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

今年全國「兩會」,適逢前所未有的改革氣象,代表委員們敢講真話,針砭時弊,放言改革,正在催生新的問政生態,令人們不禁暢想:當「兩會」本身成為改革的對象,中國將會怎樣?

媒體跟蹤提案 催促部委積極

 今年「兩會」,代表委員的很多議案提案受到政府重視,得到積極回應。但同時,也有不少委員對政府有些部門的提案回覆不滿意,不買賬。全國政協委員、廣西壯族自治區副主席黃日波表示,政協委員有關民主監督的提案,有的沒有回覆,有的回覆含糊。連政協委員、原國家發改委副主任(正部級)張國寶也坦言,對於提案,真正能夠辦成並落實的其實並不多。一些拿到提案的部委大多「打太極」,說說就完事了,最後能辦成事的還得靠國務院。他說,今年的政協會議是本屆最後一次會議,自己本想認真做一份提案,但並不能確定提案最後能否辦成。委員們的直言,無疑凸顯了改革提案辦理程序的緊迫性。

 有關部門聽命國務院,順理成章;而政府行政順應民意,更是天經地義。如果代表委員們的議案、提案,從提交備案、內容披露、部門回覆到辦理結果,全部過程都置於公開、透明的流程中,接受媒體的跟蹤和公眾的監督,那麼在民意的直接參與中,在輿論的巨大壓力下,有些提案或許不必等到中南海推動,職能部門的辦理便會從消極應付轉為積極解決,進而提高參政議政的時效和質量。

 政府高官與新聞媒體在記者會上的熱絡互動,都是每年「兩會」最搶眼的亮點。其實,從制度設計看,「兩會」真正的主角是代表委員和政府官員,一對主角的直接對話才應是「兩會」的最大亮點。通過制度化、常態化的交流平台,圍繞民眾關心的熱點問題,官員接受民意代表們的直接詢問和質詢,並未超出現行體制下的預留空間。在今年「兩會」的多場政協提案協商會上,政府官員與委員們面對面的溝通和解釋,其熱烈程度成為今年兩會的一大看點。

事隔13年 「質詢」或恢復

 作為中國的最高權力機關,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更應如此,詢問和質詢是人大對「一府兩院」實施監督的法定形式。事實上,在1980年五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時任冶金部部長的唐克就「上海寶鋼工程建設問題」接受5個代表團的代表質詢。2000年,32名全國人大代表就煙台「11.24」特大海難事故質詢交通部,時任交通部長黃鎮東前往遼寧代表團駐地接受詢問。遺憾的是,此後的全國人大會議上,「質詢」不再,恍若隔世。

 值得關注的是,在今年人大會議上,中科院計算技術研究所副總工程師胡偉武、湖南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李江等代表建議,明年「兩會」議程加入「質詢」環節。他們認為,監督就必須交鋒,監督越嚴,對官員越好,而質詢可以有效及時監督官員。他們的「質詢」倡議,已經贏得很多人大代表的積極響應。

 「芳林新葉催陳葉,流水前波讓後波」。今年「兩會」雖然已接近尾聲,但是過程閃耀改革亮色。當然,人們不能奢望一次「兩會」解決所有改革難題,但在代表委員們的努力下,本次「兩會」已經為問政平台本身的發展嵌入了變革楔子,並有望為今後新一輪改革攻堅夯實民意支點。也只有這樣,作為本屆最後一次大會,今年「兩會」才能少留遺憾,不負改革的時代召喚。 

■香港文匯報記者 楊帆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