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这是对余华的新作《十个词汇里的中国》的一篇书评。
原文:China as Paper Republic
作者:LIGAYA MISHAN
发表:2011年11月10日
本文由”译者”志愿者翻译并校对
书评《十个词汇里的中国》作者:余华 译者:Allan H. Barr
【原文配图:余华 图片由Fabrica贡献】
1987年,18岁的余华被派到了中国南方地区为人接种疫苗。当时能找的针头都是被多次使用过的,针尖都弯了,他每次给别人注射时都会扯出一些皮肉。一到夜晚,孩子们的哭声就会萦绕在余华耳边,他们的手臂鲜血直流,而余华自己则在磨那些针头,他的手指也磨出了水泡。在对他的新书《十个词汇里的中国》所做的介绍中,余华对自己当时的行为非常自责,他说他本该用先在自己身上试针头的――先扯下自己的皮肉。这样的开场白,对一位想敞开心扉的中国作家而言,无疑是非常聪明的,但这可不会平息当局的怒火:先从交代开始――这在正统毛泽东主义中,叫做”自我批评”。
然而,貌似再怎么”交代”也通不过审查。《十个词汇里的中国》描述了一个道德体系崩溃的民族,在这里,失业率逐年递增,阶级分化严重,地方腐败和浪费司空见惯。在不同的极端上,农民们翻山越岭把血卖给出价最高的人,而那些千万富翁们却正在修建类似白宫的豪宅。余华写道:”白天,公司的CEO坐在他的山寨版美国总统办公室里;晚上,他搂着漂亮的秘书睡在山寨版的林肯卧室里。”
这本书还未在余华居住的中国出版,但书中所提到的事实细节和他前本书里的镀金厕所和人工处女膜有一拼,那本书即他的讽刺主义小说《兄弟》,在中国卖了一百多万册。在《纽约时报》6月的一个专栏里,余华解释了这两本书的不同之处:”《兄弟》就像5月35号”――这是中国博主们用来指代1989年天安门暴动的隐语,以避开审查――”而《十个词汇里的中国》则更像是6月4号”――正是大屠杀发生的日子。
这些文字创新、隐语和暗号就是《十个词汇里的中国》的风格。每篇文章里都是围绕一个特别词汇写的――这个词的来源,讽刺意义或赞赏意义是什么――比如以”人民”(为人民服务)开头,却以”欺骗”落幕。对余华来说,这种演变就象是中国这五十年历史最好的总结。
有时候,他给的解释也会有些教条主义。对美国读者来说,”草根”的意思就是”普通人”。但他却非硬生生地给定义为”远离主流和正统的弱势阶层”。(那些祖科蒂公园的抗议者们或许会点头。)他披露说,在2008年奥运会时,穷人是”禁止”进入北京的奥林匹克公园的,但其实他的意思就是他们买不起门票。欢迎进入资本主义。
和《兄弟》一样,书中的口吻很平民化,穿插着各种插科打诨的题外话。这个故事更像是一位说书人所讲,而不是一位正统作家――它是自传和回忆录的不均匀混合体,荒唐,愤怒,篇幅不长,回味却无穷。书中最精彩和震撼人心的部分是余华追溯回自已的童年时代,那时正值”文革”,毛主席语录满墙都是,甚至痰盂上也印着。而某个不经意的小小过失――比如折叠了毛主席画像,那可是在他老人家脸上画×的行为――都会让你被贴上”反革命”标签。
这些事情就是余华成长为一名作家的历程。那时余华四处搜寻被禁的西方小说,那些书经历了N多双偷偷摸摸的手,最后一页通常遗失不见。他回忆说:”当时这些没有结局的书让我多么难受啊!我开始为自己创作故事的结局。”
《十个词汇里的中国》本身也没有给出任何定论。余华回忆起的最后一件事是:那时还很小的他是如何假装胃痛不想干活,最后却躺在了手术台上。(他的父亲是一名医生。)这个故事是警告那些想找借口的人,也是警告那些试图悄悄偷点东西,再从父亲身旁溜走的人――或者,也可以说,别想蒙骗一向高度警觉的政府。
Ligaya Mishan是《纽约时报》的长期撰稿人。
相关阅读: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