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冉云飞 

一:辛华茂 向 @冉云飞 提问: 您的文字一般比较犀利,带着一种热血的批判,这也是我们哲学读者最为喜欢的地方,这本书有沿袭《庄子我说》的风格吗?

冉:和04年出版的《庄子我说》一书不同,庄子主要从哲学、政治学、文学、史学的角度来谈,尤其是庄子是个讲故事的高手,所以切入点不一样。而这本《像唐诗一样生活》纯任自己的趣味写来,放纵自己对诗歌欣赏的私人爱好。

二:孔中鱼 向 @冉云飞 提问: 您为什么忽然想写这么一本书,《像唐诗一样生活》,您是出于怎样的动机,想写这本书呢?

冉:一直想写《像唐诗一样生活》,这是七年前完成的旧作,今天重新修订出版。小时半文盲母亲口授我唐诗,给我极佳的印象,于我来讲甚于宋词元曲,当然也与我后来读诗经和古诗词十九首不一样。

三:婉柔Linda 向 @冉云飞 提问: “我们生活一个多灾多难的不幸国度,人民几千年来的铁幕生活,于精神之猛锐,生活之精致,固有绝大之伤。幸好上天不弃吾土吾民,在瓦砾石缝中,不独在心灵上有宋词的入心、元曲的安身,更有唐诗的长久慰藉,来帮我们寻得声趣,真算老天有眼。”这是我在网上看到的您对新书的寄语。这里的“唐诗的长久慰藉”,在书中体现在哪些方面?

冉:唐诗的慰藉主要体现在其多体大备,体裁多样,写法不拘,风格多变,既探人之内心细腻部分,也触人沉雄豪壮之处。能从多方面满足人们对心灵的追求和需要。

四:喜欢Vincent 向 @冉云飞 提问: 您可不可以给您的粉丝,介绍一下在生活中,您是如何做到“像唐诗一样生活”的?

冉:生活当然要现实和残酷得多,但关键你想过怎样的生活?你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这一点恐怕很多人没有思考过。很多人只是从众,而我认为自己在精神追求上是个比较奢侈的人,而对物质需要求相对较少。不管怎样,要过好自己的日常生活,在其中发现有趣之处。

五:马康德很强 向 @冉云飞 提问: 我在维基百科上看到,您被评为“2008年度百位华人公共知识分子”之一,我想问一下,您觉得您作为一个公知,最大的责任在哪里?

冉:其实我很多年来都被评为所谓的百大华人知识分子,我既不反对,也不觉得这是个什么太高的荣誉。对于我来讲,对社会做点有益之事,不管表扬和讽刺,对于我来说都无所谓。所以你表扬公知,我不会自得,你贬低公知,我也不会去澄清。我对自己的要求是,做好本份,尽量对社会不公发声。

六:穆大叔的手指 向 @冉云飞 提问: 我提的问题与这本书无关,只是我很想知道,你觉得我们当下的人,在生活上,在心灵上,最大的缺失是什么?无关信仰,只是从传统价值观念的角度讲一下好吧。

冉:华人地区从传统价值观来看,比较注重礼义廉耻,今天这个当然缺乏。但我认为如果没有法律作保障,这多半属道德要求,而这样的要求,也很容易流于伪道德。

七:政法无法 向 @冉云飞 提问: 你觉得,我们当下应该怎么样理解唐诗,对唐诗进行哪些后现代的解构性解读?

冉:对唐诗的解读有多种多样的方法,如传统的点评,也有诗艺的解剖,更有诗史互证,还有所谓后现代性解读,从文本的互文性来进行理解等等。这看你能否在欣赏和批评上自圆其说。我认为只要你能自圆其说,任何解释都可聊备一格

八:偶蒂天空 向 @冉云飞 提问: 我对您的书有不同的理解,我不认为这本书会对大家有什么作用,唐诗一样地生活,更多地是不是带着一种掩耳盗铃式的自欺?

