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ftchinese.com/story/001049866?full=y

20130410 17:28 PM

媒体札记:“谣言”的盛筵

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专栏作家 徐达内 


凡是政府说的都会选择怀疑,凡是底层说的都会选择相信?

 

@作家崔成浩是中国微博世界里一个“神一般的存在”。据称,这个被2013德国之声国际博客大赛评委胡泳形容为“神秘而又广受欢迎”的账号,已经获得最佳中文微博客提名。

虽然在被新浪去除认证后,“崔成浩”已经不再拥有“平壤”的身份定义,但其自嘲亦嘲人的戏谑风格从未改变。这是一种类似于美国《洋葱新闻》或《南方公园》的“高级黑”表达方式,亦真亦假地扮演金家政权的忠诚捍卫者,时而抒发对朝鲜的无限赞美,时而表达对“美帝”的切齿仇恨,偶尔也调侃一下中国的热点事件,让围观者在“一本正经受不了”的忍俊不禁中,心领神会着对金家父子和中国政府的刻骨揶揄。

其实,也不必非要确认@作家崔成浩的真实操作者是不是@卓越兄,是不是那位深圳媒体人,相信80万粉丝中的绝大多数都明白,他并不是真正的所谓“平壤劳动者画报主编”,而只是假托此名来迎合那些早就憎恶金家政权的中国网民对朝鲜“虚妄荒诞”的想像。

当然,在揣摩受众心理、提供舆论产品方面,“崔成浩”是最成功的那一个。但他的脱颖而出,却也是建立在足够多热衷此道的义务创作者群众基础上——有些时候,甚至都不需要利用“谣言倒逼真相”作为护身符,反正,似乎也没多少人在乎一句话、一件事的真假,只要它符合想像、符合期待。

最新的例证是《买菜老人市场内突然摔倒,178人跨过仅1人守护》。长春新文化报周日头版报道时虽然选取的是“白衣女子坚守救护”的角度,但被门户编辑和微博用户更加着力传播的是文中下列描述:“整个过程中,共有178人从老人身上跨过,只有白衣女子一人帮忙看护老人”。

这当然符合中国民间舆论场上有关“人心不古”“世风日下”的持久印象,再加上有视频截图为证,网络围观者又像一年半前面对“小悦悦事件”一样,痛心疾首,哀叹“冷漠社会”或者“好人做不得”。媒体时评也是闻讯而至,《1781的冷漠,人性道德何存?》《老人倒地178人跨过,集体冷漠的原罪》,声声泣血。

然而,有图不一定有真相。央广次日即有报道,称自家记者找到了这起事件的爆料人、亲历者,由大厦物业的王经理对“178人打此经过,并从老人身上跨过……大多面容平静的说法表示“并不完全认同”:“个别有的顾客就从他那腿上迈过去,这是有的,但是不等于人人都从他身上跨,确实没有这事!录像非常清楚……由于人太多,个别人从老人腿部迈过去,但绝不是178人从老人身上跨过,跨过和迈过一字之差,谬之千里……大多数路过的人都在关切的询问老人的伤势。直到一位身穿白色上衣、手提棕色挎包的女子出现。”

在全国舆论中引发轩然大波后,新文化报此时也修正了自己的说法,在封面刊出白衣女子王玉玲的笑容,由她解释“帮忙的不止她一个”:“也有其他热心人,菜摊的老板、忙帮打120的大哥,还有一个戴眼镜的30左右的男士,也一直在现场帮忙,不止我一个。”

虽然也仍摘录了类似“是人心的冷漠还是对被冤枉的恐惧”的微博跟帖,但最长的一段点评还是在为当天路人集体辩解:“在已有黑衣商户拨了120,也有‘白衣女子’看护老人的前提下,其他市民不离开做什么?是也一起打120,把120给打爆?还是围在一堆都照顾老人,妨碍老人呼吸?在已有人打120和已有人照看老人的前提下,其他人自发离开是合理的,毕竟各有各家,各有各事,各走各路;而且其实,鉴于‘围观和过往的人越来越多’,有些人也正是‘白衣女子’为了避免拥堵、万一给老人造成伤害给疏导离开的。”

从此翻盘。昨天,曾经转载过《老人摔倒,178人从他身上跨过》的现代快报也以“真相大白”的语气,声明《1781 其实是网友误传》:“就是这样一个充满‘正能量’的故事,却在网上被部分网友描述成了长春版的‘小悦悦事件’……记者从当事老人、白衣女子和多位目击者那里了解到,实际上,现实并没有人们想象中那般冷漠……视频中的‘白衣女子’王玉玲告诉记者:“当时为救治老人出谋划策的商户、市民有数十人之多,市场为方便急救车的到来还特意开辟了‘绿色通道’,只是这些东西都在网上疯传的无声视频里被‘过滤’掉了,这才引发了人们的误会。”

