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獨立媒體

香港獨立媒體 | 為動物公義說不!呼籲出席「反私人殖繁再銷售」集會!

你願意終生困在囚籠裡,不見日照與晚星嗎? 你願意被當作生仔機器,一輩子成為別人的生財工具嗎? 還有,你願意初生嬰兒被擺到市場的肉檔上叫價變賣嗎? 最後,你要看到香港這座城市,成為惡名昭彰的「寵物繁殖城」嗎? 如果你在爭取社會公義,如果你對生命有感覺, 請支持本週六(24/11)由多個動物團體發起的集會, 為爭取動物公義向繁殖者說不!

阅读更多

香港獨立媒體 | 容不下好人的社會

「開始獨自派食物時,公園上的人都大多拒絶我,十個人有九個都拒絶,冷言冷語,怕受騙,後來一次次的主動派食物券,街坊才相信真的有免費有得食串燒。」霞姐的串燒店在觀塘植根9年,常免費送串燒給街坊,善心街知巷聞,連食物銀行都找她合作。重建被迫結業,結業前天義賣便為食物銀行籌款。 窮人專家與社工 結業,不是她的選擇,重建使她失去店舖和社區,她要跟社區說再見。眼看,觀塘的不少店舖無聲無息的關門,好一點,會貼告示昭告關門大吉,但街坊都後知後覺,常問店舖的去向。不希望如此可怎辦呢?霞姐要主動道別,給大家一個驚喜,告別日免費請街坊食串燒。最後,霞姐留給我們,除了串燒的味道,還有街坊情誼。 說起幫人,霞姐尤如專家,觀塘的窮人在哪裏呢?霞姐二話不說︰「你不知嗎?裕民坊公園,每天早上,都坐着不少人,有很多新移民、老人家和癮君子」對,就是新移民與癮君子,他們的名字不少人聞之色變。霞姐熟悉社區,也會明白他們為何需要幫助。觀塘的新移民多,緣於生活便宜,劏房數量不少,加上交通方便,有利找尋工作。癮君子,街坊都知市中心有美沙酮中心,不少是昔日的苦力或船工,部份因通宵或身體過勞,染上毒癮,他們在霞姐眼中都是有需要的人。 他們不單是霞姐的受惠者,也是她的朋友。串燒,除了可醫飽肚子,還是精神寧丹,時會串演社工,鼓勵生活困苦的街坊,有喜有悲。單親母親,天天食串燒,幾年後,語重心長跟霞姐說︰「我的兒女長大了,可自立,不用再請我們食串燒,謝謝」社區有愛心,不是人人都會貪心。知恩不望報,霞姐最上心卻是不快樂的事情,食客受不了生活自殺離世,不是少了一位顧客,而是失去一位朋友、一個街坊。 社區的節奏 社區在她心中的是有規律,有節奏。霞姐每天早上起牀,去觀塘瑞和街街市入貨,挑選最肥最厚但最貴的青椒,10元一斤,她眼中食物好壞在乎食材的新鮮,所以她從不留貨過夜,只會預備足夠份料開店,有時生意好,免不了缺貨,錢可少賺一點,但味道絶不能妥協,寧可不夠買,也不想浪費食物。串燒跟做腸粉一樣,如果食材是靈魂,醬料就是身體。接着,花上時間自製沙爹和專為魚蛋而製的麻辣醬。 3點正式開舖前,先派食物串燒券,老人先魚貫入場吃東西,5、6點,學生排隊食串燒,再回家;放工的黃昏,白領、藍領每下一天的工作,拖着疲憊身軀,回家前,總朝聖般湧到小食店,買一、兩串燒牛肉和青椒,生活才算完滿。 捨不得的熟悉 完滿,霞姐只想繼續為大家煮食,不愁衣食的她,煮食和幫人是她的興趣,開店是她的理想,同時圓滿兩個興趣。小時候家貧,只懂做好飯,沒有別的技能,明白食物的重要, 她說︰「人窮無錢買衫,可以每天穿同一件衣服,無食物卻騙不到人,要飽肚才可生存。」 重建,霞姐的賠償還可以(官方說法),但卻遠遠不能重新開店,花上半年也不着新店。重建暫沒有帶來改變,高昂的租金先伴隨而來,霞姐有志難伸,捨不低街坊,街坊也難捨霞姐。搬走和消失不只是建築物、街舖,人情,也是善心,社區裏的相知相遇,相互關心的熟悉,哪裏有窮人?哪些人要協助?不是街坊,無法知曉。社區經濟是甚麼?問市建局怎會知,永遠比不上炒樓炒地皮。重建後,豪宅、商場、酒店,保安處處,滿佈監視,沒有位置留給老人家,更沒有空間給癮君子。表達善意,當然可以,跟大財閥一起,可捐錢給東華x良局,當然總理還是留給商家當好了。

