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生

共识网 | 马军:陆生在台湾

                                            ——最爱是浓浓的人情味     大陆学生的台湾梦   自2008年马英九上任以来,两岸之间的交流日渐紧密,经济互动与人员交流日益增长。2011年8月1日起,在台湾的中国大陆学生(简称陆生),除短期交流的研修生外,开始新增修读学位的学籍生,显示两岸交流破冰以来学术文化交流日益密切。目前台湾已经招收两届大陆学生,境内共有大陆学位生约2000名。根据互赖理论,人员的交流有助于双方彼此认知和理解,进而有助于促进和平。所以不论是大陆还是台湾,两岸都一定程度的将两岸和平的期望部分的其托在来台陆生的身上,陆生在台湾所接受的教育和生活体会也成为诸多研究者关心的话题。   台湾的诸多大学,之前都有接待大陆短期交换学生的经验,所以在接待大陆学位生的时候都有所准备。首先,由于台湾各个学校都有研究大陆教育的教授和学者,所以在筛选大陆学生入学申请的时候,各个学校都会请本校熟悉大陆教育的教授来“把关”。其次,如台大、政大、清华等名牌大学,由于招收陆生较多,学校特别在学生工作处下面设置陆生服务组,专门处理陆生报名和就学等事宜。而像笔者所在的学校,由于只有一名陆生,没有设置专门服务陆生的机构,却也有专人进行对接,小到组织聚餐办理电话卡,大到和教育部门交涉和反映问题,学校均能帮助学生完成,陆生能减少很多生活琐事的烦扰。再次,台湾学校的“领导们”相比大陆,都少了些“官威”,多很多“亲切”。入学伊始,系主任就通知我校长要请我餐叙,而所谓的餐就是在校长办公室一起吃十五块人民币一份的鸡腿便当,而所谓的叙就是听校长和系主任互相调侃:校长说系主任擅长投资,家里有钱;系主任说校长官大,前途无量。吃着便当听着两位“领导”互相调侃,接触到的是台湾浓浓的人味儿。   台湾招收陆生刚满两年,已经有不少的陆生通过各种方式表达自己在台湾的感受。淡江大学大陆研究所杨景尧教授曾召集55名在台读书的大陆学生,共同出版一本名叫《大陆学生台湾梦》的书,淡江大学本科生蔡博艺和台湾大学研究生胡俊峰也分别出书记录自己在台湾的生活和感受。台湾各大知名的娱乐节目,如《大学生了没》等,也都纷纷拍摄了不止一期的关于陆生的专题节目,请陆生和台湾学生对坐而谈,聊聊彼此。   除了人情味儿和新鲜感,陆生在台湾感触最多的还是台湾的多元:台湾一年一度的同性恋彩虹游行,总少不了大陆学生的身影,游行中的同性恋甚至举出“我们都是同志”的标语牌表示对陆生支持的感谢和调侃;台湾历次政治游行和选举的造势晚会,陆生也都很喜欢去围观,阿里山日月潭之外,政府议会也是台湾各高校组织陆生活动最喜欢去的地方,台湾政党也特别喜欢找陆生进行谈话,民进党和新党就曾公开的官方的征集陆生参加各自举办的座谈会;晚上台湾各个新闻台的政论节目也让陆生过足了眼瘾,若不是台湾官方明令禁止陆生参加政论节目的录制,想必陆生也会成为台湾各大政论节目的座上宾。    