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女遭弃:冷漠是制度的腐蚀剂
文/魏英杰
一段三四公里的回家路,安徽涡阳县高公镇前李村高三女生小黎却走了三天,至今依然徘徊在生死边缘。
小黎于3月11日从30公里外的县城中学回家,下车步行回家时惨遇歹徒袭击,被殴打遗弃在路边河沟。她熬过整整一昼夜,次日下午被人发现。涡阳县警方并没有按既定程序办理,却通知民政部门,将她当成冻死了的流浪女送走。随后当地民政部门的司机再度将她遗弃于田边沟渠,直至次日上午为人所发现,这才太和县警方被送至医院抢救。
当小黎与同学分手步行回家,这时天色已黑,路上可能不太安全。但她恐怕不会想到,比傍晚天色更黑的是冷漠的人性。
小黎被当作流浪女送走并遭遗弃,并不纯粹是因为制度缺失。同样接到报警,太和县与涡阳县警方处警方式完全不一样。前者接到报警后立即将小黎送往医院抢救,而后者却不顾围观群众的提醒,一味认定小黎为流浪女,并直接判断她已经死亡,这才导致了后来的更大悲剧。警方接到报警后,有固定的执法程序。警方人员面对这种情况,首先应当是通知120施救,然后还需要确定伤者身份。涡阳县警方既没有通知120,也没有经过身份验证,就直接通知民政部门送走。这显然已违法相关程序,涉嫌玩忽职守。
涡阳民政部门人员的行为也已严重违反程序,必须受到追究查处。不说民政人员该不该对伤者进行抢救,也不说是不是要把人送往救济站,就算这是一个已死亡流浪人员,身为救济部门的工作人员也该本着职业操守与人道精神,将死者送至火葬场收敛火化。在不明白伤者身份、未确定是否已死亡情况下,将当事人随意抛弃于路旁,这在一个现代文明社会,简直是亵渎人性、有违伦理、令人发指的罪行。当地民政部门平时都是怎么进行救济工作的,上级部门有必要进一步着手调查处理。
这起悲剧的发生,更多缘于执法人员的冷漠思维。但这种冷漠的执法思维,并非出于偶然。这与执法人员、政府人员平日执法思维偏差、职业道德淡化有关。参与酿成这起悲剧的相关人员,显然心中并没有丝毫执法为民、施政为民理念,甚至连起码的人道精神都已缺失。在执法队伍、政府部门中,类似这种人之所以还有存在空间,也和主管领导工作不力、作风纪律散漫有密切关系。如在这起案件中,涡阳县处警民警向值班所长汇报现场情况后,有关领导并未对其不当执法行为进行纠正。这一细节,也从侧面反映了该派出所平时的作风纪律。
目前,4名涉事人员已因涉嫌玩忽职守被依法刑拘。但这起悲剧留给人们的思索并未终止。2003年,警方人员不顾一位母亲苦苦哀求,导致年仅3岁的小思怡活活被饿死。同样在那一年,大学生孙志刚死于收容遣送制度。这些事件与当下发生的这起悲剧,有着高度相似的一面,明显发生变化的只是岁月。冷漠是制度的腐蚀剂,也是人性的火葬场。如果这起悲剧留给人们的只有震撼,如果这一事件还不足以引起相关部门的反省,这样的悲剧就还会重现。
2012年3月20日
《京华时报》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