平均为600万元左右,大多不能以信息披露的名义计入发行费用。这对每年净利润只有一两千万元的中小企业是不小的负担。”一位证监会相关部门的局级官员甚至认为,这是一些中小企业上市后第一年业绩难看的原因之一。   以此推算,该产业链的“市场价值”已过十亿元级。近年来,随着IPO扩容加速,报价更水涨船高,市场规模迅速扩大。   2011年,A股市场首发上市公司家数282家。2012年1月,证监会官方网站预先披露栏目中显示,正在排队等待审核的企业为515家,包括220家拟首发创业板公司和295家拟首发主板公司。   IPO的过程本身就意味着企业需要脱层皮。竞争对手、内部纷争、内外宿敌都有可能在此时向媒体提供“炮弹”来阻击企业的发行,这是企业走向资本市场变成公众公司的必经路径。   这个过程中,企业或者经得起各种考验,凤凰涅槃,顺利上市;或者被折腾个半死,一些被隐藏的信息暴露,股价打折;或者因此上市夭折,无一不体现了市场的力量。   但在中国,这个过程却往往变成了黑箱交易。企业苦不堪言,广大投资者则被蒙蔽。 被否决七因   IPO过会失败基本算小概率事件。   据Wind资讯数据,证监会IPO发行审核在2011年召开的发审工作会议上的否决率为16%,通过率80%,剩余比例的原因包括取消审核、暂缓表决和等待表决等。2011年共有634家企业申请IPO,其中未通过102家,取消审核13家,暂缓表决5家,等待表决5家。   证监会有关官员透露,未通过企业共涉及持续盈利能力、规范运作、财务会计、独立性、主体资格、募集资金运用和信息披露等七大类问题。   证监会最为看重的是申请企业的持续盈利能力。被否决企业的此类问题主要体现为申请人经营模式发生重大变化、所处行业的经营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对有重大不确定性的客户存在其他可能构成重大不利影响的情况等。   但所谓持续盈利能力其实属于专业判断领域。IPO企业在这个问题上一般存在信息披露是否充分的问题,即是否存在误导的嫌疑。   因信息披露存在误导而过会失败的案例之一包括西林科,因公司核心产品的前景在招股说明书中被严重夸大,经媒体调查报道后被质疑(参见本刊 2011年第23 期“西林科凭什么上市”)。   另外,西林科还被质疑实际控制人存在利益冲突,股份转让存在不公,媒体闻讯纷至沓来。最近,根据证监会披露,原招商证券投行部李黎明在担任保荐人期间,涉嫌借道壳公司持有西林科5%的股份。在众多丑闻影响下,西林科最终主动放弃了上市申请。   规范运作问题主要体现在申请企业报告期内未依法纳税、资金被关联方占用和内部控制存在缺陷。财务会计问题则表现为申请企业报告期内会计核算不规范和会计处理不合理等。   是否具备独立的市场销售能力、技术能力,也是证监会审核的重要关注因素,这方面被否决的企业主要体现为申请人存在市场销售依赖、技术依赖和严重影响独立性的关联交易等。   “比如一家集团下设公司上市,我们就要看这个集团和子公司之间是否有牵扯不清的关联交易。要是说不清楚,就不能上会。”一位证监会官员说。   此外,申请企业被否决的原因还包括主体资格,主要体现为申请人报告期内实际控制人发生重大变化、出资方面存在问题及成长性不符合要求等。而募集资金运用问题则主要体现为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存在不确定性或存在较大经营风险等。信息披露问题则主要体现为申请人未按照规定真实、准确、完整地披露有关信息等。   “导致企业没有过会的这七类原因,每家企业都有一两方面的原因,或有多方面原因。”证监会相关部门负责人分析未过会企业时说。   因业绩被曝虚假而上市失败的,莫过于胜景山河,在挂牌交易日的前夜被证监会通知撤销首次公开发行的行政许可。在上市仪式前一晚的上市酒会上,胜景山河董事长刚致完辞,就被证监会叫走问询。第二天,上市计划搁浅。原因是《每日经济新闻》在这天刊发了三个整版的报道“胜景山河涉嫌‘酿造’弥天大谎”。   后胜景山河二次上会被否决,被要求退还募集资金。   “胜景山河事件之后,庆功酒会都改到挂牌交易当天,就是担心夜长梦多。”一位上市公司证券事务代表说。   拟上市企业如果存在严重硬伤,在造假链条上,自然要将控制负面信息视为不惜代价的重要一环。   拟上市企业也可能只是存在一些可大可小的问题,如果引至负面报道,会延长甚至拖累上市的进程,此时也有动力来摆平一切负面信息。   比如,一家消费类企业在发行上会时被媒体质疑存在持续盈利能力不强。因该企业有一年利润大增是当地政府减免退还税费而来,这一信息当时未被披露。最终,该企业花费高昂公关费用,换得相关媒体不再追踪报道。危机平息之后,事隔数月后挂牌上市。   在这一灰色的利益链条上,一些媒体和中介机构趁虚而入,分得一杯羹。 封口的代价   简而言之,这条产业链的终极目标是让媒体封口,保证在过会和挂牌前没有负面信息出现在媒体上。   从招股说明书申报稿预披露、发审会公告挂出之日起到上市挂牌前的一个多月,是拟上市公司从董秘到高管最紧张的一段时间。   “当时我整天提心吊胆,从上会公告之日起,媒体的电话就来了。有的是约采访,我们欢迎。但有的就是以刊发负面报道来敲诈。”一家主业为制造业的公司董秘告诉财新记者,并称自己的遭遇在业界稀松平常。“有的董秘朋友告诉我,这段时间里一天要接五六十个电话,直到公司顺利挂牌。天天睡不着觉,忐忑不安。”这位董秘说。   一家电子设备生产商的证券事务代表在成功上市后,总结出下面几条挂牌前应对媒体的经验。   根据证监会规定,上市前需要在一家指定的信息披露媒体上刊发IPO期间的各类公告。目前指定的信息披露媒体主要包括《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证券时报》和《证券日报》,网络媒体包括巨潮网。虽然规定在一家媒体刊登公告即可,但现在的行规已经变成了四家证券报全都要投放广告。   “如果只投其中两家,另外两家就会写你负面。”这位证券事务代表说,“在投放金额上也需要平衡,各报负责这项业务的指定信息披露记者会认真数你在其他三家报纸上做的公告和报眼广告版面大小,如果发现自己家版面没别人多,也会有麻烦。不过,在这类指定信披媒体投了广告之后,他们一般不做负面报道,也算省心。”   对于那些除四家指定信披媒体之外的媒体,分成两类:一类是正常联系广告,另一类是威胁不给广告就会刊登负面报道。“这种用负面报道换广告的事非常棘手。公司必须要录音,派专人负责,摸清对方职务,分析负面材料的真实性等。”上述证券事务代表说,“如果媒体真的掌握了公司的负面材料,企业只有花钱买沉默。”   一家高科技公司的证券事务代表讲述了和京城一家知名报纸打交道的过程。这家报纸的记者打来电话,称有一篇报道要发表。不发的条件是,投放10万元广告,报道仅发表在该报的纸媒上,不上网络版;20万元,则纸媒网媒都不刊发。“我们说得先看看文章,发现内容不过是招股说明书风险提示的几个要点分析。财经公关公司帮我们分析,认为不构成实质性威胁,不用接受敲诈。因为如果被第一家报纸敲诈上,整个圈子很快就传开,认为你有弱点,别家都会闻风而至。”他说。 黑金掮客   在媒体有偿沉默利益链上,财经公关应运而生,成为重要一环。   财经公关在中国证券市场上的概念不同于国外的投资者关系顾问。在成熟市场,投资者关系顾问的工作中心在于加强与投资者沟通,使其对公司抱有信心,意在市值管理。   在中国证券市场上,财经公关正常的工作内容也是帮助公司与媒体、客户、政府沟通以维护公众形象,但在IPO挂牌前的一个月,财经公关最重要的任务变成了帮助拟上市企业减少、消灭媒体负面报道。   一位财经公关人士说:“我们干的全是脏活,累活,帮助客户做一些他们不能做的事情,以使他们隔离风险。”一些拟上市公司此前从来没有使用过财经公关服务,但上市辅导期内中介机构会推荐相熟的财经公关给拟上市公司,经过对工作能力、费用的考察及招投标后,目前几乎所有拟上市公司都会选择一家财经公关公司。   “我们了解社会上对财经公关的评价,一些小公关公司和媒体合作敲诈客户,被叫做黑公关。”一家市场份额相当高的财经公关公司总经理说,“我们非常希望和国外的财经公关公司一样,真正帮助企业路演、培养投资者关系。