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

封面故事:牆之線人 自己人,J&K

學生線人J說,「我被要求去參加沙龍,他們說有自己人,但我也不知道誰是『自己人』」。而密探老K為國安局工作,主要監視外來人口特別是外國人,他說,保護好三峽大壩,是作為本地人的責任,「我又不是去迫害別人。主要是彙報情況,提前給上面彙報情況」。 文/王剛 這是兩個線人的故事,都是真實的事。爲了敘述方便,我給這兩個線人分別起了化名,線人J、線人K。 線人J是我在北京認識的,當時他還是個學生,屬於公安局國保系統的學生線人。 線人K,是我在湖北結識的。他是當地國安局的秘密線人。 線人J和線人K的工作,基本上屬於兼職性質,因為他們還有自己的工作。在國保和國安系統,也沒有他們的編制。 密探老K 認識老K純屬偶然。有一次,一名武警的朋友帶我去三峽旅遊。晚上,到庫區某個鎮子他老友那兒做客。朋友的老友就是老K。一個在當地事業有成的商人。 為迎接遠道而來的朋友,老K特地安排了一桌豐盛酒菜,就在他自己開的飯店。除了我和兩個朋友外,老K還有一位自己的朋友作陪。我們只是相互求教尊姓,不問大名,不問職業。 幾杯白酒下肚,我們胡吹海侃無話不談。 老K說:我開這個酒店,生活很不錯,生意紅紅火火。不知道說到什麽話題,老K接著說道:你看吧,我就說,國企幹不過集體(企業),集體幹不過個體,讓個體發展起來,集體、國企遲早要完蛋!它們肯定要完蛋。 老K的朋友打斷了他的話:你別胡說,什麽完蛋不完蛋的?國企是國家的,難道國家也要完蛋?你都不知道這兩位朋友是什麽身份,他們要是下來暗訪的,你吃不了兜著走。 我哈哈大笑,說大家都是朋友,我不是來暗訪的,只是旅遊而已。 老K接著說道:他們暗訪我也不怕。剛才的話我還沒說完嘛。雖然說國企幹不過個體,但蔣介石幹不過毛澤東,國民黨幹不過共產黨!你說我說的對不對? 說到這兒,老K突然頓了頓:我要報個料,XX(指我的武警朋友),我們朋友這麼多年,這也是我第一次跟你說。我是為國安局工作的,自己人。我還怕暗訪的? 接下來,老K向我講述了他為地方國安局工作的經歷。 作 為三峽壩區土生土長的本地人,幾十年來,老K在小鎮上打拼出了一片小天地。他經營的飯店是當地規模最大的,此外,今年還壟斷了地方的屠宰業。年入三十餘 萬,輕輕鬆鬆。生活如此殷實,為何還要成為國安局的密探?老K說:我是最崇拜毛澤東的,「高峽出平湖。神女應無恙,當驚世界殊。」毛澤東當時就預知了三峽 大壩要建起來嘛。這個大壩不得了,我們要保護好它。 地 方國安局的人是怎麼物色的老K,他自己也搞不清楚。「可能是他們覺得我是這裏有威信的人吧。」老K說:「反正,我覺得這是一項有利於國家的事。我的任務 是,負責監視鎮上還有周邊可疑的人,特別是那些鼻子尖尖頭髮黃黃的外國人,不能讓他們到處跑。他們說來旅遊,但誰知道這裏邊有沒有間諜?他們會不會對三峽 大壩搞破壞?不要說他們炸掉大壩,這也不可能,就是他們在附近放一串鞭炮,都可能造成國際影響。」 老 K講了一個案例:有一次,我跟蹤了一個人,三天三夜,就跟蹤他,最後我們的人把他抓走了。他在我們這周邊神神秘秘拍照、在壩區畫地圖。呵呵,這邊要是有什 麽消息,我肯定比鎮長書記知道的還早,比他們那些派出所的也知道的早。奧運會的火炬傳遞,經過這裏,該怎麼走我都是最早知道的。上邊早就給我佈置了,幾點 幾點,火炬要經過哪裏,我要做好一些準備工作。 我 問老K,給國安當線人有什麽好處?他的回答是:每年有三萬元左右的收入(這個收入,相當於當地公務員最高的工資水平)。「逢年過節還要送水果和慰問金,都 是他們悄悄過來的」,作為酒店老闆,國安局的上線在老K這裏吃飯喝酒,自然也不用掏錢。「另一個好處是,這對我的生意也是個保護。雖然別人不知道,但我覺 得有靠山,只要不違法,沒人敢找茬。找茬我也不怕嘛!」 國企幹不過集體(企業),集體幹不過個體;老K後面的話,竟然是國民黨幹不過共產黨。我一直搞不清這三句話有任何邏輯關聯。就像我驚訝於幾乎是當地「首富」的老K,竟然是國安的線人。 做國安局的線人,老K會不會覺得自己是個密探或者特務?內心有過掙扎嗎? 