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根在《论求知》中阐述:“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总之,知识能塑造人的性格”。遗憾的是,培根在《论求知》中没有论及读法律能使人变得如何的问题。不过,他专门写过《论法律》一文,对法律作了阐述。他认为,“执法也不可过苛.不能把法律变成使人民动辄得咎的罗网”。这句名言,放到今天也没过时。

  
以我的感觉,读多了法律,看多社会现实,思想真会变得“偏激”。不知哪些要被“会商”的北大学生们,是不是读多了法律,还是看多了社会现实?“会商”制比较“温和”,也只适用于在校学生,对于社会人士们,就不是什么“会商”了。

   既能读史使人明智,哪我们就多看点历史吧!

下面文章摘自《辛亥:改革与革命赛跑》一文,全文见http://history.people.com.cn/GB/206507/218770/index.html

                                  
五个不准搞,搞出了一批革命者

                                      
主讲人:雷颐 整理:纪彭

                              
2011年04月11日12:33
  来源:《文史参考》   

  
清政府提出要先搞行政体制改革之后,才可以立宪。大家也觉得改革是一步一步来,还是很高兴。慈禧让袁世凯制订了一个比较好的改革方案。可这个方案一出来,就遭到强烈的反对,主要的反对力量就来自于皇家。他们是既得利益者,一点利益都不能丧失。有几次开会讨论的时候,醇亲王竟拔出手枪,指着袁世凯说:“你以为是什么人,汉族人只是我们满人的奴隶,你只是一个奴才。”慈禧也顶不住压力,据说有一次她都急得恨不得跳到湖里去自杀,她最后还是抛弃了袁世凯。这也是袁世凯后来对清政府离心离德的一个重要原因。

  朝廷最后搞了一个行政体制改革方案。提出了“军机处事不议,内务府事不议,八旗事不议,翰林院事不议、太监事不议??”叫五个不准搞。最后成立了11个部,13个尚书中,汉人仅占了5席。这样一个改革方案,天下舆论哗然,大家觉得这个是假的改革、是骗人的。从辛亥革命那些汉族督抚的表现可以看出来,他们很不满,对清政府产生了很强的离心力。清政府自己的政策,导致了统治阶级内部的人都背叛了他。整个民众或者说多数士绅感觉,“皆数月之改革,仍是本来面目。”旧的还是一样,没有进行任何改动。

  这样一来,在海外革命派也越来越占上风,他们死死的抓住清政府每一个政策去攻击。结果是改革方案出来一次,支持政府的人就少一批,支持孙中山的人多一批。梁启超在1907年已经看到了这一点,他写了一篇文章叫《现政府与革命党》,最后的结论是:“革命党者,以扑灭现政府为目的者也,而现政府者,制造革命党之一大工厂也。”在革命和立宪的赛跑中,革命党越来越快,给他加油的不是别人正是清政府。

  从1910年1月11日开始,以士绅为主的立宪派发起了4次大规模的国会运动,声势浩大,遍及全国。尽管开国会的呼声越来越响,清政府却一点不愿意,镇压一次比一次激烈。每镇压一次,就有一批人去搞革命了。

  清政府在辛亥革命前夜的1911年5月8日,决定先成立一个内阁,宣布了这个内阁由13人组成,其中9个满族,4个是汉族,总理大臣也是皇族,完全违反了外国或者现在政治学的一个基本概念:皇族成员不能担任内阁阁员。立宪派对这点非常失望,但这些士绅还是想妥协,提出和朝廷各做一步妥协,同意有一些皇族可以当内阁成员,只要首相不是皇族,其他部长是皇族,我们也认了。结果清政府也很愤怒,他们认为,这是我们皇家的事,大清是我的天下,别以为你们有多大的权力来指手划脚。这下彻底暴露了专制者的本来面目。这些士绅、有钱人对政府已经完全不信任,天下要离朝廷而去的形势已成,只等哪儿有火花就会爆炸,哪儿刮一阵风,就会把朝廷推倒了。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