但现在环境很乱,我们很无奈。”   确定了一家财经公关公司之后,拟上市公司一般会向其支付15万元到40万元左右不等的顾问费,主要是培训如何应对媒体提问。之后就进入媒体覆盖规划,一般分为第一轮覆盖和第二轮覆盖,有时甚至需要第三轮,这些费用十分昂贵,且去向模糊不清。   一家刚刚上市的创业板公司董秘严重质疑一些财经公关公司的诚信。   “我们是一家小公司,财经公关第一轮媒体覆盖费用就近400万元,称在已圈定好的20家媒体中选择几家来投放。最终投放哪几家媒体以及什么时间投放完全由财经公关说了算,称这是因为财经公关更能实时掌握媒体的动向。但项目结束后,如果这20家媒体里有8家写了我们负面报道,12家没写,财经公关就会说他们投了这12家媒体,工作到位。”   “所有的广告合同都是媒体和财经公关签,说这样签约,价格便宜,财经公关再给企业开张大发票,企业看不到原合同,无从监督。”这位董秘说。   一位网络媒体广告销售人员介绍,“合作金额按照企业规模大小分,创业板15万元、中小板20万元、主板30万元,这是给财经公关的报价,财经公关获15%-20%的返点。财经公关报给企业的价格往往会提高很多,甚至翻倍。”   另据知情人士介绍,财经公关和媒体之间存在某种“协议”,既包括财经公关可以签到优惠价格,还包括二者之间的默契。比如,同期过会的有四家企业,财经公关会跟媒体说好,四家企业只给投放两家企业广告,但要保证四家都不出负面报道,那些名气不大的小媒体立刻会答应这一条件。财经公关公司也就此“黑”下了另外两家企业的钱。   财经公关良莠不齐。有些财经公关公司既当“媒体”,又当“公关”。比如,某财经公关公司用新注册的公司拿到了若干家媒体的广告代理权和运营权,并影响采编内容,之后就与媒体配合要求客户投广告。如果企业不同意,则媒体刊登负面报道,企业只好付出更高的价钱来“灭火”。   与投行、会计师所相比,财经公关被认为赚钱更容易。不论投行还是会计师所都需要大量专业人力,每天加班加点至少干上数月。一家小企业IPO给会计师所支付总共不过200万元,而一家财经公关在一家IPO企业的利润就至少有这么多。 所谓危机公关   媒体覆盖之外,更让拟上市公司揪心的就是危机公关,代价不菲,远远超过媒体覆盖的费用。   危机公关,本指发生负面事件后,事主请公关公司采用各种方法来和外界有效沟通,尽量消除不良后果的行为。但在中国,所谓危机公关等同于撤稿。   “我有一个客户,遭竞争对手举报,曝出很多负面新闻,最终花了1000多万元来抹平。”一家知名券商的投行总经理说。   对于那些同时强调新闻理念的市场化媒体,广告经营与采编部门相对分割,即便财经公关公司前期以广告投放进行了覆盖,也无法控制采编部门的报道。“这是新闻人的梦想,却是财经公关和企业的噩梦。”一位财经公关人士称。但这样能最终坚持新闻理念和公器作用的媒体,寥寥无几。这为财经公关创造了广阔的交易空间。   目前财经公关公司会事先跟企业强调,投放广告并不意味着没有负面报道。在负面报道出现后,会多一个危机公关的渠道,即和媒体采编部门沟通。   “财经公关给我们做了一份规划,对媒体的覆盖要分采编部门和广告部门两种,给采编部门10万元,投给广告部门10万元。我根本不知道给采编部门的10万元花到哪里去了。财经公关公司说去搞定负面新闻,但究竟给没给采编,我们不知道,也没有任何凭证、票据留下。财经公关公司说这是行规。”一位董秘如此描述这一黑箱操作。   “影响比较大的主流媒体10家,每家20万元,200万元;影响力不那么大的媒体10家,每家10万元。300万元就这么没了,这还才只是第一轮。”这位董秘出示了一份和财经公关公司的协议,一些在证券圈内知名的主流媒体名字跃然纸上。   负面信息最终无法完全清除干净,因此除了第一轮、第二轮媒体公关,还有第三轮以门户网站、搜索网站为主的网媒公关策略。   目前国内著名的门户网站、搜索网站对这类业务多有专门的价码,第一页不出现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名字,与第二页还不出现,价码不同,而且是几何级增长。