三限六不的“歧视性”政策却困扰着陆生   然而,赴台读书的陆生在台湾却面临着不少的“歧视性”政策,其中有些政策已经严重影响到了陆生对台湾的观感和生活。   2008年,马英九政府上台之后准备宣布开放陆生来台修读学业,民进党却坚决反对开放陆生赴台读书。在双方的政治的拉扯下,2011年马英九政府宣布允许陆生赴台读书,但是出于对反对党的妥协,给陆生赴台政策附加了很多的条件,这些条件被统称为“三限六不”。所谓三限指限制生源,只开放大陆最顶尖的41所985院校毕业生来台读研究生;限制数量,每年两千名为限;限制领域,不开放医学院和安全科技方面的专业招生。而六不则包括不加分、不影响本地名额、不编列奖学金、不允许打工、不允许考执业证照以及不允许就业。在这严格的三限六不之外,还存在差别学费(即公立学校陆生收费按照私立学校最高标准),不允许参加健保等经济方面的限制。   目前,相比于最初的三限六不政策,一些方面已经开始松动,马英九在不久前表示,即将在985院校之外,承认大陆211院校的学历,并且招收学生;在高等职业教育方面,也要和大陆开展合作;不允许大陆学生打工,但是允许大陆学生在校内担任老师的研究助理,并领取相应报酬;不编列公立奖学金,但是允许陆生领取学校自筹或者民间提供的奖学金。   而陆生加入台湾“全民健保”的争论,更是体现了台湾人对陆生赴台的复杂态度。在台湾,不管是本地学生还是外籍学生,抑或是港澳或是东南亚的侨生,都有权加入台湾的“全民健康保险”,享受和台湾本地人一样的医疗待遇和报销额度,唯独大陆学生因“身份特殊”不能享有。为此台湾内部曾经进行过多次讨论,经济账政治账法律账通通算了一遍。2012年10月11日,台湾“行政院”会议通过《两岸人民关系调理》第22条修正案,将陆生来台身份从“停留”改为“居留”,使得未来陆生可以和侨生、外籍生一样纳入健保,享受每月缴749元的国民待遇。然而10月26日至12月14日,民进党与台联党团在立法院院会8次阻拦,将法案退回程序委员会,使得无法交付审查,使法案搁置。使得陆生健保一事最终搁浅,陆生在台湾生病或受伤,只能提前在大陆买好商业保险,否则只能全额自付比大陆高出很多的医疗费用。在谢长廷访问大陆之后,陆生健保甚至一段时间被看作是民共交流的指标事件。目前国民党政府有意再次发动此事,但是面对反对党的阻拦,国民党的底气也不是十分足,台湾“陆委会”的官员曾经跟陆生私下交流时表示,希望陆生能全力支持陆生纳入健保的案子,只有过了这一关,居住权工作权等更难的案子,才能一一的展开,陆生在台湾的权益,才能一步步的落实。    