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

张鸣 | 重庆事件的成因和走向(被删掉,再来一次,奉劝新浪不要还抱重庆的大腿)

2012年03月30日 13:10:04                                                             重庆事件的成因和走向                                                                             张鸣 两个月前,谁也难以预料,高举毛主义旗帜,唱红打黑的重庆,其核心人物王立军会突然走进成都的美国领事馆,一呆就是 24 小时。王立军出事之后,在两会重庆团开放日上还信誓旦旦无意辞职,高调坚持唱红打黑,认为自己做的都是按总书记指示办的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几乎是话音未落就被免去职务。新老书记交班,薄熙来甚至没有到场,留在北京的他,从此销声匿迹,而重庆的各个单位,则纷纷表态支持中央调整领导班子的决定,那架势,很像当年粉碎四人帮时的表态政治。这一切,给人们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只是,重庆这番戏剧性眼花缭乱的变化,让外人很难看得明白。 毋庸讳言,中国的政治,迄今为止还是黑箱。顶多某些部位,偶尔会露了一丝亮光,连灰箱的程度都达不到。重庆发生了什么,我们大概只能凭猜测。其实,在王立军出事之前,一度声势浩大,甚嚣尘上的重庆,已经有蛛丝马迹表明,他们在开始收敛了。他们开始讲民主与法制了,开始找全国的意见领袖到重庆看一看,找各方面的学者到重庆开会,尤其热衷于把全国法学的会议拉到重庆来开,甚至宣称要在重庆实行乡镇直选的试点。这个唱红打黑的“红都”,明显是想在自己的身上加上一点别的色彩。这个过程,大概从李庄案的第二期审理,重庆方面被迫撤诉之后,就开始了。按道理,能让强项的薄熙来做这样的收缩,应该不仅有来自舆论对于他们运动式的黑打和运动式的唱红的非议,更可能有来自某些比较有权势的势力的压力。 正如人们想象的那样,重庆模式之所以出台。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薄熙来在权力争夺中,感觉到了自己的某种失落,利用所控制的重庆搞出点名堂,希图上位的结果。像很多人说的那样,他是在搅局。这样的搅局,对于一个后威权时代的国家,在权威不再,接班人不能再靠权威指定,而由元老家族协商的情况下,是非常正常的。有资格争大位的人互不服气,接班纷争的加剧,有人为了争位而有非常之举,一点都不奇怪。但是,薄熙来采取了一种特别的方式,他竖起了毛主义的旗帜,高调宣称要走毛的道路。也真的祭起毛式的运动整肃和意识形态灌输的法宝,从整肃官员队伍入手,唱红打黑。同时也在坚持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扩张政府势力,推行民生工程,惠民措施,改善了重庆的社会治安,同时,也把重庆的群体性事件的发生率,降到了相当低的水平。 重庆模式一出台,不仅令全国的左派欢欣鼓舞,而且也给中共的当权者们,提供了一个绝佳的选择。尽管有些人不喜欢薄熙来这个人,但他们却不能不喜欢重庆模式。中国近十年改革停滞,经济发展迅速,积累下来非常多的社会问题:官民结构严重失衡,官民矛盾激化。高速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问题,能源问题,跟原有的城乡二元结构下的城乡矛盾,社会流动停滞,社会保障缺失,医疗问题,教育问题扭结在一起,使得上访成潮,群体性事件每年以成万起的规模增长。政府不肯改革,只能以抹浆糊的方式维稳来应付,导致维稳成本成了天文数字,而且急速增长。如果能有一种办法,不改变政体,不开计划经济的倒车,却可以把事情摆平,这是多么令人鼓舞的事情。这就是为什么一时间举国上下都在学重庆,不惟唱红处处,而且打黑,尤其是像重庆这样运动严打式的打黑,也相当盛行的缘故。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开倒车,向左转的趋向,已经相当明显。 