阅读更多

香港獨立媒體 | 倒退至危害人權的地步:就性傾向歧視議題訪問張超雄

2012年11月7日,何秀蘭在立法會上提出就性傾向歧視條例進行公眾諮詢的動議,最終在分組點票下被否決。事情來得快時去得快。政府與建制派保守勢力聯手,拒絕打開這個公眾討論平台,實屬有違以民為本的施政方針。為了了解這次被喻為「退步/倒退」的動議未能通過的原因,我訪問了一直關注弱勢社群權益的立法會議員張超雄,就同志歧視、政府的政策和立法的方向表達意見,希望能藉此重新開啟討論,讓公眾了解,在未來平權發展路上能有更多相關的考慮。 問 :究竟消除歧視與立法之間有甚麼關係? 張 :當一個群體持續地受到針對和歧視,而情況是嚴重的時候,立法是必要的。自古以來,同性戀者都在被認為是一種精神病,甚至是一種罪行的定義下,受到長期的標籤與歧視,這是明顯不過的。而許多不同的社會及國家都要經歷立法程序,才能相對有效地去遏止歧視。 在過去就家暴條例立法的過程中,政府的態度最初也是十分拒絕的。但當時議員提出,若不通過家暴條例,將有可能帶來一連串司法覆核,控告政府違反《基本法》中的《人權法》,最後,政府才妥協讓步。可見,政府在立法保障弱勢群體的事情上,許多時候都是一再拖延。 問 :這次何秀蘭提出的是公眾諮詢而非立法,此舉被喻為「倒退」。為甚麼連這種公眾諮詢都不獲通過?你怎樣理解? 張 :這是因為我們的政制和政局畸型使然。現在話事的人都是極度保守、思想落伍、與群眾與世界脫節的。這些既得利益者,被看為社會的成功人士,往往把持一國而抗拒兩制,根本上就接近國內的思維,明顯他們與我們就差了不只一個世紀。若這些人愈話事、愈惡的時候,香港便愈倒退。今天,許多議題我們想提上議程去討論也遇到很大的阻力。 問 :從你個人角度看,保障不同性傾向跟保障其他如傷殘等弱勢群體有分別嗎? 張 :兩者肯定同是弱勢社群。同性戀屬性小眾,人數少,他們在政治、經濟、社會影響力都相對地弱。他們甚至被認為是不正常、不道德、不正當的,情況甚至要比傷殘更嚴重。因為大部份市民都不會認為傷殘人士是一種羞恥。雖然我們還接觸到一些個案,有父母仍未能接受及承認自己的子女是智障的。但性小眾的問題更嚴重,他們至今仍沒有法例去保障免受歧視。 問 :你如何評論政府在保障弱勢社群工作的情況? 張 :政府就是經濟主導。至於弱勢或不弱勢,最重要的考慮是會否阻礙她發達,或能否幫助她發達。老實說,不能幫助政府發財的,政府基本上不會關心。當弱勢要跟政府及既得利益者分享社會經濟成果,他們便會不高興。若立法保障性小眾、不同性傾向的人,政府便會認為變相多了一班人出來爭取福利。除了經濟主導外,這個政府還是很保守的,她對於多元文化的接受能力很低;再加上整體社會都仍然較為保守;在這情況下,政府便更加覺得毋須做甚麼了。 問 :有一種擔憂說,當同性戀者獲得保障、被充權之後,便會產生逆向歧視,即他們倒過來使主流的異性戀者受到歧視。你認為事情是否會這樣? 張 :謬論!怎會逆向呢?