附:陆生对话陆生    采访人:马军    被采访人1:艾威(化名,台湾某高校博士生在读)   问:你觉得三限六不政策对你来说是不是歧视性的政策?   答:当然是,不跟台湾本地生比,哪怕就跟外籍生和侨生相比,这也是歧视性的政策,我们连居留证都没有,而且健保也没有,学费几乎是他们的两倍。如果除台湾本地生之外,所有学生都像我们这样,也就没有歧视了。但是问题是只有陆生是这种差别待遇,所以这就是歧视。   问:三限六不之外,你还遭遇过那些的不快。   答:和大陆一样,台湾人也喜欢泛政治化,我有一位“绿色”的老师,对待学术是非常严谨的,但是私下交流的时候,却对大陆充满敌意,什么事情都能扯到两岸关系,而且过于敏感,一点小事就放大到两岸问题上。我还有一位同学,对大陆人也有敌意,认为大陆学生在台湾抢占了太多的资源,反对陆生申请工读等等。   问:你对陆生加入健保问题怎么看。   答:我在欧洲读书的时候,所有的同学只要缴交的学费都享有本国学生的医疗待遇。而在台湾我们的学费更高,但是只有我们没有健保,外籍生侨生都有,这点我觉得非常的不公平。   问:你觉得台湾最好的地方是什么。   答:人文环境。在台湾,人和人交谈特别轻松友善,聊的也开心。但是在大陆,人们的戾气特别重,仇恨感特别强,不如谈完友善平和,我回了家都不爱出门了。我认识的同学都喜欢台湾的生活环境和节奏。台湾人感觉都对自己的生活状态挺满意的。    被采访人2:蔡博艺(淡江大学大二学生,《我在台湾我正青春》一书作者,该书被《亚洲周刊》评为年度十大好书)   问:你觉得三限六不是不是歧视性政策。   答:是,我认为这是两党博弈的结果,其目的并非是歧视陆生,但是在政治的拉扯过程中,就出来这么一个看起来很歧视的结果,对于这个政策,我很理解,但是很难接受。   问:如果开放打工、纳入健保和调降学费这三个目标你选择一个,你会选择哪个?   答:纳入健保,可能受我的一个同学的影响吧,她去年得了一场大病,因为没有健保所以费用很高。这个对我的影响挺大的。   问:你觉得台湾让你最舒服的一点是什么?   答:人和人的关系吧,台湾是一个友善的社会,人和人之间都很温和。   问:那你在台湾有什么不快的经历么?   答:台湾的网上的环境不如现实。现实中的人接触的直接,见面总有三分情。在网站上,一讲到大陆的话题,一定有人反感,在下面说426(死阿陆的谐音,台湾网络上一种对大陆人的歧视称呼)什么的,这点让人很不舒服。   问:台湾有什么给你惊喜的,比如你在大陆没想到,但是在台湾就是很普遍的事儿?   答:哈哈,我能说是台北的全城免费wifi么?全城免费的wifi我在大陆没有想过,但是台北就是这样,太方便啦!

