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08月04日 19:40:03
人在中国式职业体育的位置
张鸣
奥林匹克运动会,本质上就是玩(GAME),全世界爱好体育运动的人,每隔四年,开一个大的PARTY。所以,除了某些商业化的运动项目,比如三大球和网球什么的,各国运动员,都是业余的。他们都有自己的职业,可能是老板,售货员或者作家,喜欢这项运动,而且富有专长,然后训练一下,就来开会了。他们中间的佼佼者,也能从运动本身或者相关的广告中,得到不菲的收入,但人家的职业不是这个。
相反,我们中国的运动员,严格来讲,都是职业的。我们有一个庞大的体校体系,参加某项运动的人,经过选拔,最后进入专业队,然后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就靠这个吃饭。在专业队里,人就像机器一样,成天就是训练,没有别的生活。其中的杰出人士,被选拔参加奥运会,没有别的目的,就是拿金牌。为了奥运金牌,许多中国人根本没有听说过的运动项目,都有专人来练。在业余体育中,人的爱好,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但在我们的职业体育中,爱好几乎是一个不存在的东西,组织上让你做,你就得做,不喜欢也得做。好些运动项目,甚至包括在别的国家相当开展的球类比赛,比如棒球、曲棍球,在中国根本就没有人玩,当然,也自然谈不上有什么兴趣爱好,但是,为了奥运,还是有一群人专门被指定来玩这些。
如果这些生僻的运动项目,由于专业队的出现,最后在中国得到了普及和开展,倒也是个好事,但是,专业队是从来不讲普及推广的,他们的存在,就是为了奥运金牌,无论专业队多么红火,甚至真的拿到了奥运金牌,这些运动在中国,还是无人问津。
中国式的职业体育,无论对于专业运动队中人也罢,对于场外的民众也罢,其实跟所有人没有任何关系。它的存在,就是为了金牌。所以,没有人考虑人的情感,人的需求,人的心理。场内的人,从小就被安排了练某项运动,所谓文化课,基本上形同虚设,只要你成绩好,别的都无所谓。即使在专业队里,真正能在运动场上出成绩的,也只是金字塔塔尖的少数人,多数人无非是分母,这样的分母,退役之后,一无所长,有的连字都认识的有限。即使那些拿了金牌的人,被保送到大学,多数人一样什么也学不会,混上四年出来,如果国家不照顾的话,什么职业也做不了。但是国家的照顾,只能顾及那些得金牌的人,分母们,只好自求多福。更何况,业余时间玩的人,有正经工作,都是正常人,反过来,一个从小就练一项运动,无论如何,都不那么正常。作为人,当正常的成长过程被人为扭曲之后,谁来为他们做补偿呢?
同样,也没有人考虑场外民众的感受,一次次的比赛转播,有多少人能看得懂棒球比赛?有多少人知道板球是怎么回事?自己国家的专业队员在赛场上比赛,电视观众一头雾水。这都无所谓,因为,场外的人,跟金牌无关。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