有些门户网站还可设置详细的关键词,来过滤相关公司的负面新闻。   “首页不出现、财经频道首页不出现、财经频道的子频道股票首页不出现、股票频道的子栏目新股不出现,各有层级递进的价钱。”一家公司的副总经理说。   另一家公司的证券事务代表补充说:“如果要删掉负面帖子,要给搜索网站的编辑单独付费,每条数千元。” 举报必查   媒体监督是上市公司监督体系重要的一部分。一位证监会高级官员认为,媒体报道揭露了真相或部分真相,帮助监管者和投资者看到上市公司隐瞒的违法违规行为,有利于信息透明。但是这种权力也被一些人当做发财的机会,目前还很难形成惩罚机制。因为有关上市公司受到敲诈,一般不愿公开指认。一位公司高管形容说,“就像遭到强暴,宁愿忍气吞声、息事宁人。”   “按照香港发行上市的例行规范,我们聘请了公关公司,但从来没有这种付费报道或付费不报道。”在香港交易所发行上市的纷美包装有限公司(00468.HK)总经理毕桦告诉财新记者,“媒体的作用是发出公正的声音,要做独立判断,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拨开云雾看见事实。”   一位审理过多家公司发审材料的证监官员说:“发审过程中要求举报必查,尤其是实名举报必查。”   他也介绍,IPO过程中举报很多,有的律师事务所以此为生,形成了举报信流水线。一有招股说明书申报稿挂出来,这类律所就按照模版分析企业可能存在的问题和风险,发传真给企业,以举报相胁,要求担任常年法律顾问。   有价值的举报往往有三类来源,第一类来自竞争对手,毕竟对手最熟悉对手的情况;第二类来自心存不满的前员工,比如了解财务数据的财务工作人员;第三类来自前中介机构,如投行做了一年辅导,对内部情况比较了解,却临时被换。   前述财经公关公司的总经理称,“创业板企业被举报比例很高,从我们的客户反映来看,大约有70%。”   这些举报信在发给证监会的同时,也会选择性地发给相关媒体记者,这成为媒体报道的重要线索,但也成为一些不良媒体据此敲诈企业的工具。   上述财经公关公司总经理称,如何应对举报危机,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成本不一。“如举报偷税漏税,证监会要求去税务部门盖章说明,这个比较容易做到。真没有问题的,增补材料是很容易的。如同业竞争、关联交易,会计师所、律师事务所查出来真有问题的,就要把第二家关掉或者收购进来,降低成本或者增加利润,这是为了规范应该做出的整改成本。如同行举报,可能会付钱要求其不要举报,这也是成本。”   举报信经过调查报道之后,作用会放大,影响监管部门、发审委员做出对企业的最终判断。   “一位委员说,发审会之前的五天发行部门把最终封卷的材料给发审委员。各发审委员一般为律所主任、会计师事务所主任等高管,日常事务繁忙,发审委员只有两个多小时看材料,往往在最后去北京的航班上看一眼。每个委员都看不全材料,只是从自己的专业角度,比如会计风险、法律风险方面来关注一下。媒体是否报道过这家公司,舆论是否关注,如果有的话,发审委员压力就会很大。”前述公司人士说。   多位受访公司人士认为,资本市场要有公开公正的舆论环境,而不是形成黑箱交易的IPO灰色产业链。   “应当发挥媒体正当的舆论监督作用。现在有一个月的预披露期,这段时间媒体可以质疑,我们也可以有机会把事情说得更清楚,这是倒逼机制,倒逼保荐代表人和我们自己提前发现问题,提升管理水平,被动说不如主动说,晚说不如早说。”前述公司人士说,“但募集资金应该让企业都花在所投项目上,不应该花费冤枉钱,否则最终仍然是股民埋单。”   原文: 点击 © Chiquitita for 新闻理想档案馆 , 2012/06/05. | Permalink | 光荣之路 Post tags: 新世纪周刊 New:!我们建立了OMM人人小站!欢迎关注! | OMM通讯社@新浪微博 | OhMyMedia@Twitter | OMM通讯社@腾讯微博 | OMM通讯社@网易微博 加入我们,OMM通讯社志愿者招募!

