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12日,在中纪委第六次全会上,王岐山在工作报告中,除了回顾2015年,规划2016年之外,还单独用了一部分谈“工作体会”。

这个“工作体会”,王岐山提了“原教旨”、“心学”等概念,思考有哲学的高度;也对纪委的角色、工作有了新的认识和思考,仔细读读老王的体会,有助于理解当下和未来,中共的反腐是为了什么,为什么这样干,未来会怎样干。

引线内为王岐山的工作体会(字号较小),重点字句,读报君会加粗描红。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不断深入,中央纪委常委会边学习思考、边实践感悟,越来越深刻地体会到: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做好纪律检查工作的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必须把自己摆进去,联系思想和工作实际,全面系统地领会,学思践悟、见诸行动。

一是尊崇党章,坚持依规治党与以德治党相统一。党章规定了党的理想信念宗旨、组织保障、行为规则和纪律约束,每一条都凝结着党的建设的历史经验,是共产党人的“原教旨”,是全党必须遵循的根本行为规范。

原教旨是一个宗教词汇,最早以基督教为背景。原教旨主义是指这样一种宗教现象:当感到传统的、被人们理所当然地接受了的最高权威受到挑战时,对这种挑战毫不妥协,仍反复重申原信仰的权威性,对挑战和妥协予以坚决回击,一旦有必要,甚至用政治和军事手段进一步表明其态度。所以,原教旨主义有极强的保守性、对抗性、排他性及战斗性。

比较宗教学家埃里克·夏普在《理解宗教》一书里总结原教旨主义:在传统的最高权威受到挑战时(一般指宗教方面的权威),第一阶段出现的反映是拒绝旧方式和旧权威,具有适应和树立新权威的愿望;第二阶段是作出种种努力,使旧权威适应新权威;第三阶段是回复原状,原教旨主义就出现在这一阶段。

王岐山说,党章是共产党人的“原教旨”,则是唤醒党章的生命力,重新激活它,让其成为匡定全党的“宪法”。

面对新的形势、不确定的未来,对外界(西方)那一套又有抵触和不信任,人们往往倾向于从过去寻找答案或解决办法,因为那些办法,曾经被验证过是有效。

当前中共的腐败,读报君引用习近平的判断,如下:

  • 腐败现象趋于严重化,区域性腐败、系统性腐败、家庭式腐败、塌方式腐败等不断发生,这比“独狼式”腐败危害要大得多。
  • 一些腐败分子贪婪之极,涉案数额之巨、时间之长、情节之恶劣都是罕见的,简直到了明火执仗的地步。案值动辄千万元、上亿,甚至十几亿、几十亿,令人震惊、令人发指。
  • 腐败问题和政治问题相互渗透,有些人搞官商勾结、上下勾连,利用权力设租寻租,又利用权力保租护租,结果导致在政治上搞阴谋诡计,严重危害党的领导和党的团结统一。

对于中国的腐败状况,各位朋友相信都有自己的感触。凤凰去年也曾经做过一个策划,统计过十八大后被查出的官员,曾经都是什么职务。一个触目惊心的事实是,十七届中共中央领导机构(政治局+书记处)28名成员,有5人被查出(周永康、薄熙来、徐才厚、郭伯雄、令计划)。最高的主席台上,坐着巨贪大蠹,更遑论基层和身边。

在这种严峻的腐败形式面前,如何反腐?在不能向前跨一跃的情况下(引入阳光法案),在顾忌民意、有些事情不能做(大赦)的情况下,回到过去,把沉睡的党章唤醒,着实是一个办法,既能在道义上占据制高点(党内左右都很难质疑),又掌握了一个大杀器。

全面从严治党,首先要学习党章、遵守党章,关键是要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对党和人民的忠诚。

无数案例表明,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只是“表”,党的观念淡漠、组织涣散、纪律松弛才是“里”,根子在于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丧失、党的领导弱化,管党治党失之于宽、松、软。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要靠理想信念的引领,要靠党规党纪的保障,必须坚持高标准在前,以德为先、立根固本。这个“德”就是理想信念宗旨、优良传统作风。

