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玉烨和林浩,汶川县映秀镇中心小学2年级的一对同桌,2008年汶川大地震改变了他们的命运,林浩被媒体塑造成为了国家英雄,周玉烨却因失去胳膊而为明天的生计发愁。

本文选自 杨猛 的新著 《陌生的中国人》 ,原题为《同桌的你》;“ 肖像中国 ”栏目自本期起将陆续刊发该书文章,如果您喜欢这些文章,希望可以通过这里购买本书印刷版/电子版

周玉烨

成都泡桐树街。清早7点,天有点阴。9岁的周玉烨轻盈地穿过一条光线昏暗的巷子。她长相甜美、灵活,白色的T恤袖管下,左小臂的位置空空荡荡。伴随着身体的行进,袖摆轻轻摇晃。当迎面走来一个陌生人,她下意识地把两只胳膊一起别到背后,这样从前面看起来,她似乎一切都完好无损。

xin_19307060613084531167226

周玉烨(左)和她的画

经过了两个月的筹备,这个失去左小臂的女孩,将作为作者,参加这天开幕的一个民间基金会支持的残疾儿童画展。她和另外14名画作者一样,在2008年发生的汶川地震中幸存、伤残。

“我很期待这个展览。我画了好多漂亮的画,老师都赞美它。”周玉烨说,她发现失去一只手后,反倒激发了另一只手的潜能。周玉烨的母亲,33岁的余琴说:”她以前可调皮了,喜欢滑旱冰,喜欢跑步,但是地震后她安静多了,开始喜欢看书和画画。”

画展在成都郊外的三圣村举行,这个画展的策划人周春芽,一个在商业上取得成功的四川画家,对周玉烨的作品大加赞赏:”孩子的画是最自然天成的,就像是那些大师的作品一样,是从内心流出的。”

周玉烨的作品摆放在正对展厅大门的位置。这是一幅简笔画。一个哭泣的小女孩被几块大石头压在下面,每一块石头下面都有四个车轱辘。”这是我被埋在废墟下的情景。我希望那些石头下面都长着轮子,这样我就能出来了。”周玉烨说。

那天,周玉烨和其他14名地震伤残儿童一起,庆祝这个特殊画展的成功。他们排成一列,有的坐在轮椅上,有的跟她一样缺失了臂膀。相机快门咔嚓作响。她环视四周,除了记者,就是慈善家和画廊负责人,她并没有发现最想与之分享心情的人。这个人曾经是她最亲密的同学和朋友,她的同桌林浩。地震中,31个人的班级,只有寥寥几个人被救了出来。她失去了一只左小臂,而她的同桌则变成一个巨大的光环。

林浩

林浩

“汶川地震小英雄”林浩日前被曝忙拍戏几乎“不上学”(图 via 光明网)

成都梨花街。傍晚6点。10岁的小个子男孩林浩,脚穿一双火红的足球靴,满头大汗走来。跟小巷里玩耍的同龄孩子比,他显得瘦小,绣着加菲猫的白色外衣套在身上,有点肥大。

“看!那是林浩!”一个领着孩子放学回家的女人发现了他,惊奇地喊出声来。一段为公众熟知的关于林浩在汶川地震中英勇救人的报道是这么写的:”此时,废墟下的小林浩表现出了与其年龄所不相称的成熟,身为班长的他在废墟下组织同学们唱歌来鼓舞士气,并安慰因惊吓过度而哭泣的女同学。经过两个小时的艰难挣扎,身材矮小而灵活的小林浩终于爬出了废墟。但此时,小林浩班上还有数十名同学被埋在废墟之下。9岁半的小林浩没有惊慌地逃离,而是再次钻到废墟里展开了救援,经过艰难的救援,小林浩将两名同学背出了废墟,在救援过程中,小林浩的头部和上身有多处受伤。”

2008年汶川地震,造成逾7万人死亡。”抗震救灾小英雄”的光环,则让农家男孩林浩,成为国家英雄。命运也随之逆转。

林浩的妈妈陈丽,35岁,一个身材娇小的女人,拎着儿子的书包跟在后面。她的任务,是照顾好万众瞩目的儿子。林浩喜欢踢足球,这天在学校完成了作业,又和同学踢了一场,才用短信通知妈妈来学校接他。