阅读更多

维权网 | 六四维稳需要:福州警察对群众殴打抢劫关押(图)

(维权网信息员晁天明报道)6月3日早上约9点半,福州郑伯榕、林炳兴、林兰英、林应强、林旭光、吴京、陈紫木、陈依香、林善忠、卓道明、邱玉梅、罗丽华、张晓红、王尾珠、刘玉钗等20多位冤民途径福州群众路靠近五一广场时,一戴墨镜的男子突然冲到近前抢夺冤民林炳兴装着黄状衣的手提袋。过路群众和冤民见状大喊“抢劫”并上前阻止行抢,该男子马上说他是“国保”。众人见该男子未出示证件,都近前质疑,该男子马上打电话叫人。 众冤民还发现国保、仓前所、盖山所、城门所、安泰所多个警察着便衣都在现场,因此只得都往香格里拉酒店方向离去,这时十几部警车尾追上来。随后警号福建100082的一级警督的警察现场下令抓人,三个安泰所执勤警察如狼似虎地冲向冤民林炳兴,把他抓进警车里。接着对众冤民大打出手,抢手机,随意抓人。林兰英、吴京、陈紫木、林应强、林炳兴5冤民分别被抓到安泰所和盖山所、城门所。 据冤民林应强介绍,他早上一出门就受到多人紧身跟踪监控。当警察非法抓人时,他掏出手机拍照,马上遭到5个警察上前抢手机,并遭到殴打,身上衣服都撕烂了,全身伤痕累累。郑伯榕、吴京、陈依香、陈紫木等人眼看林应强手机被抢人被打,都上前质问警察施暴非法。其中一警察用力推搡80高龄的郑伯榕,把郑伯榕老人推翻,头倒插进路旁的花圃中一动不动,警察只顾现场打人抓人,毫无人性,都没有去施救老人。 冤民林兰英气愤地说:多个警察在抢林应强手机,撕烂他身上衣物,80多岁老人郑伯榕被警察重重推搡摔倒,头倒插在路边长时间不动弹,不知死活。她哭着上前求警察先救人,可警察不管郑伯榕老人死活,而她却因是去求警察救人反被警察抓到安泰所。事后才知是其他冤民帮忙打120,送老人到协和医院抢救。在安泰所里她又亲眼看到冤民林炳兴被警察多次打脸,整张脸都打肿了。她在被非法囚禁约30小时后才允许回家。 冤民吴京的手被警察打成骨折,被带到安泰所后,在她强烈要求下,警察仍不予送医救治。激起吴京怒砸警察做笔录用的办公电脑,以示强烈抗议!后吴京自行离开就医,并于次日到福建人大、福州市检察院、福建省检察院控告警察暴行。 冤民林应强先被送到盖山所,仓山分局办案中心,再回盖山所,最后到盖山镇政府共四处转移囚禁,至6月4日天黑才回家。针对林应强在未经任何法律程序下被非法囚禁限制人身自由长达32小时,手机又被抢的质疑,警察只是轻松地丢下一句:这是六四维稳需要! 福州警察目无法纪,随意打人抓人再非法拘禁,只会让冤民冤上加冤,只会激起冤民的进一步维权抗争,如此维稳肯定越维越不稳! 林炳兴电话:18950274974 林兰英电话:18959187897 陈依香电话:13860638445 遭警察殴打的冤民林应强林炳兴吴京

阅读更多

维权网 | 哈尔滨市拘留所公然侵犯拘留人与会见人权利

(维权网信息员舒任泉报道)本网信息员从知情处获悉,黑龙江哈尔滨市拘留所公然利用家属会见被拘留人员敲诈,并且从关押人员身上谋取暴利。知情人透露,2012年5月有朋友因言获罪,大家去看他,哈尔滨市拘留所增添新规定,会见需要交纳接见费,三人算一组,每次50元,而且下午不接见了。见面时,被拘留人员面前放着5个小橘子(街面上已经无人购买的那种陈年橘子),一个面包,两纸盒饮料(总计市场价格不值10元钱),不管去几组,收了几倍的50元,被拘留人员只得到一份,不给收据。 据曾经在拘留所呆过的人出来披露:2011年哈尔滨市拘留所亲身经历所感受的,每天的食谱不变,早上粥(米粒多少根据上一天剩饭量决定)咸菜,馒头(黑黑的、一萝到底还加麸子了似的,硬硬的,死面没发酵似的,粗糙的比玉米面的还拉嗓子),午饭和晚饭都是米饭(陈化粮)和菜汤。