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9月15日 10:07:56

      最近,网上不少文章谈到林彪。原因,可能也是一个日子口吧。
       若干年前,曾有老干部跟我说过,他跟林彪的往来及印象,这种“近距离观察”,也从此改变了我的看法。所以今天我也“凑凑热闹”。
       林彪,黄埔军校四期毕业生(终身称蒋介石为校长),1927年参加“南昌起义”,随朱德所部上井冈山。从下级军官逐步成为中央苏区红军两大主力之一红一方面军负责人,为毛泽东特别倚重。抗战时期,为八路军三大主力之一115师师长,取得“平型关大捷”(这是八路军首次大部队对日作战,彭德怀“百团大战”后即无团一级作战行动)。赴苏联养伤,以其战略眼光受知于斯大林。战后,于东北“独当一面”(为各大区绝无仅有)。嗣经辽沈、平津,直到海南岛,打下中国三分之二领土。任中共中央中南局第一书记,离任养病(副手罗荣桓先已休养)。朝鲜战争,献策“出而不打”,未被采纳(曾随周恩来赴苏谈判)。评为“十大元帅”之一,仅居朱德、彭德怀之后。
       1959年庐山会议以后,取代彭德怀任国防部长(世人不知此前林彪已任中共中央副主席,地位在彭之上,国防部长算不得“大官”)。发动“造神运动”(同时私下大量阅读孔孟之书)。文化革命前,在政治局“毛刘周朱陈林邓”中,排名第六(清华附中老同学佩华之父“预知”林将取刘而代之)。1966年文化革命,成为党内第二把手、党章规定之接班人(颇有人以为,林彪终于实现了他的愿望,此实不知其为人也)。不几年,即遭到整肃。1971年9月,“叛逃”、“飞机失事”死亡(最早传达时说飞机上有一大洞现亦无人提起)。最后被扣一顶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大帽子(两家在庐山打得昏天黑地,可谓不是冤家不聚头)。
       可见历史中充满谎言(香山慈幼院老同学小京考证:从小听说的那些事儿,差不离都是假的)。所以说治当代史最难(当然,历史学家亦负有不可推卸的一部分责任)。
       在本朝历史中,以一人之死,而惊醒亿万人,非林彪莫属。
       亦可谓“死得其所”。
       林彪还有许多的“谜”:
       他的死,到底以何种方式、是死在哪里?近日网上多说他死在蒙古,而早前报道该三叉戟上并无一五十岁以上之人,同时流传若干“诡异说法”,指证他并不在飞机之上?
       据说文化革命之初,他拒绝进京。对大批打倒老干部的做法(包括“刘少奇同志”),也不敢冒。70年提出结束文革、转向经济建设的想法。林彪究竟对文革有何看法?是否持有一条不同的政治路线?
       对毛泽东,他在笔记中也颇有微词。人云看得最透。他到底怎样看毛?是否会“该出手时就出手”,而非一味“坐以待毙”?
       他反复读了那么多的儒家经典,一次次写有读书笔记,最终,亦不知其为共产党员,抑或孔孟信徒?
 

上一篇: 来自同仁的若干挑战   下一篇: 没有了

阅读数(24) 评论数(0)

0

本博文相关点评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