但是,毛主义的模式,包括重庆这种复制的毛主义模式,有两个最大的软肋。一是经济上难以为继。市场经济与杀富济贫无论如何都难以协调,重庆不计成本的各种工程,单靠打黑充公的财产,支撑不下来,只能大举借债,或者寅吃卯粮。二是这种模式,会导致内外的紧张。重庆模式在内部整肃的时候,要找敌人,在外部,也要制造敌人。如果说,重庆模式仅仅在重庆做,对于全国而言,还不过是一条鲫鱼塘里的梭鱼,但是,如果把它推行到全国,就成了一条巨大的鲨鱼。相当多深受文革之害的中共党内官员,对毛主义的运动模式,还记忆犹新,薄熙来这种毛式亮相,不能不引起他们的紧张。重庆模式声势越大,越是全国都在效法,他们就越是紧张。不仅重庆之外的人紧张,重庆内部也一样紧张。就像毛当年搞文革,他的亲密战友林彪和同伴也高度紧张一样。 由于有这样两个软肋的存在,重庆模式,命里注定是要出事的。不是经济上被拖垮(这个时间要拖得长一点),就是内部出问题。我们现在难以猜测,到底有什么样的压力,使得原本气焰嚣张的李庄二期案件的审理,最终偃旗息鼓,又是何等压力使得心高气傲的薄熙来会悄然退却,一直到把自己的第一号心腹爱将从主管要害岗位上换下。我们只能猜测,应该有这样有来头的压力,加上舆论对重庆“黑打”的抨击,波及到了王立军头上,而在薄熙来也难以保住王立军的时候,薄王的关系也就完了。种种关于薄王之间的紧张和冲突的传闻,好像不应该是空穴来风。按常理,对于一个副省级的官员,擅自跑到美国领事馆,等于是自毁政治生命。应该说,唯有他的生命受到威胁的时候,他才有可能做出这样绝然的选择。毕竟,薄王之间的关系太密切了,或者说,王立军知道的太多了。对于一个长期以来就野心勃勃,甚至想要问鼎大位的人来说,做什么犯规犯忌的事,也在情理之中。 当王立军戏剧性地走入美国领事馆之后,应该说,重庆模式就已经以内部爆裂的方式宣告破产了。就像当年林彪的出逃,宣告了文革的破产一样。王立军出事不久,微博上有关重庆的水军悄然消失,网管的删帖也不再积极。说明在这样的“政治问题”面前,此前作为风向标的中央宣传部门对重庆已经撤回了支持。薄熙来的搅局,从此宣告失败。如果换一个人,理应立刻自请辞职。但是,权贵出身的薄熙来,却选择了硬撑,以撑待变。高调宣告他没事,他没错,一切都是按总书记的指示办的。甚至宣称总书记应该到重庆去看看,大有逼人表态之嫌。这一切,居然发生在他实际上并不知道王立军给美国人留下了什么,同时对中央交待了什么的情况下,就显得格外耐人寻味。 按道理讲,在大换届的中共 18 大召开前夕,稳定是大局中的大局。我原来以为,虽然薄熙来肯定是要走人的,但最大的可能是在 18 大之后。但是,薄熙来这样的强项,这样的高调反击,其中也许还包括传闻中的重庆挺薄大游行,如果没有这种事,我们很难理解在重庆换人之后,重庆市市长黄奇帆那番关于保证不发生“政治性社会事件”指的是什么。结果,在 18 大之前,重庆就换人了,这里面,肯定有一定的政治动荡风险。 此后,无论如何,薄熙来的政治生命已经完结了。尽管对他处理,很可能因为他的种种过分的动作,会从温和转为严厉。等待他的,甚至也可能是陈良宇的下场。但经此一挫,此公就算能全身而退,也没戏可唱了。重庆模式的破产,使得中共高层对于按这种模式解决难局的幻想破灭,中国也就暂时消除了向左转的可能。要想把社会问题摆平,只能另寻出路。从大的方面讲,改革三十多年,最有权势的权贵集团,聚敛了巨大的财富,成为改革的头号受益者,这个集团,虽然自身也分裂成各种派系,但都变成了超级有产者。有产者跟革命家不一样,无论道德如何,但理性程度肯定是增加的。他们的身份和财富,使得他们不可能不坚持开放,选择回到朝鲜去。所以,来自以美国为首的西方的压力,以及中国社会内部的动荡压力,逼得他们今后依然要选择继续改革,以期解决一系列迫在眉睫的难题,也就是说他们唯一的选择是推行政改。从某种意义上说,此前种种关于国进民退,法制倒退,意识形态左转,舆论言论的严厉监管等等“左的举动”,将会随着重庆模式的破产,走到尽头,改革,最终会触底反弹。改革从哪儿起步,改到何等地步,是不是还像以前那样先难后易,我们无从推测,尽管,这条路还很难走,保守势力依然可能反扑。但自从 1840 年以来,中国走向世界的趋势,无论如何都挡不住了。再出一个狂人,重试重庆模式,至少障碍会大得多了。

