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联合早报》的社论称:“由至今的表现观察,‘占中’行动作为展现港人身为现代公民的政治行为,将被载入史册而名留千古。市民与学生自主自发地参与,过程大抵和平有序,完全反映了社会公共意识的成熟,以及证明港人具有高度的民主自治能力。这本身就已经是值得港人自豪的政治成就。如何确保行动和平收场,不只是从参与者的人身安全角度出发——这无疑是非常重要的考虑——和平收场所代表的正面历史和政治意义,更是行动领导者乃至港府都不能忽视的地方。毫不夸张地说,任何导致行动沦为暴力流血者,恐怕将沦为遗臭万年的历史罪人。”
美国《星岛日报》的社论称:“从媒体的报道来看,这些激进示威者不但制造了无政府状态,本身也完全不受控制,对学联与占中三子不屑一顾,大大声说‘他们不能代表我们’,为所欲为。打从占领行动第一天,这批人就退与不退的问题,已经出现过多次反复,有分析指,预计这样的反复将不断重演。 ”“ 占中行动扩及严重影响民生的旺角及铜锣湾,现时不但旺角已经成为随时再度引爆的火药库,铜锣湾更出现剩下数十人就足以瘫痪交通和经济运作的罕见局面。学联希望市民容忍一点‘不便’,来换取一个更佳的社会,明显低估普罗市民承受的代价,这些‘手停口停’、 ‘被罢市、被罢工’的小商户和打工仔,生计都受到沉重打击。”
香港《明报》署名张志刚的评论称:“当外国媒体创造了‘雨伞革命’这名词之后,本港部分媒体也争相引用,并且绘影绘声地去报道这场‘雨伞革命’是如何成功伟大。但本地的一些泛民人士又或者同情泛民的学者,往后又表态拒绝‘雨伞革命’的称呼,连黄之锋也表示,他们不是搞革命!结果就出现革命与否,莫衷一是的现象。”“从北京的判断,相信是倾向事件是有革命的意图,因为由政改咨询开始时,北京已经定性为管治权之争。在香港这特定的历史环境中,行政长官产生办法,决定管治权谁属。中央的最后底线,是跟中央对抗的人不能当行政长官。换句话说,当无法确保北京中央政府信任的人士出任特首,或起码不和中央政府对抗的人无法当选特首,那中央对香港的管治权就会丧失。这不是谁落谁上的个人问题,而是一个已经确立的政治体制崩溃,也就是改朝换代了。”
台湾《联合报》的社论称:“不可讳言,当西方国家把‘雨伞革命’与‘颜色革命’画上等号,就注定他们会以有色眼镜来看待这次示威,以放大镜来检视北京政权的态度,同时也将雨伞革命视为中国内部进行‘和平演变’的前哨站。”“北京则认为,美国政府想利用香港作为据点,来强化对中国的民主围堵,这也是北京领导人对这次示威格外强硬、且寸步不让的原因。这次香港占中运动的国际化,不但形成中俄及美英之间的相互角力,也将使人权议题成为APEC欧习会争辩的主调,它吹皱了一池春水。在中共格外戒慎‘外国势力’介入的心理下,要期待它放任示威者持续占领香港街头,恐怕是奢望。”
美国中文《世界日报》的社论称:“事件发展迄今,香港年轻世代的民主和自主意识,与年长一代截然不同,对香港政治和自己命运,都有自己想法,不易被北京和港府摆布。有人直言,9‧28后,中国已有个‘不一样’的香港,治港须换新思维、新方法。‘今天的台湾,明天的香港’已然成真,北京和港府都须谦卑地体察新世代港人的心声。史丹福大学政治学教授兼胡佛研究所资深研究员戴雅门(Larry Diamond)认为,北京对香港群众运动的反应和处理,显示中共对政治改革已到极端僵化程度;僵化造成严重束缚,束缚对中共统治不利。他甚至断言,中共统治已走到尽头,十年内可能崩溃。学者论断是其学术自由,北京该引为惕励,谋求化解香港风波的良策。”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