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四事件」後,民主黨派被定性為「參政黨」。時至今日,他們仍須按照 50年代劃定的「防區」,每年以不超過 5%的額定淨增率發展黨員。加入民主黨派,通常被認為比加入中共還難。

當今中國的「多黨合作制度」,除執政黨中國共產黨外,有八個參政的民主黨派:國民黨革命委員會(民革)、民主同盟(民盟)、民主建國會(民建)、民主促進會(民進)、農工民主黨、致公黨、九三學社、台灣民主自治同盟(台盟)。與民主黨派並列的,還有無黨派人士和工商聯兩個界別。

但1949年在北京召開新政協時,民主黨派單位有 11個,宣布成立的是「聯合政府」,也未明確「執政黨」與「參政黨」的區別。這期間的政治變遷,可追溯至 1946年國共內戰爆發後的政治格局變化。

斯大林否決毛澤東一黨執政提議

1946年 7月國共內戰爆發後,處於調停地位的「第三方面」、中間黨派大本營民主同盟分化,青年黨、國社黨脫離民盟,參加了國民政府召開的國民大會。1947年 11月 6日,民盟在國民黨的高壓下被迫宣布解散。

毛澤東據此認為:走「第三條道路」的中間黨派沒有用處了。他在11月 30日致電斯大林,認為中國也可以像蘇聯和南斯拉夫那樣,建立一黨執政的政府。毛認為中間黨派大多數人是動搖分子,並且與美國人有着密切的聯繫,將來很容易被美國人利用來做有利於美國和蔣介石的事情。民主同盟的解散,進一步證明了這些中間派的動搖和不可靠。他提出:「中國革命取得徹底勝利之後,應像蘇聯和南斯拉夫那樣,除中共之外,所有政黨都離開政治舞台,這樣會大大鞏固中國革命。」

斯大林不贊成毛的意見,他在1948年4月20日的覆電中說,中國各在野政黨,代表着中國居民中的中間階層,並且反對國民黨集團,所以應該長期存在,中國共產黨將不得不同它們合作,反對中國的反動派和帝國主義列强,同時保持自己的領導權,即保持自己的領導地位。可能還需要這些政黨的某些代表參加中國人民民主政府,而政府本身也要宣布為聯合政府,從而擴大它在居民中的基礎,孤立帝國主義及其國民黨代理人。

14個黨派單位入選新政協

隨着國民黨在內戰中的軍事失利,國民黨內部發生分化,李濟深、馮玉祥等成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民革),並於1948年1月5日在香港召開一届三中全會,宣布恢復活動。面對中國政治格局出現的重新洗牌,中共中央於同年發布《紀念五一勞動節口號》,提出「各民主黨派,各人民團體,各社會賢達,迅速召開政治協商會議,討論並實現召開人民代表大會,成立民主聯合政府。」這一主張得到了在野黨派的響應。中共香港黨組織開始秘密輸送各黨派負責人分批北上,參與新政治協商會議的籌備。

新政協籌備階段共收到30份團體和個人要求參加新政協的書面請求,最終准入有 14個黨派單位:除共產黨和新民主主義青年團外,還有國民黨革命委員會、民主同盟、民主促進會、致公黨、農工民主黨、人民救國會、國民黨民主促進會、三民主義同志聯合會、民主建國會、九三學社、台灣民主自治同盟等 11個黨派以及無黨派人士。

孫文主義革命同盟、民社黨革新派、中國少年勞動黨、光復會、中國農民黨、中國民治黨、中華平民教育促進會、人民民主自由聯盟、民主進步黨、中國人民自由黨等黨派團體的與會請求,被以「成分複雜」等理由拒絕,僅接受部分人士以個人身分參加新政協。

毛高呼「聯合政府萬歲」

據救國會成員宋雲彬1949年5月27日的日記:「晚,周恩來、李維漢等在北京飯店邀請救國會同人晚餐。周表示,新政協開會後,各黨派除國民黨革命委員會、民主同盟、民主建國會外,其餘均可解散。」

新政協閉會後,國民黨民主促進會、三民主義同志聯合會併入民革,救國會宣布解散。按原定合併方案,下一步致公黨將併入民革,農工、民進、九三併入民盟,當時已安排民進領導人馬叙倫、許廣平出任民盟中常委。據原民盟負責人周鯨文回憶,此方案最終因毛澤東改變主意而未實行,八個民主黨派的歷史格局才得以延續至今。

1949年6月15日至19日,新政協籌備會第一次全體會議在北京舉行,毛澤東發表講話,描繪出未來「中國夢」的藍圖:

中國人民將會看見,中國的命運一經操在人民自己的手裏,中國就將如太陽升起在東方那樣,以自己的輝煌的光焰普照大地,迅速地蕩滌反動政府留下來的污泥濁水,治好戰爭的創傷,建設起一個嶄新的强盛的名副其實的人民共和國。

毛澤東在講話結束時,高呼三個萬歲:中華人民共和國萬歲 !民主聯合政府萬歲 !全國人民大團結萬歲 !