老K說,保護好三峽大壩,是他作為一個本地人的責任。為國安局工作,他主要監視外來人口特別是外國人,他覺得這沒什麽不對的。「我又不是去迫害別人。主要是彙報情況,提前給上面彙報情況」。 學生線人J J是北京海澱區某高校的一名學生。成為國保系統的線人,實屬無奈之舉。用他的話說,是被逼的。 J喜歡上網,喜歡在網上辯論。某一天,有兩個著便服的警察找到學校,經學校保衛處老師介紹,這是海澱區的警察。第一次見面,警察只是問了問,你是不是喜歡在網上發表一些言論啊云云。J點頭稱是。警察也不多說,記下J的聯繫方式,閒談幾句之後便離去。 在J幾乎忘記了曾跟警察打過交道的事後,有一天,這兩個人又來到了學校。這次不經過學校保衛處,而是把J帶上車,拉到了學校外面。 在 某處僻靜的茶館。警察亮明了身份,海澱區國保系統人員。國保A對J說:你經常上網也知道,有很多對黨和政府不懷好意的人。他們有意攻擊黨和政府,製造不穩 定。我們需要監控這些不穩定因素,監控這些攻擊黨和政府的人。J一開始很不解,也害怕。「國保」這種東西他是聽說過的,但沒想到他們會找到自己。A的話是 什麽意思?J還沒多想,國保B又說了:你知道自己在網上發表的那些言論,屬於什麽性質嗎?這麼說吧,如果這真是你的思想認識,我們可以立馬叫學校開除你, 你已經涉嫌煽動顛覆國家政權! J真的怕了。國保A又說話:你也別怕,我們這不是過來找你聊嘛。以後為我們做事,為黨和政府做事,也是你證明自己的機會。 這是一次讓人膽戰心驚的經歷,兩個國保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硬是將J收做「小弟」。 起 先,J並沒有具體的任務。國保A只是時不時到學校來,接上J出去喝茶,聊天。A問J平時都有什麼愛好,喜歡上哪些網站,跟哪些人交往。他們甚至還聊起了足 球和電腦遊戲。幾次接觸之後,國保A攤牌了: 這是一項工作。當然,你還有學業,但是,你得認真對待,把它當成一項工作。以後,每周彙報一次,論壇ABCD都有哪些熱點,哪些人活躍,他們發表了什麽樣 的觀點? 此 後,任務進一步升級,在北京,經常有各種公開沙龍。J被要求去聽學術及思想類的沙龍,跟參加沙龍的人混熟。「你不用提問,裏邊還有我們其他的人。你只要記 住哪些人去了,主要說了什麽話。」國保A說。有一次,國保A甚至要求J去跟某老師建立良好的關係,以便彙報其一舉一動。 J 不喜歡這項兼職的工作,因為他是被逼的。他這樣給自己編織了一套說服自己的理由:搜集網上的言論,因為言論都是公開的,只相當於資料整理。參加沙龍,也都 是公開聽講,於心無愧。但被要求監視老師,J過不了內心這一關。「讓我去監視老師?憑什麼?那不是特務才幹的嗎?現在又不是『文革』,還要告密打小報 告?」J內心掙扎。他決定不再理會國保的要求。以前,每個月要求發送的情況彙報——包括對網絡言論的搜集及沙龍的情況,J不再理會。 作 出這個決定除了內心的不安外,也是因為J找到了提起勇氣的理由。被國保作出讓學校將其開除的恐嚇之後,J經過仔細打聽才搞清楚,國保根本無權這樣做;實際 上,J在網上的言論,就算上綱上線,也僅是憤怒青年的怒吼,說煽動顛覆國家政權,恐怕都沒有人相信。J一步步退出,以各種藉口不給與自己接頭的國保A彙報 情況。拉拉扯扯一個學期之後,國保A也不再聯繫J。 J是國保培養的失敗的線人。J說,自己被要求搜集網絡言論的時候,互聯網上還沒有「五毛黨」這個名詞。如果要追溯「五毛黨」的鼻祖,J和他一樣從事互聯網言論整理搜集的人,恐怕就是第一批「五毛黨」吧——學生「五毛黨」。 跟 國保打交道的這些經歷,事實呈現給J的是:在北京高校密集之地,國保人員爲了監控思想較為活躍的學者們費盡心機。他們在學者身邊安插學生線人,在沙龍上布 控自己的眼線,在各種網絡上,遍佈兼職的仍在校就讀的信息搜集人員。國保布下天羅地網,學生線人是主要的織網人之一,但問題是,J不知道國保擔心的是什 麽,他們所謂的維護黨和國家的利益,爲了所謂的穩定,J覺得大多只是託辭。 最令人可怕的事是什麽?J說,學生當中,有類似J這樣的人,他們身邊的同學和老師,都不知道他們是誰。「我被要求去參加沙龍,他們說有自己人,但我也不知道誰是『自己人』。」