阅读更多

重庆市领导班子不断变化

重庆市领导班子不断变化 政坛急风骤雨 重庆领导班子半数换新人 作者: 来源:联合早报 来源日期:2012-3-28 本站发布时间:2012-3-29 2:26:44 阅读量:19次     60岁的陈存根(右)今年1月起才刚兼任重庆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党组书记,昨天被官方宣布不再担任重庆市委常委,由徐松南(左)接任中共重庆市委委员、常委。   中国地方大员人治治理特征现阶段仍较明显,因此中共重庆前市委书记薄熙来被免职后,新上任的领导人撤换前任班底的骨干干部,实属意料中事。   重庆政坛连日急风骤雨,官场人事调动、分工调整接踵而来,更如奇峰突起的,是一名去年底死亡的英国商人疑因涉入“王立军事件”,而由英国政府向中方提出重启死因调查,令事件瞬间笼罩国际谍报色彩。   一般认为,中国地方大员人治治理特征现阶段仍较明显,因此中共重庆前市委书记薄熙来被免职后,新上任的领导人撤换前任班底的骨干干部,实属意料中事,重庆市委领导班子的连锁震荡反应应会持续发生。   估计今年5月的重庆党代会之后,重庆市委新领导班子中大约有半数将换成新面孔。不仅如此,重庆38个区县主要领导、公安系统等政府机关单位也将大换血,重庆官场诚惶诚恐、如坐针毡。   上周五,青海省前公安厅厅长何挺,才从重庆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存根手中接过重庆市副市长、公安局局长、市委政法委副书记的任命书;岂料三天后,陈存根即被免去重庆市委常委职务。   昨天凌晨1时多,重庆门户网站华龙网少有地发布了午夜消息:经中共中央批准,陈存根不再担任重庆市委常委;徐松南任中共重庆市委委员、常委。此消息也刊登于当天重庆市委机关报《重庆日报》头版。   60岁的陈存根今年1月起刚兼任重庆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党组书记。尽管官方没有宣布他的其他职务变化,不过基于徐松南(56岁)接受新任命前是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兼自治区党校校长,陈存根恐怕将不再担任掌握人事和干部升迁任免的重庆市委组织部长之职。   昨天的《重庆日报》还报道了重庆市政府在本周一召开的常务会议上,研究调整市长、副市长及秘书长的工作分工。新任副市长何挺分管公安、国安、政府维稳、司法和信访工作。   这是重庆市政府在短短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第二次调整副市长的主管范围。   上个月2日,重庆前副市长王立军被宣布不再兼任公安局长,分工范围调整为教育、科技、文史等方面。   四天后,王立军进入美国驻成都总领事馆并滞留一天,引爆震撼中国政坛的王立军事件。   鉴于该事件造成的严重政治影响,中央“从当前形势和大局出发”,在本月15日宣布免去薄熙来和王立军的职务。   尾随而至的,是一场举城上下以新任书记张德江为首的“誓师”大会。   两周来,从重庆市政府、政协、人大、各机关辐射到38个区县,重庆官场几乎每天都有学习大会,旨在从思想上和行动上和党中央保持高度的统一,领会“两会精神”紧抓民生,并坚决维护重庆的社会政治稳定。   然而就在这些会议中,几张熟悉的面孔正悄然淡出,传闻和薄熙来妻子谷开来接触甚密的重庆南岸区委书记夏泽良便是其中之一。坊间盛传他早在上周三(21日)已被有关部门带走协助调查。   根据南岸区政府网站公开信息,本月21日当天,该区召开干部大会暨区委中心组会议传达中国全国“两会”精神,夏泽良没有出席会议。   隔天,重庆中国国际云计算博览会开幕仪式后,陪同重庆市长黄奇帆参观展览会场的是南岸区委副书记、区长刘宝亚。   夏泽良今年51岁,历任重庆丰都县公安局副局长、涪陵交通局局长、璧山县委副书记、重庆巴南区委副书记、荣昌县委书记,2009年10月升任重庆主城南岸区委书记。   外界盛传薄熙来主政重庆期间居住南岸区某警备区,夏泽良身为该区第一把手,打造南岸滨江沿岸风景拉动旅游观光,受到薄熙来赏识,还曾有意把他培养成为王立军的接班人。   夏泽良最后一次公开露面是在本月20日(上周二)参加某照明品牌的新闻发布会。据了解,他的职务已由该区区长刘宝亚暂代。   据外媒报道,去年11月死于重庆的英国商人尼尔·海伍德(Neil Heywood)或也涉入王立军事件。   英国外交部新闻发言人告诉《华尔街日报》,英国政府最近收到在重庆的英国人圈子的反映,向中方提出关于海伍德死因调查的疑点并要求重新调查。   由于此事在中国境内发生,发言人称英国无权干预中国司法过程,不过已留意到外界对于海伍德之死与中国政治动态的猜测,但拒绝就此评论。   去年11月,海伍德被发现死于重庆一家酒店。当地有关部门随后宣布他死于酒精摄入过量,并将其遗体火化。   不过海伍德的友人之后向英国驻华使馆提出质疑,指出他是一个滴酒不沾的人。   海伍德生前在中国多以独立咨询顾问的身份,扮演中英经贸文化等活动的桥梁角色,也具有中国企业到海外上市和投资的相关知识。   伦敦一家情报公司Hakluyt & Company接受法新社电访时说,海伍德长期为西方公司提供在华咨询服务,证实该公司曾听取过他的建议,并对其死讯表示难过。   英国媒体报道,这家情报公司是由英国秘密情报局M16的前情报员所设立。