冉:不存在什么自欺,因为这是个比喻状态,这不是现实描述。比如像我,我一般比较多的批评中国当下现实,但另一方面,我也有自己的精神和趣味之追求,我从不把这两者对立起来,所以我认为我在精神上能在某些时刻处于“像唐诗一样生活”的状态。

九:睿思马甲 向 @冉云飞 提问: 冉老师,您好!我是一个人文专业的学生,在大学期间主要学习的是国学,学过《论语》导读《圣经》导读、《金刚经》导读等经典,也学过哲学、历史。学的东西较为广泛,但是我明显感觉我的思想太为浅薄,对经典也是蜻蜓点水的接触,难以深入,您觉得我需要在哪些方面多多提升自己,来更好地参悟这些经典?◇×

冉:广泛地阅读,选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进行切入,而不只是撒花椒面一样,到处看一看。也就是说,你要体会精神性的东西,必须认识你自己,找到与自己契合之处。否则,你对什么东西都只视为“作业”,而觉得累赘

十:苆順齊自嘫 向 @冉云飞 提问: 我对您之前的《沉疴:中国教育的危机与批判》比较感兴趣,我想问的是,时至今日,除了书上写的之外,您对这个问题有没有最新的见解和体悟?

冉:与十四年前的拙著《沉疴:中国教育的危机与批判》相比,我现在对中国教育的认识,更为深入,更为细致。而且我也从宏观的角度,转向微观研究,并且在进行教学方面的一些小实践。从理论走向行动,或许这是与此前的不同。

十一:神月落 向 @冉云飞 提问: 我是一个您的粉丝,您之前的天涯、网易、腾讯微博等各种都很关注。你和大多数的作家不一样,在网上很是高调,您是天性比较活跃,还是有什么其他的原因?

冉:其实我在网上也不算高调,我只是比较诚实地说出真实的话,让人感到没有什么遮掩,因而让人感到和惯常的做人有点不同。事实上,我现在的表达越来越平和,对个体也越来越宽容,但对政府和制度的批评,我还是直言的。

十二:秋霜无影个人博客 向 @冉云飞 提问: 我是一个孩子的家长,希望给孩子从小灌输一些国学经典书籍,您有没有什么国学方面的开蒙读物可以给我推荐一下,还有哪些建议给我?

冉:作为家长,不论任何好的东西,都不能对孩子硬灌。硬灌不仅不自由,不尊重人,而且是一种无能。至于说孩子读古典的问题,我认为你可能要了解一下自己也是否有兴趣,如果可能的话与他共同体验,这样你让孩子有陪伴感,同时你也比较深的理解他学这些东西的用意何在?

十三:史国号 向 @冉云飞 提问: 我对历史比较感兴趣,您是怎么看待民国历史的?

冉:我们以前对民国历史,要么是从教科书来,要么是从被扭曲的官方著述中来,但现在无论是港台,还是大陆都出版了不少关于民国的最新著述,从事实到观点,都有值得了解的地方。这方面形成了一个民国热,你可以择自己所关注的时段先看看,然后再深入

十四:想念宁蕴美 向 @冉云飞 提问: 您觉得经常读唐诗宋词,会让人的心变得柔软吗?还是让人变得更加感性?这种变化是好是坏?

冉:一人个在公共领域的建言上,应该比较理性,而在私人欣赏上,应该比较感性。人不可完全只有感性,如果你理性太多,多读点感性的东西,可以取得一种平衡,反之亦然。

十五:尘世中的一根灯芯 向 @冉云飞 提问: 我觉得你是一个很有争议的人,你是怎么对待哪些与你的观点有异的声音的?

冉:我还真不知道自己是一个有争议的人物,我也没有想像的那么大的影响。但人对不同声音,要尽量包纳,理性接洽,那么观点相异,也不对人进行人身攻击,也不做阴谋论和诛心之论。总之,辩论和争执,理性说理,尊重事实是很重要的。

十六: 沈和志 向 @卫叔夜,@Stonescm 提问: 话说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的时候我一时兴起买了几本,可是到现在连一本都没看完。。。最后还是被网络带走了,现在出版业是不是受网络冲击挺大的?

