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央视《朝闻天下》栏目以《微博的伦理底线在哪里》为题报道了“微博造假”现象,引发网民热议。的确,随着微博成为越来越多网友的首选信息渠道和意见表达平台,对它的质疑也渐渐多了起来,愈来越多的谣言会成为微博的阿喀琉斯之踵吗?如何改善微博言论生态,对微博信息去伪存真,权威声音如何及时在微博上回应公众关切,值得认真探讨。

用户越来越多的微博,缺点也跟着多了起来,于是批评和质疑它的声音也开始涌现。比如,《广州日报》3月23日载文称,“微博已经从传播信息、交互式交流平台沦落成‘公共厕所’,是许多垃圾信息、八卦、恶搞甚至谣言的集散地。”然而,微博果真如此糟糕吗,它真的是一个互联网中的“谣言共和国”吗?

“把关人”缺失和信息碎片化催生微博谣言

微博发言速度很快,难免萝卜快了不洗泥,真假信息泥沙俱下,于是在这个人人都可以是新闻发布者的自由平台上,谣言、攻击,甚至谩骂也享受着充分的自由。

相比传统媒体,微博作为自媒体在信息传播过程中最大的软肋是信息发布“把关人”的缺失。微博用户能够直接将自己的见闻、感受及见解分享到网上,其中不乏新闻事件亲历者提供的第一手信息。微博语境下的传播,精简凝练的信息通过不同发布者得到密集反映。从而使制造谣言变得轻而易举,任何人随时随地都有发布虚假信息的可能和能力。

微博字数的限制以及消息来源的错综复杂,导致了微博信息的碎片化和传闻化。而“碎片化”带来的信息内容割裂性,也必然存在片面性或信源断裂,而这种断裂性也容易使信息在再次传播中失真。加之信息发布者的立场各异,不排除别有用心者故意传播不实之辞,使得虚假信息以讹传讹地扩散。 [详细]

但微博自净能力强 辟谣速度同样快捷

微博一方面快捷地产生和传播谣言,但另一个方面,它的辟谣速度同样快捷。就以金庸在微博“被去世”事件而论,从开始传播到闾丘露薇辟谣,微博屏幕上铺天盖地都是辟谣、道歉、内疚和自责,先生很快就“复活”了。

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当谣言在微博上传播到一定程度时,相关领域的专家、意见领袖以及媒体官方或记者、编辑等消息灵通人士,以及“见多识广”的网民(加引用不是说一个网民见多识广,而是指众多网民相互补充后的结果,人肉搜素也基于类似的原因),都加入了修正信息的行列,这样,谣言便很快被揭穿,信息偏差不断得到修正,变得越来越精确。[详细]

开放性保证微博不会成为谣言集散地

说到底,谣言是信息不对称的产物,信息传播处于隐蔽状态最有利于扩散谣言。然而,微博极具开放性,这便保证了其并不会沦为谣言的集散地。如红十字会捐赠平台上线后,网友们发现从平台上查到的众多明星、名人的捐赠款项与此前的宣传不符。童话大王郑渊洁直接在微博上晒“中国慈善总会”的收据,立刻消除了谣言。

一个容易被人忽视的事实是,谣言经常是出自某个利益集团牟利的武器而非民众愚昧的产物。当舆论监管凌驾于多样化的意见市场,最有可能的就是对掌握舆论监管权的集团有利的声音成为主流。如此一来,多方的意见不复存在,被单向的主流舆论取而代之。假若监管权一方无法正确区分谣言,甚至,有意歪曲事实,那么就可能出现谣言的“合法化”传播。在这种情形下,信息的纠错机制早已失效,谣言传播真正肆无忌惮,毫无阻拦,极有可能对社会造成无法控制的混乱。

所以,真正能避免这种情况的正是开放下的言论市场里多方意见的存在,这才能避免出现信息单极化的趋势,而以开放性作为特征的微博在这方面要比传统媒体更具优势。 [详细]

凤凰卫视著名记者、主持人闾丘露薇认为:“讨论微博的伦理底线,首先要讨论微博的定位,到底是媒体还是虚拟化的社会。总不能用对媒体的标准来要求大众。”的确,微博并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媒体,它是“宣告我们进入了一个新时代”的自媒体。

微博是大众信息平台,不能以媒体的标准来要求它

微博是目前最典型的自媒体,相比以往的互联网平台,它更具吸引力。

首先,它是多元化的参与平台。任何会使用互联网的人,都能注册微博账号,与所有微博客一起平等享受发言与浏览权利。这与传统媒体的言论精英化相比有着显著的草根性,是一个多元化的参与平台。

其次,个性化的传播内容。微博上的传播是以“自我”为主体的传播,许多微博客习惯于分享身边发生的事;就算是对公共事务的关注,也是以“自我意见”为表达形式,形成各种不同的公共意见。相对于传统媒体的议程设置和舆论导向,微博的传播可谓个性化十足。

再次,它有轻松的参与形式。微博虽有140个字的单条局限,却提高了受众的参与度,相比博客来说,家常琐事也完全有理由编织成“围脖”,而不需要面对博客长篇大论的压力。

第四,自由化的传播模式。微博的传播主要由“转发”承载,一条被人认可的信息,可能会被多次转发,而每一条转发的信息就会被更多的人所看到并认可,依此形成第二波转发、第三波转发……如此循环往复,信息得以被大众知晓。

