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光诚

法广 | 中国观察: 陈光诚走了但土皇帝还在   

北京《环球时报》的社论称:“西方舆论普遍把陈光诚描述成中国的反体制‘英雄’,一些人这两天在欢呼‘胜利’。而事情的真实情形要复杂得多。”“这种全球化及互联网时代美国在中国的‘救人’剧情很刺激,但它注定只能是一次性‘演出’,因为在中国对信访结果不满并认为自己受到‘迫害’的人还有很多,就全国范围来说,不公正的判决肯定也有。如果美国真愿意‘施救’,他们一定很开心,但我们相信,美国驻华使馆肯定不会愿意成为中国最复杂一批案子的‘信访处’。” 美国中文《世界日报》的社论称:“陈光诚进入使馆后,北京政府体现了某种程度的宽容,放下了官僚的尊严,以软性的姿态与美国周旋,也对陈光诚相当的礼遇,最后以快速的方式让陈光诚出国,同时还承诺对山东地方政府进行依法调查,如有违法,还将追究。不仅如此,中央政府对帮助陈光诚出逃的‘珍珠’、 ‘闪光’等人士,也罕见地网开一面,没有深度追究和迫害。由此可见,在陈光诚事件的处理上,北京在败中有赢,展现了一定的开放与改进,这是值得欢迎和鼓励的。” 香港《苹果日报》署名李平的评论称:“中共高层在处理陈光诚事件时表现出来的理性、宽容有些出人意料,但如果因此得出中国人权改善、法治改善的结论,因此归纳出中国对待维权人士的陈光诚模式,未免言之过早。中共高层允许陈光诚一家离开中国,说到底只是故作大方的权宜之计,一方面,让陈光诚赴美,一如过往放逐著名异见人士一样,是削弱他们在中国影响力的有效途径;另一方面,让事件尽快落幕,是中国维稳的需要,包括维护中共高层的稳定、维护中美关系的稳定。”“陈光诚事件的后续发展,包括中共高层是否查处山东问题、维护其家人安全,包括陈光诚日后能否自由返回中国,将考验中共高层履行承诺的诚意,将考验中共高层在掌控地方事务上的实际能力与成效。” 香港《太阳报》“华夏透视”的评论称:“由盲人变斗士,从坐牢到软禁,最后离国而去,陈光诚充满凄凉的人生经历,折射出当今中国政治改革停滞不前,无法适应社会变革的潮流。” “陈光诚事件是一出悲剧,其可悲之处在于,一名再平常不过的农村盲人,最后被迫离乡背井,成为西方遏制中国崛起的棋子,而一宗再普通不过的维权事件,最终演变成令中国政府丢尽脸面的国际丑闻,成为西方攻击中国人权纪录的证据。值得深思的是,是谁制造了这出悲剧?又是谁将陈光诚逼上梁山?”“陈光诚的遭遇令人同情,亦使他声名大噪,成为美国政要和西方媒体热捧的‘人权斗士’。可以这么说,陈光诚离国而去,完全是庸官恶吏一步步逼出来的。” “民不与官斗,是中国人的处世哲学。如果不是迫于无奈,走投无路,没有人愿意闹事,也没有人愿意离乡背井跑到外国做二等公民。”。 香港《东方日报》“神州观察”的评论称:“现在的中国,道德沦落、吏治腐败、司法不公、贫富悬殊,整个社会犹如处在火山口上。而当局却宁愿花大钱维稳,也不愿花心思改善民生民权,结果是愈维愈乱,危机四伏。”“陈光诚走了,土皇帝还在。当今神州,类似陈光诚遭遇的维权人士比比皆是,投诉无门的基层百姓更是多不胜数,他们饱受打压,备受迫害,叫天不应,叫地不灵。大大小小的土皇帝,造就了多少个‘陈光诚’,他们未必都会离国而去,但随时会成为这个不公社会的掘墓人。”