阅读更多

封面故事:《牆》 編者按

在中國,他們只是再平凡不過的普通人。 他們讀書、念大學、考公務員、找工作,擠破頭進去一個小單位,努力維持同事和睦,領導滿意。一份普通的薪水,養老婆孩子,養父母雙親。他們的臉上交織著這個國家最常見的焦慮與懶散,淹沒進人群裏,了無聲息,不著痕跡。 可是在公共世界,他們幾乎見不得光—— 他 今天出勤,帶走了三個來不及逃走的小販;他這月領了任務,拆掉自己和親戚老家的幾十棟老宅;他匍匐在虛擬世界,跟著網管辦的指令手起刀落;他常年住在京城 的賓館裏,從國家信訪局門口攔截老家來京的上訪者;他拿錢說話,自編自導,扭轉輿論;他參加各種沙龍、聚會、論壇、講演,收集信息,通風報信。還有守在東 師古村口的他、抓走律師時多踢了一腳的他、災難當頭攔住媒體的他、眼看著無辜者受盡折磨無所作為的他,當然,還有面對年輕的臉龐,槍口沒有抬高一寸的 他…… 他 們都不是大惡之人。他們不是惡行的組織者,只是執行命令的人,用他們的話說:「大家都為混口飯吃而已。」但這口飯下肚,他們與作惡的系統融為一體,成了專 制統治得以維繫的最重要的基石。漢娜·阿倫特稱之為「平庸的惡」:「惡從來不是極端的,它沒有深度,也沒有魔力,它可能毀滅整個世界,恰恰就因為它的平 庸。」 這是為什麽,我們用《墻》來命名本期專題。 萬 里長城無處不在。這堵墻有形,它是網絡上的防火長城,是市場上的權貴勾結,把自由世界擋在外面,虛假掠奪充斥其中;這堵牆無形,決策者、築牆者、旁觀者, 每一個人都是這堵牆上的重要磚塊。很多時候,他們就是我們。高層政壇風雲詭譎,一把扯下重慶的紅色遮羞布的前「忠臣」王立軍,不曾經也是權力城牆的腳下, 一枚厚重又好用的牆磚?底層社會冤案遍地,在倪玉蘭身上踩了重重一腳,壓斷她腿的警察,又何嘗不是吞噬自己的泥塊? 他們是加害者,也是受害者,他們是構成萬里長城的血肉之軀,也是高墻動搖之時,最先犧牲的磚塊。(張潔平)

