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近日公布加强和改进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16条意见。强调思想政治工作,又是面向高校青年教师,它的出台颇受关注。

思想政治工作在多元化时代要避免走形式,产生真效果,决非很容易的事。毋庸讳言,西方价值观这些年在一些高校传播相当活跃,扭转那里的情况对整个国家的思想及舆论形势改善有重要意义。

青年教师已是大多数高校教书育人的主力,其中一些人必将成长为中国未来的思想精英。他们赶上了中国社会转型的高峰期,市场经济、一些丑陋的社会现实和社会多元化的多重冲击带给了他们特殊的思想彷徨。他们从年龄上到了成熟期,但他们所处的环境快速变化,从而延长了他们思想上的可塑性。他们的知识面很广,但他们同中国社会主流价值体系的关系相对松散。

青年教师虽非高校思想氛围的主导力量,但他们却常常成为高校流行思想的活跃载体和放大器。他们上接高校的现有精英,下连广大学生,并且通着校外,向这些青年教师投入思想政治工作的力量,应当说找准了切入点。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对“思想政治工作”抵触情绪比较高的社会群体中,高校青年教师显然是其中之一。因为青年教师本身就是“思想工程师”,他们很少有人会认为自己是恰当的“思想政治工作对象”,以往谈到思想政治工作时,他们往往会报之以消极态度。

思想政治工作除了要“讲”和“学”,很重要的方面是要增加高校青年教师的社会实践机会,协调好他们同中国主流政治发展的相向利益关系。此外还应当建立青年教师遵守政治师德的规范和评价体系。我们注意到,“16条”在这些方面都做了触及。

青年教师是高校师资队伍中事业和生活压力都很大的群体,随着收入差距在高校间和高校内部逐渐拉大,青年教师的各种不满有了很多现实原因。做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需要同时改革塑造他们价值感受的校内环境,使他们更多感受到最被青年人看重的机会均等。

高校并非孤立于社会的象牙塔,在高校青年教师中间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也需同时改善全社会的思想及舆论环境。高校是重点,但一定要有高校对外最大思想接口互联网的环境治理相配合。在整个社会紧密交织的时代,已不存在“思想孤岛”。

其实,高校是当今中国青年中广受羡慕的就职领域,尤其是名校的教师岗位,吸引力和公务员差不多。高校在中国改革开放中一直扮演着积极角色,大学教师亦总体上是中国发展较靠前的受益群体之一。鼓励青年教师们建立起对中国发展道路更坚定的信心,让爱国主义在高校里进一步发扬光大,这样的现实基础和条件不仅存在,而且相当厚实。

必须指出,中国在其他领域广泛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现实条件也是充分的,这是因为中国发展进步的事实清清楚楚摆在那里,我们需要做的是与源自西方的歪曲性评价体系不断开展斗争。我们尤其要在斗争方法上不断与时俱进,帮助人们建立起在复杂舆论环境下辨认事实的强大能力。

事实胜于雄辩,中国主流社会现在站在事实一边,也有部分人更多依靠雄辩。后者彻底搞乱中国社会洞察力的机会是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