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女德导师丁璇称武警战士肩扛火车?

丁璇老师称最能表现“阳刚之德”的,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和人民警察,哪里有灾难,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他们。于是出现图片一幕。

女德导师丁璇老师说的这番话令人瞠目结舌,匪夷所思的。如果把她当作正常人,那么,这样说违背起码常识,不可理喻,只能认为她在撒谎。

问题就在于,丁璇言说时,并不像是在撒谎,她是真诚地说出来并佐证其观点的。换言之,她很认真、严肃地说出这番话的。那么,最可能解释就是,丁璇是一个不正常的人。

结合她近来一系列言说的话语,明显违背现时代主流的婚恋观。按说,一个人鼓吹狭隘陈腐的保守婚恋观不足为奇,蛊惑“女德”也是她言论之权利。但一个人的公开发言明显违背常识且不自知,至少说明她可能存在社会认知方面的缺陷或障碍。

综合起来看,丁璇老师的言行举止很可能反映了癔症型人格障碍或倾向的部分特点。具体而言,在临床上对癔症型人格障碍患者的诊断指标(《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里,其中第8项就符合丁璇老师公开宣称“武警战士肩扛火车”的症状:“说话夸大其词,掺杂幻想情节”。她这么说明显是夸大其词,违背起码常识;但她又以真诚的方式表达出来,并不以为自己在撒谎,显然是她不由自主地往里面掺杂了“幻想情节”。除此之外,她公开的言行也大体符合5、6、7之标准。因此,丁璇老师满嘴跑火车,反映了她至少疑似癔症型人格障碍的症状。

听信Emma Watson,还是听信丁璇?

附:《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中对“癔症型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符合其中三项即可以为患者。

1.表情夸张像演戏一样,装腔作势,情感体验肤浅。

2.暗示性高,很容易受他人的影响。

3.自我中心,强求别人符合他的需要或意志,不如意就给别人难堪或强烈不满。

4.经常渴望表扬和同情,感情易波动。

5.寻求刺激,过多地参加各种社交活动。

6.需要别人经常注意,为了引起注意,不惜哗众取宠,危言耸听,或者在外貌和行为方面表现得过分吸引他人。

7.情感反应强烈易变,完全按个人的情感判断好坏。

8.说话夸大其词,掺杂幻想情节,缺乏具体的真实细节,难以核对。

你赞同女德等传统文化的回归吗?

目前在河北,上海等地区出现了所谓的“女德”班,因此有了关于女德班的负面新闻。当然,这代表不了所有的传统文化的回归。那么你是怎么看待传统文化回归的呢?例如(弟子规)!

这个世界上的事情,自由的价值观能够包容保守的价值观,而保守的价值观视自由的价值观为寇仇,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因此,在这个前提下看待所谓的“女德”班现象,也就不会贸然使用“传统文化回归”这样的判断。

首先,中国社会越来越多元化,也越来越文明,这是大前提。在多元化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出现以蛊惑狭隘、保守的保守婚恋道德观的所谓“女德”班也就不足为奇,即便是在美国社会,也不乏蛊惑婚前守贞的思潮和活动。“女德”班,以及鼓吹的保守婚恋道德观,有人听,有人信,有人讲,有人身体力行,只要这种狭隘的鼓吹不强制要求其他人遵从,无所谓了。

其次,之所以“女德”班这样狭隘保守的婚恋道德观会在社会中形成一种不容小觑的思潮,沉渣泛起,则是另一回事。一个价值观多元的社会应该有核心的主流价值观,像美国社会尽管多元开放,但其核心的主流价值观仍然是倾向保守的新教传统的家庭观、婚恋观。中国社会现时代已然多元,但核心的主流价值观却难以服众,与社会现实严重脱节。例如,中国社会的婚姻质量每况愈下,离婚率,出轨率都名列世界前茅;太多的贪腐官员被查出性丑闻;太多的权贵精英声色犬马,纸醉金迷。因此,鼓吹守贞、女德的狭隘保守的婚恋观就能吸引一部分迷惘、失落中人群,以致沉渣泛起。

再者,由于多元化已经成为事实,社会大多数人已经不能接受“女德”班鼓吹的那些陈腐落伍的婚恋道德观,从舆论对“女德”班一边倒的批评就可见一斑。从心理学角度,如果人们不相信“女德”班的蛊惑,那么“女德”班越是高调宣扬,人们不仅不会受到其影响,反而会强化反面的态度,愈加地反对和反感,这被称为“态度免疫效应”。也就是说,“女德”班的高调宣扬,并不会真正地影响更多的人,反而会令更多的人深入思考。换言之,那些支持或者被“女德”班宣讲所影响的人,其实本来就不适应自由、多元的现代价值观。

因此,我的观点是:不以为然。“女德”班现象并不是传统文化回归,即便是中国传统文化,也没有这么狭隘陈腐,它充其量就是这个社会内分泌失调长出来的几颗暗疮。尊重那些觉得守贞有价值的人群,每个人选择与自己恪守和坚信的价值观相适应吻合的生活方式,没必要嘲笑与自己不同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更没必要鞭挞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