他柔若无骨的小手,飞速输送着短信。在这个年龄,他已经拥有了一部时髦的苹果手机,这是上海一个”好心姐姐”送的。地震之后,特别是成为英雄少年之后,爱心和关注包围着男孩。林浩和他的家庭发生了巨变,让他们来不及习惯。

新家刚搬进来不到两个星期,月租2000元。宽阔的大三居收拾得很干净,和映秀已经被掩埋的那个家有天壤之别。客厅摆着一套能坐五个人的真皮沙发,一台37英寸的TCL液晶电视。

这已经是地震之后林浩一家第三次搬迁。第一次,2008年6月,林浩举家搬到了上海;半年之后,2009年2月,他们又回到了成都,租住在督院街。因为租住地扩建修路,半个月前又搬到了这里。

对于上海的那段生活,林浩很怀念。他在床头贴着和上海老师同学的合影,现在还能说上几句上海话。

在林浩成为万众瞩目的救灾小英雄之后,有人介绍林浩一家到上海生活,并许诺给林浩姐弟俩解决户口,给一家人解决房子。但是陈丽说,”什么都没有。我们去上海就是个错误,是被人忽悠了。”她小心翼翼避开了”上当受骗”这个字眼。

她指着墙上一面林浩参加东方卫视”加油2008″的锦旗,语气里略带抱怨:”去了半年,就得了这么一面锦旗。我们是稀里糊涂跟着他爸爸去的。”

林浩的爸爸,40岁的林大坤,常年在外打工,为生活四处奔波。林浩和姐姐由外婆带大。因为地震,一家人才得以在上海团聚。他们也有意在上海安家。

2008年6月,在解放军第455医院整形外科成功完成了头发移植手术后,林浩被安排进闸北区的童园实验小学读书,林大坤去了一家拆迁公司打工,妈妈陈丽做餐馆服务员。

很多人认为林浩一家到上海发了大财,陈丽否认这种说法。她说,”我工资一个月1000元,但是坐地铁就要花200多元,每天在外面吃两顿饭,一个月最后只能剩200多元,划不来,所以只做了一个月就不去了。林大坤的工资也只有1000元,而我们在闸北租的房子要2000元。”

上海的媒体记者称,林浩的父母对于工作有过高的设想,认为应该找一个和英雄儿子相匹配的体面工作。

户口最终没有解决。为了孩子的将来,一家人决定重回四川。但是他们没有回映秀,而是来到成都。”已经没脸回家了,别人以为我们在上海买了洋楼。”林大坤说。

现在,林大坤经人介绍在成都郊区的工地,做一份相对轻松的安全检查工作,平时基本不回家。地震前,林浩只是汶川县映秀镇大山里自由自在疯跑惯了的农家孩童,人生也许还要重演父母辛勤劳作的命运。因为地震,林浩再也回不到无忧无虑的时光,他的生活有了另一种可能。

林浩现在就读的盐道路小学,属于成都人挤破头要上的名校。当然,林浩属于免费就读,直到小学毕业。

林浩的独立卧室是家中最大的一间,全木地板,但是林浩习惯了席地而坐。他掏出了自己的手机放在桌上,开始摆弄着华硕笔记本电脑里的电子游戏。

15岁的姐姐林红的房间里,贴着偶像歌星林俊杰的海报,同时还贴着弟弟的照片。跟很多人一样,姐姐也是林浩的”粉丝”。在上海,有一个自发的林浩后援团,有专门的QQ群,还建了一个浩粉网。网站的负责人是20岁的鲁尼,这个IT从业者用充满喜悦的声音说:”林浩多可爱啊,我们’浩粉’都喜欢他。”

“你问我的偶像是谁?”林浩说,”我不想告诉你。”

