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工具
视图

“草泥马之歌”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China Digital Space

跳转至: 导航, 搜索
第1行: 第1行:
在荒茫而美丽的马勒戈壁上。生活着一群顽强的草泥马。(因为草泥马实是主要物种,所以马勒戈壁又叫草泥马戈壁)草泥马们克服了戈壁的艰苦环境,并顽强的生活下来。戈壁上缺少水缺少食物,草泥马能进食的只有一种草——卧草。然而卧草一般生长在人类的聚集点附近。所以草泥马一生都是于人类相依为伴的。 ([http://www.baike.com/wiki/%E3%80%8A%E8%8D%89%E6%B3%A5%E9%A9%AC%E4%B9%8B%E6%AD%8C%E3%80%8B 互动百科])
+
“草泥马”的起源与起因尚不明确,最初可能是纯粹利用谐音的恶搞。也有观点认为,200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多部门发起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专项行动,大量网站因为“低俗”而被叫停,脏话被屏蔽,引发一些网民的不满,于是网民发明了用“草泥马”等谐音字的脏话绕过网站的屏蔽,并逐渐创作出了以“草泥马”为代表的“十大神兽”。[1]百度百科上的该词条内容很快被修正,后YouTube上出现由网友制作的《戈壁上的草泥马》、[3]《草泥马之歌》、[4]《草泥马之歌(动画版)》[5]等视频。早期的“草泥马”图片有使用斑马、羊驼等,后多统一用羊驼作为其形象。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8D%89%E6%B3%A5%E9%A9%AC 维基百科])
  
 
<embedvideo service="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watch?v=01RPek5uAJ4</embedvideo>
 
<embedvideo service="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watch?v=01RPek5uAJ4</embedvideo>

2015年12月12日 (六) 04:43的版本

“草泥马”的起源与起因尚不明确,最初可能是纯粹利用谐音的恶搞。也有观点认为,200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多部门发起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专项行动,大量网站因为“低俗”而被叫停,脏话被屏蔽,引发一些网民的不满,于是网民发明了用“草泥马”等谐音字的脏话绕过网站的屏蔽,并逐渐创作出了以“草泥马”为代表的“十大神兽”。[1]百度百科上的该词条内容很快被修正,后YouTube上出现由网友制作的《戈壁上的草泥马》、[3]《草泥马之歌》、[4]《草泥马之歌(动画版)》[5]等视频。早期的“草泥马”图片有使用斑马、羊驼等,后多统一用羊驼作为其形象。 (维基百科)

在那荒茫美丽马勒戈壁
有一群草泥马,
他们活泼又聪明,
他们调皮又灵敏,
他们由自在生活在那草,泥马戈壁,
他们顽强克服艰苦环境。
噢,卧槽的草泥马!
噢,狂槽的草泥马!
他们为了卧草不被吃掉打败了河蟹,
河蟹从此消失草泥马戈壁

(歌词来自百度知道)

数字时代相关文章 China Digital Times Related Articles

<feed url="feed://chinadigitaltimes.net/chinese/tag/草泥马/feed/" entries="10">

[{PERMALINK} {TITLE}]

{DATE}, by {AUTHOR} </feed>

更多草泥马之歌文章


数字空间相关链接 China Digital Space Related Li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