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有删节)

按:这是应Vista看天下政商智库记者的采访要求回答的问题。

1.您如何看待Ayawawa和咪蒙?

她们都是当下大陆中国有影响力的“网红”,分别代表了相当一部分人群的情感、性与人际交往的价值观。她们通过成功的话题操作及话语模式分别吸引数以百万计的拥趸,并建立起成功的商业和传播途径。二人的相似之处还在于,尽管各自取悦了数以百万计的粉丝人群,她们在知识阶层饱受争议和非议。

2.她们两个本质上有区别吗?区别在哪里?

没有本质区别,她们取得成功的方式和路径都高度相似,区别只在于吸引的人群不同,操作的意识形态话题有别。

3.Ayawawa的一套“新女德”理论为何能收获这么多粉丝?为什么许多受过高等教育的、经济独立的女性会信这一套?

ayawawa通过尝试和有目的地运营,找到了契合社会相当比例部分人群的话题和观念操作。换言之,那些粉丝本来就是中国社会意识形态光谱中的一部分,她只不过是找到市场并加以开发作业罢了。或者再换一种说法,与其说是ayawawa吸引了她们,毋宁说是迎合了她们,代言了她们。这部分人群与是否接受高等教育无关,因为我们的高等教育根本就不涉及教会学生接受现代文明的部分,像西安的部分高校组织女生婚前守贞宣誓,承诺不发生婚前性行为,婚后不与丈夫以外的男人发生性行为…….由此可以看出,我们社会至少部分高等教育学校是在培养潜在的ayawawa粉丝。

4.据媒体报道,确实有人通过Ayawawa的课程学习,找到了理想的另一半。对此,您怎么看?

既然Ayawawa的观念和蛊惑的意识形态迎合了社会相当比例的人群,那么Ayawawa粉就有自己的亚文化和生活方式,其中有人在其中得其所,有什么好奇怪的?

5. 有人认为咪蒙是女权主义者,你怎么看待她的一些言论?

这要看如何界定女权主义。广义的女权主义极其庞杂,但所有差异甚大的女权主义主张都同样认为男权(父权)现实是女性受压迫或不平等的根源,应努力提高女性相比于男性的权利和地位。

即使用最宽泛的定义,咪蒙也很难算是女权主义者,她是低端的社会达尔文主义者,蛊惑丛林法则,无论性别。

6.Ayawawa和咪蒙价值观的大量传播对公众价值观的塑造会产生什么影响?

她们本来就是社会意识形态的一部分,反映了社会业已存在的多元化价值观的这一部分,同时又代表和塑造了这一部分。在一个正常的社会不足为奇,不足为虑。咪蒙也好,Ayawawa也好,越自由的社会她们的影响力越有限,因为必然有更有力的对冲意识形态传播来消解她们的影响力。问题是,能与她们所传播的意识形态对冲的真正的女权主义被严格限制甚至禁止,那么她们的不入流的观点就凸显出来。

7.怎么看待她们先后被禁言?网络监管是解决问题的理想途径吗?

任何对不悦言论的禁止都是在破坏舆论生态。前面说了,越自由的社会她们的影响力就越有限,但在动不动就封禁不悦言论的舆论生态里,就算把她们封杀了,还会有新的Byawawa、Cyawawa,新的发蒙、嗦蒙,层出不穷。这就好比肉搁在龌龊的环境,必然生蛆,扑灭了这只苍蝇,还有更多的苍蝇,这是必然的。

接下来会禁言越来越多的人越来越多的不同言论。道理很简单,在舆论生态中,掐掉一边,另一边就变得扎眼,然后又掐另一边,接着再一边又变得令人不悦,这是一个无休无止的过程,就像堂吉柯德挑战风车,没有任何意义。

8.这些解答情感问题的“网红”如此受到追捧,反映了当下社会什么问题?

肉臭了,舆论生态被破坏了。

9.当今女性对于感情问题的焦虑来自何方?她们应该向谁寻求帮助?

本来不同阶层、社群、受教育程度等的女性可以通过不同的渠道和途径向不同的对象或机构求助,括Ayawawa和咪蒙,也包括女权组织,也包括政府的妇女部门,等等。这是很正常也很良性的。封杀了一部分和另一部分,那就向剩下的被允准的求助了,如果这些被允准的机构不被更多人信任,那她们就自生自灭呀。事实上过去是,现在是,未来看起来也将是,大量社会低底层女性的感情焦虑都是自行解决自生自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