普通监(大通铺5.5米长平均每天睡20人)每人每天15元,高监(单床、上下铺,每间8个床位,米饭稍微白点和馒头稍微软点)每人每天80元。不交伙食费,家属不得接见。 最令人惊叹的是厨师的手艺,不管什么食材,汤都是一个味道。5月份青黄不接,一颗大头菜(甘蓝)能做两锅汤,6月份菜的含量较足,用肉眼能分辨出,主菜还是大头菜,配菜有:白菜、土豆块、土豆丝、干豆腐片、干豆腐丝、水豆腐、海带、黄豆芽、南瓜、西红柿、红干辣椒、青椒、花生米、豆角、茄子、炒鸡蛋、鸡骨、排骨、鱼刺、带肉排骨、牛肉、熘肉段、炸黄花鱼、带鱼……还有送餐胖子咳嗽时的飞溅物。里面回族和维吾尔族和我们吃一样的,每天喝汤时将不能吃的食物挑出来,有一天因荤油的味道太浓,她俩只能三顿都是咸菜送饭。还有一天中午送来的汤是酸的,晚上只是往汤里加了面碱,仍然有酸味我没敢喝第二天还是拉肚子了。 在网上查到:国家早就取消了此项收费,由财政部拨款。就是拨款中都能盘剥,那这每天十五元都装进谁的腰包? 《公安部关于认真搞好看守所拘留所收审站关押人员生活管理的通知》:“三、要保证被关押人员吃足定量,吃熟、吃热、吃卫生。一定要让他们按囚粮定量标准吃够,不准克扣,并应尽量多供应一些蔬菜。严防狱霸抢吃他人饭菜,一经发现要从严处罚。个别体弱有病的人犯,确实需要增加营养的,要给予适当照顾,并可允许亲属送少量普通食品,但要注意检查,防止夹带其他物品和食物中毒。” 可是,哈尔滨市拘留所所有的生活必需品及食品只能高价从拘留所的小卖部购买。例如:早餐饼每袋15元;黄瓜+1袋香其酱20元;200毫升洗发水20元,7元5角钱一提的卫生纸,每卷2元…… 规定每天2小时户外活动从来没有过。门上拍照显示,为被拘留人员准备的沐浴室从未让被拘留人员享用过。 这其中的高差价产生的高利润,中饱了谁的私囊?如此巨额暴利谁定的价?谁签字批示的?如此公然榨取被关押人的钱财,侵犯拘留人与会见人的权利,是知法犯法,应该受到惩办。

阅读更多

一五一十 | 做一个勇敢的70后父亲

作者: 秋叶  |  评论(1)  | 标签: 所见所闻 中国的孩子现在似乎只有六一才能记得自己是儿童,才能像儿童一样去玩,去疯,去和小朋友在一起… 今年的六一真幸福,连续放三天假,过了这三天,只怕所有的小孩子都会被提醒,六一结束了,你得开始学习了! 太多的父母心里面想给他们的孩子童年,可总害怕现实是:“中国人口这么多,你现在给他一个幸福的童年,你将来就不能保证他有一个幸福的成年。”,真纠结啊,不是么? 可我们不能把自己的无能用这种方式转嫁到我们的孩子身上,真相不是这样的… 第一个真相是: 你们真觉得成年走得顺利的孩子,是孩子比孩子更努力,而不是他们的爹妈比你的爹妈更努力?! 假如这个规则没有改变,要加油的是你,而不是你的孩子。 要么变成有实力的爹,要么改变这个世界的拼爹规则,让所有的孩子能有一个相对公平的机会,这两件事,绝大部分大人都没有去做,他们做的,不过是让自家还算听话的小孩子帮自己承担压力而已。 有些大人,他们不过是发育成熟的小孩子,何曾敢面对自己应该承受的责任?! 第二个真相是: 一个人掌握很多技能并不是关键,关键是他是否能够和人顺利交往。 在社会上一个人的技能决定他能做什么,而他和人沟通交际的能力决定了他能走多远。 童年太用功的孩子,未必将来就拥有幸福的人生。因为一个孩子的童年只学会读书,长大后他不会唱歌不会跳舞不会画画,生活一定很无趣。其实每个家长都承认这一点,于是拼命让孩子上各种培优班,但是有多少家长让孩子和不同的孩子,不同的圈子里面交往呢? 他们小时候的人生被课程填满,缺乏和同伴的竞争和协作,他们独自成长,长大后的人生未必容易在单位里混得开。 