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年11月11日 18:25:54
鄢烈山:杂文家,看的东西就是杂
2011-11-07 09:20 南方都市报
http://nf.nfdaily.cn/nfdsb/content/2011-11/07/content_32742398.htm
鄢烈山在书房。
书房挂着画家黄永厚题赠的字画。
鄢烈山
著名杂文家、时评家。1952年生于湖北省仙桃市。毕业于北
京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为南方报业传媒集团高级编辑、南方周末
报社总编辑助理。迄今已出版《冷门话题》、《钢丝上的中国》
等时评集20种,作品《一个人的经典》获中国作协举办的第三届
“鲁迅文学奖”(杂文散文项)。
今年年底,鄢烈山要从南方周末退休了,办公室两柜书,他
还没有想好搬到哪里搁放。在办公室里,他不时站起来,翻翻堆
在沙发上、地上的那些书,说这本看了个大概,那本还没读,书
实在太杂,“我都不记得自己读什么书了。”实际上,办公室和
家里两个书房的书,是鄢烈山从上大学起就开始收集的,有他喜
爱的中国古典文学,也有“为了工作而读”的大量政治、历史、
法律、经济类书籍,书店里见得到的、见不到的,许多书可在这
里见到踪影。对于近期看的书,或许因为庞杂和量多,他有时记
忆不清;但对于自己早年读书的经历,他却清晰到连童年连环画
里的一句话也记得。
书不是根据兴趣看的
“我平时什么都看,不完全是选择我喜欢的。”鄢烈山边和
记者聊边整理书桌,把一些书拿起又放下。他说,生活的时代和
家庭环境决定了自己读什么书,不可能完全出于自己的喜好,在
他经历的年代里并没有多少自我设计和选择的机会。
鄢烈山儿时的愿望是做科学家。那时家穷,姐姐出嫁后,他
回生产队挣工分,初三辍学,“夜里一个人哭,知道没可能做科
学家了。”后来因家庭成分好,是贫农,1973年被推荐上了中师
,“16岁到25岁,学习能力最强的10年都献给了‘文革’。”
到恢复高考时,因为政策限制,他只能上师范类大学。
大学里,鄢烈山的专业是中文,他喜欢古典文学,特别是元
曲和南戏,到现在,每年也会读一读《西厢记》、《牡丹亭》,
读古诗词曲赋和戏剧,“是一种享受,心里觉得很熨帖。”从北
师大毕业后,他本想做老师,却被分到政府机关,工作是写简报
、领导讲话稿之类。后到《武汉晚报》做时评和杂文编辑时,已
过而立之年了,“职业是自己不能设定的,想当科学家,当不了
,想做老师,做不了,只能根据可能的社会条件,往高处走。”
从在政府机关工作开始,他就很少读文学,侧重读政治、法律、
历史和经济类的书籍,“读书当然最好有一门专长,比如法律、
经济,成为某一方面的专家。没有在广博的基础上求专深,这是
我读书的教训,到如今野狐禅一个,什么都知道一点,都知道得
不多不深;年纪一大记忆力变差,后悔也晚了。”
而现在,因为时间紧,鄢烈山读书常交叉着读,不时把自己
读了部分、并未读完的书从书柜中翻出继续读,有些读着又放下
了:《第三帝国的兴亡》20年前看过,因为对其中的许多细节遗
忘,又开始重读;亚当·斯密的书,现在翻译的版本语言流畅,
于是又找新版本来读;钱穆的《国史大纲》,翻了个大概;《古
拉格群岛》三本读了一本,知道一些,就没再读下去;而《孙中
山选集》、《美国宪法》、《人权宣言》等书,“通读过,写文
章要用时又会看一看。”
翻着翻着,他感叹:“杂文家,杂文家,看的东西就是杂。
”
读书因为好奇,也因为好胜
说到小时候的读书经历,鄢烈山记得清晰,“从读书这个角
度讲,我是幸运又不幸的人。不幸是家里没有条件让我读书,幸
运的是,家里是贫农,我才有机会上中师。和兄弟姐妹比起来,
我毕竟还上了大学啊。”
因为父母没文化,从小家里没一本书,所以任何一本能见到
的书,鄢烈山都要弄来读。他记得小学三年级看的第一本娃娃书
《哪吒闹海》,里面有一句“一人做事一人当,绝不连累父亲”
;记得小学四年级上课偷看借来的小说《三国演义》而挨训;也
记得“文革”中偷看莎士比亚剧本被同学举报、在大会被批评。
上世纪60年代初,村里办了私塾,鄢烈山看同龄人背《百家姓》
和《三字经》,自己也抄来背;70年初在村里当民办小学教师时
,他找来本村人念高中的旧数学课本,自学完了,并不知道后来
可以派上用场。
“那时候,春天去摘一点金银花,夏天寻蝉蜕、挖半夏,秋
天去野地挖枸杞,这些都是药材,用它们到供销社卖点钱拿去买
书,跟别人交换着看。有时候,放学路上也看,在月光底下也看
书。好读书是一种天性,有好奇心,也有好胜心,你知道的,我
也要知道。”
在现在看来幸运又不幸的经历,也影响了他读书的选择,“
我佩服从小就有大志向、有坚定目标的人,但我没有多少机会和
选择,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不变的只是:不负父母、不负自己的
追求,以及不甘屈服于人、独立思考、自由表达的本能愿望。写
杂文写时评,有那么多不平与质疑想表达,要说得在理当然要多
读点书啦。”在鄢烈山家中的书房,进门的一壁,存放着从大学
时就开始阅读的大量的古典文学作品,而另一面,存积的是因工
作而来的书籍,柜中则保留着他的手稿和一些“文革”时期的文
物,比如小本的红宝书和单行本的鲁迅作品。至于现代小说,摆
在外面的仅有一本《洛丽塔》,“是苏童推荐给大家的,他是我
的校友,但我买来看,真的不喜欢。”
用细节表现大时代
前段时间,鄢烈山去了趟台湾,做凤凰网和《旺报》主办的
“台湾人看大陆,大陆人看台湾”联合征文活动的评委。去之前
,他读了一些和台湾有关的书,其中《我们台湾这些年》读得非
常仔细,翻开来,满篇的圈点勾画,“这本书写得简明扼要,把
台湾社会转型期的大致背景都提到了。”另一本是台湾人编的插
图本《简明台湾史》,他也看得很仔细。今年台北故宫博物馆办
精品展,他在参观时,又买回一大本彩印《国宝总动员》。
同样是最近,鄢烈山主编的《白纸黑字》第一期也出街了。
在这本书以非虚构和个人写作为角度的杂志书里,也看得出他对
非虚构作品的喜好,他偏好《广州从此没了歌坛》、《启蒙二三
事》这样有个人经历、也有时间上对历史进行梳理的文章。说到
《白纸黑字》中的作品,鄢烈山提到了易中天的《那时我们唱红
歌》,“记录个人命运中真实的事件与细节,没有宏大叙事,同
时也把大的时代背景表现了出来且有梳理,这就是上乘作品。”
采写:南都记者陈举
摄影:南都记者黄集昊
- 上一篇: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公民心” 下一篇: 没有了
阅读数(11) 评论数(0)
0条
本博文相关点评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