阅读更多

法广 | 中国: 重庆猝死者海伍德曾为一家英国商业情报公司工作

今天(3月27日),中国的知名独立媒体财新传媒对海伍德的身世背景进行了调查。根据“财新网”上午刊发的报道,尼尔海伍德(Neil Heywood)为行事低调的战略商业情报公司Hakluyt工作过,这一细节更增加了此事的敏感与戏剧性。 财新网采访了Hakluyt的发言人,对方表示,“海伍德(Neil Heywood)在中国从事商业咨询业务已经很久了,而我们只是他提供服务的很多公司中的一家。我们对他的死感到非常难过。” 这家总部设在伦敦的情报公司的发言人表示,海伍德并非Hakluyt员工,只是他们的一名顾问(consultant)。“很多大公司在中国都会聘请顾问。”Hakluyt发言人同时指出,海伍德在重庆并不是在做Hakluyt的项目,他拒绝透露海伍德从何时开始成为该公司顾问、是否到死之前都与该公司保持商业关系。 发言人均不肯透露,Hakluyt从事何种业务,在中国专长于哪些商业领域,只是强调“我们是一家战略情报(strategic intelligence)公司。” Hakluyt行事低调,其总部在伦敦对冲基金云集的Mayfair一带,其在纽约和新加坡设有子公司。该公司主页仅有三地联系方式和公司图标外,并无其他信息。 根据公开报道,Hakluyt由曾任英国军情六处(MI6)主管与英国企业联络的退休官员Christopher James于1995年创办,前英国石油公司(BP)副总裁Peter Cazalet也参与了创办。英国的军情六处相当于美国的中央情报局。 Christopher James已经于2006年退休,Hakluyt公司现任首席执行官Keith Craig曾在英国军方和外交部都任过职,也从事过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业。 Hakluyt并不公开其主要业务,其雇员中不乏前情报人员,其客户则都是蓝筹大公司。 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曾于2001年11月报道,Hakluyt高薪雇佣一名叫Manfred Schlickenrieder的德国情报人员,为其获取英国石油公司和壳牌石油公司潜入反对石油公司的环保组织的有关情报。 根据《金融时报》网站今天凌晨更新的信息,海伍德(Neil Heywood)死时41岁,在1984年至1988年就读于哈罗公学,与薄熙来之子薄瓜瓜为校友,并且两人在英国和中国都经常碰面。海伍德妻子是大连籍,并与薄家自上个世纪90年代起就有密切往来。 网络公开检索可知,海伍德在多家公司挂有“非执行董事”等职务。 海伍德在咨询公司华灵四方留下的简历称,海伍德“毕业于北京语言文化大学,知名中国经济问题专家,中文流利,长期担任西方大型退休基金中国问题专家,参与吉利汽车和国外投资者合资等涉及中国企业的投资合作的大型项目”。 有熟悉此事者称,薄熙来妻子所执掌的北京昂道律师事务所,长期在外资企业的审批、并购、融资等方面拥有大量客户。在华英国商务圈子熟悉海伍德的人,将其描述他为,与薄熙来家族关系密切,经常引见并安排相关商务机会。  