Read More

美国之音 | 北京学者郭玉闪因救陈光诚遭软禁

北京学者郭玉闪遭到当局软禁已经好多天了。郭玉闪因为帮助山东盲人法律维权人士陈光诚逃脱非法拘押而引起当局和社会大众关注。 郭玉闪失去自由是从陈光诚进入美国驻北京使馆开始的。他先是被当局拘押,后来回到家中又受到软禁,直到现在还没有恢复自由。郭玉闪跟外界失去电话联系,美国之音记者多天来多次给他打电话,但其电话始终无人接听。 郭玉闪是福建人,北京非盈利的传知行社会经济研究所创始人兼所长,也是公益机构北京公盟法律研究中心的成员。据报道,他和南京网友珍珠是这次营救陈光诚的主要人员。珍珠把陈光诚从山东开车送到了北京,而郭玉闪则是把陈光诚送到北京一处“绝对安全的地方”。 由于始终联系不上郭玉闪,美国之音打电话给郭玉闪好友、传知行经济社会研究所的张永攀。张永攀说,这个问题不方便谈,然后就挂断电话。不过,张永攀@zhangyongpan 星期三(5月23日)在推特上说:请解除对郭玉闪的软禁。 *北风:郭现在每天“被笔录”* 网友从防火墙外面的社交网站推特上表达了对郭玉闪处境的关注。北大飞(北大飞 ‏@flyingpku )发推说,gc现在没事了。但我高兴不起来,因为我的朋友郭闪电现在看来处境不妙。网友北风北风(温云超) ‏@wenyunchao 5月22日在推特上写道,郭玉闪“软禁已经两周,每天做两个小时笔录”。大概是执政者对如何处理仍举棋未定。北风认为,六四前处理的可能性小,要郭玉闪做好被软禁较长一段时间的准备……。 陈光诚一家人离开中国到美国留学已经好几天,中国当局仍在软禁郭玉闪,他的安全令网友关心。网友阿花@lilian523 星期三(5月23日)发推说:我和阿潘(郭玉闪的妻子),都希望大家能多关注玉闪的现状,虽然他从来低调,但是更多人知道他,也是一种保护。阿花在当天另一推文里说,我们既怕不会结束,也怕针对他的手段会升级。 网友北风5月23日在推文中表示,发布信息,搞快闪,都是唤起关注郭玉闪的不同形式。 *涉“闪”内容遭封杀* 有关郭玉闪的微博也遭到封杀。网友萧瀚 (萧瀚 ‏@_xiaohan ) 5月23日发推说,这几天我的墙内微博再遭连续封杀,没别的原因,就是因为说郭玉闪,可见舆论对他保持不高不低的恒温状态是必要的。网友阿花:这几天我们一直在微博上发贴关注郭玉闪,一直被删,这更加说明所做的事情是必要的。 福建网友屠夫吴淦说:和福建老乡玉闪认识是在09年邓玉娇案子时,当时夏霖在巴东胶着中,他去驰援,他是很有智慧和担当的人,也是一个很有学识、理论和实践能力的人,在这次阿饼事件中,他承担的风险其实最大。 郭玉闪的朋友说,他喜欢走遍三山五岳,结交天下英才。他还非常喜欢读书,推动社会进步。郭玉闪热心公益事业,积极帮助弱势群体维权,但他行事低调,不是张扬。不过这次帮助陈光诚逃脱监禁,让更多人知道了郭玉闪。