冉:网络对纸质文字冲击是很大的,而且将来网络上出版各种东西,恐怕渐渐会形成气候,这是一个趋势,或许无法阻挡。但对于如今的纸质出版来说,内容及形式都是很重要的,当然选题的跟风和读者本身的从众,是一个互相的依赖链条,所以不管书籍和人的名声多么大,你也不必一定从众,而是要拿出自己的喜好来做决定,否则你买回来也会后悔。

十七:雪白非雪 向 @冉云飞 提问: 现代文远没有文言文更有韵味,您支持现代文字还是更能体现韵味的文言文?

冉:文言文的交流性和工具性,在这个时代已然消失,就像毛笔与键盘一样,后者肯定主宰我们的现实生活。但你不能说用毛笔练书法,所获得的精神享受是不必要的。而且还应该注意的是,文言文是通往中国古代的钥匙,做些基础性的了解和学习,还是必须的。但不管怎样的文言,不能代替白话文的巨大需求

十八:打死也不写blog 向 @冉云飞 提问: 唐诗是一个时代的文学标尺,就如同当今的微博段子一样被世人传唱。是吗?

冉:好的微博更像《世说新语》而非诗歌,有故事有轶闻。但由于我们没有言论自由,使得微博成了争取言论自由的一个工具,而使得“世说新语”类的微博不多。至于有人说我们生活缺少诗歌,那是因为我们的生活缺少诗意,其实诗写得好的诗人还是有不少,如李亚伟、柏桦等人。

十九:多味生活 向 @冉云飞 提问: 感觉唐朝是很奢靡开放的,是否海天大趴就是唐诗一样的生活?

冉:海天大趴这种状态,其实李白是写到过的,如胡姬劝酒,不过远不如今人这样过份。当然也有琥珀酒之类的鸡尾酒,如李贺的,不过与海天肉欲比起来,就是小巫了。当然海天的人,他们哪在意这些,他们在意欲望的直接。不过,我认为这是他们的生活方式吧,要尊重。当然,说多了,你会说我嫉妒他们。

二十: 怀思Nicole 向 @冉云飞,@卫叔夜,@Stonescm 提问: 您们三位是以诗会友认识的吗?

冉:我在微博上发帖说征集网友来做我这次的访谈嘉宾,他们应征,于是入选了。我并不认识他们,也没有就诗艺交流过。你们有什么问题,尽可以问他们,我想他们也乐意作答。我感谢这两位陌生的朋友之参与。因为我觉得找朋友一起聊天固然是很美好的,但老是找朋友聊也未免太单调,于是就玩了个与陌生人一起的访谈。

二十一:大号高飞 向 @冉云飞 提问: 诗歌是生活中的调剂品,还是必需品?

冉:选择多元化,很多东西都由必须品下降为可选品了。除非像空气这样不可替代。药是必须品,也不是天天需要,因为你不是天天得病。酒你或许爱喝,但也不是天天要喝,不过水倒是必须的。诗歌不是必须品,有些终生未读一首诗(不包括山歌之类),也过了一生,但总是有点遗憾。

二十二: 旮旯小子 向 @冉云飞,@卫叔夜,@Stonescm 提问: 感觉唐朝的诗歌,相比宋词,针砭时事的优秀作品更多流传。您认为我们现在的国庆,有这样的包容度吗?

冉:针砭时事,也不要忘记这是用诗歌在做。有一些诗人批评现实不错,但用诗歌来批评就显得不高明。如杜甫、白居易、元慎等人,都是用诗歌来批评现实的高手,但李白很少批评现实,也是大师。所以诗歌好坏与批评现实与否没有必然的联系。而且如果杜、白、元只有批评现实的诗歌,他们的丰富性和立体感也大为削弱。至于宋代的诗其实主要在诗艺上没有太大突破,而不是说他们不关心现实

二十三: 敏才Edward 向 @冉云飞,@卫叔夜,@Stonescm 提问: 为何在唐朝,诗歌可以从阳春白雪化为下里巴人,而在如今,诗歌只是要背诵的课文?

