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媒体报道,国家水利部门启动规模庞大的病险水库维修工程,因为中国各地存在安全隐患的水库达到4万多座,占中国水库总数的一半。

中国媒体在导致数百人伤亡的“7•23”甬温线高速铁路交通事故发生一个月之际,再次将公众的目光拉近到数万座可能危及公共安全的水库、水坝之上。

官方《人民日报》主办的《中国经济周刊》最新一期以“病坝之患:4万病险水库的威胁”为题,汇集北京、湖北、江西、安徽和河南等地记者的报道,披露中国各地大量超期服役水库所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

报道说,上世纪50至70年代,中国完成了水利工程建设的“大跃进”,成为世界上水库数量最多的国家。但限于当时的 技术水平和经济条件,质量和建设水平普遍不高。在全中国现有的8万7千座水库当中,大部分是在当时建成的小型坝。这些小型坝中的90%以上是土石坝,寿命大约为50年。到目前为止,基本都已超期服役。由于缺少必要的维护经费,中国的病险水库的数量已超过一半,达到4万多座。

长期关注环保问题的旅美中国作家郑义表示,《中国经济周刊》的文章指出了中国各地水库所存在的安全隐患:

“这一塌陷,要正视现实。提出了中国有七万多座病险水库,这个问题是历史造成的。过去只是修库,但是维修水库的资金一般是相当缺乏的,而且很多水库大量的淤积以后后来就废掉了。但是这些水库它能拦截水,而且有可能溃坝,对居民造成相当大的危险。实际上基本状况是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一旦溃坝非常危险的,比如说那一次驻马店水库的溃坝,当时死了有的人说20万、有的人说10几万、有的人说30万,这个数字我们现在可能不一定能搞得非常清楚清楚。这事情往往不在媒体的视线之下,所以很多事情发生了大家也不一定知道。”

中国水利部在1998年长江沿线的洪灾过后进行的普查结果证实,当时被称为“病险水库”的比例在50%以上。《中国经济周刊》的报道指出,目前中国的4万多座病险水库不但绝大部分分布于农村,还有一些处于县市的上游,中国全国头顶“一盆水”的城市有179个,占全国城市数量的25%以上。中国水利部的统计数据显示,自1954年建立溃坝记录以来,全国水库中已发生溃坝的超过3500座,其中水库所占比例占99%。

曾任职美国环保署中国项目负责人的杨兴泰表示,中国早期以农业灌溉作为水库的主要功能,但近年随着水利发电成为发展经济效益的方式之一,水库、水坝的安全隐患更加不容忽视:

“水坝一般设计是30年到50年都已经到期了,检修的工作特别重要。一般情况下,在美国水坝到期了以后,可能会把它解决和消除掉,水坝恢复原来河川的状态。水利部对这些事情应该特别加以重视。假如一些比较危险的水坝溃决了以后,对下游居民有生命财产的损失。中国早期的水库发展恐怕不止几万坐,可能很多。对生命财产的保障,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必须要加以重视。水坝的设计年限已经到了,就应该去预先维修。把将来的发展,必须把生态环境的保护考虑进去。”

中国河南省驻马店地区1975年发生数十座水库漫顶垮坝灾难,曾导致周边1千多万亩农田被毁。虽然官方公布受灾人群为1100万,死亡2万6千人,但民间和外界的估算却远远高于官方公布的数字。《中国经济周刊》的报道指出,目前中国的大部分病险水库分布在中西部地区,加固和维修水库的资金问题最为棘手。虽然近年中央政府对此有所投入,但地方的资金配套问题却始终达不到要求。由此造成很多水库的加固成了“半拉子”工程,即便通过验收,却留下另一种方式的安全隐患。

旅美作家郑义认为,中国媒体敢于揭示病险水库的现状,有助于引起舆论更广泛的关注:

“现在开始讨论和回顾这些问题是比较好的,它开始在关注这些问题,而且开始公开讨论,这样讨论最后能够扩大到什么样的范围?我们现在还不知道,但是起码作为他们来说,有希望公众来参与、关心和讨论这样一种意识,我觉得是非常好的。只要有广大的民众的参与,事情一定能够得到一个比较准确的结论。所以我认为,开始讨论这件事情本身,比表达的那些结论性的意见,比哪个重要的多。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开头。”

《中国经济周刊》的报道指出,一场动车撞车事故会导致数百人伤亡,而一次溃坝却能使数万、数十万、数百万人流离失所。拥有水库数量最多的中国正启动世上最大规模的病险水库维修工程。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何平的报道。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