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6日)
一
从11月1日凌晨开始,来自中国航天事业的新闻再次成为媒体重点。神八发射,并在两天后的子夜时分与天宫一号对接,在央视跨夜提供的直播信号带领下,正式出版媒体上喝彩一片。
异议也照例呈现在微博论坛上,军事作家赵楚的抱怨是,“天空实验室对接试验成功,我说了句激动,决没说‘为祖国骄傲、自豪’之类,就打翻了微博革命党的醋坛子,各种恶毒的人身攻击汹涌而至,要照这些话所体现的微博革命党人的德行来看,中国的民主自由事业恐怕确实短期没戏了。”
《环球时报》则在发射当天早晨发表社评,向那些抱怨人间民生的受众解释“只要我们决心在这个世界上‘崛起’,只要我们追求中华民族的真正复兴,不管我们主观上愿不愿意,这些风险我们都必须去冒,这些钱我们也必须去花”,重申在一个“民比天大”的时代浪潮中,“社会看上去比航天‘更急迫’的用钱处会有很多,各国航天都需要国家和民族战略胸怀的呵护鼓励……中华民族的心胸有多大,中国航天的成长空间就有多大。”据其属下环球网周四晚间公布的投票结果,有88%的人认为神八“拥吻”天宫让他更自豪。
宣传官员们显然注意到了那些抱怨,新华社选择在对接成功后亦向全国媒体播发稿件《中国载人航天不是“面子工程”》,向民众讲述“航天领域每投入1元钱,将会产生7元至12元的回报”的道理,所谓“仰望星空,并不妨碍脚踏实地;深谋远虑,当然不等同于一枕黄粱。中国人追天的脚步,走得快,更走得稳;走得浪漫,更走得实际”,并由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承诺“中国载人航天20年的花费‘不及美国一年的投入’”。
作为“强硬派”,胡锡进总编并不愿意“迁就民意”。除了用微博定义那些诅咒神舟天宫相撞的国人是“极少数派”,强调“中国必须有大国的战略工具和拳头。这是中国人民的长远利益。这与发展民生不矛盾。航天的收益不是花钱买根冰棍”之外,三天之后,他又决定在周五再以社论上阵反问“中国航天出彩,凭什么不高兴”,批评“中国有钱发展航天,为什么不先把钱投在扶贫帮困上?航天器对接,与普通中国人何干?”的网络论坛声音是“愚蠢思维”:“一旦中国自己掉进发展航天和解决农民工子女上学孰轻孰重的争论中,这个奇怪的设问本身就预示着中国出了问题。因为它根本就不该带给我们困惑……其实大国内部是很难把道理讲清的,道理往往只在小的人群中起作用。国家越大,口号和概念越容易流行。大国的社会平衡有其特殊规律,而且大社会里‘平衡’的含义都与小社会不同。中国往前走,关键是找好我们自身‘平衡’的感觉。千万别找着找着就走偏了,或者把自己绕了进去。”
二
相比之下,倒是在“欧债危机里的中国角色”议题中,胡总编难得地不需要与网络民意斗士们辩论,从宣传官员紧密控制的传统媒体,到七嘴八舌的互联网渠道,压倒性的声音是“不借!”
伴随着自己被《福布斯》杂志评为2011权力人物榜第三名的消息,中国最高领导人胡锦涛出访欧洲并出席G20峰会。根据新华社从戛纳发回的通稿,胡主席对法国总统萨科齐说,“解决欧洲债务问题主要还是要靠欧洲。我们相信欧洲完全有智慧、有能力解决债务问题。”而另一个姿态虽然未经新华社向国内媒体发稿,但却也以“海外财经报道”的出口转内销模式获得广泛刊载:“他(胡锦涛)使用了迄今为止中国在汇率问题上最强硬的措辞,呼吁全球领导人不要再敦促新兴市场升值货币,因为这会令全球经济陷入‘平衡的衰退’,使可持续增长成为不可能。”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