冉:这说明现实需要出现脱节。古代的人写毛笔字写得好,那是因为你必须写,需求孔急且直接关于你的生存。必须写的人一多,就有了基础,古代一个不入流的写毛笔的人,在今天都可能是一般人无可企及的书法家。以前写诗不仅是精神需要,也是现实的需求,是进身之阶,是考试之必须,是成就感最主要的体现。而今天只在应试中存在一点背诵的需要

二十四: 葛任真 向 @冉云飞,@卫叔夜,@Stonescm 提问: 小时背唐诗,爱李商隐的云里雾里,现在反而爱杜甫、陆游,唐诗的包容,让人窥见时代的包容。没有包容,就没有文学的兴盛,您们怎么看待网络小说在社会中的种种受限?

冉:这说明你从小喜欢猜谜,所以会在小时喜欢李商隐的诗。李诗之美,人小且没有经验是很难欣赏的。至于说杜甫和陆游,那更是要你有许多人生阅历后才能体会的。人有抽象思维能力,善于利用观念来展示自己所认知的世界,但人的经验性却难于超越,即你没有经历过的事,有些只靠抽象思维是无法抵达的。或许这部分是人进化比较慢的原因

二十五:Zhang哥a 向 @冉云飞 @卫叔夜 @Stonescm 提问: 为何古代的文化瑰宝“唐诗,宋词”活到现在仍然“艰辛地度日”未被广大国民青睐?是现代人”无知”,还是现代人”物质”?此现象与现代教育等等有关吧.

冉:唐诗宋词中好的东西留了下来,是因为它表达了古人的七情六欲,忧伤哀痛,而这些东西,只要人类在,大家都容易比较有同感。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这样的时空浩叹,它是有永恒性的,而且富于哲学的里子。所以并不因为时代变迁,而这些人类共同情感就完全消失而不被注意了。

二十六:旧车票 向 @冉云飞 提问: “此书不仅会被唐诗爱好者收藏,文学史也会接纳它,成为古往今来学习唐诗的一个新范本”,您怎么看对这本书的这个评价?

冉:作为作者来讲,我只能说评价过高,心怕担待不起。但我自认为自己的解读尚有新意,值得有兴趣的朋友一探究竟。

二十七:射手丫头 向 @冉云飞 提问: 唐诗也有田园诗、边塞诗、宫廷诗、乱世诗等等很多种题材,您心目中最理想的生活能否用两句诗概括一下?

冉:是的,唐代诗人无所不写,写时也没有自画牢笼。对于他们所取得的成就,我愿意用元缜赞杜甫的诗句,来说我对唐诗的一个笼统印象:“怜渠直道当时语,不著心源傍古人”。

二十八:我想和你幸福到老 向 @冉云飞,@卫叔夜,@Stonescm 提问: 对冉云飞老师的最初认识是什么时候?我感觉这本书和他之前的一些作品还是有很大差别的,你们怎么看?

冉:其实我的学问和生活的里子是文学,只是这几年我常在批评社会,让大家忘记我是这样“出家”的。我早年写过里尔克、博尔赫斯的传记,我至今认为这两种是国内比较好的,同时我早年也习新诗,所以我写《像唐诗一样生活》这样的书并不突兀。

二十九:今生只爱薇 向 @冉云飞,@卫叔夜,@Stonescm 提问: 这本书是否是“诗言志”理论导向的结果?

冉:载道言志的老套路,我是不太欣赏的。我宁愿说诗与生活,诗与趣味有关。也就是说,诗不是写论文,完全可以靠概念演绎。当然像“黄河之水天上来”,这是对生活的夸张,并非不是生活。所以我认为诗最重要的是表达人类的内心情感和现实需求,是否载道或者言志,那是诗的副产品。

三十:我爱奇迹世界 向 @冉云飞,@卫叔夜,@Stonescm 提问: 我们现在的生活肯定不是诗意的,能不能找一个词来描述我们当下的生活常态?

冉:对中国当下现实,我自认为是有概括力的,比如我认为目前“中国是个互害社会”,而且各种谎言齐聚,其首要的是在“通往比傻帝国”(这是一本拙著的书名)。

三十一:烈火RU歌 向 @冉云飞,@卫叔夜,@Stonescm 提问: 文人在不断分析和讨论前人巨作,这对自己的写作没有影响吗?您认为自己原创和写评论分析有高下之分吗?

