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都市报暗中支持艾未未 左右之争白热化
14.05.2011

Image   艾未未的母亲高瑛今年度过了一个伤痛的母亲节

本周,香港媒体在报道和评论中国大陆新闻时关注的焦点主要有:一向敢言的广东《南方都市报》纪念”五一二”地震,暗中支持艾未未;距中共”十八大”还有一年半,但中国左右两派之争几乎已经白热化;母亲节,艾未未的母亲为何见不到他的儿子?

南方都市报暗中支持艾未未

本周,”五一二”地震三周年。据香港《明报》报道,广东《南方都市报》发表题为《躺在时间的河流上怀念他们》的社论,文中哀悼地震亡灵的同时,暗中向曾调查死难学生名单的维权艺术家艾未未致敬。《明报》的报道写道:”这篇约1400字的社论昨日刊登在《南方都市报》A2版,其中一段为「我们答应过要念念不忘,要生生不息。我们做了很多,又做得太少。迷途不返的人,你们在哪里?我们点燃的光能否照亮你们的路?我们无法做得更多,只好摆上铁做的十二生肖,敬上瓷做的瓜子,象征且祭奠你们凝固了的生命。」其中,「念念不忘」是艾未未于去年5月11日发起的行为艺术,他公布死难学生名单,鼓励网友读出与自己同姓的学生名字,录制成音频片段传给他。艾未未工作室收到几百名网友读出的学生名字,但后来收集录音的邮箱受攻击而关闭,工作人员最终核对所有录音后,制成一份完整的录音作品《念》。而复制圆明园十二生肖兽首、瓷瓜子都是艾未未的作品,但并非直接与川震有关,故外界认为《南都》明显是藉此向艾未未致敬。这两件作品目前都在英国展出。”

《明报》的报道写道:”《南都》社论昨日见报后被转发上网,立即受到不少网友转载,由于其并无直接提及「艾未未」这一敏感词,一开始未遭封杀,直至中午,南方报系网站才将其删除。此外,一条「朗诵版」短片又在互联网上流传,由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艾晓明朗读该社论,艾未未好友、音乐人左小祖配乐,背景是艾未未纪录片《4851》的画面。”


中国左右两派之争已经白热化

《明报》本周还报道,从中国全国人大委员长吴邦国的不搞多党制、不搞三权分立和不搞私有化的宣示,以及薄熙来在重庆唱红打黑的实践,到总理温家宝怒斥封建残余和文革余毒,呼吁政治体制改革,中国政坛上突然热闹起来。该报的报道写道:”距中共十八大还有一年多时间,两股势力、两种声音的较量已经很久没有这样热闹和尖锐了,一方面是左派势力甚嚣尘上的对毛泽东思想的回归,代表作是吴邦国的不搞多党制、不搞三权分立和不搞私有化的宣示,以及薄熙来在重庆唱红打黑的实践;另一方面则是温家宝怒斥封建残余和文革余毒,呼吁政治体制改革,而经济学者茅于轼则公开呼吁清算毛泽东的罪行。分析表示,从目前来看,左派来势汹汹,上有吴邦国、周永康等高层,中有薄熙来等主政一方的地方官,下还有乌有之乡等左派网站摇旗呐喊;相对来言,温总代表的民主改革派似乎势单力孤。似乎再度证实在中国左比右更安全。”

报道写道:”表面看,左派似乎是在维护现行体制,其实左右派最近的鼓噪,都显示对现状的不满,胡总在最后一年的临别秋波会作何表示,未来的习近平会选择哪条路,才是关注的焦点。”

本周还恰逢母亲节。香港《苹果日报》本周还发表社评,题为《中国母亲的故事是最佳教材 》。 社评写道:”假若特区政府真的要在全港中、小学办甚么国民教育,课程内容必须包括「中国母亲的呼唤」这一章。为甚么要有这样的章节?因为中国母亲的遭遇、困难与苦难可以具体反映中国历史的不幸,政权的封闭专制,法治的举步维艰。

别的不说,单是被拘禁失踪的行为艺术家艾未未母亲高瑛的经历与困苦已是绝佳的国民教育教材。高瑛女士不是没有历练的寻常百姓。她的丈夫是诗人艾青,是曾被中共整治过又抬捧过的知识分子。她伴着丈夫与家人熬过反右、文革等政治斗争的煎熬,可说是久经考验的人,对中共当权者的了解也非常深刻。只是,这位跟中共走了几十年的同道人比搞政治运动时反而更悲伤、更无助。儿子艾未未被带走三十五天无法通话,见不到面,不知干犯何罪,不知身在何处,不知生死前途,能做的只有等,只有不断听当局一些似是而非的解释或信息,例如说艾未未「一切都好,没有被打」。这种悬而不决、不生不死的状态伤透了高瑛的心,让她过了一个伤痛的母亲节,让她要在母亲节发出:「我豁出这条老命,要我儿子,活要见人,死要见尸!」的哀号。”

《苹果日报》的社评写道:”当全世界不同地方的母亲都在欢度母亲节,都在跟家人、子女享受温馨聚会时,高瑛这位母亲却必须四处诉苦,却在喊「活要见人,死要见尸」的哀号。中国的母亲不是太苦、太难当了吗?更何况高瑛的儿子艾未未不是甚么汪洋大盗,不是建豆腐渣工程的害人精,不是制造毒奶粉毒馒头的冷血商人。他只是个特立独行的艺术工作者,只是个敢于说实话的公民,只是个愿意为老百姓仗义执言的人。像这样的儿子,母亲本该引以为傲,不时向他人夸奖儿子的好处。偏偏在中国,艾未未这样的儿子是要受罚的,是要让母亲担惊受怕,伤心欲绝的。有什么地方的母亲比中国的更不好当、更惶恐不安的呢?”

李华 摘编

责编:敏芬

(以上内容来自其它媒体,不必然代表德国之声观点。)

Minfang Han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