阅读更多

美国之音 | 台湾拟考虑陆生纳健保 引起争论

台湾一民进党立委日前以人道和人权原则立场提出把大陆学生纳入台湾健保体系的构想后,在民进党内部和台湾政坛引发了论战。批评者称这一构想有“媚中色彩”,会伤害台湾人的利益。在台湾高校教书的中国民运人士王丹等人建议,应以长远的战略眼光看待在台湾的陆生健保问题。

阅读更多

BBC | 台湾来鸿:陆生报到!

对于大学新生来说如何渡过未来的大学生活?总是充满着兴奋与期待 九月进入开学季,首批中国大陆的学生正式来台念大学与研究所,因此各大学近日纷纷针对陆生举办新生训练、入学讲习、制作生活手册…,目的就是希望这些离乡背井渡海而来的大陆新生,能早日适应台湾的大学生活。 对于任何一个大学新生来说,该如何渡过未来的大学生活?总是充满着兴奋与期待,虽然台湾也存在来自不同县市的学生,离家到外地念大学,也有许多在生活中的食、衣、住、行必须重新适应的地方,但陆生较台生不同的是,一海之隔,两岸在语言习惯、生活文化上,仍有许多差异。 各大学协助陆生适应台湾生活 昆生科技大学专门为陆生制作的生活手册中,就贴心地把台湾的纸钞、硬币印出样张,让陆生先认识清楚;也提醒陆生两岸计算机(计算器)的中文输入法,并不相同,建议陆生安装繁体中文系统;元智大学特别为陆生开辟「台湾文化」、「法律与生活」列为必修课,让陆生熟悉台湾相关政策与法令,避免生活中不必要的纠纷;对于台湾民间惯用的闽南语,元智大学则列为选修课,让有意更融入台湾民情的陆生选修;辅仁大学则专为陆生规划了「大一学习导师」、「同侪学习伙伴」的制度,给予陆生在课业与生活方面的协助。 适逢台湾明年一月十四日将举行立委与总统的合并选举,从现在开始,台湾已进入政治热季,所以各个学校在陆生初来乍到之际,还是三令五申地劝喻陆生,「要尊重台湾的政治体制、了解台湾的民主制度,但不要参加政治与社会运动。」 多了解台湾社会风土人情 对于多数陆生而言,在还未亲自「深入体验」台湾的生活之前,接触台湾百态最快捷的方法,不可讳言地,是透过每天二十四小时强力放送的电视节目。中国民运人士王丹则建议陆生,不要只看电视名嘴讨论事情,应该多看看台湾各个层面的公民社会、社团活动,甚至包括台湾历经白色恐怖到民主社会的过程中的人物,也值得了解。 许多大学校长也都建议陆生在台期间,除了课业学习之外,多体验台湾的民主社会、人文风情,但是在这些选择来台念大学或研究所的陆生,他们是基于什么样的理由,而选择来台湾念书? 首批来台念大学或研究所的陆生,其中有不少就曾在短期交流下来过台湾。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热爱中国文学的高萍,选择到新竹的清大中国文学研究所攻读,她在接受媒体访问时,就表示,大陆经济起飞,一般人对这些形而上的学科并不重视,在大陆时,当她被问到是念什么科系时,对方只要听到她回答是念中文系,几乎都会说:「是要当老板的秘书吗?」她认为,虽然在台湾,大家也会有念中文系就是要教书的刻板印象,但相较之下,「台湾比较不会岐视中文!」除了课堂内的学习之外,高萍也期许自己在台湾能够多听一些讲座,余时造访各地的古老庙宇,感受台湾的人文风情。 来台念书各有不同的期待 高雄树德科大十名大陆学生中,有八位选的是与设计相关的科系,来自福州的陈诗涵说,她从网络上得知,树德科大的学生曾在德国iF设计大赛中多次得奖,她就是冲着这个而来;另一位读室内设计的王斌则表示,他的父亲从事的是室内设计,他和父亲看了许多台湾的电视节目,发现台湾在设计方面比大陆强,因此他的父亲希望他来台湾念书。 许多大陆学生对于台湾充满好奇,来自广东深圳大学的项婷婷就觉得,台湾满街跑的摩托车,是他感到最特殊的台湾文化;不少大陆学生也表示,他们对于台北101、故宫、日月潭、总统府、花东海岸风光、台南府城的历史文化、高雄的西子湾和爱河、热情的垦丁海边、全台各地的夜市小吃,充满了兴趣,想要一一探访,来自浙江的庄姓学生就说,来台湾前,他就听说了许多台湾的旅游景点,因此他这次特地多带了一些钱,要当作旅游经费,等研究好旅游信息与交通路线后,就可以出发。 台湾教育部开放二千名陆生来台念书,然而首批来台的陆生,实际不到一千人,多少与教育部对陆生来台念书所设定的「三限六不」政策,包括限制采认高等学校、限制来台陆生总量、限制学历采认领域、不加分优待、不影响国内招生名额、不编列奖助学金、不允许在学打工、不得在台就业和不得报考公职考试等诸多限制,以及招生简章到今年四月才公布,许多大学不及到对对岸招生有关;但不管怎么说,首批来台念书的陆生还是顺利报到了,这一批陆生未来会在两岸交流中,激出什么样的火花?许多人拭目以待!