党性教育是共产党人的“心学”,是党员正心修身的必修课。我们党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让崇德向善和遵规守纪相辅而行,在实践中逐步深化了对管党治党规律的认识,那就是确立高标准毫不动摇,守住纪律底线一寸不让,自律与他律结合,既发挥道德感召力,又强化纪律约束力。高标准和底线之间有很大空间,广大党员向着高标准努力,心存敬畏和戒惧,就能坚守纪律,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所谓“心学”,由王阳明提出,核心四句话,“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其宗旨是“致良知”。说党性教育是共产党人的“心学”,即是要党员“知善知恶”,然后“为善去恶”。

高标准,比如中共曾经竖的道德标杆,焦裕禄、孔繁森、雷锋、杨善洲等等,毕竟是极少数,大部分人并没有这么高的觉悟,而是在底线之上。只有在高标准与底线之间有很大空间,一个组织和社会才是正常的。否则就会是虚伪的,或者是王岐山说的,“要么好同志、要么阶下囚”。

一个正常的社会或组织,一定是两头小、中间大。即道德楷模与大奸大恶都是极少的两端,大部分人都是红尘男女,在法律、道德、规矩的底线之上,偶尔有闪光(扶老太太过马路),偶尔也有触线(与已婚妇女约个炮)。

二是实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既有战略目标,又有战略举措,全面从严治党是根本保障。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集中体现为政治、思想和组织领导,必须毫不动摇地贯穿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之中。坚持党的领导关键在加强党的建设,推进党的建设必须坚持问题导向。

当前,人民群众对党员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的作风和廉洁问题反映最突出,必须坚定不移正风肃纪、反腐惩恶,回应广大人民群众的期盼,巩固党的执政之基。

党的建设有着丰富的内涵,全面从严治党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是全部;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也不是全部。

要准确把握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之间的关系,明确内涵、厘清责任。全面从严治党,要靠全党、管全党、治全党。各级党组织要切实担负起主体责任,发挥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纪委要坚守监督执纪问责的定位,维护党章、严明党纪,检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执行情况,协助党的委员会加强党风建设和组织协调反腐败工作,确保党的集中统一。

王岐山的这个逻辑是,中国共产党肩负神圣使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必须要加强党的建设,其中从严治党其实其中一部分,而反腐又是从严治党的一部分,并不是全部。

打个比方说,一个人肩负重大使命,为了完成使命,必须让自己活着、并且有一个健康的体魄。全面从严治党,是有病看病,反腐败是动手术。但仅仅是有病看病或动手术,并不够,还要加强营养和锻炼。

三是党纪严于国法,必须让纪律成为管党治党的尺子、不可逾越的底线。

全面依法治国是我们党向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模范遵守国家法律是党员必须履行的义务。在全面依法治国条件下,首先要解决管党治党靠什么的问题。法律是任何组织和个人必须遵守的底线。

我们党是肩负神圣使命的政治组织,党的先锋队性质和执政地位决定了党规党纪必然严于国家法律。如果混淆了纪律和法律的界限,把违纪当成“小节”,党员不违法就没人管、不追究,就会造成“要么是好同志、要么是阶下囚”。把纪律和规矩挺在法律的前面,正是针对党内法规中纪法不分的问题提出来的。全面从严治党,要用严明的纪律管住全体党员。坚持纪严于法、纪在法前,实现纪法分开,是思想认识的一次飞跃,是管党治党的理念创新。各级党组织必须克服惯性思维,以纪律为戒尺,发现苗头就要及时提醒,触犯纪律就要立即处理。纪委决不能成为党内的“公检法”,执纪审查决不能成为“司法调查”,要依纪监督、从严执纪,真正把纪律立起来、严起来,执行到位。

大家是否还记得《琅琊榜》,夏江为何会卖力推翻祈王,以及拼命阻止祈王的政治继承人靖王上位?因为祈王曾经建议皇帝撤销悬镜司,认为官员违法,自有刑部、大理寺处理,没必要设立一个悬镜司,认为这会增加官员之间的猜忌,不是“依法治国”。当时皇帝没有采纳祈王这一建议,但夏江偷听到了这段对话,他明白,一旦祈王接班,必然会裁撤或削弱悬镜司,这是夏江反祈王的动因。

置换到今天,中纪委就是悬镜司,只不过他唯一负责的对象,不再是皇帝,而是党、党中央。

也是顾及舆论,王岐山提出,纪委绝对不能成为公检法。

四是监督执纪问责,必须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纪律检查机关的一切工作,都是围绕党在一个时期的中心任务开展的,必须从政治和全局上把握。

