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从“制造”到“创造”有多远
文/魏英杰
近日,工信部印发了《“十二五”产业技术创新规划》。规划范围涵盖原材料、设备制造、消费品、信息产业四个领域,规划期为2011年~2015年。
相关规划定位清晰、目标明确、措施细致,准确把握了实现工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之处,即创新。但应看到,要在五年内让我国工业和信息化重点领域产业技术创新取得重大突破,殊非易事。这在很大程度上,光靠政策引导或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是难以实现的。因此,规划也提出,要发挥企业技术创新主体作用,鼓励企业加大创新投入。问题就在于,怎样才能激发企业创新意识,让企业愿意加大创新投入?
实现这一点,一是企业要能够从创新中尝到甜头,二是市场竞争逼着企业不得不创新,否则就只有死路一条。若非循此路径,政府一味地给钱给政策,到头来很可能会“播下龙种,收获跳蚤”,白养活一批赚取政府补贴的所谓创新企业。
企业怎样才能从创新中尝到甜头?莫过于新技术、新理念可以迅速转化为产品和服务,企业从中获利。就此而论,首先需要支持创新的教育与科研体系,其次要有鼓励创新的文化土壤,此外还要有保护创新的制度环境。而在这方面,国内实际上还存在不少庸俗解读之处。
譬如,许多地方都拿美国硅谷为榜样,依托高校资源,试图复制硅谷模式。斯坦福大学为硅谷提供了大量新技术和科研人才没错,但那只是造就硅谷传奇的一个来源。造就硅谷传奇的另一个来源是美国本土鼓励冒险、不断进取的企业精神。正是这种企业精神,才成就了让人感觉神奇的“车库创业”景观。比如惠普的两位创始人是在车库开始创业之旅的,又如乔布斯和好友沃兹尼亚克也是在车库组装他们的第一批苹果电脑。而在国内,谁要是在车库开公司,恐怕工商局的人要找上门了。
当然,大学生辍学、车库创业只是表面现象,如今许多地方鼓励大学生创业,可谓只知皮毛而已,真正应关注的是这种现象背后折射出的商业气息和创业文化。这里的意思是,创新需要深厚的文化土壤才可能生根发芽。国外教育从小就有意识培养学生的独立和创造精神,而国内的大学生大多仍属于“应试型”人才。在如此不同的教育文化背景下,从政策上支持大学生创业,很可能是在误人子弟。
对于企业也是如此,只有当创新成为企业的一种文化自觉,才可能形成以创新带动经济发展的社会风气。反观现状,企业创新不仅要面临人才、资金等困扰,还可能得不到制度保护和市场滋养。简单讲,如果依靠抄袭就可以赚取更多利润,企业就不可能把更多资金投入研发。乔布斯因有剽窃施乐公司图形界面技术嫌疑而大受诟病,facebook因涉嫌剽窃他人社交网站创意而吃官司并支付高额和解费用,这些案例都可以形象地反映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无论从道德层面还是法律制度上,抄袭他人创意(有时候仅是从交谈中获得部分创意)都将被视作无耻行为,只有这样,企业和个人才有动力不断创新,寻找企业和个人发展的源泉。
仅从上述几点,都可表明推动创新的力量不能光靠政策扶持和产业规划,还应从根源上培育创新的文化机制。我们可以不知道创新企业家在哪里,但一定不能忘记给创新提供充分的文化和制度支持。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当前,中国无疑是个制造业大国,但从“制造”到“创造”,我们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说到底,这是一个社会的文化气质重新塑造和形成的过程。
2011年11月15日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