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铁志:香港的不满之夏
2012年7月1日,在香港酷热的艳阳下,我和数十万香港民众摩肩擦踵,在街头缓缓前进。 这一天,是香港回归十五周年纪念日,也是第四任特首梁振英的就职典礼日。同时,2003年为了反对基本法二十三条立法的“七一大游行”也走过了十个年头──那场游行开启了香港近十年新的民间能量。 街上的人们手上拿着不同的标语:各种社会问题、大陆维权人士的姓名、城邦自治的口号,但最多的是“梁振英下台”、“梁振英大话精”,有人拿着港英旗帜,有人打扮成凯蒂猫。 香港人的愤怒确实到了十五年来的最高点,愤怒的来源是多层次的。 首先是社会不平等。香港原本就是最富有经济体中贫富差距最严重的。6月中旬公布的数字显示,目前的贫富差距更是四十年来最高,基尼系数达到0.537。在地产霸权统治的社会里,房价今年也创历史新高,过去十年飙升近三倍。 其次是对于所谓香港“核心价值”流失的担忧。例如,港府对于社会抗议的打压日益严重,尤其每次有领导人来,港府对于群众抗议或者新闻记者采访自由的限制都更为严格。6月底,香港记者协会发表本年度的《言论自由年报》,发现近六成新闻从业员忧虑行政长官梁振英上任后会收紧新闻自由,逾五成相信特区政府会加强钳制传媒。 又如,七一之后,香港国民教育中心出版了一本《中国模式国情专题教学手册》,极为正面地推崇中国模式,把执政党形容为“进步、无私与团结的执政集团”,并批评美国民主制度之下,共和、民主两党常为意气之争,投票否决对方提出的议案而影响民生。 第三是梁振英的个人问题。梁振英原本是一副与财团保持距离、而且似乎更能处理贫富不均等民生议题的形象,但是他与北京的关系先引起许多争议,而后对于房屋僭建事件极不恰当的回应,更让港人大大怀疑他的诚信问题,因此被批评为“大话精”。问题的根源,在于特首选举缺乏真正的民主正当性。因此,梁振英与媒体和民间毫无蜜月期,在上任之前民调就很低。 第四,上述种种问题的背后是中港关系的矛盾深化。这一方面是大陆孕妇、自由行陆客、炒房投机客所带来的民间冲突,另一方面则是北京对香港日益扩大的政治影响力,让许多人担心一国两制的“两制”正在消弭。对梁振英的不信任,其实是反映了这个恐惧与不满。 民调显示,对香港的前途持正面态度的港人比例,由3月的58%下滑到6月的53%。九七之前,港人对于回归后的未来充满了焦虑与不安,而现在,这些焦虑似乎正在逐渐成真。 (本文作者张铁志是台湾知名政治与文化评论人,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政治学博士候选人,现为两岸三地多家媒体撰写专栏。文中所述仅代表他的个人观点。) 华尔街日报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