抑郁症的孩纸越来越多,是因为他们自己很孤独,很怕很别人交往,很怕别拒绝,而别人都不知道… 第三个真相是: 中国现在的孩子将来是不愁就业的,愁的是养老。 我们这一代人的成长,伴随着人口的竞争,处处感受到人多的压力,所以对人口压力有切肤之痛。 但是别忘了计划生育,两代的人的计划生育,足够改变整个国家的人口结构,而劳动力的供应短缺,不过是人口结构的一种必然结局。 等我们的孩子长成,他们遇到的问题不是没有工作,而是太多的工作机会可以选择。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孩子将来最犯愁的是,如何养我们这些老家伙。因为没有一份工作,可以让他们有实力养活自己,养活一对孩子,还养活四个老人甚至是12个老人。 别指望国家,你的孩子只能指望你,你要么不指望他们养老,要么你有觉悟,你可以选择主动有尊严的离开这个世界,不浪费资源,把未来留给下一代。 我觉得,一个勇敢的70后父亲应该是这样的: 1、在我们的职业生涯还没有结束之时,去改变自己和世界,而不是寄望于孩子… 2、你不要指望一个变异的教育机制可以培养出有国际竞争能力的孩子,还不如最大程度创造空间让孩子过一个幸福的童年…

阅读更多

雾谷飞鸿 | 美国的州长与市长、县长、区长没有上下级关系

费尔法克斯县由九个区组成,区长与县长没有上下级关系,各自独立(图片:费尔法克斯县政府) 前几天我们有一篇博文“政府大门八字敞开,欢迎民众入内参观”引起了读者的不少议论,比如“成都全搜索新闻网”想知道“市民可以约见政府首长吗?”为此,我们举了一个最新的例子来说明普通市民也是可以约见州长的:“南卡罗来纳州州长尼基•海利女士(Nikki Haley)5月31日星期四举办了一个‘四点钟后开门’与民众见面的活动,就是在下午四点后,一对一地与民众见面,民众可以与州长讨论任何问题。不过由于想要与州长见面的人比较多,所以必须预约。” 为此,成都全搜索新闻网又提了一个问题:“关键在于预约之后的名单筛选过程,有标准吗?”事实上,在南卡罗来纳州长海利女士的“开门见客”活动中,采用的是“先到先得”的原则,完全没有任何筛选标准,即谁先预约,谁先与州长面谈,预约的方式是打电话,这样比较方便。之外,也有读者提了这样一个问题:“ 请问有机会和州长共进晚餐或者午餐吗?” 一篇谈政府办公楼对外开放的博文,引起读者对民众与“政府首长”关系的兴趣,有点出乎意料。不过,仔细想想也不奇怪,毕竟“政府首长”这个概念在美国有不同于中国的含意。以州长为例,美国有50个州以及一个首都特区,按照中国的行政体制来理解的话,大概美国的“州”等于中国的“省”,“州长”就类似“省长”。但从行政权限来看,美国州长的权力与中国的省长不可同日而语。原因是,州长的管辖权根本管不到县长(county executive,或称郡长),也管不到市长,更加管不到区长。以我所居住的弗吉尼亚州为例,弗吉尼亚州现有95个县、39个市,这些县与市在法律上都是各自独立的,都有自己的人事、财政管理体系,并不受州长领导,所以,县长与市长虽然只管一县一市,比起州长管理一州的范围要小,但却与州长没有上下级领导与被领导关系,互不相干;这些县长、市长们只对本县本市居民负责、听命于本县本市民众,而不是听命于州长。 同样,对于一个县来说,县长也管不到区长。以我所居住的费尔法克斯县(Fairfax County)为例,费尔法克斯县是弗吉尼亚州的第一大县,人口百万,占整个州人口的13.5%。费尔法克斯县分为九个区,这九个区的区长都是由本区民众选举出来的,按法律规定,这九位区长组成了县监事会(Fairfax County Board of Supervisors),另外再民选出一位监事会主席,成为县的最高管理机构,而县长以及副县长都是由县监事会任命的。