阅读更多

中国选举与治理 | 重庆市领导班子不断变化

重庆市领导班子不断变化 政坛急风骤雨 重庆领导班子半数换新人 作者: 来源:联合早报 来源日期:2012-3-28 本站发布时间:2012-3-29 2:26:44 阅读量:19次     60岁的陈存根(右)今年1月起才刚兼任重庆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党组书记,昨天被官方宣布不再担任重庆市委常委,由徐松南(左)接任中共重庆市委委员、常委。   中国地方大员人治治理特征现阶段仍较明显,因此中共重庆前市委书记薄熙来被免职后,新上任的领导人撤换前任班底的骨干干部,实属意料中事。   重庆政坛连日急风骤雨,官场人事调动、分工调整接踵而来,更如奇峰突起的,是一名去年底死亡的英国商人疑因涉入“王立军事件”,而由英国政府向中方提出重启死因调查,令事件瞬间笼罩国际谍报色彩。   一般认为,中国地方大员人治治理特征现阶段仍较明显,因此中共重庆前市委书记薄熙来被免职后,新上任的领导人撤换前任班底的骨干干部,实属意料中事,重庆市委领导班子的连锁震荡反应应会持续发生。   估计今年5月的重庆党代会之后,重庆市委新领导班子中大约有半数将换成新面孔。不仅如此,重庆38个区县主要领导、公安系统等政府机关单位也将大换血,重庆官场诚惶诚恐、如坐针毡。   上周五,青海省前公安厅厅长何挺,才从重庆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存根手中接过重庆市副市长、公安局局长、市委政法委副书记的任命书;岂料三天后,陈存根即被免去重庆市委常委职务。   昨天凌晨1时多,重庆门户网站华龙网少有地发布了午夜消息:经中共中央批准,陈存根不再担任重庆市委常委;徐松南任中共重庆市委委员、常委。此消息也刊登于当天重庆市委机关报《重庆日报》头版。   60岁的陈存根今年1月起刚兼任重庆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党组书记。尽管官方没有宣布他的其他职务变化,不过基于徐松南(56岁)接受新任命前是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兼自治区党校校长,陈存根恐怕将不再担任掌握人事和干部升迁任免的重庆市委组织部长之职。   昨天的《重庆日报》还报道了重庆市政府在本周一召开的常务会议上,研究调整市长、副市长及秘书长的工作分工。新任副市长何挺分管公安、国安、政府维稳、司法和信访工作。   这是重庆市政府在短短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第二次调整副市长的主管范围。   