他嚼着一块口香糖,对于陌生人的提问,几乎不做回应,一概以摇头和点头作答。如果提议给他拍照片,他就大声发出抗议”不照不照”,然后把脸藏起来。陈丽说:”记者老是问地震的事情,林浩对采访已经十分反感。”

桌上的手机频频鸣叫。妈妈在喊:”林浩,你的短信。”林浩则专注于玩一款格斗游戏,他的技巧尚不熟练,几个回合下来,就被击败了。陈丽说:”他只玩一个小时的游戏,9点准时睡觉,我感觉现在他更懂事了。”姐姐林红也说:”以前弟弟很幼稚。现在比以前知道学习了。”

林浩从书包里掏出一张奖状,这是学校颁发的”乐美之星”,奖励本周表现最好的学生。刚插班的时候,他的成绩排在倒数第二名,现在已经到了中游,其中,数学还考了前三名,评上了中队长。

几天之后,林浩出现在香港中环的一个大型商场,出席歌星阿sa的新唱片发布会。这是他作为抗震小英雄在地震周年之际参加的众多活动之一。

地震之后,林浩校园之外的大部分时间,被大量公益和商业活动占用了。他成为被大力宣扬的英雄主义的代表,他的家庭也顺便享用商业效应。在所有因为地震成名的人中,林浩依然能够称得上最为著名的一个。持久的宣传中,林浩的小英雄形象已经深入人心:他以弱小的身躯,在废墟下带领同学唱歌鼓舞士气,并且背出了2名同学。这个周玉烨曾经最熟悉的同桌,已经演化成为那场灾难的一个符号。

5天的香港之行,林浩的姐姐林红也作为灾区代表一同出现在舞台上,和明星弟弟合唱一曲《大中国》。荣誉面前,即便是一个成人,也未免飘飘然,但是10岁林浩面对公众的回答老练成熟:”金钱并不重要。生命才是最重要的。我就是一个普通的来自灾区的小孩,和以前一样。”

但是他已经回不去从前了。不光他的家庭知道,那些把这个10岁的孩子推到聚光灯下的人们,也知道这一切。

周玉烨

周玉烨和林浩,汶川县映秀镇中心小学2年级的一对同桌,已经很久没联系了。当林浩在香港维多利亚港湾出席公益活动。他的同桌,失去一条胳膊的周玉烨,则被妈妈领着,在美术馆和一个个画廊经纪人拉着合影。

对于周玉烨的妈妈来说,最重要的事情,是在今后漫长的生活中,如何让残疾的女儿被人关注,而不仅只是眼前这一场应景的画展。被忽视,就意味着遗忘。她必须为孩子的未来着想,让女儿的生活走上正轨。她告诉女儿,今天参加画展的嘉宾画家,光一幅作品就卖了30万元。周玉烨夸张地张大了嘴:”哇,那我长大了一定要当画家啊,可以卖好多钱啊。”一个应邀前来的香港画廊老板对周玉烨的作品表示兴趣,余琴抓紧机会和他攀谈。”孩子的将来是什么?我不知道。现在画画是她的希望,我只希望孩子能找到事情做。我不知道孩子的未来在哪里?也不知道我的未来是什么。这一年我们就是熬过来的。我尽量不去想那些有难度的问题。”她说。

对于这个家庭而言,灾难是具体的。周玉烨不光失去了左小臂,还失去了父亲。余琴的丈夫,同样在映秀小学任教,是一个开朗喜欢打篮球的计算机老师。作为映秀小学2年级的学习委员,周玉烨失去了几乎全部同学。她更想念幸存者。”我和林浩做了2年的同桌。”周玉烨说,”我们好久没有联系了。”

他俩的友谊,因为地震暂时休止了。一年后的今天,她和同桌代表了两个不同的群体。同桌正在享受光环。她作为无数幸存者中的一员,依然沉浸在不确定的生活中。

两人的友谊,开始于2006年9月。从一年级新入学那会儿,周玉烨和林浩就分到了一张课桌上。

他们的家乡映秀,风景优美,空气宜人。大山是孩子最好的校外课堂。跟很多人一样,

林浩喜欢叫周玉烨的小名:小烨子。周玉烨像个男孩子,身上经常有摔伤的伤口。周玉烨笑着回忆说,”林浩打不赢我。吵架的时候,都是我打他。”