也就是说,从某种角度看,县长不但不能领导区长,还要向区长们组成的监事会负责,区长们对县长、副县长的表现不满意,可以开会表决炒县长的鱿鱼。在费尔法克斯县,县长虽然管辖全县,但却管不到区长,他们之间也没有上下级关系,各个区内的事务,由各区自己负责,所以对选民来说,县长并不比区长重要。 由于费尔法克斯县内各区区长是民选的,所以民众遇事最先想到的是找区政府解决,而区政府则本着公开办事的原则,随时接待、解决民众的问题。区长也经常举行各种类似市政厅那样的公开会议,与民众沟通,民众要与区长会面,只要事先预约就可以了,并非什么难事。以我自己经历的一件小事为例,可以说明要见“政府首长”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 我们家院子前有一条人行道,这条人行道长年未修,有一些地方坑坑洼洼,一到下雨天就会积水,这在我们这个区内是很少见的现象。这样的人行道不但对行人不利,也破坏附近住宅的美观,间接影响住宅价值。几个月前的一天上午我打电话到区长办公室,想找区长谈谈这条人行道的维修问题,因为我并不清楚究竟由哪个部门来管这件事。接电话的是区长助理,我问她当天下午是否可以见区长,她说这几天区长正好在休假,如果需要的话,可以预约。当她知道我见区长的目的与维修人行道有关,就主动告诉我,可以将相关资料(人行道的照片、所在区域等)先电邮给她,由她负责处理。对我来说,见不见区长是次要的,主要的是将路修好,所以便将资料寄给了她。 很快这位区长助理便回了信,说是经过他们的了解,这条人行道并不属于区政府管辖,也不是本县的财产,而属于州交通局管理,所以区政府以及县政府都不负责维修,但她表示会负责与州交通局联系。过了两个来月,这位区长助理再次来信,解释说由于州政府目前预算紧张,州交通局没有经费来维修这条人行道,所以十分抱歉不能满足我的要求。不过他们会在今后持续跟进,一旦州交通局有了经费,就会通知我。之后区长助理还打来电话与我直接沟通。我了解了这个情况后,一方面对区政府的工作表示感谢,另外一方面决定向本州议员反映这个情况,由议员出面向州政府反映,因为这件事是由州政府管的,目前还在沟通过程中。 州议员是民选的,自然要为选民说话,州议员与联邦议员一样,也分众议员、参议员,为了联系选民为选民服务,每个议员都设有办公室,有一批助手协助工作。有关州议员的工作情况,我会另外撰文详细介绍。 根据我本人的经验以及有限的了解,在美国一般的普通民众对于所谓的“政府首长”并不感兴趣,也不会想见这些“首长”,有事需要政府解决的话,找相关部门依法就能解决,如果具体负责管理的部门不能解决的话,找“首长”也没有用,因为“首长”也要依法行事,并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发号施令;此外,州长、县长、区长各自独立,找州长解决县长管辖的事、找县长解决区长管辖的事是没有用也是不合法的,所以根本没有人会想到这样做。与此相关的则是民众要见各级“首长”并不难,因为有各种渠道与方法可以见“首长”,因此见“首长”也就没有什么了不起了。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十月之声(2024)

【404文库】“再找演员的话,请放过未成年”(外二篇)

【404媒体】“等帘子拉开,模特已经换上了新衣”(外二篇)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