同志本身其實都是小眾,無論資源和權力分配上都是弱勢。若我們立法說不可歧視他們,這只不過是相對地被動的做法而已。如果你說再進取一點的話,立法規定他們可享有同等的權利,那亦只不過是同等而已。沒錯,你可以說他們擁有同等權利後,社會資源便多了人去爭,如同性家庭去申請公屋,那便多了人去輪候。但當你承認大家權利一致,無分彼此的話,那根本沒有逆向不逆向,因為這都只不過是一齊同享而已。故此,所謂逆向歧視只為合理法反對為性傾向條例立法的人的立場。 問 :設若再有機會進行公眾諮詢,其實會有甚麼具體的討論範圍? 張 :那當然最低限度要有類似DDO(殘疾歧視條例)、SDO(性別歧視條例)、RDO(種族歧視條例)所涵蓋的範疇,如就業、租住買賣房屋、教育及接受醫療等公共服務,都不能因性傾向而受到歧視。我想這是最基本的,而香港現在絕對應該要立法作出保障。但若談到要去承認同性婚姻或公民結合,我覺得這爭議性會較大。在現階段提出來,或許未必是時候。而在國際社會上這些都是較爭議的。但就那些相對被動地去禁止歧視的法例便應該要訂立。 問 :想問一個十分根本的問題,你怎樣界定歧視? 張 :歧視有分直接和間接的歧視。所謂直接歧視是指因為你的身份不同而面對有不同的處理;而間接歧視則不是直接因為你的身份,而是在沒有講明其中的道理下,在實際效果和做法都負面地使你所受到的對待有所不同,就好像曾有一個例子,在銅鑼灣某商業大廈,每星期日都有許多印傭會租用其中的地方做禮拜或聚會。大廈的管理便立了一條規矩,指凡在逢星期日進來者,都需要徵收每人十元。雖然大廈管理說沒有區分任何人,只要進入該大廈的都一律收十元,但這種徵費最大影響無疑便是那些印傭。在這情況下,便構成所謂的間接歧視。 問 :說回今次動議公眾諮詢被否決,其實你有甚麼感受? 張 :第一個感覺便是倒退,何解我們今天還是在討論這些東西,甚至連諮詢也不容許!第二便是覺得香港的文明水平很差很落後,若這樣情況繼續下去,其實是危險的,因為我們對於基本人權的底線都不能守住。此外,社會當然很多分化很多仇恨,而上面領導的人又完全無動於衷;他們繼續其立場和講法,只會煽動更多仇恨。其實政府與公民社會完全脫節,他們不明白我們的下一代是怎樣想事情的。從天星皇后、高鐵、菜園村、同志平權、反國教,在在都見到政府與社會的距離愈來愈遠。現在社會上有許多衝突:文化的衝突、身份的衝突、價值衝突、世代衝突。 問 :你個人如何看不同性傾向及同性戀? 張 :其實性傾向只是我們每個人的其中一個部份。人有許多不同的部份、不同的角色、不同的生活面向,不同的性傾向不一定與他其餘的面向有必然的關係。所以其實同性戀者或異性戀者,我們都是很多元的。其實大家都是人,這個社會要漸漸明白這個。不過首先政府、為政者應該先要有這樣的視野,她要帶頭告知所有人,不同性傾向是沒有分別的,大家都是人,不要因為他有不同的性傾向而有不同的看法。政府應帶領討論,指向法立保障,然後再讓社會在那個環境下多些去了解整件事,認識同性戀及不同性傾向人士的多樣面貌。

