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广北京特约记者 周西


 
近日,张艺谋2009年为铁道部拍摄1850万元天价宣传片《中国铁道》一事,引起网友广泛热议。中国审计署上周曾批评铁道部,除 了并未按规定为该片制作公开招标之外,更批评该宣传片未达预期效果。对此,张艺谋的助理厐小姐2号曾代表张艺谋方面作出回应称,张艺谋此前只是对这部宣传 片的样片提过意见,但并未参与拍摄。不仅如此,就连张艺谋导演的署名,也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使用的,是“被署名”,至于张艺谋有没有收钱,厐小姐则并未 正面回答。
不过,7月5号,知名网络爆料人“长春国贸”却在博客中表示,有知情人士披露,张艺谋确实系铁路宣传片《中国铁路》的导演,他亲自参与 拍摄且已收钱,所谓的“只参与不署名”是张艺谋在向公众说谎。据网易娱乐的报道,这位知情人士说:我自始至终参与了这部广告片的拍摄工作,片子就是张艺谋 拍摄的,并且也是由他亲自剪辑的,张艺谋千真万确地收了钱,等深入调查后事实真相总会大白于天下的。长春国贸追问知情人张艺谋收了多少钱,对方并不愿意过 多透露,只是说张艺谋收钱是有证据的,到时候会一并公布,对于事情的真伪,我们一起拭目以待吧!

另据了解,该片肩负的宣传任务重大,当时是要向出席2010年世界高速铁路大会的各国来宾展示中国的铁道历史和成就。不过,《联合早报》的文章却对 此点评说,即便是再重要的任务,短短5分钟就要1850万元,相当于每秒钟烧掉61600元,这样的天价,任凭哪个纳税人都会感到难以接受。因此,该短片 的帐目一经爆光,舆论骂声一片也就不难想象了,有网民表示,类似水平的宣传片,十几万元的制作费就已足够;也有网友因此挖苦张艺谋说他自砸招牌,收了天价 却拍出伪劣宣传片;有的则暗示铁道部没有公开招标,肯定是有着“不可告人的目的”。

文章又说,其实收费是否离谱,那属于市场问题,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对错无从说起。至于宣传片的质量、有没有公开招标也都是次要的,难道张导亲自出 马,拍出举世无双的宣传片,这1850万元就花得应该?如看准某一导演的才华,并能借其名气宣传,那不公开招标,直接聘用又有何不可?最关键的问题应该是 铁道部花这笔钱是否经得起正义的考验,成效的结算,这也正是评估任何政府部门的两把尺子,是官员在接下管理国民税务的任务时,潜在的“聘雇条件”。
正义黑白分明,如果资金平白无故地在行政过程中被私吞,那断然要遭讨伐;至于成效,虽然未必总是能明白无误地摆在眼前,但执政者最起码也要能说出个 所以然,值与不值,需与不需,应是决策前的必要评估。就铁道部的例子,就不知当局有否问过自己,区区一部宣传片是否真有必要请来国际导演操刀?如为打造世 界级铁路的形象,是不是把钱投到改善列车设施和服务更实在呢?

近期,因神舟九号升空,关于中国航天工程投资“值不值得”的议论也不少。有位读者日前来信斥责说人们不该总是用“小商人的眼光”看世界,总是在计算 回报成效,那样的视野很狭隘。但当花的是纳税人的钱时,斤斤计较不能少,公众质询也不可怕,只要花费经过深思熟虑,能给个清楚明白的交代,公道自在人心。 我愿意乐观相信,大部分官员初带乌纱帽时确实真心为民,可是一路上难免有人不小心把正义和成效这两把尺子给遗失、遗忘了。
《联合早报》的文章最后强调说,中国审计署的年度报告,正是通过揭露问题,努力提醒同僚重拾审判之尺。可是当关系凌驾于制度之上、排场气势压倒实质 内容、抽油水成了领月薪般“正常”时,审计署的小小提醒只怕是杯水车薪。当制度的操作以致人的心态都已“习惯”了一些恶习,大环境不变,官员的决策中难免 还要出现更多1850万元的天价五分钟。

附: 张艺谋为铁道部拍的天价宣传片 钱都是怎么花的
2012-07-08 09:56:46 来源: 华声在线(长沙) 有0人参与
0
张艺谋因拍铁路宣传片惹争议

尽管没有新电影上映,知名导演张艺谋最近照样新闻不断。前不久,国家审计署公布的2011年度财政支出情况报告显示,铁道部在未按规定公开招标的情况下,曾斥资1850万元邀请张艺谋拍摄了一部时长5分钟铁路宣传片,但未达到预期效果。针对如潮质疑,张艺谋方面回应称,导演只对该宣传片的样片提过意见,并未参与拍摄,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署名”的;张艺谋方面还表示,自己曾向宣传片制作公司要求撤下署名,但一直未被拿下。

1850万元,足够再拍4部《舌尖上的中国》,够拍两部《失恋33天》,够拍一部半《桃姐》,而这个数目仅够拍不足5分钟的铁道部宣传片。单从制作效果看,如此“大手笔”制作的宣传片,理应称得上艺术佳作。但是,任何一个看完这则宣传片的人,估计都会大失所望,其画面组合基本都是素材资料的镜头堆砌,完全看不出导演设计,仅有的区区数秒航拍镜头还是由成本很低的无人机拍摄的。业内专业人士表示,这样一部片子只需十几万元就能拿下。