这篇用来以正视听的新稿件源自现代快报的主办单位——新华社,新华每日电讯当天亦以评论版头条位置刊出。在着力说明“‘没有蹲下的施救’同样珍贵”后,作者终将点评高度提升:“在复杂的网络环境中,人们很容易被不全面的信息所误导,若不能冷静思考、辩证分析,很可能与真相愈行愈远。”

对肩负辟谣重任的中央媒体来说,这实在是一个不能错过的案例,于是,央视昨晚也加入进来,并且是用收视率最高的两档节目双管齐下。继《记者调查:“冷漠”背后的真相》后,新闻联播主播李梓萌诵读《编后话:有图未必有真相》:“网民们喜欢说:有图有真相。而从这件事来看,有图未必就有真相。网上信息鱼龙混杂,不乏有人造谣起哄。如果不加甄别,甚至带着定势思维和有色眼镜,那就容易偏听偏信,觉得社会一团糟,洪洞县里无好人。没有事实撑腰,结论可能是谬论,判断说不定就是误判。误判往往带来误伤,包括不实信息的传播者在内,人人可能都是受害者。”

而后,就是焦点访谈。请来医生声明“看到老人摔倒不轻易扶起的做法是正确的”后,央视编导将网络上类似“冷漠如刀”的感叹展示出来,再将结论引至反对网络谣言的视角:“看到这儿,真相大白。无疑,这是一次热心、有序、理性、科学的抢救过程。打电话的商贩、守护老人的女子、让开通道的顾客,甚至那些看似‘行色匆匆’的路人,他们其实都是在为抢救老人尽力。令人不解的是,为什么这一充满温情的抢救,在网络上变成了冷漠如刀的场景。对于网络,人们应该提升鉴别力,冷静判断,不轻易盲从。不知道传播者出于什么动机和目的,也无法判断他是有意还是无意,但在这次救护中,最冷漠的恰恰就是捕风捉影甚至是无中生有的传播者,他用冷漠伤害了很多参加救治的人温暖而又善良的心。”

那些被激发或者激发别人愤怒情绪的传播者,不管当初是有意还是无意,在这样的拨乱反正之下,现在的确哑口无言。其实,早在昨天,就有潇湘晨报发表《故意矮化公民道德只会适得其反》,作者殷国安除了自述对当下公民道德水准——“大多数是处于中间状态,一定条件下可以做好事,一定条件下可以做坏事”——的经验判断外,还针对这起爆料人制造的“冤案”,怒斥“纯属无中生有,简直有诬蔑之嫌”。

《轻信轻疑的矛盾体背后是弥漫的轻浮》——听上去,这篇中国青年报冰点时评用来解释“1781”也很合适,虽然作者曹林最终选择的是另一条来自南方的素材:“继‘深圳最美女孩’假新闻后,最新一条流传甚广的假新闻是‘乞丐流浪9年获700万财产补偿’。报道称:20047月,家境贫寒的温州男子朱景从家里出发,因为经商连连亏本,9年来风餐露宿乞讨流浪。今年3月流浪回到家乡时,哥哥告诉失踪9年的弟弟,前几年家乡搞城中村开发,他已获得700余万元的土地补偿金。后被证实为一条假新闻。”

按照文中分析,之所以“不仅网络媒体转疯了,很多一向比较谨慎的传统媒体也转载了这条新闻”,是因为“它太符合媒体编辑的猎奇需求,加上转载者众,从众和扎堆效应下,无法抵制眼球诱惑的编辑们就失去了‘核实信源’并‘审慎把关’的媒介品质,集体去消费这条让他们亢奋的报道。集体消费的结果就是集体蒙羞。”

以“只要稍有点儿怀疑精神,就能够分辨出真假”嘲笑那些沉浸于传奇故事消费快感中的人,曹林要说明的是中国舆论空间中一种看起来似乎很矛盾的现象:“公众一方面很轻信,面对一个明显不合常理、漏洞百出的信息,缺乏基本的怀疑精神,轻易就相信一条符合自己想像、期待和立场的新闻。另一方面却又很轻疑,面对一条事实确凿、并无疑点的信息,总是不相信,盲目地怀疑一切,对不符合自己想像、期待和立场的事,都习惯用‘阴谋论’的思维去猜测,无证据、无原则、无理由地怀疑——无论你说什么,就是不相信你……符合自己的立场和口味,认定是自己喜欢的,标签为自己一个战壕的朋友,定位为自己期待听到的观点,那就可以不加辨析地选择相信,没有任何的戒备和思考。不符合自己的立场与口味,把对方看作是自己的敌人,在言说者身上贴上各种各样的标签,‘汉奸’、‘公知’或者‘强者’,就会本能地抵触,坚定地怀疑:怀疑其用心和立场,怀疑它的一切。这种思维在某些人那里甚至进一步简化为‘两个凡是’:凡是政府说的都会选择怀疑,凡是底层说的都会选择相信。”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墙外新闻实时更新 欢迎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