Read More

译者 | 《纽约时报》 丹尼尔·钟:和陈光诚同机飞美国

核心提示:一位邻座乘客对陈光诚的建议。作者在回美国的班机上正好坐在陈的后座,通过对陈的观察,他的建议:陈在对中国和美国发表评论时要三思。在中国,他是被炒作的政治素材,而到美国后他跟普通人没有两样。 原文: Advice for Chen Guangcheng, From a Fellow Passenger 发表:2012年5月22日 作者:丹尼尔·钟(DANIEL C. CHUNG) 本文由 译者 志愿者翻译并校对 星期六晚上,我从中国出差返回美国。我乘坐的航班很不寻常,因为机上有另一名乘客离开他的国家前往我的国家。他就是陈光诚。 我的座位就在陈光诚一家及其美国随行人员背后的那一排。这位失明的维权人士获准前往美国的纽约大学学习法律。我暗想,如果有机会,我该对他说些什么。(其实没有这样的机会。他的随行人员不像陈的两个规规矩矩的孩子,会不时地从座位上跳起来,让周围的人觉得有什么不对劲的事情发生了。我想他们肯定会阻止别人跟他说话。)我猜其他乘客也在琢磨同样的问题;陈和家人下飞机时,联航UA88航班机舱内的所有人都不约而同地鼓起掌来。 我想告诉陈的第一件事是,在公开发表关于美国和中国的言论之前,请三思。在中国,他是知名人权律师和异见分子,他的观点无疑会引起我们的浓厚兴趣和高度重视。而在美国,他或许与我已故的父亲钟开莱没有太多不同。我父亲1944年靠奖学金来到美国,在普林斯顿大学获得数学专业的博士学位,后来像陈一样失明。即便借助电视和互联网,他起初也不太可能充分了解我们的国家和社会。 为什么要提这样的建议?因为我担心陈及其家人会被奥巴马政府或者两党政客用作政治弹药,鼓吹”美国多么了不起,中国多么糟糕”的论调。在美国谋求围绕商务、环境、战略和其他无数议题与中国合作/竞争时,我们频频听到这种说法。 30年来,我频繁前往中国出差和休假,看到这个国家实现了引人瞩目的变革,使大批人口脱离了贫困。我家的亲戚原本住在简陋的农舍里,烧煤做饭和取暖,没有电话,使用不洁净的水。如今,他们搬进了现代化(如果简单地按美国标准衡量的话)的公寓。 1975年,青少年时代的我第一次去中国。尼克松和基辛格着手实现中-美关系正常化之后,我父亲引领了中美学者之间最早的数学讨论。20世纪80年代,我父亲渐渐丧失视力(但并未丧失给中国学生授课的热情),我陪同他与文革后幸存的老朋友见面。至于我自己,在美国最高法院做过书记之后,我参观了天安门广场,就在民主抗议被镇压之前的几个月。 尽管烟雾弥漫,城市衰败,民工长期处于贫困中,还有其他问题,但我觉得从总体来看,中国人比过去幸福。他们越来越注意到为经济改革而付出的社会代价,有时感到很遗憾,但又觉得利大于弊。当陈大声说出自己的想法时,我希望他的话能产生重大影响。无论在美国停留的时间是长是短,作为观察家和批评者,陈都有责任最大限度地利用人们给予他的关注(如同对其他知名异见人士一样,外界对他的关注也必定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少)。 陈对中国的政治和政府提出了清晰的、严厉的批评。但是,他最好能思考一下我们美国人面临的类似障碍,或许还能为我们指点一二。无论在选举政治还是企业管理方面,我们都有自己的世袭”太子党”。虽然我们的空气污染程度较轻,但显然未能承担起自己的责任,为减缓全球变暖尽一分力。尽管我们的媒体是独立的,但更关注约翰·爱德华兹案等八卦新闻,而不是金钱在选举筹款和立法程序中的腐蚀作用。 与中国相比,美国的政府系统较少出现贿赂和公开搞裙带关系的问题,但从诸多方面看,我们的资本主义经济和民主政治受到”大到不能倒”的企业和公共部门官僚机构的支配。这些机构远不像中国共产党那样铁板一块,但却同样极具影响力且不负责任。中国政府确实是专制的,但因为有能力分析、争论然后采取行动解决扶贫和基础设施建设等问题,所以能在短时间内取得重大成就。所有这一切都不是靠借债实现的。我们多样化的社会确实伟大,但政治机能不良(政治中心日渐消失,民选代表无法围绕紧急问题达成共同立场,气势汹汹的大话压倒了理智)的问题正日益造成弊端。 陈来到美国是好事。他对中国的看法可以帮助美国人更好地了解自身的未来。如果尴尬的外交事件能成为促进讨论和了解的途径,那将是一次奇怪但可喜的胜利。无论如何,在今后数十年里,美国与中国的关系将对全球事务产生最重大的影响。我们以往的优势在很大程度上源于使移民融入美国,以及我们的国家对变革的开放态度。如今,我们需要动用这种优势和开放态度,帮助美国融入日益多极化的世界——也许,陈可以帮我们一点忙。 Daniel C. Chung 为投资管理公司Fred Alger管理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和首席投资官。 本文版权属于原出版公司及作者所有。©译者遵守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相同方式共享 3.0许可协议 译文遵循 CC3.0 版权标准。转载务必标明链接和“转自译者”。不得用于商业目的。点击 这里 查看和订阅《每日译者》手机报。 穿墙查看 译者博客、书刊、音频和视频