周玉烨的妈妈余琴是映秀小学的数学老师。她的功课在班级里最好。林浩的家庭更困难一些,父母一直在外打工,林浩和姐姐由外婆带大。比起周玉烨,早熟的林浩更懂得待人处事的哲学。

映秀小学的教学楼共有4层,读2年级的周玉烨班在2层。教室看起来有点寒酸。曾经有个毕业的学生给校长谭国强写信说:校长,赶紧修修这些破旧的教室吧。

灾难来临的时候,这所教学楼在8秒钟之内全部坍塌。映秀作为四川大地震的震中,面目全非,伤亡惨重。映秀小学有473名学生,近300人遇难。2年级的大部分同学都没能活下来。幸运的是,这对同桌不在其列。

周玉烨在地下被埋了27个小时。她和另外几个同学快速奔跑到了讲台下,任课老师张米亚张开了双臂,像一只保护小鸡的母鸡,保护了他们。张老师死了。

起初,周玉烨还能鼓励周围的同学,一起唱《大中国》。后来她告诉妈妈一些恐怖的东西。在被埋的一天一夜里,一个死去的同学一直待在她身边。她第一次模糊知道了什么是生命的终结。

被挖出后,军方直升机把她们带离了成为孤岛的映秀镇,她被压缺血坏死的左手缠上了绷带,周玉烨最痛苦的时候,不是因为伤口,而是和所有的家人都失去了联系。身旁只有手足无措的志愿者。她烦躁不安,为了抵御痛苦,冲着缺乏护理经验的志愿者拼命嚎叫”你们都是疯子”。

5月16日,余琴在成都混乱的医疗现场找到了孩子。安慰她:”再哭的话,眼泪哭干了,眼睛就不再水汪汪了。”爱美的周玉烨才停止了哭闹。

保守治疗没有效果,左手的淤黑蔓延到了整个左小臂,最终只好完全切掉了事。为了避免药物依赖,妈妈没有让医生给她打杜冷丁。坚强的周玉烨后来甚至可以开自己的玩笑了。”地震前我是33公斤,现在是32公斤,你说,一只胳膊能有一公斤重吗?”

她的另一个同学吴璟宜也住在隔壁病房。直到7月的一天,曾经的同桌林浩突然来医院探望她们。她才知道,昔日的同桌正在被广为宣传成为国家名人。

此时,林浩告诉她,再开学的时候,自己要到上海读书去了,父母和姐姐也一同去上海。她很羡慕。到了8月,周玉烨被转移到了北京的医院安装假肢。8月8日的晚上,她在病房的电视上看奥运会开幕式转播,发现了同桌的身影,林浩挥舞着国旗走在NBA明星姚明的身旁。这个夜晚如此特别,周玉烨看着窗外的礼花照亮了北京的夜空。她不知道,昔日同桌正在成为一个冉冉升起的偶像,被一种强大的力量,寄予了超越自身的庞杂意义。

而周玉烨则作为嘉宾,参加了残奥会的开幕式。她是教育部第三批被表彰的抗震救灾优秀学生。在映秀小学的时候,周玉烨就是年级的短跑冠军。她的偶像是跨栏选手刘翔。刘翔因伤退出赛场,成为北京奥运会上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经典画面,她和小伙伴还制作了一罐千纸鹤托主办方送给刘翔以示慰问。在北京,她和同桌没能见面。

林浩

111187013

林浩与姚明出席北京奥运会开幕式

林浩救人的故事,至今仍然众说纷纭。最早对于林浩的新闻报道,来自四川电视台的”众志成城抗震救灾”特别节目。面对镜头,林浩说:”有两个同学压在我身上,我使劲爬出来,又把我的同学拉出来,两个都昏迷的,我把他背出去,把他交给校长,校长又把他交给他妈妈。”

电视台记者问:”你总共背出几名同学?”林浩:”是背出两名同学,一个男的,一个女的。”记者问:”你这么小,能背得动吗?”林浩:”能背得动。”

