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书店,就像一片公共绿地,由老板的经心维护,而让市民得到享受。这些‘老板’其实赚不了什么钱,甚至据我所知,有的人还要贴钱。他们是做了在中国本应该由政府来做的事情……即使不给这些书店的经营者以补贴,减免他们的税赋是政府分内该做的事情。”
刚听说一个概念“独立书店”,是指相对于全国各地新华书店之类依托“国营”集团的民营书店。
我有些办书店的朋友,比如北京万盛书店的刘苏里,贵阳西西弗书店的薛野,南昌青苑书店的万国英。他们都是最不像生意人的生意人。一个书店的书籍摆放,到装修布置,处处都体现出主人的修养和心血。而且在中国这样经心的经营一家书店,也很难赚什么钱,房租高昂,书的利润有很薄,可以说是操得是卖白粉的心,赚的是卖白菜的钱。
在我看来这种“独立书店”,是一个城市非常有效的文化名片,因为新华书店是千城一面的,这方面和麦当劳很像,当然除了设计不人性化,服务质量往往比较差,推销的产品也很落伍。而“独立书店”充满个性,它的品味不仅体现了主人的品味,也体现了这个城市的品味,至少能够展现这个城市有没有一批有趣味的阅读人群。
我对有些城市印象比较不好,其中主要原因是一个几百万人城市,高楼大厦倒不少,连一家像样的书店都没有。这样的城市对读书人来说肯定是极为乏味无趣的,说得不好听一些,就是这个城市没文化。
很多发达国家显得比我们这样的文明古国更有文化,尤其在日本或者欧洲国家,你在地铁里,公园里,常常能看到人捧着书在读。我曾在欧洲一些只有几百万的小国家逛,比如芬兰,看那里书店还不少,读书的人也多。要知道芬兰是用一种独特的芬兰语的,我在中国大陆经常遇到出版商抱怨,说中国图书市场不好做,我很好奇,像芬兰这样这么小的人口基数,怎么保住自己的读书市场的?当地人自豪的告诉我“我们芬兰人爱读书。”
而现在走遍全国各地,感觉我们这个国家的文化危机真是严重,很多地方都都没书可看了。很多地方书店都在卖些教辅材料,算命,万年历之类的。要么就是摆几本“中国不高兴”,“郎咸平为你解读中国经济”之类的,就已经算是有品味了。年轻人除了上网,几乎没有机会培养宁静优雅的阅读习惯,也没有接触到好书的机会,我担心这样下去,整个国家的性格都在变得粗鄙浮躁。
再者在国外,比如美国到处都有管理的非常好的图书馆,哪怕一个两三万人的小城,居民都可以接触到最优质的图书资源,有非常优雅的阅读环境。而在中国,我留心过几个地方的县城图书馆,基本上属于关门大吉的状态,养着几个吃财政饭的工作人员,根本谈不上读者服务,书架上全是灰,如果走进去看看,多是些《野火春风斗古城》,《红岩》之类的老书,再就是《三个代表学习读本》之类行政系统分派的书。
而在中国即使上百万人的城市,往往都找不到一个像样的图书馆,中国政府的巨大财政收入,没有用在这些地方。
这种情况下,这些独立书店,其实是承担了文化传播的最基本的公共职责。他们更像是一个城市的公共书架,是这里追求和向往知识的人的心灵家园。办一个书店,不像是办一个餐馆,来的人,坐下来就得点菜,点了菜就得付钱。他们也不像现在时髦的网络书商,只会打残酷的低价战术。而在这些书店里,炎热的夏天,你经常能看到很多年轻人,翻很多的书,也并不买,甚至坐在台阶上,吹着空调,捧着一本书一读就是老半天,没有人会赶他们,他们也不用付钱。
这些书店,就像一片公共绿地,由老板的经心维护,而让市民得到享受。这些“老板”其实赚不了什么钱,甚至据我所知,有的人还要贴钱。他们是做了在中国本应该由政府来做的事情。一个地方多有些有品味的书店,比政府多修那些大广场,更有意义。
即使不给这些书店的经营者以补贴,减免他们的税赋是政府分内该做的事情。
(郭宇宽,资深传媒人士、著名媒体人。原文链接:http://www.my1510.cn/article.php?id=4a8e8fd9800ca226)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