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聿文:从小悦悦事件反思中国媒体责任

(2011-10-21)

早报导读

● 邓聿文

  中国佛山二岁女童遭两车碾压而18路人漠然相视的报道出来后,在社会引起了巨大反响。人们从这一起事件中,看到中国社会的道德底线在快速沉沦,小悦悦的遭遇可能就是每个人的遭遇,每个人也都可能成为18个见死不救的路人。这确实需要从灵魂深处拷问自己。

  某种意义上,笔者认为18路人对小悦悦幼小生命的冷漠,是最近一两年来所谓“老人倒地扶不得”这一社会问题恶性发酵的后果。从南京“彭宇案”后,中国社会忽然起了一股“老人摔倒不能扶”的风气,影响所及,就是现在人们对摔倒的老人漠然视之,即使要扶,也须留下证据,以防被扶者反讹。中国首师大日前发布的一组有关社会信任的调查数据就显示,在有关不扶老人的原因中,高达87.4%的民众认为是“怕惹祸上身”。

“怕惹祸上身”社会心理的形成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怕惹祸上身”的社会心理?原因固有很多,但从笔者的观感看,中国媒体和时评圈对此负有一定之责。媒体在有关“老人摔倒反诬救助者”事件报道中的偏颇,时评人对这一问题的过度解读和引申,以及以微博和论坛等为主的新媒体对此的过份渲染,对摔倒的老人都起了一种类似妖魔化作用,从而直接促成和放大了这种社会心理。

  何以如此说?人们看到,媒体在报道类似南京“彭宇案”时,很少有去进行扎实的调查,还原事情的经过及影响的,一些报道甚至都不去采访一下当事人,而且,媒体在报道这种事情时,喜欢用诸如“又一起南京‘彭宇案’”、“又一起天津‘许云鹤案’”等刺激性标题,这样的报道出来后,由于它只把事情的一个方面或表象呈现给人们,而看不到事情的真相与关系,就很难谈得上客观、公正和全面。但从受众这一角度看来,以为这就是事情的本来样子,即使后来媒体还原了真相,也不能完全抵消此前给人们的印象。

  另一方面,时评人在评判此类事情时,由于接收的第一手信息就不完全,因而立论的错误在所难免。因为评论是在新闻事实的基础上进行判断,与新闻报道真相不同,评论是提供观点,它本身就包含着评判者的价值在内,若写作者占有的素材和信息不全,或失真,或自己的知识背景无法对事情作出判断,这种情况下,把自己的价值好恶搀杂其中,其立论和观点就难免误导受众。

  近年来,时评作为一种评论文体在中国很盛行,微博论坛中的发言更活跃。某种意义上,这是中国新闻管制下的产物。应该肯定,时评和微博的兴盛对推动中国社会的民主进步,监督政府起到了很大作用。但是,也要看到,时评作者队伍是参差不齐的,多数时评人的知识结构、思想谱系、观察事物的角度都有问题,再加之材料占有的不全,这造成其对事物的立论攻其一点,不及其余,或者只能看到事情的表象,看不到事情的本质,缺乏逻辑分析力量,人云亦云。以这样的思想和观点去影响社会,客观上将会产生很不好的效果,以致时评界惹出的笑话发生过多起。在有关“老人摔倒该不该扶”的问题上,很多时评人在全部真相未出来前,仅凭媒体报道的点滴表象,就往往轻率地做出老人该受谴责的结论。

  至于微博和论坛中的大量发言,更不去独立思考问题,只要有这样的事情发生,不问其中因由,一股脑儿指责谩骂老人。这样的报道、评论、发言一多,无形中就给人一种印象,似乎老人摔倒讹人是社会的一种普遍现象,为免惹祸上身,最好就做一个旁观者,视而不见。

媒体和时评界宜反思本身责任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