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念迷障与思维转型》系列之四
刘亚伟
葛兆光先生曾在《中国思想史》导论中提出一个大胆的思想:我们今天阅读的历史叙述真的是像福柯所说的那样,是权力关系中形成的。那么这些“伪造”的历史叙述中,实际上都隐含了一些观念或思想。作为思想史也许不必去刻意“去伪存真”,更重要的倒是应当重点去发掘这些叙述背后的支持观念系统——这是一种由“权力”构成的“知识”,又是由“知识”的“权力”把它变成我们的常识,我们很长时间生活在这种“日用而不知”的常识中。
葛兆光先生的这个发现,给我们重新认识和反思近代中国,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角度。
在没有宗教意识的中国,家庭、家族意识是最早影响中国人思维模式的核心因素。家庭家族赋予一个人生命的全部意义,不仅是每一个中国人从生到死的全部依靠,而且又是他的最后归宿,是灵魂寄托所在,又是行为依据。家族血缘关系是中国人一切思维和行为的起点与归结。一切社会关系都是家庭关系的放大与延伸,这种以家喻国的政治传统,不仅用五服制度来区分家族血缘的远近亲疏,同时也以此来划分族群间的文野等级,这就是《尚书.禹贡》中记载的“先王之制、邦内甸服;邦外侯服,侯卫宾服;夷蛮要服,戎狄荒服。”距离中心越近,政治地位、文明程度就越高。再经过天人同一的认知模式的转接,“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汉贼不两立”的观念,变成了“天命有常”“天不变道亦不变”的系列传统信念中的组成部分,造成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使“华夷之辨”、内外有别、我他之分的观念,与前文提到的“中华天下观”一起,刀刻铁铸般地镌入中国人的观念和思维模式之中,成为中国人对外交往的出发点和行为依据,演变成整个民族的集体无意识——一种具有本源性质的思维资源:
中国永远是世界的中心,华夏文明永远是人类文明最高级的样式,华夏文化永远守在正统地位;华夏民族与周围族群的互动中,永远应该处于居高临下的上位;也许会暂时居于下风,但终归一天会重领风骚;哪怕曾落后挨打,坠入深谷,那也是因为出了汉奸卖国贼所致;而且在不久的将来,当西方文明走不下去、面临穷途末路的时候,只有到中华文明这里才能找到继续生存下去的智慧和出路。
一方面,今天中国的经济与文化都在迅速地全面地归属于“全球化”网络中,支撑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诸如服饰、居住、交通、通讯、娱乐、教育等都已“西化”,很难找到昔日中国文化符号的影子,甚至饮食文化也早已是中西杂陈,但是人们仍不懈地强化着一种排他的民族意识。另一方面,一代新人,不仅是普通民众,甚至是社会精英,已经不能阅读中国的文化原典,不能欣赏代表着中国文化结晶的诗歌、音乐与其他艺术,却自信满满地表现着坚持着自己对传统文化的自豪感。真不知道这种民族意识和文化自信,除了包含着屈辱、排外、复仇、炫耀、自夸等各种复杂因素的偏狭盲目的民族情绪之外,还有什么附着之处。
清醒的理智告诉我们,人类文明一旦开始它的进程,就像过河的卒子,只能在不同民族创造的各种文明形态的互动下持续地往前走,不能往后退。比如我们发明了火药,开始用于制作爆竹,后来用于战争,杀人,但是我们无法把这个发明从生活中剔除出去,只能用别的发明去替代或限制它。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化是人类的一种宿命。
奉劝国人:应该放下原生原发文明的优越心态,改变一直被别人模仿学习的习惯,适应自己国家在全球化时代的世界格局里的后发外生文明的新身份。通俗点说,就是由过去习惯了做先生,现在要学习做好一个学生。学生超越老师,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是常见的,也是非常可能的。但这需要先把老师的本事学到手之后。当我们还处于学习模仿阶段时,以将来会超越老师为理由来拒绝学习模仿,不仅幼稚可笑,更会愚蠢自误。
所谓全盘西化是那些为了抗拒新文明的人们臆想出来的伪命题。学习的主体是中华民族,学来引进的东西是在中国这片土地上,在中国人的脑子里,在中国文化的环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在这个过程中,自然而然地会与这片土地上原有的一切进行互动,经过一系列碰撞、接纳、融合、调整、创新、转化而成的果实中,中国元素必然是题中应有之义,不必强调提出,刻意为之。这时强调特殊性,实际上等于拒绝。但对此举也不必大惊小怪,抗拒的反应也是自然的,完全的不对抗反而会让人对主体的生命活力产生疑虑。由对抗到认同、接纳……正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必由之路。
中国的发展不可能脱出人类文明进步的主流之外。在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转型过程中,表面看上去似乎是西方文化同中国传统文化的对立,实质上是人类文明两个发展阶段的碰撞,是现代性与传统性的对抗,是落后的礼俗社会为先进的法理社会取代时本能的反抗。其中包含着的文化转型,也并不是要用西方文化取代中华民族的文化,而是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不同文化文明之间正常的必要的也是必然的互动。
任何文化都应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文化的互动交流以及转化,并不能摒弃或摧毁这种文化的民族性,相反,它会促进本民族文化的发展。爱护和保有中国文化的最好方式,不是把它封存起来,避免与其他文化接触,而是以一种开放、宽容、谦卑、平等的心态,通过与其他文化的互动——交流、学习,吸收其有价值的部分,自我调整,促进融合或转化,从而促使本民族文化的发展。
博主注:此文是《观念迷障与思维转型》系列之四,其他还有:
之一:《中国式世界地图与思维定式》
之二:《中日两国为何在近代同遇而殊归》
之三:《从悲情到炫耀,国人心态何时能淡定下来》
之五:《打破“崛起”“复兴”的价值神话》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