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 2014 年春季跨学科课程的重要提示
汪丁丁
课程主旨:“跨学科教育”至少是对以往“应试教育”的必要补充,
更可能是对应试教育思维方式的批判。我们在某一年的跨学科讲座入
场卷上这样写着:每年春季开设“人文与社会”跨学科课程,面向双
学位和 BiMBA:……你发现学术和教育已无药可救地官僚化了。姑且
不提怎样改造世界,问题首先是,你怎样获得和发展批判性思考能力?
这门课程帮助你:(1)换一个视角看世界,发现属于你的新大陆;(2)
将同一问题置于不同视角下,从而不会沉溺于偏激的见解和专业的自
负;(3)摆脱单一专业训练形成的思维方式,这是批判性思考的开端,
将你带入一个有更多可能性的世界。
在任何跨学科课程中,我们强调,最重要的不是课程的内容而是“问
题导向”的学习方法。这当然意味着,哪怕仅仅是为了得到更好的考
试成绩,学生们也必须完全放弃他们在以往应试教育全部课程中习惯
了的“教科书导向”的学习方法。也因此,我们不采用任何一种教科
书。
我们邀请九位不同领域的权威学者,就不同但互补的议题发表九次演
讲,构成每年春季的“人文与社会”跨学科课程。
对于选修这门课程的双学位同学,我们提出的课程要求是:(1)任选
四次演讲,并就所选每次演写一篇听课笔记。这四篇笔记,每篇最高
可 得 1 0 分 , 共 计 最 高 可 得 4 0 分 ;( 2 ) 以 中 国 社 会 的 任 一 现 实 问 题 ( 首
先要有切身体会)为导向,贯串至少两次演讲的内容,撰写一篇学期
论文,最高可得 60 分。由核心问题贯串的演讲次数越多,其它条件
不变,得分就越高。仅就一次演讲而撰写的学期论文得分最低,例如
0分。
例如,第一次,周濂演讲的主题是“自由主义及其批评者”,第二次,
张静演讲的主题是“社会整合纽带比较:文化与政治”。对于我自己
而言,有切身体会的是:(1)中国社会收入分配状况的持续恶化,例
如,基尼系数从改革初期的 0.3 水平逐渐上升,并在过去十年迅速增
加至 0.6 水平,世所未见;(2)社会纵向流动性的迅速降低,官二代、
富二代、学二代、演艺二代、……以致可以预期的各类“三代”,迅
速堵塞社会中下层群体向社会上层发展的途径。上列两现象很可能有
共同的原因,此处不赘。由此导致的各类冲突趋于瓦解中国社会——
带着这一中国问题,考察社会整合的文化与政治纽带,这是张静演讲
的内容。怎样缓解收入分配不平等和纵向流动性下降的趋势?带着这
一中国问题,我们向各种“主义”寻求出路,这是周濂演讲的内容。
如果我们努力要探究上列两现象的共同原因,我们所要探究的这一更
基本的问题,就可成为贯串周濂和张静演讲内容的核心问题。
这就是“问题导向”的学习方法,它最能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思考,
它的来自康德思想传统的涵义是“批判”。所以,思考也称为“批判
性思考”。
批判性思考,由浅入深可区分为五层次,此处只讨论第一和第二层次。
第一层次,是康德的“为观念划界”——任一观念或任一理论的运用,
必有合理性的范围,超出合理范围的运用称为“滥用”。为防止观念
或理论的滥用,我们需要“批判”——观念的批判或理论的批判。所
以,当我们为某一观念或某一理论划定它的合理运用范围时,我们运
用的是批判性思考能力。
例如,“白色”是一观念,它有合理性的边界。我见到天空飘过的云,
若足够白,我说那是一片“白云”。倘若我见到一片乌云而说那一片
白云,就是越过了“白色”这一观念(范畴)的合理边界。类似地,
我可以说那是一片“乌云”,如果它看上去充分地暗。不过当我乘飞
机穿越这片乌云时,在它上面的阳光往往使它看起来不足够地暗,此
时,我或任何人,在情感上应当不很愿意称它为“乌云”。罗素曾举
类似的例说明逻辑基本定律之所以有最强说服力是因为我们若不同
意这些基本定律就感觉非常地不自在。理,之所以说服力很强,也是
基于我们人类通有的这一情感结构。
所以,当我们为观念划界时,我们其实在运用康德所说而未能说完的
“判断力”。跨学科教育过程中的批判性思考,也就是判断力的习得
与运用过程。康德认为,判断力不能从书本知识得到,它只能在实践
中习得。由此不难看到,批判性思考的第二层次就是判断力,而它的
第三层次,在中西思想传统里称为“实践智慧”。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