很快,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转播了四川台的这则报道,播音员强调说:”林浩背出了两名同学。”

这是一个特殊的时期。经历了灾难恐慌的人们,需要一个英雄站出来,安慰他们的动荡心绪。9岁男孩废墟中背出两名同学的事迹,随即传遍大江南北。不久,2008年6月27日,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团中央、全国妇联表彰抗震救灾少年,林浩成为了20名”抗震救灾英雄少年”中的一个。中央电视台”六一”儿童节特别节目中,主持人问林浩”最想说的话是什么?”林浩回答:”我要多吃饭,背出更多的同学。”

然而在事发地映秀,故事却有另外的版本。就在林浩逐渐聚光在公众视野以后,关于林浩是否救人的”造假风波”开始喧嚣尘上。《林浩不怕聚光灯,只怕有良知的记者》、《”小英雄”林浩事迹被爆是骗局》的帖子在网上流传。

张春东,50岁,映秀镇中心小学副校长。他自称在地震中亲手把林浩从废墟中抱出来。

“当时整个教学楼塌下来,总共只有8秒钟。”他说。”林浩肯定是我救出来的。但是当时我不认识他。”张春东说,林浩所在的二年级在二楼,被压在废墟中。张校长第一时间爬到操场,总共参与救出了十几个孩子。第一个救出的是一只脚被砸断的女孩,然后就是林浩。

“我当时看到林浩躺在预制板边上,一个劲儿在呻吟,于是我把他抱到草坪上,还问他,’你没事吧?’后来天下雨,我还给他盖了一层棉被,让他不要动,等父母来接,结果晚上就不见了。听说是被他在璇口中学的表姐和姐姐接走了。”张春东说。

张春东肯定地说:”林浩没有把学生交到我手上,我之前并不认识他。”关于所有报道和事迹宣传上所说的”林浩逃生后又返回废墟救人被掩埋”的细节,张春东

强调说:”我没有看见林浩救同学。当时很乱,我不知道林浩之前做了什么。”

到了后来,林浩应邀到北京电视台,录制2008年7月1日的《光荣绽放》节目时,亲口否定了自己之前的说法。现场有小同学提问:”怎么都说你是背出同学来的呢?”林浩回答说:”这些都是报纸虚言,你们不要乱相信。我是用手推、用脚踹把同学推出来的,然后爬出来的。”

而此时,”林浩废墟中背出同学”的新闻,随着中央电视台等大小媒体的报道已经深入人心。

最初的报道还称,林浩在废墟下带领同学一起高唱《大中国》鼓舞士气,这件事也有不同的说法。在映秀,有人称,带领同学唱歌的恰是另一位女同学、林浩的同桌周玉烨。

周玉烨的妈妈、映秀镇中心小学的老师余琴说,周玉烨是学习委员,林浩是班长。地震来临时,周玉烨和其他几个同学跑到了老师讲桌下,但是同桌的林浩不知到哪里去了。”被掩埋后,周玉烨带领同学一起唱起《大中国》。”余琴肯定地说。

这个细节被记录在《南方都市报》2008年5月22日的一篇地震报道中。这篇发自映秀小学救援现场的报道说,被压在下面后,同学们的哭喊声和呼救声响成一片。过了一会儿,他们班上的周玉烨同学大声对大家说道:”你们不要闹了,我们一起唱一首歌”。于是,在废墟下,就飘出了一阵歌唱声。正是根据这歌声,搜救人员发现了埋在下面的柴正东等人。六七个小时后,柴正东和身边被埋的两个同学一起被救了出来。

报道中出现的柴正东,正是此前报道中被林浩救出的那位男同学。这篇报道的记者林劲松回忆说,柴正东是被埋六七个小时后,被救援部队救出来的。而张春东回忆,林浩是被埋2个小时之后就救出的。

对”救人造假说”的公开讨论,在映秀成为一个忌讳。谭国强,地震中失去妻子的映秀小学校长,拒绝评论此事。一名不愿意具名的映秀小学老师说,有些人似乎对林浩救人的事情具有敌意,除了事迹宣传不严谨之外,还因为”大多数人都遭了难,只有他一家因为地震改变了命运,获得了利益。”林浩的父亲林大坤曾在某个场合中表示,”质疑林浩者是因为嫉妒。”

在映秀板房区,香霸鱼火锅店的老板娘说:”这就是为了树立一个典型。我们这里都知道,事实并不是那样。”一个吃饭的村民大声吼道:”谁没有救人?我自己就救出了好几个。一个小孩子,能救什么?”

