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苹果日报
李平
湖北贫困县秭归近日被揭发豪花80万元,招待省委巡视组,包括为他们提供手机、平板电脑等用后带走的「办公设备」,结果,县委书记获「提拔重用」资格,负责接待的县委办主任获提名为县人大主任。对于一手建立巡视制度的胡锦涛、温家宝来说,是时候检讨应否让这个制度与他们一起离开政治舞台。
巡视制度变买官卖官机构
巡视制度,古已有之。民间广为传颂的钦差大臣微服私访,就是其中一种。而中共的巡视组,始建于1996年,中纪委开始派人到省区、部委巡视,但真正形成巡视制度,在中纪委、中组部设立专门巡视机构,是在2003年胡锦涛、温家宝主政之后,中央巡视小组的组长多为卸任的省部长,其后各省区也设立党委巡视组和巡视工作办公室,胡锦涛更有意将巡视制度引入解放军。
官方媒体多番吹捧巡视制度,视之为胡温的政绩。不过,旨在监督官员、反贪腐防渎职的巡视制度,只是中共党内的纪律检查方式之一,既未有官员民选作为基础,又未有独立的司法、舆论监督作为支持,几年后演变成买官卖官的又一机构,岂会令人意外?
胡温主政后,外界对他们借扩大党内民主推动政改一直寄予厚望。温家宝昨日在大连出席夏季达沃斯论坛时,也再度高呼政改,并提出五个重点,包括依法治国、改革党和国家领导制度,推动社会公平正义,维护司法公正,保障人民民主权利,坚决反对腐败。这已是他连续四年在达沃斯论坛谈及政改,相信明年他还会在同一论坛再谈同一话题,发出同样的呼吁,只是对内的鼓动力、对外的吸引力越来越弱。
胡锦涛、温家宝要到2013年3月才卸任国家主席、总理,但照常规,在明年秋天举行的中共十八大就要退出中央政治局,此前势必要检讨他们上台10年来的施政,包括巡视制度。秭归的80万元巡视费,能否成为民脂民膏最后一次为巡视制度买单呢?对官员的监督能否回到民主与法制的轨道呢?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