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17日)
一
新华社主要面向海外客户播发的英文稿件专线又一次担当信使角色,在昨天晚间告诉内地民众,铁道部新闻发言人王勇平被停职。因一直没能等来中文电稿,人民网也只能在标明“据新华网英文消息”之后,在首页推荐此讯,记者加注一段7月24日那个夜晚的经历:“在这次新闻发布会中,铁道部新闻发言人王勇平的几句话:‘这只能说是生命的奇迹’,还有‘至于你信不信,我反正信了’,在随后几日,被网友们在网上无数次地引用。”
事实上,一直到子夜截稿时分,《南方都市报》编辑也都没能等到用中文撰写的通稿,于是只能在那段英文的基础上,援引中新网和财新网的综合报道,并以副题注明“‘7.23’动车事故新闻发布会上,其部分言论为媒体和公众诟病”。如果说《河南商报》在头版标题里加上个“传”字还算遵守信源规定的话,另一些市场化纸媒同行就没那么恪守原则,已经从门户网站的晚间头条里大段摘录,王勇平三周前侃侃而谈的模样再一次(可能也是最后一次)登上四方头版:《现代快报》形容此为“‘铁嘴’下课”,《大河报》担心读者忘记了王勇平何许人也,特意标注那位低头摊手的男子是“高铁体”发言人,《重庆晨报》、《郑州晚报》、《新闻晨报》更是不会放过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机会,头版赫然写着,“我反正信了!”
这真不是一个奇迹。三周之前的动车追尾事故使铁道部成为近年来承载最多骂声的靶子,而王勇平这个官方指定发言人更是因为那几句“经典语录”成为媒体集体斥责的对象。据《法制晚报》此前报道,7月24日发布会之后,曾有传言称王勇平已被停职,但遭其本人否认:“我可以问心无愧地说,尽管自己在新闻发言中可能有不足,但在那个需要我站出来的时候,我站出来了,而且自己没有说假话和违心的话。”
的确,有人开始同情这位中国政府部门发言人“黄埔一期”的代表人物。微博舆情大致有二:一些人拍手称快,称王早该下台,唯一的担心是,会不会哪天又悄然复出甚至官升一级?更多的人则强调王勇平不过是替罪羊,现行发言人制度才是问题核心,“如果系统自身出了大漏洞,单靠新闻发布这块小铁片,如何能补?”曾经发出公开信与“王勇平兄”商榷的教育部前发言人王旭明叹息,“若说惩罚,应该更高级别领导出席发布会或讲话而不出席而不讲,该不该罚?还有做了多年负责人或新闻发言人该讲话而不讲或很少讲该不该罚?不能让不讲话少讲话或永远讲正确废话的人永远占便宜得利益,那是社会的倒退!”
认识王勇平的记者中看来也以持后一观点居多。“令人吃惊的是,绝大多数都是对王勇平表示了同情,这和网友在王勇平两大‘名言’发出后不断地质疑和拷问相比,大相径庭”——在写下这段感慨后,《东方早报》更是记录了自家记者的巧遇,“分别在当日下午和晚上与王勇平有过短暂交流”,电话中,前发言人的最后一句话是“我不想再和媒体接触了。我只想过安定的生活,负起自己的责任。好了,就这样吧。”
《京华时报》甚至依据自家对铁道部人员的采访,更正了流传广泛的“免职或被停职”说,宣布他只是“不再担任铁道部新闻发言人、政治部宣传部部长职务”,“级别待遇没变,调到哪个部门还没定”。在说明离任“疑与动车事故新闻发布会表现欠妥”之后,这份北京报纸配发一篇《向谁追问?》:“在记者看来,王勇平熟稔宣传要领,以虚避实……铁道部变故甚多,王勇平身在其位,必受其过。在发言人岗位上坚持8年之久,王勇平离去。发言人因言受过,对错争议又将激起巨浪。”《经济观察报》网站亦刊即时评论,发问“是谁‘掩埋’了王勇平?到底是铁道部的领导掩埋了王勇平,还是铁道部的体制掩埋了王勇平?”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