另一起夸大报道正成为当地人的笑谈:映秀镇中心小学的一个女孩,在地震后接受采访时称,自己是从5楼跳下机智逃生的。媒体曾经大量报道,并称赞她的冷静勇敢。实际上,映秀小学教学楼只有4层。说起这些,映秀镇中心小学的老师只有摇头苦笑。

一个村民认为,林浩的事迹只有一个人的讲述,自始至终缺乏被救一方的求证。因为”当时都很混乱,没有人去甄别”。

在副校长张春东看来,林浩”救人的基本事实还是有的”,不过不像媒体报道的那么夸张。”主要是有些媒体的夸大报道和误导。”张春东说,其实地震时有很多无名英雄,很多家长彻夜守候在学校废墟前营救。映秀小学有400多名学生,在这次地震中遇难近300人。林浩一个班32名学生,活着出来的只有十来个。

现在,这些幸存下来的老师依然生活在窘迫的环境中。映秀镇中心小学校长谭国强正在为老师没有到位的300元生活补贴而烦恼。

争议声中,林浩和其他19名少年荣获”抗震救灾英雄少年”称号,获得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就连林大坤也记不清儿子究竟拿了多少奖了。有趣的是,林浩还获得了一个电视台颁发的”三农人物奖”。奖杯搁在家里的柜子里,陈丽看了都觉着好笑。

然后是万众瞩目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林浩出现在旗手姚明身旁,胜似闲庭信步。这个出人意料的亮相,契合了民众的热情,为他迎来了经久不息的喝彩。在2008年这个特殊年份,数万人在地震中失去了生命,奥运圣火则表明中国已经走出伤痛再度崛起,这个夏天痛苦与荣耀交织。显然,林浩被赋予的意义,已经超越了一个孩子所能承载的全部。

记者王小峰在博客中评论说,”我没兴趣去查林浩当时究竟做了什么的细节和真相,对于一个几岁的小孩,我觉得还是放过他吧,我非常讨厌的是成年人的做法,不管林浩救没救人,到底救了几个人,他面对摄像机是否在撒谎,他撒谎的原因是什么,是自愿的还是大人教的,这一切都不重要,我想说的还是那个老话题,该如何保护未成年人。”

周玉烨

一个小时的车程,从画展所在的三圣村就回到了位于阴暗巷子里的家,又回到了现实。泡桐树街。周玉烨和妈妈在成都的暂住地。这是一条被繁茂梧桐叶遮蔽的巷子。曾经有一个年轻的导演,用写实的手法描摹过这条巷子附近一所中学的学生们迷惘的青春和过剩的肾上腺素。这条街的门面有不少麻将馆和洗脚按摩店,黄昏的时候,穿着清凉的女郎在暗红色的灯光下向路人摆手。周玉烨的家是一栋旧楼的底层。以前租住的地方房租1200元,差不多是余琴在映秀小学做老师的一个月的工资,她承受不了,住了不到半年就搬到了朋友提供的这处住宅。去年9月从北京回到成都后,周玉烨插班到成都实验小学就读,因为地震缺了半年的课,现在2年级复读。

春节后林浩曾经来看过周玉烨,他们相谈甚欢。在上海待了半年之后,林浩一家终于回到了成都。林浩的妈妈声称遭到了戏弄。”我们什么都没有得到,于是就回来了。”

周玉烨发现,昔日的同桌,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林浩的新家装修考究,林浩灌制唱片、出演电视剧,代言了一个引起争议的童装广告。他已经成为保护的重点,下课甚至一度要有成都警车接送。