冉:原创是创作,分析是评论,是两条道,我觉得互相各自都有存在的必要。读前人伟大的作品并分析之,当然会出现布鲁姆意义上的“影响的焦虑”,但如何从此走出来,而且真能走出来,那就有可能成为一位大家。

三十二:灵遁悟出 向 @冉云飞,@卫叔夜,@Stonescm 提问: 会发行电子书吗?您认为电子书是否会取代纸质书?

冉:目前还没准备发行电子书,但以后是否会有,那要看电子出版商与我们的合作来看。从长远看,电子书会有取代纸质书的趋势,但这个趋势好久成为现实,我无法断定。

三十三: 欢迎我的 向 @冉云飞 提问: 中国古代的诗人有什么共性?您认为现在的诗人缺了什么,以至于我们听到诗人就想起神经病?

冉:诗人有点神经病也是正常的,因为诗人敏锐易感,给人神叨叨的感觉。那些天天想挣钱的人,在他们看来,又未免太理智得到了无趣的地步了。人们可以不一样,但应有同情之理解。至于今天的诗歌没有原来看上去繁荣,那是因为诗不像唐代那样成为主角了。古诗是农业社会的产物,不要忘记社会及其生活样态,对文学的巨大影响。

三十四: 跑调的浪漫主义者 向@冉云飞 提问:一本好书往往会给人一种惊艳的感觉,比起佳人,好书最让人难以释怀。我们一直提倡“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但是如今为什么真正合时而著、为事而作的人越来越少,越来越多商业性元素和不乏矫情的语言,您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

冉:当写作与商业挂起勾来,当然免不了要对商业因素有所妥协,对读者的需求有所揣摸,而不是去提升他们。这样一来,越妥协越迎合,就有可能败坏读者口味,这种九斤老太式的退化,对于欣赏作品的多样性,当然是有损害的。但我认为只要社会品位的多元化是存在的,那么我们就不必对作品的多元化过于担扰。当然商业因素对作品的影响,是一个主流。

三十五:蓝芷惜 向 @冉云飞 提问:在经济大潮影响下,已经少有人能有闲情雅致,他们视文学为鄙薄之物,耻与文人为伍,甚至连读书看报的时间都被股票生意所取代,整日忙碌奔波,只为博得“孔方兄”的青睐。“像唐诗一样生活”,如果把这句话刷成巨幅广告,挂在城市的高楼间,会有多少人响应呢?

冉:人们把物质欲望看得很重要,这说明感官需求依旧是人类永恒的先决主题。但人又不完全是感官的动物,这一点不必过于担心。精神这玩意和感官所欲一样强大,只不过感官需要是日常必须的,而精神需要是吃饱了才需要的。你稍微知道一点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说,你就会释然了。

三十六: Isabel是好人 向 @冉云飞 提问: 唐诗确实是一种美丽的东西,短小而内蕴丰富,在一种比较粗糙的生活状态下,可能鲜少有人去细细体味唐诗的美,您觉得现代人与唐诗应该有一种怎样的距离呢?

冉:这种距离既是时空又不完全是时空的,既受文言与白话枘凿之隔,但又不完全如此。其时最重要的是社会与生活样态的变迁,带来了一系列的“隔”,所导致的今人对古代对唐诗的不解。比如时间在农业社会很慢,那么吟诗就变成一种享受。现在时间成本高昂,有几人能花时间去玩这个玩意儿。当然,真闲下来了,像凡勃伦的“有闲阶级论”,那就是产生文化的基础。

三十七:感谢@狐小记 兄的主持,感谢我征集来的两位嘉宾朋友@Stonescm 和@卫叔夜 同时感谢所有参与的网友,今天的访谈到此结束。因为问问题的朋友很多,质量高低不一样,有朋友的问题没能回答,请谅解。至于说哪些朋友获奖赠送拙著《像唐诗一样生活》,我们会过两天发布消息,到时请告知你的地址,好寄书与你们

2013年4月8日下午于成都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墙外新闻实时更新 欢迎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