阅读更多

主編的話:我們都是牆的磚

如果你是一隻鳥兒,你就會嚮往自由的天空。當你成為一塊磚頭之後,你就不會有飛翔的願望,你的理想就是被砌進一堵牆,或者被拍到別人的頭上。 文/長平 來到柏林之後,才知道柏林牆不只是一堵牆。當它還活著的時候,它是一種不斷地膨脹和強化的建築。最初是鐵絲網,接著是加強的鐵絲網,然後是混凝土,最後建成的所謂「75型邊境圍牆」,極為堅牢,被稱為牆史上的「傑作」。 在 鼎盛時期,它的實體部分包括內外兩堵牆,中間圍住的部分,本來應該是(現在也還原成)寬闊的大街,卻設置成死亡地帶。裏面有地面觸發報警器、金屬栅欄、鐵 絲網報裝置、獵犬區域、鐵軌阻擋器、邊防哨所、探照燈和瞭望塔、照明區、控制區、金屬圍欄、車輛阻塞溝等複雜的設施。事實上,在距離內牆50-70米遠的 地方,就是當時的東德人的「世界的盡頭」了。 參 觀了東德秘密警察「史塔西」檔案館之後,我更明白柏林牆遠遠不止那條長達140公里的實體牆,它無限延伸到社會文化和個人生活之中。正如該檔案館牆上張貼 的「史塔西」口號「作爲秘密警察,我們應當無所不知」一樣,它無處不在,無所不及,讓每一個人都生活在隔離和恐懼之中。 更 加恐懼的是,這堵遮天蔽日的大牆,還讓每一個人都成爲砌牆的磚,成爲它精緻的構件。你不僅被別人阻攔和隔離,你還阻擋和隔離別人。我們每天都在聽命於強 權,服從它的規則,配合它的節奏,讀它的報紙,聽它的音樂,為它納稅,為它投資,我們就必然成爲它的同構。正如中國上世紀的一首旋律優美的流行歌裏所唱 的:「公社是棵常青藤, 社員都是藤上的瓜, 瓜兒連著藤, 藤兒牽著瓜, 藤兒越肥瓜越甜, 藤兒越壯瓜越大。」 如果你是一隻鳥兒,你就會嚮往自由的天空。當你成為一塊磚頭之後,你就不會有飛翔的願望,你的理想就是被砌進一堵牆,或者被拍到別人的頭上。至今很多東德人還懷念柏林牆矗立的時代,很多中國人在詛咒自由世界,甚至夢想「文革」重來,都是被專制政權燒製成磚之後的悲劇。 作 為「社會主義陣營的橱窗」,東德在當年不僅在該陣營中經濟發展得最快,在人道和法律方面也算是做得最好的。它既沒有兩千年的封建殘餘,也沒有不願消除的文 革餘孽,更沒有餓死幾千萬人的「革命壯舉」,而且還在1987年廢除了死刑。它的牆仍然令人窒息,它的磚仍然無處可逃。 柏林牆倒塌二十多年了,德國人還在清理它的殘跡。這二十多年來,牆卻在中國繼續高效構築,如今已經從實體世界發展到虛擬空間,成為無可比擬的「傑作」,讓柏林牆的「75型邊境圍牆」無地自容。 同 樣地,這堵大牆並非從天而降,而是就地取材,每一個人都是它的磚頭,而且早已經智能化,適應一切條件,能承受任何撞擊。大火燒了,動車翻了,家被強拆了, 活人自焚了,宮廷亂了,它都巋然不動。不僅毫髮無損,反而更加堅固。靠的是什麽?不只是牆的主人的雄才大略,更是每一塊磚的精誠合作。「平庸的惡」在中國 早已經升級換代,假如它的發現者漢娜·阿倫特遇見,恐怕也會對它感到陌生。

