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道 | 2011.08.10

香港多数教师反对设“国民教育”课

 

据香港教育协会的调查结果,有七成的受访教师反对在中小学加设必修的“德育及国民教育”科,六成七教师担心新学科会成为“洗脑教育”, 将政治凌驾于教育理念。

 

香港教育局在今年初提出在中小学推出”德育及国民教育”必修课的建议,并在5月开始征求各中小学的意见。德育及国民教育专责委员主席李焯芬教授彼表示,新课程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正面价值观及态度,确立个人与家庭、社会、国家及世界各范畴的社会认同”。

如果建议落成,该课程将会从明年开始在各小学推行,而中学则由2013年开始。据咨询文件,课程不需设考试,每周设一至两课时。由建议提出至今,不断引起社会各界的争议。有人支持,认为课程可以让学生多角度认识自己的国家,加强港人的国民身份认同和归属感;同时也有不少反对的声音,主要是担心课程会沦为政府灌输思想的工具。

香港教育协会(教协)在上月以问卷形式访问两千多名中小学教师,结果显示七成的受访教师反对将”德育及国民教育”列为必修科,六成七教师担心新课程将为成为”洗脑教育”。在课程大纲方面,七成七受访教师反对课程只集中认识国家的正面成就,而九成半教师认为内容应包含正反两面。另外,八成半教师认为三个月的咨询期太短,欠缺诚意。

在沙田一所中学任教的何鸿恩是反对设立国民教育新课程的一名教师,他对德国之声表示:”第一,国民教育课堂分配的时间太少,在短时间内把书本的知识’填鸭式’地塞进学生的脑袋里,学生没有充足的时间去掌握咨询,那就像被洗脑一样。我觉得真正的国民教育应该要透过一些活动来使学生领悟,而不是去逼学生去接受一些用口说出来的知识。此外,我们为什么要逼学生去爱国呢? 每个人都有选择的权利去爱国或不爱国。第二,老师方面,他们本来手头上就有很多的工作,譬如行政,和他们本身任教的专科,如果要他们在培训不够的情况下,毫无准备地去接手新课程,那么学生就得不到高质量的教育,整个事情可能会弄巧成拙。”

而在天水围任教的黄诗棋则赞成新课程的推行,她认为香港的学生需要国民教育:”我觉得香港的学生需要了解更多中国的民情,因为现在香港和中国的关系越来越紧密,尤其是在经济方面。国民教育给他们的将来会带来正面的作用。我不担心学生会被洗脑,要视乎老师怎么去教,还有教材的设计。老师应该要训练学生独立思考。”那么,负责老师会否因时间仓促、培训不足而影响教育质素呢?黄老师不为之操心:”既然他们可以接手这个课程 ,这些老师本身必须要有一定的底子。如果不是,他们就没有资格接手。”

教协稍后将会发起报刊联署及签名活动,并于本月21日发起游行,要求教育局撤回推出”爱国新课程”的建议。

作者:千烨

责编:苗子

 

 
 

意见反馈 » | 电子邮递 » | 打印 »

更多文章

 
Share this article

RSSリーダーで見るために変換しています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