在张艺谋的烧钱力作《金陵十三钗》中,虽然有好莱坞大牌影星加盟,并有大量爆炸特技以及场景搭建,每分钟的成本也仅为410万。但这部作为2010年第七届世界高铁大会开幕式影片的宣传片,平均每分钟的成本已经高达370万元,这意味着每秒钟就要烧掉6.16万元。这样一个未按规定进行公开招标的项目,当初是由谁拍板上马的?这些问题需要答案。

不过,虽然张艺谋方面极力声称是“被署名”,这也不能让张艺谋与这部粗制滥造的宣传片划清界限。毕竟,张艺谋方面不可能在今天才得知自己“被署名”,如果没有审计署对这部“天价宣传片”的严格审计,如果没有网友们的热议与质疑,张艺谋恐怕也不会跳出来撇清责任。导演的面子是观众给的,作为“知名导演”,张艺谋更要爱惜自己的羽毛。

天价宣传片还需公开明细账

公众之所以质疑天价宣传片,真正焦点不在于这部片子值多少钱,而在于这1800多万元都是怎么花的。

铁道部一部短短5分钟的宣传片,引发的舆论风波超过了许多好莱坞大片。经历了“天价”质疑、张艺谋“被贴牌”等波折后,最新的消息是,铁道部有关部门向媒体表示,接到国家审计署转送的有关公函后,已对宣传片问题进行调查。

天价宣传片为何引来海量关注?只因看点太多。每秒钟“烧”掉6万多元的高昂成本,换来高速摄影泛滥、镜头堆砌、铁皮满屏的庸劣之作,如此“坑爹”的投资,不是商人的豪掷,而是公家的支出,怎不令人心疼?素以画面唯美、风格大气著称的老谋子,却被冠之以如此呆板僵化的影片的导演,是“被署名”还是别有隐情?在权威信息缺席的情况下,怎能不引起猜想?

虽然调查结果还未水落石出,但就审计署已公布的问题看,天价宣传片不只是耗资不菲、张导“卷入”那么简单。根据审计署6月底公布的审计结果,铁道部2009年至2010年间投资1850万元制作的宣传片,存在“双未”问题未按规定公开招标、未达到预期效果。一个说的是程序问题,一个说的是社会反响。

未达预期效果不言自明,其实更为关键的问题是未按规定公开招标。《政府采购法》规定,公开招标是政府采购的主要形式,只有紧急情况下的采购才可以通过单一来源采购。拍个宣传片,显然不是紧急情况。

不公开招标,不仅会影响品质,还会让制作成本、运作流程、验收结果等理应公开的信息变得晦暗不明。事实上,公众之所以质疑天价宣传片,真正焦点不在于这部片子值多少钱,而在于这1800多万元都是怎么花的。除去拍摄制作成本,人工成本有多少,有没有其他隐形成本,有的话又是多少?片子的预算,是不是如一些人猜测的,承受了层层盘剥而滚雪球般膨胀起来?简而言之,人们关心的是这部天价宣传片的明细账,不寻常的“价格”背后,有没有隐藏着采购问题?这些都需要在深入调查之后,给公众一个说法。

不管调查结果如何,天价宣传片的是是非非,已经向政府部门发出了警示:形象宣传也需按制度规定进行,按务实、节俭、专业的原则去办事,才能真正树立形象。否则,违规违制地拿钱砸,只会自损形象,白白浪费纳税人的钱。(李力(微博)言)

下一页:张艺谋的“被署名”与“在说谎”那是真的?
张艺谋的“被署名”与“在说谎”那是真的?

近日,针对“仅5分钟的宣传片竟投入了1850万人民币”的质疑,张艺谋方面做了简单的说明。称,张艺谋只是对样片提过意见,未参与拍摄;署名也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使用,而且张艺谋还曾向制作公司要求撤下署名,却一直未被拿下。

张艺谋方面的这一“说明”,可说是含糊其辞,答非所问。因为人们质疑的要点是“仅5分钟就收了1850万”,张艺谋“究竟有没有收钱?收了多少钱?”这与署名“被使用”根本是两码事!前者是张艺谋必须向国人交代清楚的事;后者则只是张艺谋与铁道部之间如何协商的事,一公一私,岂能如此混淆?

当然,张艺谋方面如此答非所问,自有难言之隐。设想:要是张艺谋没有“经济收益”,对方敢于如此署名?张艺谋能允许任意署名而不起诉对方“侵犯署名权”?但要是张艺谋确有“进账”,那么,那怕仅仅只有“区区数百万”,也已涉嫌明知故犯、参与瓜分国资了!张艺谋老谋深算,能不知其中的厉害?

现在,铁道部已在对投资1850万元制作《中国铁路》宣传片进行调查。一位自称“自始至终参与了此广告片的拍摄工作”的知情人也爆料,称“张艺谋确系片的导演,片子就是他拍摄也是他亲自剪辑的,也千真万确的收了钱”,因此,“只参与不署名”是张艺谋向公众说谎!

于是,事情也真就一波三折了!先是张艺谋方面声称“被署名”,现在却又被揭发是公然“在说谎”;孰真孰假,相信国人肯定都想得到一个明确的结论。而一旦水落石出,张艺谋确实“收了钱”,那他的一世英名能不玷上污点?更何况,要是张艺谋这次确实大吞了国家之财,那举一反三,他为其他政府部门或地方政府所拍摄的片子,是否也存在类似情况呢?是否也得重新审计呢?那不真是“拔起萝卜带出一串泥”了吗?

要不,像张艺谋这样一个有钱人,1850万对他而言,也仅是“区区”而已,又为何如此答非所问呢?(新华网 浙江沙牧)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