Read More

法广 | 要闻解说: 陈光诚赴美 中美纷争落幕

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在证实,陈光诚和他的妻子及两名子女已离开中国,正在飞往美国途中的时候表示,美国方面急切地等待陈光诚一家的到来;美国国务院发言人除了对相关安排表示感谢,预祝陈光诚能顺利在美学习之外,还表示,对美方解决陈光诚事件的方式十分满意。 我们注意到,中国官方的新华社也简短地报道了陈光诚赴美的消息。新华社说,陈光诚已依法律程序申请前往美国学习,但没有提及他是否已出境。 关于陈光诚搭乘联合航空公司飞往纽约纽瓦克机场的UA 88航班的消息,据美国《华盛顿邮报》报导,盲人维权律师陈光诚已于周六下午搭机到纽约,他接受记者访问时说,“当他接到中国官员电话告诉他打包行李时,手上还没有护照”。陈光诚在描述他当时的心境时表示:,“这是一个惊喜”,“我千头万绪立刻涌上来”,他们一家人在下午2时左右到机场,中国政府给他们护照,美国外交官已经准备好签证文件,陈光诚告诉记者,这个动作来的太突然,他很后悔没有机会跟在山东临沂老家的母亲与家人见面,他说这是一个“遗憾”。 陈光诚此前在电话中告诉记者:“我现在到了机场,我已经离开医院了,但还不清楚的事情很多。据陈光诚描述,他的妻子和两名子女与他一同在机场,还有医院人员 陪同。据路透社消息说,有两辆警车停放在通往班机的人行通道下方,机场各处约有10名便衣安全官员走动。站在机门的乘客们似乎并不知道,陈光诚就在同一班飞机上。 对于中国突然让陈光诚一家人离开,陈光诚的妻子袁伟静的情绪也很复杂,她表示,“还没决定要在美国待多久”。 陈光诚在长年遭到软禁下,靠著众人的接力协助逃出山东老家,躲进美国驻北京大使馆。中央社说,这一事件使近年来因为国力上升,不时向全球展现经济和军事实力,且在国际社会各领域频频要求“话语权”的中国脸面无光。 可是,毕竟陈光诚在海外具有知名度,且不是犯路线错误的反党政治犯,加上事件逼近美中战略与经济对话,让中国方面有所顾忌。即使满心愤恨,强硬派甚至主张严惩陈光诚,北京也只能咽下这口气,中国既没有要求美国大使馆交出陈光诚,在陈光诚离开使馆前往朝阳医院后,也没有敢动陈光诚一根汗毛。 但分析指,顾忌归顾忌,宣传上中国方面却一直没有放松。中国外交部首先发难,直指美国“干涉内政”、“大使馆作为与职能不相符”,要求“处理相关责任人”,且须“保证不再发生类似事件”。与此同时,中国媒体如《北京日报》更长篇大论地批评美国,并把矛头指向美国驻北京大使骆家辉。 另一方面,美国虽长期以人权国家自居,多年来一直关心陈光诚的维权状况,但在美中战略与经济对话前发生陈光诚事件,也让美国显得尷尬;特别是中途一度传出陈光诚 并非自愿离开大使馆,更使美国政府哑巴吃黄莲,前往 北京参加对话的代表团差点陷入窘境。 在双方各持立场,却又不想撕破脸之下,美中战略与经济对话期间,中国国务委员戴秉国先以强硬发言表达立场,以攻势掩护守势;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再以“持续关注人权”回应,语气相对和缓,除了表达立场,也给身为东道主的中国留有面子。这样的攻防,其实预示了陈光诚将可顺利离境。 此外,中国以往对待拥有海外知名度的异议人士,经常採用的是先关押再放逐,既达到处罚目的,也防止异议人士出狱后留在境内;中国对陈光诚事件的操作,也不脱同样的模式。 经过中美20多天的博弈,陈光诚终能带著妻儿离开中国前往美国。中央社认为,对中国而言,此案虽给人“政治专制”的负面印象,但又送走一个“制造麻烦”的人物,对北京来说,应试“损失最小”的选择;对美国来说,则总算保住人权国家的形象,算是“不输不赢”。 对陈光诚而言,移居美国,他将彻底得到人身及言论自由,不再过著有人软禁、监视的生活。不过,身在异乡,他将无从施展抱负,还得掛心留在中国的亲朋好友的安危,并为在美国新的生活打拼。身处异国,举目无亲,对于一个盲人来说,也许更加艰难。正如协助陈光诚的人权组织人士所说,陈光诚离开中国容易,难的是在他想回国时顺利的回到中国。也许,这就是陈光诚加入“海外维权人士行列”后”,必须付出的代价。