阅读更多

联合早报 | 政策限制多多 台湾招收陆生恐不满额

政策限制多多 台湾招收陆生恐不满额 (2011-06-18) 早报导读 [特写天下] 越战文件从泄密到公开 [人物面对面] 王赓武教授 回首八十年 [南中国海争端] 马国防长: 智慧解决 避免动武 [塑化剂风波] 中国药品“力百汀”立即停售 [总统选举] 论政网站晚宴 陈清木陈钦亮齐亮相 ● 黄顺杰 台北 台湾将在今年9月迎来首批赴台就读大学与研究所的大陆学生,但几经波折方成形的开放陆生政策此时却面临招生不足的考验。受访学者指出,由于陆生政策受多项限制羁绊,加上台湾内部政治氛围的干扰,今年原定开放的2141个陆生名额恐无望填满。 另一方面,由于总统大选将届,陆生来台议题在台湾格外敏感。在野的民进党主席蔡英文日前到世新大学演讲时,被大陆交换生询及对陆生来台的看法。蔡表示,民进党欢迎外来学生,“但一个国家的教育资源及预算有限,在某一程度上,政府应把资源用在自己的国民与公民身上”,这被媒体解读为若民进党明年重新执政,现有陆生政策可能出现倒退。 对此,淡江大学大陆研究所所长张五岳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如果绿营重掌政权,届时陆生政策绝对将与现行制度不同,民进党执政初期也不会大幅度推动陆生政策。此外,大陆政府部门会否愿意与民进党政府配合,亦是未知数,而陆生是否会在“若干不确定的政治因素下来台就学”,更是不得而知。 根据台湾大学校院招收大陆地区学生联合招生委员会(简称“陆生联招会”)于本月8日公布的来台就读研究所的陆生榜单,获录取的陆生人数为248名,仅占核定的653个硕、博士生名额的38%,而有逾半数开放陆生就读研究所的大学院校出现招收无人的窘境。 至于学士班的招生进度,按陆生联招会截至本月7日的数据显示,共1137人上网报名,其中563人已填选志愿,但仅368人已缴费,距离1488个陆生目标甚远。学士班录取名单将在7月4日放榜。 张五岳指出,由于招生时程过于匆促(4月上旬才公布学士班招生简章),再加上“三限六不”政策及岛内政治环境等因素的牵制,“第一年的招生成绩不会让人感到满意”。 马英九政府去年在力推陆生来台政策时,为安抚绿营的疑虑,避免政治对立影响两岸学术交流的促进以及两岸学生竞争力的提升,出台了“三限六不”政策。 所谓“六不”即是:考试不加分;不影响本地学生权益,以外加名额招收陆生;不编陆生奖学金;不允许陆生在校外打工;不可考证照;不可续留台湾就业和从事公务员。“三限”则是指陆生赴台:限量;限校;限制地域。 Chat about this story w/ Talkita

阅读更多

陆生赴台,程序比效率更重要

作者:沈宇哲 | 评论(0) | 标签:大陆, 学生, 台湾, 程序, 立法

本文专供凤凰网评论使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久违的台湾议会暴力,在二次政党轮替后的台北政坛,似乎沉寂了一段时间。但本周,立院教育及文化委员会审查大陆学生赴台就学相关法律修正条文草案时,引来了蓝绿阵营总动员的大阵仗。之后,人们从电视镜头中看到了蓝绿立法委员互相推搡、咒骂,教育部长吴清基遭围堵,教育文化委员会主席赵丽云遭绿营同僚勒颈捂嘴,体力不支昏倒,双方“参战”人员均不同程度挂彩送医。

此后,总统马英九赶赴医院看望国民党籍受伤的民意代表,表达慰问之意的同时,站在国家领导人高度谴责立法院的暴力再起,理性问政空间荡然无存。同样感到遗憾的还有他的对手蔡英文,但蔡主席认为这是由于执政党动用人数优势强行修法的不当举措。双方阵营再次隔空交战,唇枪舌剑。

国会暴力事发后,台北媒体以最高调的方式重点报道,如果再追溯到4月14日大陆国台办宣布又一波“对台新政”:123所高校(大学)将开始免试招收学测成绩达“顶标级”的台湾高中生,面试合格即录取,今年9月就可正式入学。台湾各界认知到,面对大陆越发强烈的抢占人才攻势,台湾必须做出必要的应对。而首当其冲的就是需要检讨被搁置许久的大陆学生赴台就学的法律修订及配套措施。

在这样的背景下,国民党立法院党团手持行政院版的《两岸人民关系条例》第22条及22条之1的条文修正草案,以及《大学法》第25条及《专科学校法》26条的修正草案,启动对开放陆生赴台及认可大陆学历的立法表决程序。

其实,大陆学生赴台受阻一事由来已久,历经李登辉、陈水扁两届政府,大多因意识形态和两岸关系阴晴不定两大原因停滞不前。对民进党和非蓝政治力量而言,统战、大陆学历认证、陆生工作权是三个最重要的反对理由。