那种将微博视为一个全媒体,来探讨其伦理底线的说法和做法,其实是意图将传统媒体的伦理标准强加给微博。[详细]

微博的伦理底线是社会底线的投射

如前所述,微博满足了民众对信息的需求,提供了民众对社会事件的参与渠道,同时也加强了整个社会——包括人与人之间、公民与政府之间、消费者与企业之间、明星与粉丝之间——的联系,从这个意义上说,微博的出现正是社会发展的一种新的推动力。

微博能做到这一点,倒不是因为微博的参与者作为个体而言有多伟大,而是因为微博本身是一个相对自由开放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的所有言论,以及该言论的价值取向,都是与整个社会的共识息息相关的。如果说微博具有所谓的伦理底线,那么这条底线是由所有微博使用者共同构筑的,也就是说,微博的伦理底线就是这个社会的底线。 [详细]

“真胜假汰”的观点自由市场里不需要“信息城管”

“观点的自由市场”理论最早出现约翰·密尔顿的《论出版自由》一书中,他认为真理在自由的讨论中越辩越明,谬误将自动被淘汰。

毫无疑问,微博是一个观点的大市场,它的生存法则与人类公认的生存法则“优胜劣汰”有相似之处——“真胜假汰”。真理会在验证后得以留存,而谣言在短暂的生存之后,必然被抛弃无踪。而且在微博里,刹车一直存在,国家法律法规不说,谣言曝光平台、屏蔽、删帖及禁言都是刹车,如果加上事前审核机制,无疑是置刹车不用而安装减速装置,这是自废武功。

有一种主张说:“如果中国的网民不能够用微博从事更多的高尚活动,那么也许政府的介入就是时候了,应该对其加以控制、限制甚至禁止。”这种提议无异于在虚拟世界里设置“信息城管”,显然,在微博这个具有超强自我净化和修复能力的市场里,这是多余的。[详细]

正如学者沈阳所说的那样,“微博之乱恰是微博之力的表现”,但有力的微博也不应成为谣言的生产机。那么,如何克服和制止微博中谣言的诞生和传播呢?诚然,完善微博的自净功能,提高公众的媒介素养都很重要,但最重要的一点还是:谣言止于公开。

信息封闭是谣言产生和传播的温床

如前所述,谣言是信息不对称的产物,信息传播处于隐蔽状态最有利于扩散谣言。

每当有重大事件发生,坊间都会产生一些谣言。这些谣言以讹传讹,阻碍着事情真相的表达。与此对应的是,很长时间以来,地方政府或者是行业部门对于突发的重大事件常常讳莫如深,不敢说,不愿说,捂着不说,无形之中,也给谣言传播提供了温湿环境和土壤。即使到最后必须要给公众一个交代了,偌大的事件,也往往是三言两语了事,远远满足不了公众的知情需求。

微博出现的一个好处就是大大提升了公众的知情权,然而由于一些部门的“秘密化操作”,不愿意对公众公开相关信息,致使谣言满天飞,“7.23”动车事故中的铁道部的表现足以为此做注脚。 [详细]

辟谣反而往往成为打击不同意见的幌子

网上谣言乱飞,蒙骗不明真相的群众,有人挺身而出,主动对这些谣言进行筛选澄清,让骗子露出本来面目,按理说这样的网友组织可谓是“网上义务清洁工”,算得上“公益组织”;这样的“公益组织”理应得到广大网友的支持与赞扬。但事实似乎恰恰相反,多数网友对他们都敬而远之,甚至表现出厌恶。这又是为什么呢?

有以下两点原因:第一,你做“义务清洁工”可以,但你若是把每个玩微博的人都视为可能造谣者,甚至将一些错误言论等同于谣言加以挞伐,这无异于给发言者扣上造谣者的帽子,让很多微博用户尤其是名人在面对公共问题时三缄其口。

第二,也是最可憎的一点就是打着辟谣的幌子,实则是在打击不同意见,其中最显著的一个特征便是选择性辟谣。[详细]

负责任的做法不是阻断信息传播而是及时回应公众对信息的关切

传播学家麦克卢汉说过:“媒介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也是区分不同社会形态的标志,每一种新媒介的产生与运用,都宣告我们进入了一个新时代。”微博正是这样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媒体。公权机构和作为其代言人的传统媒体,不应远远地“批判”它,越这样越说明你不懂,而应在微博中树立自己的权威性,积极通过微博纠正社会和网络上传播的不正当信息。毕竟,积极沟通是消除质疑、解决问题、获取信任的唯一办法,回避和遮掩只能造成更多的猜测、质疑和流言。

面对突发事件,有关部门更不能置公众的知情权于不顾,不能无视公众的高度关切,而应组织专门的人力,通过各种渠道把真实的、充分的信息交给公众。如果总是怕信息发布不准确、审了又审、嚼了又嚼,总是担心无法面对众多媒体的提问而失语,那么,在信息稀缺的情况下,谣言自然产生,所形成的舆论指向对有关部门的公信力必然也是不利的。 [详细]

微博如同一扇照进透明信息的窗户,寄生其中的谣言则好比窗户上的灰尘,没那么可怕,擦拭干净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