改造民主黨派,確立發展禁區

新政權成立後,對民主黨派的組織改造隨即開始。一些黨派有軍事上的成分,如民革中有原国民黨地方實力派或「起義將領」,農工黨、民盟的某些成員曾是軍人,或從事過對國民黨軍隊的策反。 1950年3月21日,中共中央統戰部長李維漢宣布:「各民主黨派已決定不在工人、農民和人民武裝部隊(包括軍事學校和機關)中進行黨派活動。」

1950年 6月朝鮮戰爭爆發後,中共中央於同年7月19日正式作出《有關各民主黨派組織活動的决議》:進一步明確各民主黨派「不在人民解放軍包括公安部隊在內的部隊中及其軍事機關、學校以及軍事企業中發展黨員」,同時决定在下列機關學校亦不進行組織的活動:(1)情報機關。(2)革命大學。(3)舊人員訓練班。(4)(大使)館、領(使)館。同年 7月,活動禁區擴大到少數民族地區,翌年根據中共中央統戰部的指示,禁區又擴大到鐵路系統。一些黨派還應中共要求撤銷了在港澳或海外的支部。

中共中央統戰部劃定了各民主黨派發展成員的分工領域。李維漢 1950年在第一次全國統戰工作會議上說:

「除農工民主黨經其第五次全國幹部會議决定以學習為主,停止發展外,各民主黨派大體上决定了它們的主要活動範圍和發展對象。國民黨革命委員會的對象為轉向的國民黨員,主要是中層的國民黨員。民主同盟的對象為知識分子,主要是小資產階級的知識分子。民主建國會的對象為民族工商業家及與之有關的從業人員和知識分子,並吸收有關的公營企業幹部參加。中國民主促進會是以自由職業者為主的民主黨派,九三學社與民主促進會相類似,它們在現有基礎上適當發展。致公黨的基礎原在華僑中的洪門,已勸告該黨首領整頓組織,並不向國內發展。」

最終明確各黨派分工如下,民革:原國民黨軍政人員;民盟:文化教育界知識分子;民建:民族工商業家及相關的知識分子;民進:教育文化出版界知識分子;農工民主黨:醫衛科技文教界知識分子;致公黨:歸僑、僑眷;九三學社:科技文教界知識分子;台盟:台灣省籍人士。

上述發展領域的劃分——在民主黨派內部被戲稱為「防區制」,一直存在異議。據中共中央統戰部的報告,民革的李濟深等「從其根深蒂固的國民黨黨統思想出發,總想把所謂國民黨員全部接收過來(除開現在還公開反共的一小撮)」。民建的章乃器等「一向主張以有代表性的老闆階級即上層工商業家為主要對象」,要求確認民建是代表民族資產階級利益的政黨。而中共的應對辦法是成立了中共黨組領導下的工商聯,對工商界人士實行分流。

據李維漢回憶:在1956年7月和10月的黨外人士座談會上,民盟副主席章伯鈞對分工一再表示不滿,主張要打破「防區制」「包幹制」。有些人對我黨在高級知識分子中發展黨員,認為是「對九三學社的威脅」。有些人(按:指民盟葉篤義)從增强民主黨派的實力出發,主張取消民盟、民進、農工民主黨、九三學社四個黨派,另組一個知識分子的大黨(按:其實是重提中共的合併方案)。上述意見在 1957年「反右」運動中,統統成了「右派言論」。
民主黨派最終淪為「政治花瓶」。1989年「六四事件」後,更被中共中央 8914號文件定性為「參政黨」。時至今日,她們仍須按照50年代劃定的「防區」,每年以不超過5%的額定淨增率發展黨員。加入民主黨派,通常被認為比加入中共還難。

 
如欲閱讀《陽光時務週刊》其它精彩內容,請購買/訂閱《陽光時務週刊》。香港、澳門所有 7-11/OK/Vango 便利店、報刊攤,香港誠品書店及其他各大書店均可購買;全台各大書店(金石堂、誠品、何嘉仁、Fnac、敦煌書局、Page One、金玉堂、諾貝爾、墊腳石)網路書店(博客來、讀冊生活)亦有銷售,馬來西亞可在紀伊國(Kinokuniya)、商務書局、大將書行、城邦閲讀花園、Borders(雪隆The Curve, The Garden, Tropicana, 檳城Queensbay Mall)、雜誌連鎖店MyNews.com)購買;您也可透過 www.subisunaffairs.com 訂閱半年/全年/兩年的雜誌,現在訂閱更有機會享受高達五折的優惠。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墙外新闻实时更新 欢迎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