阅读更多

香港獨立媒體 | 失實誤導 硬銷爭議計劃 立即停播「新界東北」及「長者生活津貼」宣傳片

我們是一班受新界東北發展計劃以及長者生活津貼影響的村民及老人家。我們反對破壞環境和逼遷居民的東北發展,也反對長者生活津貼加設資產審查,要求設立全民退休保障。但當市民不斷就政策發聲反對,負責審議的立法會仍未決定之時,特區政府卻違背一貫做法,濫用權力,製作多條硬銷兩項計劃的宣傳片,試圖誤導公眾,影響輿論及議會。我們對這種做法深感憤怒! ● 戲子扮市民 誤導公眾 新聞處製作的長者生活津貼宣傳片,找戲子扮市民,以片面的資訊誤導公眾,特別是受計劃影響的老人家。片中戲子的對白包括「有經濟需要就可以申請」、「申報入息同資產好簡單」、「早啲推出就好了」等等,無視大部分長者都不符申請資格的事實。新界東北新發展區(《父女篇》和《母子篇》)宣傳片更離譜,片中完全沒有任何有關新發展區的細節及帶來的影響:多少人的家園生計將被毀?多少綠色環境將被破壞?內容空洞,純粹以溫情生活片段洗腦,逼市民接受計劃是「香港人的新市鎮」。 ● 未審議即推銷 干預議會討論 政府簽發給電視台的牌照均要求電視台撥出時段播放政府的宣傳片,賦與自己極大的宣傳力,理應謹慎運用。新聞處製作的宣傳片,過往絕大部分都是用來宣傳行政當局按法定權力推行的政策、已經獲立法會通過撥款的政策,以及呼籲市民就未決定的政策提供意見。政府近年卻一改慣例,以硬銷式宣傳片推銷廣受社會爭議而立法會又未完成審議的政策,試圖製造輿論以影響議會決定。此舉突顯了行政當局濫用權力,漠視議會的趨勢。另外,政府不斷重播長者生活津貼和新界東北的硬銷宣傳片,也變相擠壓了播放其他政府資訊的時段。 ● 政府宣傳片應受廣管局廣告指引規管 通訊事務管理局對電視台播出的廣告有嚴格規管,指引列明「廣告所傳達的信息必須準確,不得以隱瞞或不清楚交待重要事實的手法」,以及如果有理由相信廣告會令關注該等事宜的人士不滿就不應播放。可是,基於不明原因,政府宣傳片不受指引規管,導致政府可以誇張失實的手法,透過電視宣傳政策。當中央政策組邵善波講明政府要打輿論戰,可以預想,誇張失實的政策宣傳片將愈來愈泛濫,必須有制度規管。 基於上述理由,我們要求特區政府: 1) 馬上停播新界東北發展計劃及長者生活津貼的宣傳片,停止洗腦宣傳 2) 將政府宣傳片納入通訊事務管理局的管制範圍 發起團體:打鼓嶺/坪輋保衛家園聯盟、古洞北發展關注組、粉嶺北農村及居民聯席、全民退休保障聯席、土地正義聯盟 二○一二年十一月十九日

阅读更多

香港獨立媒體 | 八成半人支持發新免費電視牌

圖:社區發展動力 亞洲電視早前在 政府總部集會 ,反對發新的免費電視牌照,通訊事務管理局已收到逾2000宗投訴。當亞視力陳本地已有足夠電視台的時候,無線電視則聰名一點,趁台慶之時在各大報章賣全版廣告, 大賣溫情「與香港同行45年」 ,大讚自己落足本錢做好節目、堷育人材者眾。不過,有組織調查發現,八成半港人支持政府發出新免費電視牌照,七成受訪者不滿政府3年內仍未處理好事件,原因離不開政治和商業因素。 社區發展動力培育委託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訪問香港市民對免費電視牌照的意見。調查以電話成功訪問525名香港市民。受訪者中,84.9%支持政府發出新免費電視牌照,其中「十分支持」佔48.7%,「幾支持」則有36%,可見這是民意所趨。而且,調查期間最後一天才發生亞視「關注香港未來」事件,所以未必能反映集會後港人對增發免費電視的呼聲。 而受訪者對於政府三年後仍未就發牌一事作出決定,逾七成受訪者感到不滿,其中34%人士感到「非常不滿」。兩成多的受訪者認為和政治因素有關,包括「政治考慮(13.8%)」、「中央政府干預(5.3%)」、「政府懼怕有更多批評(5.0%)」和「特區政府干預(3.0%)」是政府拖延發牌原因。約兩成意見認為和「保障兩間免費電視台既得利益(19%)」有關。只有一成人認為和技術問題有關。不過,值得留意最多受訪者(38.4%)選擇「唔知/難講」,可見電視雖然是普羅大眾最多接觸的娛樂,但大家對增發免費電視牌的討論和了解並不多。 最後,調查發現受訪者只有三成多滿意兩間免費電視台所製作的節目。很明顯,香港實在需要更多免費電視台,引起競爭,提高節目質素。 民意如此鮮明,香港政府還在等什麼?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八月之声(2024)

【网络民议】【CDTV】“国家只是让你尽量拿不到退休金,其他死不死,活不活它可不管”

【网络民议】“很多人在乎的是立场,是国籍,是历史,是仇恨,根本没人在乎这个生命”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浏览器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