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多克创办未来报纸

 

默多克创办的电子《日报》将成为当前这个数字时代如何讲述新闻事件的范例,但能否持续培养和引导大众新的阅读习惯,还需拭目以待。

特约撰稿人 陈晓雪

     

据说,79岁的默多克是看了一项调查结果后才产生办电子《日报》(The Daily)的念头的。这份调查称读者在iPad上沉浸的时间超过网络。于是,正当在向新媒体转型的路途上磕磕碰碰之时,坚信消费者愿意为高质量的原创网络内容付费的默多克与苹果公司CEO史蒂夫·乔布斯一拍即合,开始了关于报纸的新冒险。

险象环生 or 前途光明?

  201123日,默多克在纽约古根汉博物馆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正式宣布了《日报》的面世。新的时代需要新的报刊。他信心满满地表示。《日报》将通过iPad等其他平板电脑平台,把最新技术与实地采访报道、良好的编辑和怀疑的眼光融为一体,这份电子报纸将成为当前这个数字时代如何讲述新闻事件的范例

 为了酝酿这场划时代的报业改革,默多克在几个月前就开始招兵买马,一批精兵强被招至麾下。如今,新闻集团旗下《纽约邮报》的执行编辑杰西·安格洛(Jesse Angelo)正带领着近150人的记者团队奋战于纽约新闻集团大厦第26层的《日报》编辑部。 

《日报》的内容包罗万象:突发新闻、体育、流行文化、娱乐、苹果应用程序、游戏、技术、评论、名人八卦……洋洋洒洒100页。《日报》宣称具有杂志的质量和深度,但却像日报一样每日出版,像网络一样即时更新。只要你触摸、旋转、敲击和探索,会有源源不断新鲜的新闻报道、图片、视频和音频以及表格出炉,在订制的体育板块,用户能够跟踪自己最爱的球队的分数、图片和新闻标题—-甚至选手们的微博。正如《日报》总编辑杰西·安吉洛所说:这不是一种每天一次的静态产品,我们会在任何时候发布新的页面。目前,《日报》一天更新三次,新闻集团为《日报》制定的第一年预算是3000万美元。

目前,这份以美国读者为主的日报每周价格仅为99美分(即每年39.99美元)。发布后两周内可免费阅读。以后,《日报》将会使用苹果最新的收费交付系统,用户可在苹果应用商店通过iTunes账户注册订阅期刊,期刊每新出一期就会被自动发送至用户的iPad上,该系统会自动从用户的信用卡扣费。  

不过,用户对《日报》的体验感受可谓褒贬不一。阅读体验太爽了,刺激阅读欲,我再也不买报纸了。中国网友范东升对《日报》评价极高:承报纸编排之细腻,超杂志设计之精美,尽iPad运用之便利,文图配合,声像并茂,其它媒体实难以相比。

默多克老家澳洲的《悉尼先驱晨报》则评价《日报》虽便宜、炫目,但是内容缺乏深度、实质和庄重,虽然其话题跨度大,从关于宠物听什么迪斯科的专栏到前海地独裁者被放逐的生活方式均有涉猎,但总体还是偏向小报的轻松娱乐风格。当然也有不少体验极糟的用户,他们期待《日报》的技术水平提高,增加一些人性化的特质,比如交互性、社交性等等,而新闻集团可能缺少这样让用户体验变得有趣且友好的技术人才,这让《《日报》》在无趣之外,还面临着让自己的用户遇上糟糕体验的危险,比如内容过多导致的下载时间冗长,或者迷失在标识不统一、位置混乱的各种内容链接中。另外,收费理念也导致《日报》将封锁所有搜索引擎,即:文章就在那里,但如果没有链接,就无法访问,这将使很多关联用户抓狂。

作为国内最早从事互联网和新媒体研究的人士之一,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胡泳则认为,《日报》并不鼓励读者线性地去阅读报纸,它通过各种链接方便读者跳到自己感兴趣的地方去。这样的阅读才是真正的上网冲浪,很像放牧式的阅读,一边玩着一边吃着,但这种很惬意的信息获取方式,好坏很难定论。

对内容收费,历史上曾有多次失败案例,但《日报》的实践或将表明,将有限的信息圈在围墙内的商业模式,未必是不可行的。但《日报》的成功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持续培养和引导大众新的阅读习惯。对此,新闻集团正在狠下功夫。首先是免费阅读两周,227日,《日报》在发布第三个更新包时,顺便宣布免费使用期将延长至321日。其次,是投重金营销《日报》,例如在全美收视率最高的节目——美国橄榄球职业联赛总决赛超级碗中场休息时播出价值300万美元的《日报》广告。但培养新的阅读习惯绝非一时之功。

新的传播模式让报纸重生

不管怎样,当iPad和报刊相结合,将带来报刊行业生产模式和游戏规则的改变。首先,ipad报纸这一形式,将不再有纸张、油墨和运输的成本消耗,降低了成本;其次,报纸可以依赖iPad的付费应用程序,从而解决付费阅读的难题;再次,iPad拥有忠诚的用户,粘度高,用户可以在iPad这一平台上互动、发帖、评论、实时上传等等,这一平台将成为人气很高的新闻平台。 

在胡泳看来,《日报》的诞生具有转折意义。第一,除《华尔街日报》、《金融时报》和《经济学人》等少数几家高端财经报刊成功了,其他凡是面向大众的传统报刊没有一家完美地实现了数字化转型。《日报》的优势是白手起家,随着iPad这样一个移动电脑平台的出现而出现。一个白手起家的报纸能不能在互联网时代成为一份质量上乘、读者追捧并且盈利的报纸,就要看《日报》了。如果将来它能够卖到几百万份,它就成功地趟出了一条传统媒体数字化转型的新路子。

再者,现在互联网成功的模式多为新闻聚合,而非原创新闻,如果我们这个时代,那些原创新闻的生产商却不能盈利养活自己,到后来大家都不生产高质量的原创新闻,都阅读二手信息,那就无法对社会做精准的判断,这将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如果《日报》成功,意味着数字化时代原创新闻生产商仍然有存在的价值,这位令从事内容生产的人欢欣鼓舞。胡泳说。《日报》如若成功,在新的阅读习惯下,内容提供者和内容发布者的身份将再度重新整合,订阅及广告成为可能,传统媒体的商业模式得到继续。

默多克刚开始的试验多少有些保守,但胡泳预测,他的方向是正确的,即使没有《日报》,也会有同样的人用同样的方式来做一个类似的报纸,《日报》的模式会变成未来人们阅读报纸的标准模式。以新闻集团的财力,把技术问题搞定不是太大的问题,关键是默多克自己的心态能否调试过来,传统新闻生产者多少有一些故步自封。的确,传统媒体所有者的改革思路应该是能否有效地通过新的传播格局达到转变模式,而非过于强调延伸传统媒体的经营模式。

《凤凰周刊》2011年第8 总第393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