上个月2日,重庆前副市长王立军被宣布不再兼任公安局长,分工范围调整为教育、科技、文史等方面。   四天后,王立军进入美国驻成都总领事馆并滞留一天,引爆震撼中国政坛的王立军事件。   鉴于该事件造成的严重政治影响,中央“从当前形势和大局出发”,在本月15日宣布免去薄熙来和王立军的职务。   尾随而至的,是一场举城上下以新任书记张德江为首的“誓师”大会。   两周来,从重庆市政府、政协、人大、各机关辐射到38个区县,重庆官场几乎每天都有学习大会,旨在从思想上和行动上和党中央保持高度的统一,领会“两会精神”紧抓民生,并坚决维护重庆的社会政治稳定。   然而就在这些会议中,几张熟悉的面孔正悄然淡出,传闻和薄熙来妻子谷开来接触甚密的重庆南岸区委书记夏泽良便是其中之一。坊间盛传他早在上周三(21日)已被有关部门带走协助调查。   根据南岸区政府网站公开信息,本月21日当天,该区召开干部大会暨区委中心组会议传达中国全国“两会”精神,夏泽良没有出席会议。   隔天,重庆中国国际云计算博览会开幕仪式后,陪同重庆市长黄奇帆参观展览会场的是南岸区委副书记、区长刘宝亚。   夏泽良今年51岁,历任重庆丰都县公安局副局长、涪陵交通局局长、璧山县委副书记、重庆巴南区委副书记、荣昌县委书记,2009年10月升任重庆主城南岸区委书记。   外界盛传薄熙来主政重庆期间居住南岸区某警备区,夏泽良身为该区第一把手,打造南岸滨江沿岸风景拉动旅游观光,受到薄熙来赏识,还曾有意把他培养成为王立军的接班人。   夏泽良最后一次公开露面是在本月20日(上周二)参加某照明品牌的新闻发布会。据了解,他的职务已由该区区长刘宝亚暂代。   据外媒报道,去年11月死于重庆的英国商人尼尔·海伍德(Neil Heywood)或也涉入王立军事件。   英国外交部新闻发言人告诉《华尔街日报》,英国政府最近收到在重庆的英国人圈子的反映,向中方提出关于海伍德死因调查的疑点并要求重新调查。   由于此事在中国境内发生,发言人称英国无权干预中国司法过程,不过已留意到外界对于海伍德之死与中国政治动态的猜测,但拒绝就此评论。   去年11月,海伍德被发现死于重庆一家酒店。当地有关部门随后宣布他死于酒精摄入过量,并将其遗体火化。   不过海伍德的友人之后向英国驻华使馆提出质疑,指出他是一个滴酒不沾的人。   海伍德生前在中国多以独立咨询顾问的身份,扮演中英经贸文化等活动的桥梁角色,也具有中国企业到海外上市和投资的相关知识。   伦敦一家情报公司Hakluyt & Company接受法新社电访时说,海伍德长期为西方公司提供在华咨询服务,证实该公司曾听取过他的建议,并对其死讯表示难过。   英国媒体报道,这家情报公司是由英国秘密情报局M16的前情报员所设立。

