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走向法西斯,还是走向民主?
假如中国再暴发革命,体制会走向哪一个方向?这个族群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意向:一是要走向民主,一是要走向法西斯。什么叫法西斯?法西斯是专制体制的极端,专制登峰造极了就是法西斯。新体制当然不会叫法西斯,会叫一种什么主义,但本质上可能比法西斯还法西斯。朝鲜叫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美国叫美利坚合众国,可见名称并没有实质的意义。
中国国情的特殊性决定了其政治走向的不定性,几乎没有人可以左右其未来的走向,就算是毛泽东,集英雄与枭雄的特质于一身,到了晚年也一样顾此失彼。身陷这样一个特殊的国度,越是有政治抱负的人,其命运的风险就越大,追求民主的人是如此,追求法西斯的人也是如此,他连自己的命运都掌控不了,更不用说驾驭国家的政治走向。
革命后到底会走向法西斯,还是会走向民主?只有天知道。假如从人类文明发展的大趋势来看,应该是走向民主的机会大些;假如从国情的特殊性来看,则是走向法西斯的可能性大些。
到底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大趋势支配中国未来的走向,还是国情的特殊性支配中国未来的走向? 恐怕也只有天知道。
这问题让我想起一则社会学话题,这话题我也是从朋友的闲谈中听来的。美国有位社会学专家对德国走向法西斯感到困惑,因为他认为德国的日尔曼民族是世界上最理性的民族之一,人类历史上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大半是德国人,按理说这样的民族不会陷入疯狂,可恰恰是这个民族搞出了最强大的法西斯帝国。这位专家为探讨法西斯产生的原因,做了一个很有启发性的实验,实验得到的结论就是:搞法西斯只需三天,搞民主需要三年。
搞法西斯只需三天,搞民主需要三年
大约是二十多年前听到这句话,当时中国的改革开放如日中天,大家都充满信心,当然不在意朋友的那些话,而今只依稀记得大概了。据说那位专家特意在贫民区的学校选择一个被认为最差的班级,仿效法西斯模式训练学生,结果只花三天时间就改变了那个班级,无论是组织纪律性,还是其他的行为表现,都给人一种脱胎换骨的感觉。
专家制定的实验培训分为三天三步。
第一天第一步统一制服。仿照法西斯让学生穿上统一的制服,高级深色毛料,笔挺结实,穿在身上显得格外雄壮威武。然后向学生宣布,国家要培养一批未来的卫士,承担保卫国家的重任,经过学校全面评估后选中了你们这个班级做为精英班,因为你们是最优秀的。你们身上的制服就象征着你们与众不同,要求你们的行为要与你们身上的制服相符合,三天后如发现哪一位同学的表现不配穿上这一身制服,学校就收回他身上的制服,并调往普通班。然后再给他们播放特意制作的影片,渲染法西斯军容的威严。接下来颁布一套严格的行为规范,要求学生要把自己训练成为一个合格的军人。那些学生平时被视为问题学生,被其他同学看不起,当他们穿上特制的制服后,神情振奋不已,为自己被国家选中而感到无比的自豪,因此迸发出从未有过的激情投入到训练中。
这一步在心理学上叫心理暗示:首先说他们是最优秀的,是与众不同的,并用划一的高级制服,把他们与其他班同学分别出来,让他们觉得自己真的与众不同,让他们树立起自豪感。然后再给他们定出行为规范,要求他们的言行要与他们的身分相符。这也就是现在人所说的制服控,当年红卫兵为一身绿军装如痴如狂也是这种制服控的体现。
第二天第二步仿效军衔制。
根据第一天的训练成绩,授于不同级别的军衔,把军衔制成徽章钉在制服上,并颁布各级军衔相应的职责与荣誉及晋升机制,军衔成为身分地位的象征。这一点显然是在内部建立等级,用等级激励人上进。
第三天第三步建立权力金字塔。仿效法西斯的组织结构,根据军衔级别建立起等级森严的权力金字塔,由下至上绝对服从,由上至下绝对权威,并授于最高军衔的班长绝对的权力。当然小学生的绝对权力并不是决定生死的权力,而是管理学生日常行为的绝对权力。接下来一周就交由那班长自行管理,那个班级表现出很强的自律性与积极性。一个小法西斯组织的雏形就这样形成了。
专家还在另一个学校做另一组实验,用民主的理念培训学生,由学生自选班长,仿效民主的多党制自组团体,相互监督,结果是差班还是差班,还是乱糟糟,甚至更乱。故而专家得出结论:搞法西斯只需三天,搞民主需要三年。
当然,专家的结论只是一种实验性的结论,并不是实践性的结论。三天并没有搞出一个真正的法西斯,同样三年也搞不出一个真正的民主。这是因为法西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是仇恨,专家的训练并没有使用这一个因素,所以并没有搞出真正的法西斯。
专家的实验对象选择还没有稳固思想的少年,而不是选择已有稳固思想的成年人。假如选择成年人,这就取决于成年人原有的价值观了。要把流氓变成法西斯分子,那是一顿饭的功夫;要把流氓变成民主的公民,三年未必就能做到。要把心里充满仇恨的人变成法西斯,易如反掌,让他穿上军装,并发给他一支枪,立马就变成法西斯分子了。
这个实验的结论意味着人性底处有一种法西斯的情意结,所以易于把人培训成法西斯分子,却难于培养成民主的公民。
人性底处的法西斯情意结是从哪里来的呢?下文再讲。闲人维杰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