Read More

美国之音 | 傅希秋:陈光诚一家很高兴 自由没有受限

中国盲人维权人士陈光诚的友人表示,陈光诚夫妇和两个孩子上星期六住进纽约大学新家后很开心,不存在有人猜测甚至担心的受到控制或者被限制自由的情况。 在美国的民间团体对华援助协会会长傅希秋牧师星期四再次探望陈光诚一家之后对美国之音表示,他今天早晨给陈光诚一家送去早餐,他们的情况目前看来良好。 他说:“孩子挺高兴。两口子也挺高兴。没觉着有什么特别。” 傅希秋牧师星期三晚上对美国之音透露,他这几天刚好出差,他太太跟陈光诚夫妇是临沂老乡,经过科恩教授协助安排,她单独一人已经在星期天访问了他们在纽约大学的新家,成为陈光诚夫妇在美国的第一批访客之一。 积极协助陈光诚一家的傅希秋牧师表示,陈光诚及其家人确实需要休息一段时间,他下周过了美国的阵亡将士纪念日之后,将会面对媒体,发表谈话。 他说:“倒是没有说是对他控制起来了,限制他的自由了。这倒也没有啦。只是说,他身体确实也需要一点时间,那么我看到他脚确实是一跳一跳的,上厕所都得跳。别人扶着也得跳。他还得倒时差。确实是这么长时间了,有些东西他确实需要整理一下思绪。” 傅希秋牧师还透露,昨天本来是去跟陈光诚一家进行私人会面,后来纽约大学校方和公关公司经理多尔夫以及孔杰荣教授加入,于是就一起开会讨论陈光诚今后的中长期计划。傅希秋牧师强调,所有的计划由陈光诚本人决定。傅希秋表示,他看得出参加开会的每个人都很操心,都是为了保护陈光诚一家的最大利益。 美国之音记者多次拨打协助陈光诚一家来美的孔杰荣教授电话,并且留言,但截稿前没有得到回复。

Read More

CDT/CDS今日重点

十月之声(2024)

【CDTV】【图说天朝】2023万圣节被诊断为新的错误记忆?

【网络民议】“很多人在乎的是立场,是国籍,是历史,是仇恨,根本没人在乎这个生命”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