阅读更多

中国选举与治理 | 重庆:深水行与冰山破

重庆:深水行与冰山破 作者:秦子忠 来源:作者赐稿 来源日期:2012-3-29 本站发布时间:2012-3-29 10:57:54 阅读量:157次   引言:薄的淡出,我以为是中国深水区改革的一个跨步,也是政治体制改革的破冰之口。这个成就,我以为是中国社会民主力量的又一胜利,当然其间也得益于政府内部阳光元素的自我抗争。中国改革的航船,进入深水区,遭遇冰山以及破冰时所表现出来的船身震荡都是不可避免的。中国之社会精神应当高度谨慎,更需高瞻远署,唤醒船员心智,引领船员民主意识之走向,以求为中国之航船安全度过震荡期。而在当前世界局势动荡以及国内18大换届临近的背景下,中国社会的稳定依然是大局中的大局。在这个紧要的关头,面对中国政治体制的改革路径,我需要重申我的改良主义:社会精神的民主增量与政府阳光元素的自我增量。中国政治密室的窗户经由薄的淡出已经被掀开一角,而最终密室能否门户大开,不再单靠有限的烛光,而是同时依靠无限的阳光,在于社会精神的力量能够趁着这丝希望之微光继续挺进,从而促成政府阳光元素与社会民主精神之里应外合。   张鸣教授在《 重庆事件的成因和走向 》一文中对重庆模式的先天性缺陷的分析,是很有见地的。重庆模式,在经济上的“寅吃卯粮”和政治上的“敌人为纲”,命定是不可持续的。重庆模式的出场,从一定意义,是薄在“密室政治”失势后试图通过毛主义式的回归以求借民意东山再起的产物。因此,重庆模式的出场及其唱红打黑的主题,只不过是金字塔顶端权力之争的派生物。清楚这一点,那么理解重庆模式先天不足的缺陷也就不难了。我以为薄本人,是比任何人都能清楚重庆模式的不可持续性的,而这点却在他强势推行、高调行事的参照下,反而让他的心机昭然若揭。   从某种程度上,我倾向于认可重庆模式的伦理立场:推行普遍民生与共同富裕。所不幸的是我所认可的却是重庆当局用以谋求其政治生命的手段,而不是目的。由于没有看到这一点,以至于宋鲁郑先生在《重庆风云考验中国政治模式》一文,依然声称“薄熙来及其创立的重庆模式对中共有双重积极意义。一是在弱势群体重建道德高地。二是展现中共体制的生命力。”重庆模式的意志不是为顺应中国社会历史趋势而生,因此,民主和法治自然会在它的视野之外或者是次优的考虑指标。薄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的是短时期内获得广泛的社会人气与认同。因而它的“山水之意”也就不可能是普遍民生和共同富裕了。在这样的政治旨趣之下,唱红打黑的运动,生成的不是普遍民生与共同富裕的社会希望,而是权力的集中化以及法制的畸形化。正如孙兴杰在《“重庆模式”的幻灭》一文所描述的:“打黑过程中出现的僭越司法程序的事件屡见不鲜,政治决定压倒司法程序使得打黑行动被有些人讽刺为“黑打”。而唱红行动,则被认为是复辟文革”。   当然普遍民生与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实现的目标,但是实现它的方式,一定要回到建国初期的老路吗?我表示质疑。一个感官而直接的判断是,中国的现实景象与朝鲜的当前局势对比后的答案直接生成。对此,中央高层是有清醒认识的:“现在改革到了攻坚阶段,没有政治体制改革的成功,经济体制改革不可能进行到底,已经取得的成果还有可能得而复失,社会上新产生的问题,也不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文化大革命’这样的历史悲剧还有可能重新发生。” 所幸的是,薄的个人权威出不了重庆。反观广东模式,虽然也不尽人意,但是至少让人看到希望之所在。虽然广东频发各种各样的事件,但是这些事件的频频爆发,倒不令人惶恐不安,反而是令人安然。假使广东当局也与其他地区当局一样维稳至上,追求“掩”、”压”与”堵”,那么诸如王立军事件或许在广东也将不可避免。因为公权力对外膨胀的同时,它必然也对内膨胀。这是权力集中化的自我发展逻辑。所幸的是,我们更多听见的是“乌坎”、“小悦悦”这类事件的频频曝光。这类事件的频频呈现于世人的视野,一定程度上是民主力量的发展与阳光行政的改革相互磨合的结果。为此,我赞同这样的一种观点,不是社会事件发生的多了,而是地方当局敢于甚至自觉接受民众的民主监督了。   然而,薄没有想到的是自己借不到民意之风,反被刮走。但是中国许多学人以为薄的出局,使得中国政治高层左右势力的失衡。