梨花街和泡桐树街,只隔着两条最主要的干道,但是对于昔日的同桌,却像两个世界。

周玉烨现在又发展了新的友谊。同班一个胖胖的小姑娘,在日记里记载了和周玉烨一起吃”串串香”的愉快经历。她还和一起学画的比她大10岁的东汽中学高三女生李丹结下了友谊。李丹在地震中失去了右臂。在画展嘉宾讲话结束的时候,她俩用各自剩下的手一起鼓掌。李丹说,”我们俩珠联璧合。”

周玉烨的班主任李老师说,开始的时候,周玉烨不会在人前哭,很敏感,如果有人盯着她的胳膊多看几眼,她就会躲藏。经过一年的学校生活,现在终于可以像一个正常的女孩子那样坦然地哭泣了。

“除此之外我们一无所有。”余琴说,她晚上玩开心网,和新认识的朋友去玩网络偷菜游戏,暂时可以忘却眼前的痛苦。周玉烨则在一旁画画。她的画流露出对地震的悲伤追忆。在一幅水彩画上,一个失去胳膊的女孩,另一侧生出了翅膀,在空中飞翔。但是她和妈妈并不清楚如何飞到正确的轨道上。偶尔,她喜欢看那些和过去同学的合影,这上面大部分人都在地震中死去。她指着合影上一张可爱的笑脸,轻描淡写地说,”这是林浩啊!难道你不认识他吗?他就是我的同桌啊。”

林浩
林浩现在的生活是幸福的。他的成绩进步很快,他不喜欢再被问起地震的事情。他也获得了新的友谊,新班级的同学喜欢他的好人缘。这里放学后没有映秀邻居家的红薯可挖,但是可以踢足球。踢球是为了长个子,他为自己偏矮的个头发愁。上海的一个医疗单位免费资助林浩打一种增高针,他熟练地拿出类似针头的东西,自己揪起肚皮把药打进去。而玩游戏,则是受到了周围城里孩子的熏陶。他很着迷,他很想继续战斗下去,但是战士最终死掉了。他说:”我需要掌握更多的技巧,才不至于被击败和淘汰。”

他的敏感和专注,超过了许多同龄人,就连林浩的老师也说,林浩在学校几乎没有任何缺点,老是绷着一根弦,老师希望他能放松些。但是放松也许意味着退步,也许意味着失去别人的尊重,也许失去更多的东西。这些东西得到是如此不易。他和他的家庭,都不愿意再回到过去。

陈丽说,从前自己和丈夫在外打工,无暇照顾子女,林浩从小自由自在,生活很独立。

“自家地里种着菜,他和姐姐回家都是随便摘几棵菜,自己做饭吃。”

现在,林浩走到哪儿总得有人跟着。早上7点半,由在盐道路中学就读的姐姐送到学校,晚上妈妈接回家。《华西都市报》报道,林浩出名后,产生了很大的社会价值、商业价值,为避免他人无端滋扰,在最初的租住地–督院街,街道派出所民警特意制定了安保措施:林浩上下学时,民警或治保队员会在校门处等候;如其父母没空,民警可护送其回家;

在租住房小区门口,对外来陌生人严格登记,如要求见林浩,必须征得其父母同意。现在就读的盐道路小学的教导主任罗女士已经推掉了无数媒体对林浩的采访,她说,现在采访林浩要经过成都市主管教育部门的同意。还是经常有记者到学校门口堵,令学校不胜其烦。

福建一家童装公司找到林大坤,请林浩代言,并支付一定的代言费用,作为林浩今后的学习基金,另外还许诺在上海和汶川开设6家专卖店,说一年下来最少盈利20万元。看到对方很诚恳,想到夫妻俩找工作也难,林大坤心动了。这是林浩签的第一个商业广告。

这个童装老板还认了林浩做干儿子,给了林浩2万元见面费,前后加起来总共5万元。陈丽说,”后来才知道,这2万元是代言费。店面也要自己租,但是上海房租太贵,一个店面要接近2万元,而且进货折扣要3.5折。”这个价格对于林大坤一家显然太高了,他们无力接受。

