湄洲湾港:行政整合下的认同紊乱
文/魏英杰
近日,福建泉州港几个港区被整合,新港舍弃“泉州港”名称不用而改用“湄洲湾港”一事,在网上引发巨大争议。据悉,福建省政府专门召开题会议决定,保留泉州港。
近些年来,不少地方为提升城市形象而纷纷更改地名,可似乎鲜见引起这么大非议。为何人们对泉州港并入湄洲湾港持如此强烈的反感态度?从各方声音来看,许多人认为泉州港历史悠久,而湄洲湾港却少为人知,如此更名实属草率。也有人认为,这等于把泉州的港口“割让”给邻近的莆田,实在不能接受。这些观点有的并非全无道理,但也有存在不少误解之处。
几个基本事实有必要厘清。首先,湄洲湾港的整合并非没有任何依据。去年经国务院批复的《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以湄洲湾为主体整合泉州、莆田两地港区,重点发展大宗散货运输。相关改革方案也已由省政府于今年正式批复。应该说,此举是福建省规划发展沿海三大港口的重要一步棋。与此相关的是,早前宁德港已与福州港整合,漳州港也已并入厦门港。
再者,湄洲湾并不是全部位于莆田地区。事实上,湄洲湾分为南北岸,北岸包括位于莆田地区的秀屿、东吴港区,南岸包括泉州的肖厝、斗尾港区。这是一个新兴的现代化港口。上世纪80年代末,有关方面依托湄洲湾南岸优越港口条件,建设成立了福建炼化的前身——福建炼油厂。基于湄洲湾南岸发展石化产业的重要性,2000年这里还正式设立了泉州市泉港区。特别应指出的是,上述港区于2009年已合并组成新的湄洲湾港,并就此成立福建省湄洲湾港口管理局。也就是说,近日实施的新整合措施,只是此前动作的延续,是对两地港口管理体制一体化的深化。
第三,泉州港久负盛名,历史上有三湾十二港之称,但史上所载的泉州港或刺桐港主要指靠近泉州市区的后渚港,并不包括湄洲湾南岸的肖厝港等港区。尤其值得一提,宋元时期的泉州港被誉为与亚历山大港齐名的世界最大贸易港口之一,但是明清以来,泉州港的重要性逐渐下降,乃至于走向衰落。在近代史上,泉州港的重要性远不及福州港、厦门港,时至今日,泉州旧有港口(如后渚港)的重要性也远不及新开发的湄洲湾南岸的肖厝港。199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海上丝绸之路”综合考察活动抵达泉州,考察队搭乘的“和平”号考察船停泊于后渚港新建成的客货码头,其规模仅为5000吨级。
曾经作为东方大港的泉州港,很早以前就已风光不再。湄洲湾港的整合之路,也已走过若干年。其中最重要的整合举措(南北岸整合),更于几年前就已尘埃落定。可究竟是什么缘故,让今日的深化整合措施触动了人们的心弦,让泉州人黯然神伤?这是因为,泉州港对于泉州人来说并不仅代表着旧日荣耀,还作为一种文化精神植根于泉州这片土地。泉州港这一名称,由此也成为人们联系历史和现实的一条精神脐带。更不用说,这一整合措施还普遍被误认为是归并入属于莆田地区的湄洲湾。即便整合后泉州港的名称并无多少改变,而只是从港口“降级”为港区,但这对向来有着高度文化自信的泉州人,简直是不可能接受的事实。
宋元时期的荣耀对泉州人民而言,并不止于历史记忆,更是一个无法抹掉的巨大存在。漫步在泉州街头,任何人都可以强烈地感受到历史对这片土地的文化投射。当你行走在泉州涂门街,刚经过香火旺盛的关帝庙,迎面就可看到我国现存最早(始建于公元11世纪)的具有阿拉伯建筑风格的伊斯兰教寺——清净寺遗址,再往前走几步又可看到同样历史悠久的、规模庞大的“府学”所在地孔子文庙。如果从涂门街往南走去,没多远就可瞻仰位于天后路的泉州天后宫。历史上,妈祖故里莆田隶属泉州管辖,妈祖信仰也多经由这里向海外传播。倘若从涂门街往北走,经中山路抵达西街,就又到了年代更为久远(始建于公元7世纪)的开元寺。至今,开元寺的山门还刻写着弘一法师手书的宋代理学家朱熹题写的对联:此地古称佛国,满街皆是圣人。往西一直走,抵达清源山下,那里还矗立着雕刻于宋代的、国内现存最大的道教石雕——老君造像。由此可见,泉州被称作世界宗教博物馆实乃名至实归。
每一个泉州人,从小就是在这样的文化环境下成长。这座城市的辉煌历史,也经由这个途径深入人心,形成一种强烈的文化认同感。笔者离开家乡多年,在异乡回望故土,更加深刻体会到这一特有的文化氛围,及其对个人的深远影响。这种文化认同感,更因泉州历史与现实的巨大落差,以及泉州在区域行政地位上的边缘化而显得越发强烈。因此,当泉州港传出被归并入湄洲湾港,心中并不难以体会家乡人的那种悲愤心情。尽管不得不说,这些反对声音并不乏偏激成分。但其中有一点显而易见,这种行政整合俨然造成了泉州人的文化认同紊乱。特别是,泉州与莆田的文化特征迥然不同。莆田人操持的莆仙语系与泉州人讲的闽南话并不一样(虽从语言学上讲,二者有相似之处),这使两地的文化认同存在明显差异。泉州港与湄洲湾港的整合,因此难免给人地区整合(“脱泉入莆”)的想象。这也是泉州人很难接受的事情。
对泉州人来讲,泉州港就是泉州港,而不能是其他,失去泉州港这一名称,就等于失去了这座城市的辉煌记忆。所以,与其说他们要的是泉州港这个名称,不如说他们强烈渴望的是保留泉州港的历史存在。这次港口整合措施更多考虑的是行政因素,却忽视了泉州港的历史文化渊源,且未曾关注其背后存在着的强大文化认同意识,这才是整合引起巨大非议的最重要背景。
相关专题会议提出“两个保留、一个协商”(即保留泉州港和泉州市港口管理局,港口管理体制改革方案进一步协商完善),这是对民意的一种积极回应。不过,该地区港口一体化管理的改革却也因此遭遇搁浅。就事论事,把几个港区统一在一个港口管理局下,对外统一命名,这样做并无多少好处。有当地业内人士指出,整合后统一管理看似便利,实际上可能增加相当管理成本。例如,港区内有什么事情,原来只要对所在地区港务局申请、汇报,现在却要跑统一的管理机构,来回折腾岂不更费事?还有,对外统一称湄洲湾港,也会造成名称上的混乱,因为这么叫根本不知道指的是哪个港区。整合、做大港口,这并非坏事,但具体该怎么推动,这恐怕还需要有关方面加以反思和完善。
2012年4月15日
发于4月16日《东方早报》,题为《“泉州港”背后的历史文化认同》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