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上海將「見義勇為保護和獎勵條例」納入2012年度立法預備項目,顯示當地有望通過地方立法,明確為見義勇為者提供保護和獎勵。以前官方也曾提出要獎勵見義勇為者,但此次立法的意圖,則是將對他們的「保護」提到「獎勵」之前,看似是一個小變化,實際上卻有很大的進步。

雖說「重賞之下必有勇夫」,但如今導致人情冷漠、不願幫助他人的主要原因,並非缺少獎勵。很多人實際擔心的是,阻止犯罪,會否遭歹徒報復?對受害人施以援手,事後是否可能反被誣為肇事者,有理說不清?

「義行」定性問題未解決

這些擔憂並非沒有道理,因為近些年,類似事件在國內並不鮮見,導致「各人自掃門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成為社會主流共識。可見,若不能消除百姓對這兩個問題的擔憂,即使出再多錢,恐怕也難有人爭當勇夫。

但更令人關心的問題,新聞報道中並未提及,那就是如何認定「見義勇為」,以及認定的過程和時效性。因為「認定」是政府提供保護和獎勵的前提,若前提因素不解?,又何談「保護」和「獎勵」呢?

這不由讓我想到去年發生的一件事:青年小隋因阻止小偷盜竊,遭歹徒群毆,重傷住院。但因監控錄影無法證實他當時行為的性質,又缺乏其他目擊證人,甚至連被偷者也不肯站出來為小隋澄清,令這名「英雄」的行為遲遲無法認定。最後還是根據疑犯被捕後的供述,官方才認定小隋的行為屬「見義勇為」。

這個帶點黑色幽默的事情,聽來令人唏噓,不僅因為被偷者的冷漠,也包括官方在認定見義勇為方面的低效。當然,這也證實了筆者的擔憂,在認定見義勇為前,若歹徒遲遲未被捕,那?洧ㄧq勇為者很可能時刻處於受威脅狀態。這段保護「真空期」又該由誰來負責呢?

政府乏承擔 義士沒保障

即使歹徒被捕,也不一定會判囚終身,他們一旦出獄,是否會報復昔日英雄呢?那?洵F府又是否有意願、並有能力提供終身保護,以防英雄再受威脅?如果不能,所謂的「保護」豈非又是空談?

高健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