服装厂也不满意。这个公司在网上发布声明说,”好不容易物色到你们满意的店面,你们却在我公司全额支付开店投资的情况下,还要求公司连今后经营中的店租也全额支付了。我们想帮助你们开设专卖店的好意,却被你们当作进一步要价的筹码。作为小英雄林浩父母的你们,莫在大家献爱心的时候,伤了大家的心。”最终双方不欢而散。

有了这次教训,林大坤说,自己再安排商业活动就更加谨慎了。”我拒绝了好几个广告。”前一个周末,他带着林浩飞赴郑州,拍摄电视剧《护士站的故事》。他强调,这是客串。但是对于出场费,他闭口不谈。

现在,林浩身边出现了一个类似经纪人的角色。据说是林大坤的一个远房亲戚。地震前很久没有联系,地震后找到了林浩一家。

林浩妈妈说,打算在林浩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接一些广告,由这个叫田万良的叔叔帮忙联系,但目前仍以孩子学业为重。

田万良自称在香港一家杂志干过。他说:”你要是采访,给我传一个提纲。我看了之后安排浩子会很方便。上月,中央电视台就是把提纲传给我,我很快就把节目做好了。”

春节的时候,林浩一家曾经到映秀给张春东副校长拜年。现在张春东仍然担心:环境的骤然变化,有可能影响孩子的前途。”树立一个典型容易,但是林浩付出的和得到的,是否能成正比?这个问题似乎没有人考虑过。我想他到了一定年龄可能会想这些问题。”张春东说。

在陈丽看来,林浩还是孩子。”他经常说,他既是妈妈的小宝贝,又像是妈妈的小情人。我还是怀念以前单纯的生活。”

这样的生活已经离他们远去。以前在映秀,林浩还可以放学后偷吃邻居地里的红薯,现在他不能这么做,因为他是英雄。陈丽说:”老师说,林浩拥有同年龄孩子不具备的成熟,而这些以失去快乐和自由为代价的成熟,也许正在困扰着他。”

一切来得都太突然,有点应接不暇,焦点中的人们还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林浩的妈妈陈丽说:”我只希望林浩快乐成长,我们一家平平安安。我想回映秀。我还是希望回到以前单纯的生活中。”

新旧之间
清明这天,余琴带着孩子去映秀祭奠丈夫。地震过后,映秀每天都在改变,金钱、建筑材料、志愿者,源源不断来到。整齐划一的板房社区、泥泞的建筑工地,这里正在大兴土木。这是整个灾区重建的缩影,让人热血沸腾,也让人怅然若失。一所崭新的映秀小学,不久拔地而起。那个已经成为废墟的校园,包括那段简单的友谊,都在被时间遗忘。

周玉烨和妈妈来到映秀小学附近的一个小山包上,这里是映秀遇难者公墓。但是她们没有找到爸爸埋葬的地点。只好在一个映秀小学老师集中掩埋的地点,献了一束鲜花。余琴一边烧纸一边哭泣,周玉烨没有说任何话。我问她,是否给爸爸说了些什么?周玉烨认真地说:”我不告诉你。这是秘密。这就像银行取钱的密码一样,这个秘密,只有我才知道。”

她看了看已经倒掉的学校。这里曾有她最美好的记忆,爸爸在4楼,自己在2楼,他们每天一起放学回家。如今,那里成了废墟,已经埋葬了她的同学和曾经的友谊。(完)

关于作者

yangmeng442

杨猛,资深记者,非虚构作家。曾两次入围“开发亚洲新闻奖”,2010年荣获日本举办的“开发亚洲新闻奖”一等奖。2013年获得“中外对话”和英国《卫报》主办的“最佳环境报道奖”。从1995年起开始记者工作,迄今18年,专注非虚构写作,曾深入新闻现场,报道中朝、中国在缅甸大型投资、四川大地震等。他的微博是 @杨猛yangmeng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墙外新闻实时更新 欢迎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