上世纪80年代,反腐败不能干扰改革开放,查处任仲夷、项南等改革派大将后,中纪委被降格(中纪委书记不入常);90年代,反腐不能干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所以能看到一些能臣干吏,因为政绩突出,一些行为未有及时追究。

而当前,中共提出四个全面战略,其中之一就是全面从严治党。而且全面从严治党、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关乎人心向背、关乎党的生死存亡,是最大的政治。

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是我们党从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深刻的历史教训中总结出来的,纪委的职责定位、方式创新、作风转变,都必须充分体现这个一贯方针。把查办案件改为纪律审查、案件室规范为纪检监察室、案件线索改称反映领导干部问题线索,都不仅仅是称谓的变化,而是内涵的深化,体现了职能的转变。

纪委“去司法”色彩。

接到问题反映就要同本人见面,谈话函询、及时诫勉,防止小错酿成大错;把握好“树木”与“森林”的关系,治“病树”、拔“烂树”、保护“森林”;对审查对象以“同志”相称,从学习党章入手,重温入党誓词,唤醒对“激情燃烧岁月”的记忆,所有这些,无不体现着严管就是厚爱、治病为了救人。

1月15日,在中纪委发布会上,吴玉良回应魏宏失联时,称魏宏为同志;2012年4月10日,薄被停职受查时,也被称之为同志。

全面从严治党,要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让(一)咬耳朵、扯袖子,红红脸、出出汗成为常态;(二)党纪轻处分、组织调整成为大多数;(三)重处分、重大职务调整的是少数;而(四)严重违纪涉嫌违法立案审查的只能是极极少数。

实践“四种形态”,纪委的责任不是轻了、而是更重了,执纪的力度不是小了、而是更大了,必须提高思想政治水准和把握政策能力,实现惩处极少数、教育大多数的政治效果和社会效果。

当存量腐败被清理后,今后的常态是:大多数人轻处分、调整职务,类似魏宏这样反省思过;而移送司法的,成为极极少数。这意味着纪委需要前置介入,抓早抓小,只有如此,才能实现“四种形态”。

五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永远在路上,只有进行时。

党中央始终告诫全党要经受住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防止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全面从严治党、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关乎人心向背、关乎党的生死存亡,是最大的政治。

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党中央对形势的判断没有变、旗帜立场不会变,我们的目标任务就不能变。相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漫漫征程,全面从严治党仅仅是开了个头,任重而道远。

一个病重之人,动手术切除病灶(周永康、令计划这种“重大政治隐患”),这种“治标”,只是开始,要想拥有健康体魄,在没病的基础上,还要加强营养(吸收新理念、与时俱进)、注重锻炼(走群众路线),治病于腠理(纪委抓早抓小)。

和前任相比,王岐山意识到,过去所谓的“治本”(病重之人,天天喝中药)并没有阻止腐败蔓延,反而愈演愈烈。王岐山提出治本先治标,治标为治本争取时间。即先把肿瘤、病灶给切了。

腐败,自有人类文明史以来就一直存在,古今中外,概莫能外。任何权力都面临被腐蚀的危险,执政党永远会面对与腐败的斗争。正风反腐、标本兼治,根本目的在于厚植党执政的政治基础,坚定广大人民群众对党的信心和信任。永远在路上,贵在开好头。

要以人民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作为工作的根本标准,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驾驭现实,用历史、哲学和文化的思考支撑信心。

要保持坚强政治定力,有静气、不刮风、不搞运动,立足当前、谋划长远,认准正确方向,踩着不变的步伐,以顽强的毅力和不屈的韧劲,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一步步引向深入。

改革走到今天,要啃硬骨头,要涉险滩,要动利益集团,复杂性前所未有,更需要一直高效、有战斗力的干部队伍。

要保证中共领导地位,西方的多党竞争、三权分立无法作为选项。而面对强大、庞大的腐败存量,一步到位实行阳光法案,必将引发官僚集团的强烈阻力,以及群众的思想混乱(很多群众错误地认为,北戴河供水总公司一个干部家中搜出现金上亿元,只是极少数)。而搞运动,因为历史教训惨痛,也不被主流民意接受。

能选择的路径,就是回到中共党章,回到原教旨,用理想感召人,回到创党初衷,来管理八千多万党员。在法律约束的基础上,再用一层更严格的党纪,来约束党员,使其成为名副其实的先锋队,来换取民众对其执政地位的认同,其逻辑是 I can, so I up. (我行,所以我上)。

以上就是读报君,对老王体会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