我以为持有这一观念者,其思维逻辑是囿于中国政治体制之过去。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僵局,是权力派系之争对峙的现象。因而中国政治改革的前进,需要破局,而破局无非就是旧的平衡被打破,生成更高质量的平衡。因而中国当前的破局,必然是某一方力量胜出的结果。因此重庆事件之后,中国社会关注的问题应该是将这一胜出的力量置于中国社会发展的这么个坐标系中加以定性分析与历史考量。   薄的出局,原因诸多。但是从薄的淡出这一视角,我以为是中国深水区改革的一个跨步,也是政治体制改革的破冰之口。这个成就,我以为是中国社会民主力量的又一胜利,当然其间也得益于政府内部阳光元素的自我抗争、对为人民服务的政党精神的坚守。中国政治体制民主化趋势的希望,恰恰是中国政治高层左、中、右派系势力的失衡,代之是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平衡乃至更高的平衡。   中国改革的航船,进入深水区,遭遇冰山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当前的破冰所表现出来的船身震荡同样也是不可避免的。中国之社会精神应当高度谨慎,更需高瞻远署,唤醒船员心智,领导船员民主意识之走向,以求为中国之航船安全度过震荡期。在当前世界局势动荡以及国内18大换届的临近的背景下,中国社会的稳定依然是大局中的大局。   中国的政治改革方式虽然被众人所诟病,但是渐进的改革方式依然具有它的生存空间。一个社会形态即便发现了它的客观规律,也不能跳过也不能用法令取消社会历史的发展阶段,社会历史的发展总是在前人创造的物质基础上的一种现实生成。我期待全国乃至全世界所有国家普选制度的来临,但是我明确反对以大规模的流血革命作为代价,尤其是中国政府中的阳光元素还具有自我抗争意志和力量的前提下。中国社会要想企图诸如茉莉花革命来解决政治体制改革的问题,我以为一是不现实,二是不需要的。这种突然之间的“颜色”转变,是福是祸,还待需历史的证明。我总以为一个民族民主的质量,正如一个人的成长一样,是需要摸爬滚打的历练和打磨来加以保证。   但是,以封杀论坛言论、遏制微博发展、限制名人话语权等方式谋求局势的稳定,我以为是缘木求鱼的。民主的历史趋势,任何人为的阻碍都将被历史所摧毁和唾弃。然而作为民主之特征的言论自由权利,在中国却依然屡遭侵犯。在民主的本意里,赋予了每一个公民都有对社会热点发表自己看法以及言说的自由权利,而至于他(她)言论的对与错,不能作为限制其言论自由权是否获得的合理理由。对的言说与错的言说,在言论自由权的内涵里都是一样的,只不过是确证一个公民拥有言论自由权的现实形式。   因此,在这个紧要的关头,面对中国政治体制的改革路径,我需要重申我的改良主义,依然是社会精神的民主增量与政府阳光元素的自我增量。中国的民主,至少能够确保我的这一种声音,毕竟它是构成13亿种民主声音的中一种。   薄的出局,是中国政治体制开启实质改革的一个信号。然而这信号,只不过是中国政府下决心破冰之伊始,而最终决定航船是否能够顺利穿越整座冰山,还需社会精神的广泛参与、集结与监督来保驾护航。中国政治密室的窗户已经被掀开一角,而最终决定密室能否门户大开,不再单靠有限的烛光,而是同时依靠无限的阳光,在于社会精神的力量能够趁着这丝希望之微光继续挺进,从而促成阳光元素与社会民主精神之里应外合……而在这个挺进的过程中,还望诸位留意伏尔泰的名言: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是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力。只有民众将这句话内化为自己的民主生活方式,中国公共知识分子的脊梁才能挺直起来。         (转载本文请注明“中国选举与治理网”首发,以上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和观点。)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十月之声(2024)

【404文库】“再找演员的话,请放过未成年”(外二篇)

【404媒体】“等帘子拉开,模特已经换上了新衣”(外二篇)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