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德意志报》的一篇文章指出,普京的吞并克里米亚之举成为北京现当局的一场噩梦。《法兰克福汇报》关注中国改善空气目标是否能够实现。
(德国之声中文网)以习近平为首的中国新领导层上台以来不放过任何重要机会,表达对同样实行威权统治的俄罗斯的“特殊友谊和感情”,强调同该国建立更密切战略伙伴关系的愿望。莫斯科领导人指使在乌克兰领土克里米亚半岛上演的公投闹剧却让同样面临一系列民族纠纷的北京难堪至极。3月19日一期《南德意志报》“政治”栏目上的一篇署名文章这样写道:
“普京的所做所为成了中国外交的一场噩梦。多年来,出于自利动机,中国外交始终将‘不干涉他国事务’作为神圣原则 加以鼓吹。对西方的有关干预行为,北京从来都毫不迟疑地以最严厉声调予以抨击,谴责‘美国的双重道德’。时下,中国对俄罗斯行为的不满虽十分明显,但绝不加以谴责。中国外交官们一天接一天发出无力的呼吁,敦促以‘对话和谈判’解决问题。保持距离的迄今最明显标志是在联合国安理会的表决中投弃权票。
“这是一种中立,在很多人眼里,它事实上是对莫斯科的一种默认。于是,中国外交政策奉行的双重道德标准一下子暴露无疑。
“中国和俄罗斯之间的 关系并非总是亲密无间,在毛泽东时代,这两个社会主义兄弟国家之间曾发生严重冲突。然而,过去数年里,两国重新建立起了亲密关系,这自有其原因:两国都带着忧虑的心情关注美国及其西方盟友的进逼;两国在伊朗和叙利亚问题上都反对美国的利益;对基辅政权更迭一类事件的愤怒情绪使两国更形团结。—在西方人的眼里,那里(基辅)所发生的乃是一场革命,北京和莫斯科则相信,那是美国人和欧洲人从强权政治利益出发进行操控的结果。
“当然,两国间的关系并不总是一帆风顺:俄罗斯对中国进入其后院—中亚满腹狐疑;中国领导人则注意到,莫斯科多年来恰恰向其并不喜欢的邻居日本频频示好。不过,在过去的12年里,中俄两国间的贸易额翻了7番,达到每年1000亿美元。……”
文章接着写道,克里米亚事件却使中俄间关系受到 巨大考验,让北京最高领导层尴尬不已,原因是:
“克里米亚脱离乌克兰却触动了北京的一根最大的痛感神经。
“本周一,中央宣传部向全国所有编辑部发出一项指令,禁止有关克里米亚的报道同‘台湾、西藏或新疆等本国议题相连系’。对官方媒体的新闻审查相对简单些,在网络和在社交媒体上的监控却要难得多,不过,审查官们全力以赴,以最快的速度的屏蔽了象用户lc22那样的评论:‘看来,中国支持克里米亚公投。那么,为什么反对新疆、台湾和西藏独立?’
“北京在乌克兰问题上采取弹性态度,理由是,相关问题有着‘历史和现实的复杂因素’。本周六,国家主席习近平开始欧洲之行,并将访问德国。可以设想,他的会谈伙伴会希望他拿出更清晰的解释”。
环保目标碍难实现
以北京为标志,中国城市空气污染问题已成为世纪难题。3月19日一期《法兰克福汇报》“时事”栏目上的一篇短文认为,中国当局新近提出的雄心勃勃的空气治理目标碍难实现: “显然,严重的雾霾让人对问题有了更清醒的认识。对中国政府现在有关环境保护方面的计划,人们只能表达良好祝愿。虽然,仍有许多东西不清不楚,但方向是正确的。至少在中央政府层面,这一认识已经成熟:持续性发展只有在不再无限掠夺自然资源的前提下才是可能的。或许,计划中的排放交易和对污染者高额征税能有助于改善空气质量。不过,就象在任何时候和任何地方在中国都会发生的那样,关键的问题是,只要地方上有足够多的大小干部们携起手来,加以抵制,中央政府再好的计划亦将落空。只有当精英集团内出现观念的转变,这一刻预期到的抵抗才能被克服。而只要干部们无需为公众负责,只要官员们相互之间没有监督,就难以出现这一转变。
编译:凝炼
责编:洪沙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