阅读更多

中国老百姓看薄熙来案

原文发表于    荷兰在线     http://www.rnw.nl/chinese/article/673087   严蔚蓝(音)每天都在网上仔细地搜寻任何逃过审查的有关薄熙来案的消息或传闻。 “我们从来没有见过像这样的事情。我每天都在搜尤其外国媒体报道的任何消息,”29岁的小严说道。小严是一名保险行业员工,她住在美国的姐姐会用Email给她发一些西方有关这一事件的新闻报道。 有关薄熙来案的传言在互联网上尘嚣直上:薄熙来有私生子,一个阻止他上位的阴谋,甚至还有他用春药引诱年轻女性以及其他猜测。 不信任 然而,大学生王保(音)称,在很多普通老百姓中,对官方对薄熙来的竭力丑化存在着广泛的不信任,尤其当下正是今年秋季十年一度的领导人大换届前夕的政治角逐之际。 “我不相信我听到的任何消息。人们对有关薄熙来和他妻子的指控谈论得很多,然而我们怎样才能知道是否其中有任何说法是真的?”他说。 鸿沟 他补充道,这一事件仅仅凸显了普通中国老百姓的无力感以及他们和国家统治者们之间的巨大鸿沟。而这一看法也是在经常有官员腐败和飞扬跋扈丑闻曝出的形势下领导人极力想避免的, “上层发生了所有这些事情,而我们却在下面,”小王说道,一边把手抬高到头上,再放低到膝盖上。 “他们在天上,我们则是农奴。我们有什么权利?” 裂痕 对自身形象高度重视的中央政府已关闭了数十个网站,几十万条微博帖子,甚至以散布谣言为名拘捕了数人。然而网上的猜测却仍然源源不绝。 分析家们称,该案推翻了执政的中共对外单一形象,揭露了一个正在上升的改革派和一个支持对经济和社会实施更严格控制的保守派间的裂痕。 作为一位德高望重的共产党老革命的儿子,在执政重庆期间组织大规模“唱红”活动的薄熙来被视为后者。 “我认为还会有更多的(政治)斗争发生。树欲静而风不止,”44岁的商人李德(音)用了一句中国谚语来形容局势的难以控制。 “是有这种可能的,“他在和法新社记者谈论这一事件时说。 “但是,我们(普通老百姓)能做什么?我们只能旁观,”他补充道。他表示,大部分的中国人认为,关注自身形象的政府将阻止问题升级至一场全面爆发的派系危机。 细节 然而像小严这样对政治没有真正兴趣的人,甚至期待着进行中的调查将曝出更多黄色的细节。 “通常我们在中国没有这类事情。这常常在西方发生,”她说。  

