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活动现场,记者采访了两位热心参与的年轻女孩。一位是慈茗,来法已经六年,目前从事建筑师行业;另一位是花石,来法一年,目前就读企业管理专业。从她们的言谈中,或许可以了解到一部分“八零后”年轻人对历史的态度。

RFI:今天是你们第一次参加类似性质的活动吗

慈茗&花石:是的。

RFI:你们以前通过什么渠道了解关于六四的信息?

花石:在国内的时候,因为有“可爱”的网络(审查),所以我们什么都看不到。出国后看到youtube上有关于六四天安门事件的纪录片,所以就会慢慢地知道这方面的一些消息。

慈茗:我是北京人,虽然自己没有太多的记忆,但还是会听家人朋友讲过——但仅限于非常亲密的人,在公共场合我们是不会谈论这些问题的。因为讲的都是碎片,所以出国后更想知道当时到底发生了什么,所以就会自己查找。

RFI:也就是说,你们关于六四的大部分了解,都是出国以后才得到的。那么就你们的观察,在国内的八零后同龄人对这个问题有多少了解?又怎么看待?

花石:其实国内也会有人了解,只是大家都不说,也不敢说。因为现在国内的年轻人,稍微有一点头脑和思考能力的都会“翻墙”(规避网络防火墙),也知道从哪里获取信息,只是说,获取到这些信息之后做什么?他们可能没有机会去进一步了解或参与相关活动,只是处于“冷漠旁观”的状态。而我们恰好有这么一个机会,所以就过来参与了,觉得挺好,也是一个锻炼的机会。

慈茗:我讲一件亲身经历的事情:我在国内上大学的时候,有一天晚上在宿舍里提起六四,结果让我很吃惊的是,没有一个人知道这件事情。虽然我当时也不清楚这件事的历史意义,但还是觉得它被掩盖得非常完美。所以我现在想让更多人知道这件事,不仅仅是要分清是非,谁对谁错,但至少要让这个历史片段呈现在大家面前,然后再去思考我们应该站在哪方立场上。六四这件事没有结束,在澄清对错之前,也永远不会结束。尤其对年轻人来说,这是件非常有意义的事。

RFI:毕竟“六四”在今天的中国大陆还是一个禁忌话题,你们有没有担心 过,参加这样的活动,回国后会对自己有不利影响?

慈茗:我觉得既然人活着,尤其是年轻人,就要有自己的使命、自己的责任、自己选择要走的路。太多的顾忌,不自由不潇洒,那就不是我所想要的生活。而且这也不是勇气问题,我只是在做我认为对的事情。

花石:要说害怕,可能会有一闪而过的念头,但是我觉得,现在的年轻人对历史也要有一定的承担,而不能说什么都怕,否则这样的话,这个国家永远都不会有进步的可能性。国家就是由每一个人组成的,每一个人都在潜移默化地决定这个国家的未来。作为年轻人,不光要吃喝玩乐,肩上也要担负一定的历史传承,所以也要往这个方向走。要说恐惧,在这样的专制国家里,肯定都会有恐惧,但是恐惧之后,事情还是得有人做,历史的车轮还是在往前走,所以我觉得有机会的话每个人都应该参与进来。

RFI:以你们比较年轻的心态来看,对“六四”的平反,大概会在多长时间内实现?

慈茗:我觉得当越来越多的人认识了这件事情,就会有越来越多的诉求。我觉得(平反)不是早晚的事,而是很快的事。我前两天看到一句话,有人问昂山素季民主什么时候会到来,她的回答是,在你没有为民主做任何事情之前,就没有权利问这个问题。所以我想说,只有当越来越多的人参与进来,六四才可能得到平反。

花石:我对平反这件事不算特别乐观,但是我觉得以前国内的人不知道“翻墙”,也不了解好多事情,但现在国内很多朋友都上了twitter,我也是通过twitter、通过艾未未的一些记录片了解到关于民主的思想;我也看到twitter上越来越多的普通人参与进来,所以我觉得,参与的人越多,推进的速度就会越来越快。

虽然我并不是特别乐观,认为这些人(牺牲者)一定都能得到平反。可能这也是中国共产党打的一个招牌(策略),就是跟你耗时间,看谁先耗死谁。但现在也有很多有想法的年轻人,愿意去继承这个事情。所以只要精神不死,平反是早晚的事。至于时间表,真不好说,我觉得是十年二十年吧。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墙外新闻实时更新 欢迎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