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世纪剧院观观看期盼已久的中文版《妈妈咪呀》。由于前年在纽约看过《南太平洋》,对美国的音乐剧深为折服,因而充满期待,收获的果然是惊喜。可能是遵循音乐剧商业营销的规则,尽管耳闻已久,对《妈妈咪呀》的剧情却一无所知,以为是类似《蝴蝶夫人》、《望乡》那样的故事。孰料居然是美国60年代反叛的一代的情感故事,相信许多观众都会不解其中的“风情”。 


日前,在世纪剧院观观看期盼已久的中文版《妈妈咪呀》。由于前年在纽约看过《南太平洋》,对美国的音乐剧深为折服,因而充满期待,收获的果然是惊喜。可能是遵循音乐剧商业营销的规则,尽管耳闻已久,对《妈妈咪呀》的剧情却一无所知,以为是类似《蝴蝶夫人》、《望乡》那样的故事。孰料居然是美国60年代反叛的一代的情感故事,相信许多观众都会不解其中的“风情”。

《光明日报》载“一位中年女观众”的来函,认为有悖中国传统道德伦理:“女孩儿因为母亲的乱来,不知道爹是谁,出嫁前把三个可能是亲爹的都找来了,这叫什么事儿?”故事是这么个故事,80后、90后的观众会视为是一个寻常的美式闹剧而已。我看到的却是美国音乐剧、通俗艺术的不俗之处:贴近人生,把握当代生活最敏感、牵动人心的主题,然后披上娱乐的外衣,演绎得淋漓尽

     
《光明日报》载“一位中年女观众”的来函,认为有悖中国传统道德伦理:“女孩儿因为母亲的乱来,不知道爹是谁,出嫁前把三个可能是亲爹的都找来了,这叫什么事儿?”故事是这么个故事,80后、90后的观众会视为是一个寻常的美式闹剧而已。我看到的却是美国音乐剧、通俗艺术的不俗之处:贴近人生,把握当代生活最敏感、牵动人心的主题,然后披上娱乐的外衣,演绎得淋漓尽致、人见人爱,从而畅销不同的国家、民族、地区。

     
只有了解故事的时代背景,才能理解该剧的独特魅力和价值冲突。剧中的母亲、她的女友和3个男友,属于美国20世纪60年代的青年学生,在经历了民权运动、反战运动的校园骚乱之后,反叛的学生运动转向了以个性解放、摇滚乐、诗歌、大麻、性自由等为标志的“嬉皮士”生活方式,而被称为“垮掉的一代”。那是个迷乱、动荡的时代,是产生了金斯伯格、鲍勃·迪伦的时代。然后,社会重归平静,曾经的嬉皮士成为衣冠楚楚、提着皮包进入大公司、坐飞机的“雅皮士”,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切都“随风而逝”——《Blowin’
in the
Wind》正是鲍勃创作的最著名的反战歌曲。但是,有一位研究者说的好:在经历了60年代之后,整个社会变得更为宽容了。

       
于是,“妈咪”的2个女友和3个男友在20年后再次来到了剧中的希腊小岛,重温昨日,重拾旧情,女儿已佷难了解父母辈年青时代的所作所为,“妈咪”与女儿、与情感、与岁月的纠缠,演绎了一出生动离奇的喜剧,其内核其实是相当沉重的。60年代的青年学生运动是全球性的,在中国以红卫兵运动而闻名,当然性质完全不同;类似的情感故事,就是《小芳》、《孽债》和《血色浪漫》了,艺术水平也完全不同。

我看《妈妈咪呀》
日前,在世纪剧院观观看期盼已久的中文版《妈妈咪呀》。由于前年在纽约看过《南太平洋》,对美国的音乐剧深为折服,因而充满期待,收获的果然是惊喜。可能是遵循音乐剧商业营销的规则,尽管耳闻已久,对《妈妈咪呀》的剧情却一无所知,以为是类似《蝴蝶夫人》、《望乡》那样的故事。孰料居然是美国60年代反叛的一代的情感故事,相信许多观众都会不解其中的“风情”。

《光明日报》载“一位中年女观众”的来函,认为有悖中国传统道德伦理:“女孩儿因为母亲的乱来,不知道爹是谁,出嫁前把三个可能是亲爹的都找来了,这叫什么事儿?”故事是这么个故事,80后、90后的观众会视为是一个寻常的美式闹剧而已。我看到的却是美国音乐剧、通俗艺术的不俗之处:贴近人生,把握当代生活最敏感、牵动人心的主题,然后披上娱乐的外衣,演绎得淋漓尽
  《妈妈咪呀》的谢幕歌舞,此时才允许拍照。

来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2471c80102ds3g.html) – 我看《妈妈咪呀》_杨东平_新浪博客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Five Filters featured article: A ‘Malign Intellectual Subculture’ – George Monbiot Smears Chomsky, Herman, Peterson, Pilger And Media Lens.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