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澄 攝影/鍾卓明

從鋁罐、廚具、單車組件到雨傘,日本藝術家富田菜摘(Tomita Natsumi)精心把這些在社區的回收站與商店垃圾堆中的「無用之物」,加以切割、簡單上色,並巧妙利用回收物原來的結構與材質,將它們轉化成藝術素材。然後製作成不同大小、形態精緻活潑可比玩偶的動物。這是富田菜摘在香港舉行的首個展覽,展品全以廢棄物料為材料,讓觀者重新想像「垃圾」與藝術之間的可能。

垃圾也是對的素材

是次展覽的主角,是富田菜摘使用廢棄物創作的動物雕塑。以鮮艷雨爽布為翼的鳥兒、鏍旋帽做大眼睛的猴子、鋁罐做圓渾身軀的小豬、舊廚具做四肢的兔子,都充滿質樸而可愛的生命力。富田菜摘一副甜美少女長相,記者問她有沒有個別雕塑是她的得意之作,她馬上搖頭,「我全都喜歡,它們像是我的孩子。」所言非虛:是次展覽名為「我的寶貝」,而每件雕塑,都有一個專屬的名字。

富田首次利用廢棄物創作始於高中時期,首件作品是用金屬物料創作的加拉巴歌群島綠鬣蜥。當時十多歲的富田,透過電視與書本,對這個孕育各種奇特海洋生物、曾在 19世紀吸引「進化論」之父達爾文實地考察的厄瓜多爾火山群島產生無比興趣,是故她創作初期,都以該島上聞名的鬣蜥與海龜做藍本。達爾文的物種演化學說,歷來被不少「社會達爾文主義者」挪用,甚至被當代保守派曲解成擁護種族優生學與資本主義擴張的論述;富田對物種演化的好奇,卻倒過來驅使她思考現代工業文明與消費主義下,廢棄物的來與去。

「我覺得每件棄置物,都有它尚待發掘的故事與意義。」多年與「垃圾」為伍的富田,畢業於日本著名美術學府,在學時原主修油畫,兩者彷彿格格不入。但富田聳聳肩說:「我老師說過,藝術創作只是選擇對的素材去表達自己的意念而已。」而她的選擇,並不是大家覺得「高端藝術」的顏料與畫板,而是令她不時割傷、滿佈殘跡與劃痕的回收物。

消費社會裏的一雙眼

展覽同時展出以舊報章雜誌、棄置發泡膠製作和黏土製作的人型雕塑系列作品,反映生於東京的富田對都市生活與消費社會的敏感體察。富田根據不同的人型雕塑來挑選素材,比如從少女潮流雜誌採集圖案做女學生的皮膚、以報紙財經數據版做白領男士的襯衫,同時不另加色,令雕塑更添與觀者互動的活力。此外,每個人型雕塑雙眼都貼上點題的單字,比如中年婦女為日語漢字「安」(便宜)、白領男士為「働」(工作),簡潔而含蓄地刻劃都市眾生相的一瞥。

「我喜歡在地鐵上觀察不同乘客的神態;他們坐在一排同樣的座位,靠得那麼近,卻對彼此漠不關心。」富田說。這些人型塑像輕型小巧、看似觸手即破,加上拼貼成身的資訊圖案,細緻又鮮活地呈現現代人的存在狀態。

由於富田的創作形式與環保息息相關,記者最後不忘問及年多前的地震與核災有否令她有更深的感受。但她淡淡然說,「事隔已一年,大家好像又復歸常態。也許,變化要待多幾年才會出現吧。」城市巨輪日復一日生產廢棄物、社會個體也在其間被定義成乏味的固定形狀。城市節奏之快,令人們忽略垃圾的殘餘價值。然而富田投向廢棄物與都市人的目光,不禁讓人重新審視周遭,關切物質更多的存在意義。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墙外新闻实时更新 欢迎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