就在国会暴力发生翌日,台湾三大报不约而同发表社论,谴责议事殿堂暴力玷污民主法治的同时,也进一步反思政党因循守旧、闭关保守的不作为。舆论普遍认为,台湾民主化走到今天,开放社会更富包容、价值多元,而面对客观上大陆学生赴台求学的需求,台湾教育界不该熟视无睹。所谓统战、洗脑的担心,均属杞人忧天。相反,台湾社会需要建立一种感化、熏陶前来就学的大陆学生,提供给他们身临其境的环境,来体验崇尚法治,奉行民主原则的社会是如何运行的,大陆相比台湾,还有哪些可以提高、进步的空间。

但是,除了自信心不足和意识形态旧习难改外,马英九政府自身的做法也是法案受阻的根源之一,其实质是公权力部门是否依法行政的原则问题。一个在法律修订过程中手脚不干不净的政府,在野党拥有充分的理由质疑他。所以,很不幸,夹杂在蓝绿仇恨的浓厚敌对气氛中,一件有利于两岸关系发展的好事就这么被“牺牲”掉了。

说马政府修法过程手脚不干净,核心争议落在了台湾大陆政策的法律基石《两岸人民关系条例》上,按照该法现行的规定,第22条写明:台湾地区人民与经许可在台湾地区定居之大陆地区人民,在大陆地区接受教育之学历检核及采认办法,由教育部拟订,报请行政院核定之。

然而,被抓住把柄的恰恰是教育部程序正义有问题。经查,教育部于2010年2月4日公告“预告修正大陆地区学历检核及采认办法”,此办法打算将学历认证的适用对象由《两岸人民关系条例》确定的“台湾地区人民与经许可在台湾地区定居之大陆地区人民”扩大到“来台就读、大学境外开班就读、在台停留、在居留之大陆地区人民”。

很明显,在上位法尚未获得修改之前,行政机关就试图颁布与上位法相抵触的执行细节,已违反《中华民国宪法》第172条及行政程序法第158条规定“命令与宪法或法律抵触者无效”的更高上位法的规定。试问,一个连基本立法程序都会违背的的政府,如何让人民安心地信任他?

另一方面,在总统府、行政院、教育部言之凿凿地宣称,台湾政府将严格奉行“三限六不”原则(三限:限量、限校、限领域;六不:不加分优待、不会影响本土学生招生名额、政府不编列预算提供奖助学金给中生、不允许校外打工或兼职、不会有报考公职人员考试及考证照问题、不会有就业问题)来办事之后,在野党质疑如若未来有大陆学生违反了这个原则,政府的执法机关怎么处罚?惩处手段为何?这在法律修正案里只字未提,如此草率地立法,也就难免落下了“霸王硬上弓”的恶名了。

必须指出的是,陆生赴台就学的老话题,自从沾染上意识形态的尘埃后,在统战、亲中等绕不出来的死结中兜来兜去,耗费的是台湾自身的竞争力和人才培育前景。不过,也不能因为这有, 就忽略了立法过程中的小细节,毕竟民主政治的初始就是保证程序正义,下位法对上位法的绝对服从。不若此,法治不存,何来民主?

沈宇哲的最新更新:
  • 你所未见的网易新闻编辑部 / 2009-12-31 00:22 / 评论数(15)
  • “陈江四会”的政经风向标 / 2009-12-21 09:10 / 评论数(1)
  • 美丽岛事件是命中注定的悲剧 / 2009-12-12 00:35 / 评论数(2)
  • 一封对台湾土地缺乏热情的家书 / 2009-11-29 12:02 / 评论数(8)
  • 没有马英九的救灾也挺好 / 2009-08-19 15:10 / 评论数(4)
  •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十月之声(2024)

    【404文库】“再找演员的话,请放过未成年”(外二篇)

    【404媒体】“等帘子拉开,模特已经换上了新衣”(外二篇)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