阅读更多

李淑娴:我的丈夫方励之—— 在方励之教授葬礼上的追悼词

李淑娴:我的丈夫方励之   —— 在方励之教授葬礼上的追悼词   我有幸与他相逢,相爱,向守,共度风雨,生死与共。我为有他而不枉此生。如今过早失去他,是我一生最大的痛。他是我的丈夫,爱人,我的灵魂,我的心。 在我们简单的婚礼上,我深情地唱过 :唯有你一人,永留我心上………如今,五十年余过去,他仍然在我的心上,心痛地,灵魂的,永远地。 励之,看着我,伴着我,等着我! 我有幸与他相逢,相爱,向守,共度风雨,生死与共。我为有他而不枉此生。如今过早失去他,是我一生最大的痛。他是我的丈夫,爱人,我的灵魂,我的心。 我们相遇在美丽的燕园,在青春时光,充满幻想,怀抱理想,在自由气氛的北京大学。人生似乎撒满阳光,道路光辉又宽广。 励之在信中写道:当我还在分不清友谊与爱情的青少年时期,撞见了你。生活好似明净的湖面上的一条小船,自由且自信,只要愿意就可以驶向任一幻想的彼岸。生活的信条是,一切都应当美好,一切都必然美好,只要自己的心底是美好的。的确,一切都是诗,我将青春的热情献给了你,我将青春的精力献给了智慧的大雄宝殿。 艰难的历程,打碎了必然美好的体系。 1957 年的反右,使遭劫的大多数恋人不得不分手,我们的心却仍然紧相联。在寒冬的未名湖畔,我们通宵达旦地绕行,绕行…… . 用励之的话说:“让我们把爱冰封,等春天来了,她的花会开得更美更艳”。他正面回答科学院党委的问话:“我可以服从组织,不和她联络,但我不会忘记她,我爱她”。 他下乡劳动锻练,我下乡去劳改。其间,他信守诺言,没有文字书信,没有见面约会,我却不时收到没有署名的邮件,分期寄来意大利歌曲及小夜曲集。终于有一天,我在劳改地接到他的紧急呼唤,熟悉的字,简单的话:“回来一见…… . ”。又是北京的寒冬,在路边的小饭馆里,他不无高兴地说:“为甚麽要让两颗相爱的心强被分开,我不再有组织束缚,我也不在乎工作的变动。”…… .. 当我再回到燕园,贬为摘帽的贱民。此时,我们的相爱已从过往被羡慕的一对变成另类。励之坦然相对:“没有必要用有限的生命力去作无谓的功,或者无谓的消耗,而最最重要的是永远保持着一颗甘愿奉献给最美好事业的心”。 婚后平静的生活,两个孩子,慈爱的老人,这就是天伦。励之不断求索:甚么是最美好的事业?当十年动乱把这小小的四口之家拆 为三份,励之下到煤矿挖煤,我被发配到血吸虫疫区劳改。在孤独的不眠中,他思索,他向我倾诉:天伦的环境,奋进的生活,使我很满足。我曾多次说过,小小的 325 房间(我们婚后住在北大 16 楼 325 )对我有无穷的魔力,是我的心所依傍,这决不仅仅是家,而是创造的活力之所在啊!分离之后,我才更感到我相依于你的是甚么?没有你的感情的浇灌,我的理智的王国也会变得枯竭。 在孤独中,在失去实验及书本条件下,康德的墓志铭:“有两种东西,我们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所唤起的那种惊奇和敬畏就会越来越大地充溢我们的心灵,这就是繁星密布的苍穹和我心中的道德律。”吸引他转向天文。他不顾及挨受批判,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创建中国科大也是中国第一个天体物理小组。 他的坦诚,他的正气及对真理的追求,他的不在乎官位利益,使他在常人看来的顺境中又一次次遇险。濒临险境,首先安排他的学生出国,各个找到合适的深造地。被驱出中国后,念念不忘故土,不忘学生和同事;学生经费困难,说服要捐助我们尚未完成学业儿子的费用转为资助中国学者之用,一直延续十多年。 在众多邀请之下,他选定此地,不是为物质优越,是他对事业的热衷。在这里,他以一贯的热情,投入教学,研究及各项活动,直到他生命的最后一刻。他是突然倒在他的 computer 前面,左手握着文章及夏季活动计划,面对 Skype ,突然中断……… . 。 当他已病了多时,我曾劝说选择更悠闲的生活方式。这使我们想起, 我们结婚时,没有婚宴,没有戒指,他特地刻了一块方章(淑娴励之)以誌。此章为一楚辞专家看见说:“这是一完整句, 其意是:悠闲自在地磨刀” 为此,励之写过一首小诗自娱, 他认为悠闲自在就是作自己热爱的事,才会有自在,才会有心灵的享受,绝不是无所事事。他笑我多虑:“生死是常事,有何可惧,我们的生活如此丰富,经历如此多彩,不少人两辈子也得不到这么多。够本了!” 励之走了,如此匆匆,他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励之在八十年代,在科大作过一次 computer 的科普报告,名为“灵魂不死”。若把精神,处事原则,规则…… ..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CDT月度视频】十一月之声(2024)——“一路都被撞没了,估计一圈都没了”

【年终专题】“13条生命换不来1条热搜”……2024年度“每日一语”

【年终专题】“中文互联网上的内容每年都以断崖式的速度在锐减”……2024年度404文章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